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大 暴力查寝:04. 奋发励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35:06

04. 奋发励志

金色年华,当立大志

为什么要少年立志

成功与立志

勤奋磨砺,持之以恒

勤学是成才之路

苦练能成大业

坚持是成功的基石

明辨方向,奋发图强

为美好的信仰矢志不渝

上下求索,实现理想

百折不挠,攀登不止

不甘屈服成霸业

勇于攀登出成就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敢于向困难挑战

可贵的探索精神

勤奋磨砺才能达到事业的顶点

 金色年华,当立大志

 

为什么要少年立志

 

勤奋,在一个人成就事业的道路上是必不可缺的,然而立志,应该说是同样必不可少的。青少年朋友所处的这个年龄阶段,正是人生的“黄金阶段”,正是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所以志向就应该在这个阶段确立。

青少年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魄的日益发达,学识陡涨,这使我们具有极强的成功欲。旺盛的精力、炽热的情感、美好的憧憬、忘我的投入……此时的我们已经告别了稚气的童年,开始步入成熟阶段;在我们长辈的眼中,我们不再是贪玩的孩子,我们已在岁月悄悄的流逝中,慢慢地要踏入社会的门槛了。我们将有权利去享受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欢乐,也将有义务去当一名保卫祖国的战士,我们将会在学到足够的文化知识以后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建功立业了。

那么我们该怎样去面对这个现实,去社会——这个大染缸中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呢?

首先,应少年立志,而且要立大志。

青少年朋友处在这个年龄阶段,有着极强的“成功欲”,这是我们最显著,也是最宝贵的特征,正是这种欲望促使我们产生理想(即立志)并走向“成熟”的实践。这种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不断地深化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看法,于是便形成了世界观和人生观。平常我们“暗下决心”,或“默默地去干”,或在前面的心理检验水平上“自立实践”,便是我们具有成功欲的表现。成功欲以及青少年这个年龄阶段的生理素质,决定了青少年时期是奠定人的一生的理想(志向)的关键时刻。许许多多先人都是在这个时期做出了成就或打下了事业成功的基础。

我们熟知的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是被人称作“小傻子”的,尽管他求知欲很强,但一直没有显露才能。经过不懈的努力奋斗,15岁时他已能够做解析几何和微积分的习题,16岁时开始集中精力在光学问题上进行探索,提出“假如有人追上光速”的著名假想,并在数学和物理方面显露出特有的天赋。

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完成蒸汽机制造时虽然是27岁,但是决心投身于科学器具的制造的年华却是十年前,在他十七八岁的时候。

世界著名的大画家毕加索,第一次参加画展的年龄是15岁,17岁时,他的画获得马德里奖。

在革命年代,我国有数以百计的将军不仅在十六七岁投身革命,而且成为指挥员统率千军。任弼时、肖劲光在十六七岁已读完了《共产党宣言》,冒着生命危险徒步越过国境去当时的苏联寻求革命真理。

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6岁能写很好的文章;9岁读颜师古注的《汉书》,指出其中的谬误,写出《指瑕》篇;不到20岁,对策朝廷,被授为朝散郎,又被沛王召进府中,撰写《平公秘略》。

1978年美国举行了第37届人才选拔赛。据说参赛者数千人,获奖者男30名,女10名,他们的年龄仅十六七岁。比赛的项目有数学,计算机技术,食物中的酶,植物组织的病毒等。

前西德于1966年开始组织青少年发明竞赛。竞赛项目广泛,涉及数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空间开发、改善环境等,不少优胜者是十七八岁的中学生。

……十六七岁的年龄是完全能成就一番事业的。当然,更多的事业成功者的年龄不在十六七岁,但是细究他们成就事业的背景,大都是发端于这个金色的年华。

成功与立志

 

事业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创设一定的条件,把握住青春年华的每一个机遇;它是一个过程,一个需要付出艰苦劳动,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它需要战胜挫折和失败,以坚韧不拔的精神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也就是在这样的经验的积累之上,成功才悄然来到你身旁。伟大事业的成功需要这样的过程便越是长久,所以你必须在这个时期激发你成功的欲望,在这个充满幻想和憧憬的岁月里,奠定你事业成功的基石——立志。

道理就这么的简单,想不起“淘金”的人,即使终日躺在沙金堆上也不会得到一克真金,“成功”的最基本的前提便是要有强烈的成功欲望,而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有成功的目标,那便是立志。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话是很值得我们青少年朋友们深思借鉴的,在我们看来,这句话中的“提出问题”便是该确定一个什么样的志向。

青少年朋友正处在个人成才的高峰期。孔夫子云:“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说的就是“三十而立”的基础是15岁有志于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立志,就要做到零的突破。突破零不易,假如无远大的理想(志向),零是不可能突破的,因为没有志向的奋斗是不会有前进的动力的。人们奋斗过程中巨大动力的形成就源于他所确定的目标,也就是说立志是奋斗的必要前提。那么我们究竟该确立什么样的志向呢?试想我们青少年朋友逐渐脱离了孩提时代的稚气,逐渐具备了社会“降大任”于我们的可能性。社会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我们为之奋勇拼博,例如,新技术,新材料的产生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对各种层次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发现,使用和推广;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癌症,艾滋病和那些以往人们多少年忍受的病痛,社会都希望得到解决;新医术、新药品、保健用品、健身用品等都是社会的急需。

现代国防意识的增强,从士兵到将帅都要求能适应现代防御和战争上一个台阶的需要,因此作为军事方面的人才希望呼之欲出。

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需要高级的决策者和管理者……

倘若我们好好想想,并且能放眼看世界,着眼于未来,大千世界适合于我们的职业有多少?我们的“目标”何愁不能确定呢?“夫志当存高远”,我们在确定志向的时候不应该忘记这句话。“成才”是每一位青少年热切向往的目标,其实,它也是人生追求的目标。这是因为岁月的流逝过程中社会赋予“才”的内涵不断丰富,个人对“才”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变化的缘故。但作为人生的第一次选择的青少年时代的成才的目标,它奠定着人生追求的基础。所以青少年时代的理想和志向的确定至关重要。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人生也就会变得毫无意义;要立志,立大志,需要有一个宽阔的视野,要纵观今古,横览中外,作长远的打算。“井底之蛙所见,屋檐之雀所想”常常把我们引入封建等级的观念中去,以为立志便是选择“高等级的职业”,时下流行的成才——“上大学”,“跳龙门”,就是一例。实际上,“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上了大学也未必成才。这是因为“成才”是“成社会之才”,即于社会有用,于历史进步有益之“才”,这就是说成才的社会性是它的基本属性。成才是看你本人是否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个价值是由得到社会认可的程度决定的。

大文豪高尔基曾讲:“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处,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就是这个意思。

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道: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自私的,有限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永恒地发挥作用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正是由于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一批又一批远大志向的人,才使今天的社会能够进步,同时也使他们自己获得了与史共存的光荣。

青年鲁迅东渡扶桑之时,曾写诗: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黯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青年周恩来赴日抒怀写道: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突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青年毛泽东独立寒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发出: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这是何等的豪言壮语!敢问一声:我们掌握未来的一代,有没有超前人的气概?

