长春房产信息网官网:影响我一生的一门课程,向大家推荐2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38:28
[寄托天下与大家分享]影响我一生的一门课程,向大家推荐

这时我一个朋友撰写的一篇心得体会,希望更多的朋友从中领悟到一些精髓!
谢绝转贴,谢谢




学习系统方法论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进入博士阶段以来,开设了一些课程,有的乏善可陈,有的却精彩异常,甚至还有的给我留下了烙印般的记忆,成为影响我整个研学过程,甚至我的一生的一个启迪。经过这些日子的系统方法论这门课程的学习,现在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回首自己这几年的研学之路,感觉颇多坎坷,经过了很多的弯路,一些或大或小的曲曲折折经常让我在求学和科研的过程中头痛不已。

        本科时的漫不经心、三天打渔两天筛网的学习经历使得自己的根基不牢,现今甚为痛心,那时候自己也不明白该怎么学习、学习的重点在哪里;进入硕研阶段,整天就在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胡乱琢磨各种东西,感觉有一些懵懵懂懂的收获,但说不清楚是什么,那时候总觉得自己好像少了些什么,找不到顺利学习研究的方向。当时的认识是,学习的核心就是学会快速学习,提升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对规定的一个陌生领域的规定的掌握程度,我还将其自定义为“自学度”,但发现自己的自学度不高,费时不少,收效不大,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读博以来,我就经常问自己,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自己想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如何把自己的科研任务又快又好地完成,如何去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利用好自己的时间等待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说这个时候自己开始萌发一些朴素的系统观念了。

      等到一上这门课程,我眼前豁然开朗,心中异常激动:这不就是我以前经常在想的问题的答案吗?原来就在这里,这不就是指导我们科研学习的哲学吗!是的,以前想问题基本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少考虑整个大的系统,缺乏整体观念,至于综合、价值、全系统的观念则更为模糊。这可能也是我以前迷茫的原因吧,走路时一直盯着脚下的小小的坑坑洼洼,很少抬头向前看看,更别提仰望天空,环顾一下身处的这个大环境了。

      这门课程给我的感觉如同久旱逢甘露,太及时太有必要了。经过这段时间导师的用心细致又生动活泼的由浅入深的讲解,心中的好多疑团都消失了,以前的那种在黑夜中摸索前行的感觉在渐渐消褪。方向是很重要的,没有方向就很难前行,以前的研究感觉自己蒙着双眼拉着别人的手在蹒跚,也许就是没有方向,看不到远方的目标。

      这门课程的最大收获就是自己开始有了方法论的指导了,系统观念也开始慢慢形成。其实大家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系统思想,但是不成系统,不很明确。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的系统的概念在深化,实质上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究的一个观念就是,整体地看问题,应该从问题的多方面去认识它。从哲学的层次看这些观念,就是唯物辩证法。强调对立统一地来研究和看待所研究的问题。围绕着对立统一这个基础,系统方法论就是: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局部描述与整体描述相结合;确定性描述与不确定性描述相结合;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相结合。系统的思想要求我们在科研和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掌握这一哲学层面的问题,从而可以指导相应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学习系统工程或者系统科学,必须树立整体、综合、价值和全过程观念,这是一个核心所在。对于我们工科的学生而言,霍尔方法论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内容,用这个方法论指导自己的学习研究和论文写作,就会有很明确的指向。
    就我自己而言,自己博研阶段的主要任务可以进行如下划分:课程学习、科研任务、毕业论文、自学提高等四个方面,这些都可以运用霍尔方法论进行分解细化,其中导师已经细致地对论文撰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大家经历的一般过程大概是相似的,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大致相同。课程学习是一个基础,早有安排的,不必过多考虑,随进度用心完成就是。科研任务和自学提高两个方面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的,每个人的侧重点和需求都是不同的,这个需要自己进行严格的分析和论证,提出适合自己的确实可行的方案。
   
        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还有顾基发的WSR方法论,这个方法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层面进行了探讨,很有中国或者是东方的特色,大家可以去看看。就我而言,给自己的目标就是,要在这几年的博研学习科研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的人。我们现在好多人,往往是懂物理,稍明事理,很不通人理,社会是人的群体,有人就有人理,就有事理,这两个方面我们都是不可回避的,别说什么这是庸俗的哲学,不是那回事的。

    我们现阶段涉及较多的就是入门方面的东西了,比如说,了解自己所在项目和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的深化等等。需要提出的是,以前的学习,一般需要预先在肚子里存储下足够的知识,必要时,就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所需的部分。这种学习方式造就了很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大才子。但是,到了信息领域大大超出“四书五经”的新时期,预先无目的的吞下海量信息的学习方式就有些不合时宜了。比方说,我们到了大型的图书城,往往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旧有的学习方式需要变更以适应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目的明确的去学习,即先知道要学什么,然后有目的的去寻找答案,这种方式看上去更加有效率。这种及时学习的方式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有方法论的指导,否则如同盲人骑瞎马,海量的信息会将你淹没的,使你不知所以然。

        学习这门课程,最忌盲从和教条,应该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形成自己的系统方法论,比如说北航十四系的学生都知道的可靠性工程及维修工程不就是把几个美国人把系统工程很好的运用于可靠性与维修领域而形成的独立的学科吗?大家能从中看出斧凿的痕迹吗?这样的运用才是贯彻了系统工程的精髓,才是运用系统工程的最高境界,而不是整天谈论一大堆的系统工程的拗口的专业名词,说着要整体、要全过程,要综合集成云云但遇到问题却不知所以。
      
        学习这门课程,就要形成一个习惯,习惯用这种思想去考虑和分析事情,无论是工程项目还是日常琐事,道在哪里?道在混沌,道在针芥。没有寻根问底的习惯,就不会找到事物的本质;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就会在探索中失去方向;没有精益求精的习惯,就不会做出尽善尽美的设计;没有为他人着想的习惯,就不能与他人精诚合作,没有合作,哪里有创新?这些习惯无时无刻不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也无时无刻不左右着你的处世为人。同样,他们也左右着你在创新之路上是否能走得更远。
我们现在总在提的热点就是创新,欣赏某位老教授说的话,如果说习惯是人的左手,那么能力就是人的右手,拥有两只手,人才能创新。我们应该拥有一些四种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工程实践的能力;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交流沟通与合作的能力。获取新知与工程实践是基础;发现与分析问题是关键;与他人交流合作沟通是手段。只有将这4种能力协调的运用起来,才能抓住机会,走向成功。这些能力的自我养成中都可用系统方法论对自己进行指导。
      
        习惯在于培养,只要从身边小事情做起,持之以恒,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习惯。时间再长,习惯成为气质,气质成为修养。将好习惯积累下来,加上你的能力,你就接近了成功。
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自己能够养成以整体的、系统的、全过程的观点去看问题、想问题和解决问题,希望以此所有同学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