夫志当存高远,而非急功近利之寸光。所以成才立志首先要放眼社会发展,看一看社会是怎样发展的?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只有了解社会,了解社会的需要,才有立大志成就大业的机会。

勤学是成才之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刚谈过立志问题,我们不妨细品这两句诗。其大意就是锋利的宝剑是从磨刀石上出来的,梅花的清香来自于刺骨的寒冷,意思是一切成功的背后都有辛酸的磨练。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造就人才。

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唐代大文学家曾有一句精辟的总结:“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我们不妨看看古今中外的名人贤士们是如何对待这一个“勤”字的。

匡衡,西汉人,家里世代务农,他却一心想学习。由于家里没有钱供他读书,他便白天出去当佣工,挣点钱物,维持生活,晚上读书。有时他在大户人家做工,遇到主人家藏书很多的,匡衡便不要工钱,请求借几本书给他读。匡衡晚上念书,没有钱点蜡烛和油灯,邻居家虽点着灯火,但隔着墙,照不到他的屋里,他就在墙上凿个孔,让邻人家的光透过来,他便把书对着这点光亮阅读起来。这便是“凿壁借光”的故事。匡衡借用邻家的灯光,不知疲倦地进行学习,对《诗经》有了精到的理解,受到人们的尊重。同时代的儒生曾有这么个说法:你不要再谈《诗经》了,它的研究者匡衡就要到了;匡衡说《诗经》,那才叫透彻,解决人的疑难,让人心里畅快。汉元帝喜好《诗经》,请匡衡辅导他的学习,匡衡受到信任,因此被拜为丞相,又被封为乐安侯。匡衡,一个农家弟子,经过凿壁借光的读书磨练,终于成就为大家。

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就懂得勤奋读书不知疲乏。但他家里很穷,经常没有油,不可能点灯夜读。夏天有萤火虫,车胤就捉上几十个,放在小麻布袋里,借用萤火虫的光读书。后来成为博学多能的人,出任为吏部尚书。他的为人正直,不趋附于当权的会稽王司马荀子、司马元父子,后被迫自杀。他聚萤夜读的精神,是后人一直称颂的。

孙康,南朝人,家贫穷,夜晚没有照明的工具,常常就着雪的反光读书。傍晚和早晨,冰雪天,气温低,到屋外就着雪地读书,必然要受到寒气的侵袭。他家穷,衣着必定不能周全,腹中也难免饥饿,在饥寒交迫下,能映雪苦读要有多大的毅力!然而孙康作为读书人的楷模,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做到了映雪读书,实在让人叹服。

在南朝,济阳郡江氏宗族中有两个江泌,其中一个极讲孝道,人称“孝江泌”。孝江泌家贫穷,白天做木屧底出卖,夜间读书。赶上有月亮的日子,他就借着月光读书。月亮偏斜时,屋檐、树枝遮住了光线,他就爬到屋顶读书。有时因白天劳累,晚上熬不住了,就在屋顶上睡着了,摔下来,醒了,再爬上去继续学习。后来他出任了南康王萧子琳侍读。

顾欢是吴郡盐官人,世代务农。他的父亲叫他去田里赶鸟雀,他一心想着念书,作了一首《黄雀赋》,稻子却让鸟雀吃了许多。回到家里,父亲要责打他,他说作了赋。父亲知道他不是贪玩,也就原谅了他。乡间有个学舍,顾欢交不起学费,不能入学,就在墙外偷听,跟着人家念。由于他专心,听过的也就全记住了。夜晚读书,有松明还好,没有松明时便烧稻糠,利用时隐时现的一点火光,辨认字迹。成年以后,他跟从豫章雷次宗学习玄学和儒学。南齐朝廷招他做官,他不从命。晚年遵从道教,研究儒学、佛学、道学三者的关系,著有《文议》《三名论》,为学者传诵。燃糠照明读书,这可能是从顾欢开始的。

北魏时祖茔夜读用火,与上述诸人的情况不同。祖茔家庭世代做官,有钱点灯火。他8岁能念《诗经》《尚书》。12岁为中书学生,喜欢学习,日夜不停。他的父母怕他把身体搞坏了,不许他晚间多读书,每天早早地就把他的灯熄灭了。他表面上遵从父命,但是暗中把火种埋在灰里,把仆人打发走。等到父母入睡了,他再起身点火,又怕光亮被人看见,便用衣服把窗户遮起来,然后静静地读书。就是这样,他还是被家人发现了。这么好的事迹传扬出去,亲属们管他叫“圣小儿”。他一边读书,一边作文,文章受到当时高明人士的称赞。一次,中书学生聚会,讲解《尚书》,祖茔因夜读疲劳,不知不觉睡着了,等醒来已经天亮,慌慌张张地把《曲礼》当作《尚书》带到课堂。由于老师严厉,他不敢回去取书。但当时老师叫他背《尚书》三篇时,他没有错一个字。事情传出去之后,魏孝文帝召见了他,他应命背诵和讲解五经章句,得到皇帝的赞赏。他就是经过夜以继日的学习,成为京师数一数二的才子。后来他出任国子祭酒,秘书监,仪同三司。著有文集,主张作文要自成一家风格,并有自己的见识,不能与他人的文章雷同,反对当时文风中的公式化现象。他苦读有学识,才有可能提出这样的主张。

唐朝人苏 (670~727),他的父亲官至尚书右仆射,许国公,富贵之家,使用烛火不应当有问题。但是苏 少年不受父亲钟爱,他便常常与仆人们生活在一起,晚上念书,没有灯烛照。他又喜好学习,而且天资聪明,千余字的文章读过一遍,就能背诵出来。他为了晚上学习,就到厩棚灶房,用炉膛里的火光照明。炉膛的火常被灰盖住,他就时时用嘴吹气,使火燃烧得旺一点。经历了这样的苦学,他文才出众,写出的文章雄厚有力。宰相张九龄常谈他的文卷,向同事介绍说:苏 胆识过人,真是文坛上的“雄帅”。苏 20岁中进士,不久供职中书舍人,专为皇帝起草文诰。他的上司中书令李矫感叹地说:“苏 文思如泉涌,我是比不过他的。”唐玄宗清除太平公主势力时,诏书大多出于他的手笔。唐玄宗很欣赏他的文字,多予关怀。有一年中秋节夜晚,苏 在宫中值班,玄宗赐宴诸学士赏月。当时天高无云,月光照得大地如同白昼。苏 说:月光可爱,何必再点灯蜡。玄宗听了,立刻下命撤灯蜡。苏 累经升迁,官至宰相,与名相宋璟亲密合作。宋璟为人刚直,遇事果敢裁决,往往不和苏 商议。苏 并不认为这是看不起他,而是顾全大局,让宋璟发挥他的长处。宋璟在宋玄宗面前奏事,被玄宗问得答不出来时,苏 使加申述,使玄宗乐于采纳他们的建议,感动得宋璟感叹地说他“尽公不顾私”。

《明史》等书中记载了画梅隐居的王冕,使元末明初人王冕有了较大的知名度。王冕是在寺庙长明灯下读书成长的。他是浙江诸暨人,家中贫穷,却喜好读书。他父亲叫他去放牛,他把牛牵出去就不管了。自己却偷偷跑到学校去偷听学生们读书,直到晚上回家时,牛已跑得不见踪影了。他父亲气得拿板子打他。过后,他依然到学校旁听。他母亲理解他执著读书的心情,对他父亲说:孩子痴迷到这种程度,不如顺着他的意思,就让他去学吧。从此他父亲不再让他放牛了。他到佛寺里,晚上坐在佛膝上,就着长明灯读书。他的事情被会稽人韩性知道了,接受他为弟子。后来他把儒家的经典都读遍了,之后又北上燕京游学,秘书卿泰打算奉荐他,他不同意,返回了家乡。他认为天下将大乱,便隐居九里山,种梅千株,自称梅花屋主。他善画梅,求画的人接踵而至。果然如他所料,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天下大乱,明太祖朱元璋打到浙江婺州,委任他为咨议参军,但他很快病故了。

匡衡、祖茔、王冕等人夜晚读书的困难,虽然因家庭情况不同而有差别,但他们克服艰苦条件而勤奋学习的精神都是一致的。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如饥似渴、积极进取的求知精神,是值得我们称道和借鉴学习的。能够克服艰苦条件而勤奋读书,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在崎岖的奋斗中能坚持下来,想必更需要一种毅力。荀子曾有这么一句话:“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国古代仍不乏其例。

苦练能成大业

 

朱买臣(?~前115),西汉会稽吴县(今江苏)人,家境困乏。因为专门注重于念书,没有精力顾到理财发家,只好靠打柴卖钱度日。他每次把柴送往集市,挑着担子,边走边念,还大声朗诵。念书、卖柴是两种人的活计,朱买臣却把它集中于一身,本身就不协调,还要在买卖中诵读,在一般人看来,未免滑稽可笑。他的妻子和他一道去砍柴,然后背着柴跟在他后面走,见他诵读,觉得难堪,劝他不要在路上念了。朱买臣不听。劝得多了,买臣心里烦躁,加快步伐,更大声地诵读。妻子见朱买臣的行为实在可笑,自惭形秽,遂与朱买臣离异。朱买臣笑着对她说:我到50岁就会得到富贵,现在已经40多岁了,你跟我这么多年,受了这么多苦,等我富贵了,让我好好报答你,你何必这样离开我呢?经他这么一说,他妻子反而更恼怒了,她说:像你这样,最终不过是饿死在穷山沟里,还会得什么富贵,我是坚决要走的。朱买臣见她不理解,只得让她离开。她很快又结婚了。有一次朱买臣背着柴,边走,边读书,到了一所墓地,见他的前妻正在与她的丈夫一起上坟,他们见他疲惫不堪的样子,便叫他和他们一起吃饭。

几年后,吴县上计吏到当时的首都长安办公事,朱买臣充当卒役,为他推车。在长安公事许久不能办妥,公粮又缺乏,朱买臣只好靠乞讨维持生命。幸亏同郡人严助向汉武帝推荐朱买臣,武帝召见他。朱买臣向武帝解说《春秋》和《楚辞》,武帝听了很高兴,就把朱买臣留在了朝廷,官拜中大夫。汉武帝开拓边疆,身边有一批谋臣,如严助,司马相如,吾丘寿王等,朱买臣也成了其中一员。当朝臣讨论边关政策发生争执的时候,武帝就命这批谋臣参与讨论。御史中丞公孙弘反对建制朔方郡,武帝让朱买臣等同公孙弘辩论,终使公孙弘同意经营朔方。后来朱买臣被任命为会稽太守。朱买臣乘车赴任,会稽郡官吏特派人打扫道路。朱买臣到了吴县,见到原来的妻子和她的丈夫在清理道路,就让他们坐车,随从到了太守府,居住在后园中,供给他们饭食。一个月过后,故妻心里难受,可能是后悔改嫁吧,遂上吊自杀。朱买臣还是感念旧日的恩情,资助其后夫,为她发丧殡葬。在众叛亲离的境况下能致力于学习,是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啊!

我国隋唐时期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一生勤学好问,广泛采集和总结民间医学经验。为发展我国医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与他的勤奋刻苦是分不开的。孙思邈生于京兆华原县(今陕西省耀县)一个木工家庭里。父亲得了夜盲症,母亲患大脖子病,少年的孙思邈也体弱多病,因此,他从小就体会到医药的重要。一天,父亲问他:“你长大了要干什么呢?”孙思邈睁大眼睛望着他父亲,回答说:“我要当一名医生,把您的眼病治好,把妈妈的病也治好,……”于是他父亲强忍着病痛送他去当地的私塾里读书。孙思邈没有辜负他父亲的希望,聪慧好学,刻苦用功,每天能背诵1000多字的文章。孙思邈12岁那年,随其父到一家药农家做药柜,见那家满院都是中草药,于是不停地问这问那,长了不少见识。到15岁时,经药农推荐,认真钻研《黄帝内经》,掌握了一些医药知识,并治好了婶母的寄生虫病。后来孙思邈到铜官县拜一名医为师,悉心钻研,虚心学习,一边刻苦读书,一边行医。有一次听说秦岭太白山有位医生叫陈元的,医道很高明。于是他跋涉千山万水,最后和陈元一道发现了治粗脖子病和夜盲症的方法。在孙思邈60多岁时,他写了《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著名的医学著作,他也因此而成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医学家。

北宋时期的司马光,年轻时博览群书,尤其爱好读史书。仁宗皇帝在位时,他总以他渊博的历史知识回答仁宗提出来的一系列历史问题,讲述历代王朝的君臣事迹和兴衰的道理。英宗即位后,由于英宗年轻,直谏往往不便,于是司马光便私下编写一部《通志》以供皇帝阅读。不久,他便写好了从战国到前秦前八卷《通志》。英宗得到《通志》后很快阅完了,并且命司马光将《通志》继续编写下去。神宗继位后,认为他编的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起名为《资治通鉴》,并作《序》给司马光。后来司马光到洛阳担任了一闲职专门闭门编写《资治通鉴》。他的编书工作很清苦,在他住的房间里,一张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枕头,枕头很特别:用一段圆木做成,只要一翻身,枕头便滚落地下,人便被惊醒,于是立刻起床,抓紧时间写作。这个枕头被后人称作“警枕”。在编书期间,司马光不但“发明”了这种特殊的枕头,还有过抱病伏案疾书的故事。到《资治通鉴》脱稿时,据说司马光家中堆满了两间大屋的书稿。

明朝的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家世代行医,他从小就立下行医的心愿。那时,行医是被别人看不起的行业,李时珍的父亲再也不愿让自己的后代当医生。有一次,父亲遇到一个疑难病症,一时想不出有效药方,李时珍轻声说了一个古方。父亲一听儿子提到的正是对症良方,此后,便同意李时珍当医生。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他决心编纂一部较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为了写好这部书,不但看病的时候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有时好几天不下山,草行露宿。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效和药性,他访问老农,渔民……几年以后,他在老家湖北蕲春开始写书。花了27年的时间,参考了800多种书籍,经过好几次大规模的修改,终于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李时珍除了编写《本草纲目》外,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医学宝典。

东汉人边韶,字孝先,善于写作文章,得到学界的普遍承认,向他求学的人很多,他同时教几百人。一天,他穿着衣服躺下来,闭目思考问题。学生以为他睡着了,小声地嘲笑他说:“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意思是说,我们这位老师,肚子肥大,不装学问,懒得念书,只想睡觉。边韶听见了,随口答道:“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怀与孔子通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论?”说俏皮话的学生一听傻眼了。这个故事反映边韶思维敏捷,善于辩论。他的才智来自于他的苦学。看着他是在休息,其实他是在冥思苦想,探讨理论奥秘之所在。可以说他的脑子没有闲着的时候,随时随地都在寻找解难的答案,这种思索的痛苦,只有过来人才会有深切的体会。边韶后来走入仕途,做过太中大夫,太守,尚书令,写作有诗、颂、碑、铭、书、策15篇。

王命岳,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少年时家里有祖父、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共10口人。他父亲有病,精神也不正常,生活来源主要靠他母亲做针线活,每日夜晚做到鸡叫才休息一会儿,就这样一天才挣十几文钱。明朝末年晋江地区400文钱可以换一两银子,命岳母亲一天挣的钱约合三分银子,可以买将近2升米,可是他家10口人,每天要吃六升半米,就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情况下,王命岳艰苦求学,19岁考中秀才,开始谋生。他给一位朋友做伴读,人家只供给一顿饭,早晚饭还得在自己家吃。不过他认为这样也不错,好坏有一顿饭吃,也不影响自己的学业。

22岁时,有位朋友请他辅导孩子读书,办法是书由朋友自己教,王命岳只是给那个学童看看文章。开始朋友讲的工价是每月给三斗米,三钱银子蔬菜钱。报酬微少,但王命岳核算后觉得合得来,东家来了客人要留他做陪客;有好友请吃饭,学友们组织的读书社集会时也有饭吃,这样一个月大约要白吃十天,自己开伙只有20天。到最后,可以节约大概一斗米,可以补给家用。有这份进项总比没有好,他就答应了。可是没有等到他去做事,那位朋友变卦了,表示愿意供给他伙食,不再给银子和大米。王命岳知道这对他本人的饭食会比自做吃的好,但却没有余米养家,不如原来的办法好,就要求按原来的办法办,人家不同意,他只好接受新办法。每当东家送有好饭,或者朋友同情他家里穷,给他送好吃的,他就借故将送饭人支开,把肉和饭送回家中给老人吃。有时和东家一块儿进餐,饭菜好,没有法子往家里送。想到祖父,父母糠菜当粮的饭食,自己难受得咽不下去,索性装病,也不吃饭了。

他为了多挣钱,除辅导学童外,还日夜给人家抄写,一天可以得七八分银子,以接济家用。王命岳生活上的苦和内心的苦交织在一起,受尽了煎迫。不过他利用抄写,教学辅导的机会进行学习。二十几岁时,祖父、父母相继故去,不能参加科举,到31岁时才中了举人,后来又考中进士,做给事中。对于吏治、军政、漕运、救荒等重大事情,每每上书皇帝,提出建议,尽到他的职责。他著有《耻躬堂文集》,又为教育子孙,不忘家世苦,写有《家训》一篇。王命岳如果没有毅力,经受不了生活的折磨,不过是苦孩子——穷汉一生,哪能有后来的发展?

王育,京兆人,少年孤苦伶仃,给人家放羊。他想学习,又得不到机会。每当路过学舍,便伤心得流泪。稍微有一点空暇,他便取蒲条练习写字。学得入了神,丢了羊也不知道。主人发现后,非要他赔偿,他哪里有钱,便想把自家卖为奴隶,用卖身钱赔还主人。同郡许子章为人机敏豁达,听说了这件事,便代替王育赔了钱,叫他不要再做牧羊工了,还供给他衣食,让王育和自己的儿子一块儿学习。王育得到了学习的机会,实现了自己读书的宿愿。他博览经史,掌握了要义。他容貌出众,声音动人,许子章非常看重他,把侄女许配给他为妻,还分给他一份家业。

诸位先贤如朱买臣、王命岳、李时珍等人少年立大志,并在逆境中顽强拼博,最后终成正果,这与他们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埋头苦干的恒心和毅力不无关系。由此看来,有些青少年朋友们光有抱负而不付诸于实践的行为,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在确定自己的目标之后,一定要有十足的信心,要有必胜的信念。

坚持是成功的基石

 

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说的唐憎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去西安大雁塔参观的人,多留恋在唐太宗亲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面前,敬仰唐僧“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的艰苦卓绝精神。

唐僧,俗名陈褂,法名玄奘,通称三藏法师、唐三藏,唐僧是他的俗称。玄奘出生在读书人家,幼年受父亲教导,学习经书,对儒学略知一二。13岁(或说11岁)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当和尚。时值隋末农民战争,中原是战场。他避难西入长安,为求师学习佛法,经汉川到达成都。学习几年,不满足,又出川到荆州,北上相州,至赵州,返回长安。这时唐朝初建,社会还不稳定。玄奘东西南北地奔波,相当辛苦,表现出不畏艰险的精神,是他日后去印度取经磨练意志的初步偿试,也可以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四处学佛法,感到各家对佛教宗旨,或者说得不明不白,或者说法不一。他想寻根究底,就想到佛教的发源地去拜访名师,寻求经典,于是决心取道西域去印度求学。

贞观三年,他从长安出发,经过兰州到达凉州,当时唐朝国力尚不强大,与西北突厥人正有争斗,禁止人民私自出关。凉州都督李大亮听说玄奘要西行,强令他返回长安。当地慧威法师敬重玄奘宏愿,令小徒弟慧琳、道整二人秘密送玄奘前进。他们怕白天被官兵捕捉,便夜晚行路。到达瓜州时,所骑的马又倒毙了。这时李大亮捉拿玄奘的公文到达,州吏李昌认为玄奘的宏愿是罕见的,不应扣留他,就把公文毁掉,催促玄奘赶快前行。玄奘买得一匹去过伊吾(哈蜜)15趟的老瘦赤马,新收徒弟石槃陀陪同,于夜间上路。慧琳、道整二人不堪远行,遂回凉州。如此艰难的行进使玄奘进一步下定了西行的决心:不到印度,终不东归,纵然客死于半道,也决不悔恨。半夜,他们偷渡玉门关成功。刚事休息,只见石槃陀持刀向他走来,石表示再走是死路一条,不愿同行,玄奘只好任他离去,孤身一人前进。

在大沙漠上,看不到行人,黄沙之外,人、兽的骨骸便是生灵的行迹。顺着走,有时像在前面有大队人马在行动,其实这是在孤寂与恐怖的心理状态下产生的幻觉。行进到玉门关外的第一个哨口,等到夜间偷渡,还是被守卫发现,差点被箭射中。校尉王详同情他,因他不愿东返,劝他到敦煌修行,玄奘还是表示宁可受刑,也不停留。王详只得让他过了哨卡,并告诉他要往第四个哨口,那里有他的族人,可以放行。玄奘依言出发,过了第四哨,再前进是800里莫贺延碛,古代叫做沙河,是《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一书所谓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地方。玄奘只身行走,默念《般若心经》,鼓励自己。走了100多里地,迷失了道路,见到水,牵马饮水,不小心把袋子掉到水里,路上用的东西都丢失了,又不知道向哪里走,于是只得重返。他边走边想,先前发过誓,不到印度不回头,今天怎么了,竟然往回走了?又想,宁可朝西走着死了,也不应该回去,想到这里,劲头来了,便改变方向,继续西进。

今天说起玄奘继续西行是很轻松的一件事,当日他在路途上,白天黄沙飞扬,如同下雨,晚上看见人兽骨骸发出的磷火,闪闪烁烁,阴森可怕。最严重的是走了5个白天,4个夜晚,还没有见到水,干渴难以忍受。到第五个夜间,没有一点力气了,便躺倒在黄沙上。半夜忽然刮起风来,令人清醒,他立即爬起,又上路了。马忽然不按路行走,拉也拉不动,原来它发现了水草。饮饱吃足,休息了一天,然后又出发。走了两天,出了流沙,到达伊吾,随后到高昌。可以说这是玄奘取经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经过这番磨练,玄奘西行的意志更加坚定了。

高昌王热情款待了玄奘,崇拜他,希望他留下传播佛教。玄奘的目的是往印度取经,于是他婉言谢绝。高昌王再三挽留他,玄奘还是不同意留下。高昌王以为用扣留的方式可以使玄奘屈服。玄奘用绝食来回答,三天滴水不沾。国王深为他的精神感动,遂放他西行,还给他剃度4个徒弟,30匹马,25个侠役,并写了24封公文,给玄奘西行将要经过的各个地区的行政首脑,请求关照。高昌王的礼遇,是玄奘以前没有经过的,此后上路,在物质条件上,比前一段路程好多了。玄奘至层支国,因大雪封路,停留了两个月。走到葱岭北边的竣山,终年不化的积雪,使玄奘一行行走艰难,晚上就卧在冰上休息。这样又经过7天才走下山。同伴死了三四成,牛马死之更多。到了康国,由于居民不信佛教,要用火焚烧玄奘的两个徒弟,幸而国王制止,玄奘等才平安通过。到缚喝国,玄奘留住一个多月,学习佛教经书。以后他不顾旅途疲劳,多次在一些地方停顿读经,并与当地佛学大师辩难。玄奘有时遇到强盗,衣服资财全被掠夺,同行者悲哀哭泣,他劝慰众人说,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保住了,损失的衣物算什么,鼓励徒众,继续前进。一次,在恒河,强盗认为玄奘体貌魁伟,适合祭祀突伽天神,便把他绑上祭坛,即将行凶。玄奘毫不畏惧,镇静地默念佛经。谁知这时狂风骤起,吹断树枝,暴徒以为老天责怪他们作孽,慌忙向玄奘表示歉意,他这才躲过一场灾难。

一道道难关过后,玄奘走遍印度各地,搜集和学习了各种佛学经典,出席了戒日王主办的全印度佛旨辩论会,玄奘为论坛主人。由于他高深的佛学造诣和威望,竟没有人敢向他发难;有人想暗杀他,但阴谋没有得逞。玄奘求学的目的达到了,便带着佛经取道回国。在渡信度河时,遇到风浪,50来夹经书落水,玄奘痛惜万分,便设法弥补。他派人到乌长那国补抄。到了于田,又派人去屋田、疏勒等地方访寻经书,并在那里等候求书人的到来。

贞观十九年(649年),经历了17个春秋,玄奘携带梵文经书357部回到长安。随后在弘福寺、慈恩寺翻译佛经,译书75部,1335卷,并著有《大唐西域记》,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玄奘历尽千辛万苦赴西域取经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是坚韧不拔精神的典范。

除了玄奘能百折不挠地奋斗而外,我国历史上这样的杰出人物可谓层出不穷。唐人陆贽(754~805)的《翰苑集》问世以来,受到上至皇帝下至臣子的普遍关注。陆贽人虽故世,其影响则长期存在。司马光、苏轼、年羹尧等名臣对他投注极大的兴趣。他的文章的形成,是他人生艰苦历程的记录,也就是他一生历尽磨难而奋斗不息的记录。陆贽幼年丧父,他发奋苦学,18岁中进士,出任华州郑县县尉,不久被罢官。这是他在官场第一次遭受打击。后任翰林学士。时逢泾原节度使朱泚叛乱,进攻长安,称汉帝,历时半年,许多官员都归降他。唐德宗逃亡到奉天。陆贽追随德宗,建议德宗承担责任,在被采纳后,陆贽在代德宗起草的众多诏书中痛责自己,感动了骄兵悍卒,血战沙场,消灭了朱泚集团,陆贽立了大功。可德宗是个极愚蠢的皇帝,用苏轼在《辩奸论》中的话说是“鄙暗”之人。他不喜欢陆贽的正直,相信佞臣卢杞等人。宰相窦参也嫉妒陆贽的才能,当陆贽责窦参贪赃时,遭到压制,陆贽只好蹭顿官场。窦参被德宗讼罪以后,陆贽出任宰相。但德宗宠信户部侍郎裴延龄。百官看出裴的奸诈,但不敢揭发,只有陆贽屡次在德宗面前陈述裴的罪行。德宗不听,反而听信裴诬陷陆贽的话,罢免了陆氏的宰相职务,降为太子宾客,但陆贽依旧关心国事。

罢相的第二年春天,大旱,边防军队缺乏粮草。陆贽上书发表议论,裴延龄居然给陆扣上动摇军心的罪名,激起德宗的恼怒,要杀陆贽。幸亏御史阳城等的救援,才免于一死,被贬到忠州做别驾,这时他才42岁。剑南节度使韦皋愿意把自己的职位让给陆贽,可是德宗不答应。陆贽担心再被陷害,不再与官员交往,也不再着书议论政事,于是潜心研究学问。他大量搜集医书,为治疗瘟疫,编成《陆氏集验方》50卷。当时人十分相信它,用它治病。及至唐顺宗即位,下诏书征召陆贽还朝重用,但诏书还没有到达忠州,陆贽便去世了,时年52岁。陆贽被贬斥十年,断送了政治生命,然而他可贵的奋斗精神和政论文章却留给了后人。

所谓“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768~824),字退之,与陆贽一样,幼小没有父亲,由受贬到岭南做官的堂兄收养,不久堂兄又死了。痛苦的经历使他很早就懂得了读书的道理,不用人督促,便勤奋学习,中进士,任监察御史。他曾上书详细陈述唐德宗宫中的弊政,顺宗护短,反而惩办韩氏,把他贬斥为连州阳山县令,江陵掾曹。唐宪宗继位又把他召回京城,出任职方员外郎。后又因为他对华阴令柳涧事件了解情况不全,被贬为国子博士。这时他的生活困苦,到了冬天,孩子没有棉衣,又不能生火,号哭叫冷。妻子也因为米不够吃,钱不够花,常常哭哭啼啼。韩愈自己也头发脱落,牙齿掉了不少。在这种环境下,他坚持教育学生,写出《进学解》,表示不以失意和贫穷为念。宰相看了文章,同情他,推荐他出任比部郎中、中书舍人。忌恨他的人又提出新问题,原来韩愈被贬江陵时,得到荆南节度使裴均的照顾,裴均的儿子裴锷为人鄙劣,韩氏和他有来往,给他写文章,有人就此说韩氏行为不检点,被改任太子右庶子。宰相裴度平定蔡州吴元济叛乱时,请韩愈为行军司马。胜利后韩氏撰写《平淮西碑》,被认为是吹捧裴度的文字,后来碑石被打破。

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把风翔法门寺佛骨迎到长安宫中赡仰三天,又送到佛寺供奉,引起贵族、百官以及市民的敬佛狂热。有人卖家产献给佛寺,有人燃烧头顶和手指、手臂供佛,生产停止了,浪费巨大。韩愈为扼制这股风潮,上书宪宗,表示反对。他说,自东汉明帝奉佛以来,凡信佛的王朝都不长久,是“事佛求福,乃更得祸”,激起宪宗盛怒,认为韩愈是在诅咒唐朝要灭亡,要把他处以极刑。宰相裴度等竭力援救,连皇亲国戚都认为处死刑太重了。宪宗众情难违,遂把韩氏贬斥为潮州刺史,韩愈不敢停留,听到命令的当天便起程,到任时立即上表谢恩。宪宗有召回他起用的意思,但宠臣皇甫镈忌讳韩愈直言,从中阻挠,于是将韩氏稍向内移动,命为袁州刺史,后内调为京兆尹,御史大夫,这是他在官场最得意的时候。但御史中丞李绅与他闹纠纷,他很快又被改任吏部侍郎,不久亡故。韩愈身后,享有盛句,被尊为文章泰斗,和他在世的坎坷不能相提并论。他生前在经受磨励,艰难困苦的时刻,不忘研究学问,写作文章。他的业绩和雄心理应受到后世的尊敬,可见百折不挠,必有收效。

上文曾提到过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在唐朝历史上还曾出现过一位弘扬佛学文化而历尽千辛万苦的高僧——鉴真。鉴真俗名淳于,唐代扬州江阳(今江苏扬州)人。14岁出家,20岁到洛阳求学,22岁在长安接受大戒(具足戒)。学成之后,回到故乡大明寺,传授徒弟,专门研究戒律,成为律宗大师,是当时淮南江左的第一位权威。同时他的知识面很广,对医学、建筑、艺术也有研究。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在长安看到唐朝僧人举行受戒仪式,才算真正入了佛门,并有讲授佛学的资格,而日本没有传戒人,便打算请唐朝高僧去日本传授戒法。

天宝元年(742),他们在扬州向高僧鉴真提出请求。鉴真认为到日本弘扬佛法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因为他认为这样有助于佛学的广泛传播,更有助于祖国文化的发扬光大,于是他就问弟子谁愿意去。众人以为涉足茫茫大海,有去无还,不敢应承。鉴真说,要传授佛法,怎么能顾得上生命,你们不去的话,我将一人独往。弟子祥彦、思托、道航、如海等21人在师父的策励下表示愿意随行,当即打造船只准备起身。但是弟子如海次年到官府诬告,说鉴真他们勾结台州、明州洋面的海盗。官府逮捕了日本僧人和道航,没收船只和干粮。这样,鉴真第一次东渡还未成行就告失败。

睿荣等还求鉴真东行,但是缺少办法。鉴真告诉他们不要发愁,另想主意。他出钱向岭南道廉访使购了一条军船,于天宝二年十二日登船启航。到了长江口正遇上大风,船被击破,众人都往岸上跑。这时正赶上潮水,到了人的腰部。已经56岁的鉴真,站在乌蓲草上,忍受着寒风和海水的侵袭,他内心的痛苦更是一般人所忍受不了的。一个月后船修好了,再次出发。到了浙江海面,船触礁沉没,淡水和大米全没有了。鉴真和众人饿了三天。后被人发现,又被官府安置到明州鄮县阿育王寺。鉴真以此为基地,应邀到附近州县讲解律学和授戒,并和睿荣、祥彦等人研究继续东渡的办法,被越州僧侣告发,睿荣再次被捕。这样,鉴真还没有成型的计划,又告破产。

很快,鉴真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先派人到福州置办船只,预备从那里启航。

744年冬,鉴真道经台州,走山路。大雪纷飞,跋涉没膝的涧水,寒苦难当。正在这时,唐朝政府派人逮捕鉴真一行。原来鉴真留在大明寺的弟子灵祐等人,以为师父东渡未成,已历尽艰辛,即便渡海也生死莫测,便告到官府,希望以官府的力量阻止鉴真东渡。官府将鉴真押回扬州。鉴真没有放弃心愿,经过精心准备,748年他从扬州再次上船出发。到了浙江海面,遭到风浪,被冲向南航行。船上淡水已经用完了,鉴真等人就嚼大米充饥。由于口干舌燥,米粉咽不下去,吐又吐不出来,便喝海水。结果肚子胀,呕吐,身体痛苦,难以忍受。后来船漂到海南岛洋面,鉴真等人只好上岸。睿荣、祥彦病死。普照辞别鉴真,往明州阿育王寺。

鉴真说,为传授戒律,他决心东渡,不到日本,决不甘心。鉴真经历五次打击,毫不灰心。可是这时他受不了岭南的炎热,眼睛失明,遂取道江西回扬州。鉴真的五次出行,是应日本僧侣的邀请,到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等人到扬州,代表政府礼请鉴真。年已66岁且又双目失明的鉴真,为实现宿愿,欣然同意。可是扬州僧俗不愿高僧出国,加以阻拦。鉴真秘密乘船到达黄洄浦(今江苏沙洲市鹿苑镇),在江边为24个沙弥授戒。然后乘坐日本遣唐使的船只启航。随行的有和尚、尼姑、道士等24人,携带佛教经卷48部,王羲之行书帖等杂体书50帖,于年底到达日本。

在日本,鉴真传播佛学,开始授戒。由于他的活动,开创了日本的律宗学派,并使日本佛教有了正规戒律的规范,推动了信徒对佛学经典的学习。鉴真还把中国的建筑学、医药学、雕塑及书法艺术传播到日本。他著有《鉴真上人秘方》,为日本人所接受。他对日本文化的贡献,远远超出传播佛教的范围。鉴真在身处老年阶段,历时12年,经过6次渡海的尝试,方告成功。被逮捕押解的痛苦和耻辱,徒弟,友人不理解的告密给他带来的精神折磨,海上惊涛骇浪及断水断粮的皮肉痛苦,跋山涉水的辛劳,双目失明的苦恼,他都以毫不气馁的精神挺过来了,他经历的磨难常人很难想象,他的毅力和恒心也是常人很难想象的,尤其他面对种种阻挠,不屈不挠地为达到东渡的目的而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在现实中反复地琢磨,反复地学习。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此豪迈雄浑的词句,出自苏轼(1037~1101)的手笔。苏轼,号  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属四川)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在政治上始终不得意,屡屡遭到打击。东坡幼时由母亲程氏教读,当念到《后汉书·范谤传》时,他问母亲,若学范滂,同意不同意。原来范滂是东汉第二次党锢事件中被宦官集团迫害致死的人,他被捕前与母亲告别,母子互相鼓励,遂英勇就义。苏轼要学范滂,可见他自幼志向不凡。东坡学业勤苦,重要文献他反复阅读。他把书中的内容分为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货财等几个方面,每念一遍,以一方面内容为主,几遍下来,全面贯通了。这就是他苦读的方法,没有韧性是做不到的。

东坡出任后不久,出任签书风铜判官。知府陈希亮因知道苏东坡名声高,故意怠慢他。东坡有事求见,他不接待,府吏尊称东坡为“苏贤良”,陈知府说是府里判官,不是什么贤良,将府吏痛打一顿,以侮辱东坡。东坡按捺胸中怒火,作诗以表白他的处境。“虽无性命忧,且复忽斯须”。宋英宗想重用东坡掌管文翰。宰相韩琦认为东坡资历不够,东坡遂被任命为史官。王安石变法时,司马光反对新法,苏轼则站在两者之间,反对王氏募役法,又不赞成司马氏的差役法,因此首先得罪了王安石。他又说宋神宗“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任用新人太快)”,引起神宗的不快,这样他便不能在中央立脚,后出任杭州通判,数次迁移,改官湖州知府。

因不满新法,不免做诗讽谕,在写《桧》诗里有句:“根到九泉无曲直,世问唯有蛰龙知。”有人拿这首诗陷害他,对神宗曲解诗意地说:陛下龙飞在天,苏轼以为你不了解他,只有求救于在地下的蛰龙,这不就是怨恨皇帝吗!这是反对君主的杀头罪名,神宗决定逮捕他。差官到了湖州,不许苏轼与家庭告别,如赶鸡狗一样押解上路,目击者无不泪如雨下。东坡知道有被处死的可能,便写了两首绝命诗请求监狱看守保存,若他遇害则请看守交给弟弟苏辙,以求人们了解他的行事、为人,否则死不瞑目。

曲解《桧》诗既为诬陷,宋朝政府终因找不到材料,把他流放到黄州。他亲自种田、放牛,抄写《金刚经》,自号“居士”,愤恨于世事的不平。宋哲宗继位,起用东坡为起居舍人,翰林承旨,又被谗言中伤,改任颖州知府。及至哲宗打起尊崇神宗变法精神旗号,又有人控告东坡,说他在翰林任上所撰拟的文书,讥讽神宗朝政,于是被贬斥到广东惠州,三年后再次贬到琼州,只有小儿子苏过陪伴他过着孤寂的生活。

东坡终生不如意,他曾经对别人说,我平生没有快意的事情,只有作文章,我想到哪儿,就能用文字表现出来,这就是人世间的最大乐意。的确,他留下的《东坡集》,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遗产。东坡为人,认真理,不趋炎附势,在王安石,司马光两方面都不讨好,还是我行我素,正直敢言,实践幼年学习范滂的志愿。他付出的代价,只有具有坚韧不拔精神的人才能承受;他取得的成果,也只有像他那样奋斗不息的人才能取得。

《明史》中称赞王恕(1416~1508)“砥砺风节”,“具经国之远献,蕴高君之正志”。可以说王恕有忠君报国之志,且生性豪爽。遇到不合理的事情,王恕总要仗义直言,不怕打击陷害,砥节励行,敢同贪官污吏作斗争,因而他的奋斗道路也就成荆棘丛生,崎岖不平的了。

成化十二年(1476),王恕以右都御史身份巡抚云南。当时云南镇守太监钱能贪赃枉法,派遣指挥郭景到安南索取财贿。原来,安南同明朝联系,只能通过广西,这时要求取道云南。王恕得知钱能、郭景贪婪事实,很可能引起边界纠纷,因此一面参劾钱能,一面派人捕捉郭景。郭景畏罪自杀,钱能请求权贵帮助,反而把王恕调离云南,到南京管理都察院。王恕到任,考选属官,拒绝请托,引起同僚的不满。钱能回到北京,向明宪宗进谗言,诋毁王恕,宪宗素来对王恕心怀不满,于是让他以右副都御史身份巡抚南直隶,等于降了一级。宪宗派太监王敬到江南搜刮民财,引起生员不满,王敬反而诬告生员抗拒王命。王恕上书揭发王敬罪行。

王恕后改任南京兵部尚书。遇到朝中有事,王恕总要发表意见,主动上书39次,应皇帝的诏书上言21次。在这些意见书中多是指斥权幸的。宪宗庇护亲信小人,对王恕越来越不满,在1486年命他改仕回乡,等于把他撤职,引起正直朝臣的抗议。工部主事王纯上言,把王恕比作西汉名臣汲黯。宪宗大怒,指责王纯,把他流放到贵州思南。

明孝宗继位,征召王恕为克部尚书。大学士刘吉曾屡次受人弹劾,这些奏章中多称赞王恕,因而刘吉对王恕嫉妒,不允许王恕行使职权。王恕还是老脾气,对孝宗重用中官,上书反对。对孝宗给宗宣徽王朱见讳庄田,也提出不同意见。正直的朝臣要求王恕出任大学士,不欣赏王恕的孝宗自然不会答应。明朝实行南、北两京制度,南京是陪都,在那里做官,是被处在闲置位置,没有什么实际事务,所以王恕虽为都御史、尚书的高官,在南京却无事务可处理。在北京则受大学士压制,无法施展才能。王恕在1468年改仕返乡后曾请人作过传记,并刊刻送人。到弘治六年(1493),有人诬告他在传里自比伊尹、周公,丑化明宪宗饰非拒谏。这个诽谤君主的罪名,王恕岂能担当得起,他赶紧辩论明白,但明孝宗还是责备王恕沽名钓誉,下令把他的传文印版销毁,王恕只得再次告退返乡。

这时他已经70多岁了,不事休养,用力搜阅典籍,编写著作,辑成《历代名臣谏议》120卷,撰著《石渠意见》《石渠意见拾遗》等书。耄耋之年不知疲倦,砥励终身,享年93岁。只有胸怀坦荡的人,不戚戚于名利,才能如此,才能在如此折磨过程中成为后人的典范。当时民谣有“两京12部,独有一王恕”。内阁下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南北两京共为十二部,只有一个尚书王恕独立侍行,为百官的楷模,这个颂扬,王恕当之无愧。

陆贽、韩愈、苏轼、王恕为人正直,不苟营私利,和腐败现象作斗争,被罢官、流放、下狱,甚至是冒被杀头的危险,但他们始终不肯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他们屡遭打击,就是因为正直无私。正气和邪恶,君子和小人,确实是水火不同炉,双方斗争不已,只有一身浩然正气、百折不挠的人,才为后人所钦佩。

玄奘、鉴真等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的同时,与恶劣环境作斗争。水草不生的沙漠,奇寒的冰山雪地,波涛汹涌的海洋,不要说是古代,就是科学发达的当代也难以征服。但他们英勇无畏,不怕流血牺牲,在对自然界的斗争中磨励自身。他们的行为和成就说明奋斗精神在改造自然的各个领域中都是贯穿首尾的,而且是不可缺的。

 

明辨方向,奋发图强

 

为美好的信仰矢志不渝

 

我们的先人有着强烈的民族气节观。自古以来,不管是对某一个朝廷,还是对本民族,许许多多的先人都是可歌可泣的。而今,炎黄子孙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正处于改革大潮中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少年朋友该以怎样的面孔去出现在这面历史巨镜前呢?我们不该忘记我们的前辈前赴后继,赴汤蹈火的奋勇拼搏精神,更应该时时刻刻不忘记在新形势下大显身手时,在为了我们的理想去奋勇拼搏时……做到明辨方向、奋发图强。有不少先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对国家、民族无比的忠诚,为了它而任劳任怨,不怕流血牺牲。尽管从某些方面讲,他们的目标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确有一大批人,不顾身家性命,经历种种灾难的磨练,向着他们的信仰而奋勇拼博。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琢磨和学习。

西汉王朝与北方匈奴和战关系,是重大的问题。汉武帝以前,匈奴处于攻势,武帝时期改变了这一状况,屡次派兵出征。这中间也有和好的时候。苏武(?~前60)就是在武帝时出使匈奴,苦节19年而扬名于后世的。苏武的父亲苏建官游击将军,跟从大将军卫青出征,有过失,被免为庶人。苏武的哥哥苏嘉为奉东都尉,弟弟苏贤为骑都尉,苏武则任移中厩监。

公元前99年,汉武帝要释放被扣留的匈奴使者。苏武带着助手张胜、常惠及士卒100余人到了匈奴。恰巧匈奴内部有人谋反,其中有人与张胜熟识,因而张胜也被牵涉到事件中。匈奴单于镇压反对势力,张胜怕被人揭发,便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苏武。苏武说,我们是使者,本来不应该管人家内部的事,现在犯了事,要被人家处死,这不是使国家受辱吗?我对不起国家,说着就要自杀,被张胜等制止了。

单于果然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派人叫苏武投降,不再治罪。苏武回答说,我是凭着汉朝节仗来的使臣,哪能苟且偷生,将来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他不想活了,拔出佩剑刺向自己,后被旁人拦住没有死成。苏武晕死过去,经人抢救半天才苏醒过来。单于看他是个有气节的人,更加要他投降,一早一晚派人来探望他。原为汉臣,投降匈奴的卫律劝苏武说:我归顺后,被封为王,有部众数万,马牛满山,富贵到了极点。你若顺从了,也会像我一样,要不然,他们会把你放逐到大草原,谁还知道你呢。苏武内心蔑视他没有骨气,不理睬他。卫律受辱发怒说,你听我的投降了,就和我是兄弟,若不听我的劝,将来想找我也不可能了。苏武实在忍不住,责骂他说:你不顾廉耻,背叛汉朝,我为什么还想见你!你明明知道我不会投降,还帮助单于要我屈服,这不是制造汉匈矛盾吗?

单于越看苏武坚贞不屈,就越想把他罗致在麾下,他企图用肉体上折磨的方法来削弱苏武的意志,便把苏武囚禁在地窖里,不给食物和水。苏武饿急了就吞食节仗上的毛,渴了就吃地上的雪,坚持了几天。匈奴人以为他是神,便把他放逐到北海(今贝加尔湖),叫他放羊,并说若公羊能生出奶水,才放他离开。意思是让苏武死在那里。

苏武拿着汉朝的节仗去放羊,只要早上一起身就拿起节仗,表示不忘汉朝。就这样住了十来年。牛羊被游牧民族丁令人偷走,苏武陷于困境。他的友人李陵兵败投降匈奴,由于内心的羞愧,不敢见苏武。一天他奉单于的命令到北海探望苏武。他说,你在这里是白受苦,你讲忠义,谁又和你讲信义呢。你的哥哥因大不敬的罪名自裁了,你的弟弟因公事不能完成而喝毒药死了,你老母已故世,你的妻子已另嫁他人,家里只剩下两个妹妹,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现在也不知他们的死活。李陵又说,人生像早上的露水,一会儿就化没了,你何必在这里受苦呢!

苏武听到家里这些不幸的消息,全然不顾,回答说:我父亲、兄弟没有功劳,皇帝还赐与爵禄,所以我们早就有为皇帝效力直到死亡的决心。现在兄、弟被杀,也是实践了我们的志愿。臣子对皇帝如同儿子对老子一样,为了父亲而死,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呢?你不要再劝我了,我不会考虑背离汉朝的事。李陵知道他的决心不可动摇,感动地说,在你面前,我和卫律都是罪大恶极了。李陵敬重苏武,帮助他生活,派人给他送去牛羊,怕不接受,不敢说是自己送的,说是妻子送的。后来,李陵又来报告汉武帝故世的消息,苏武伤心痛哭,吐出血来。汉昭帝即位后,汉匈关系改善,匈奴应汉朝要求,放回苏武等几人。

苏武在匈奴19年,去时是壮年,回来已是须发斑白,一生的黄金时期在困苦中消磨了。他在冰天雪地里挨饿受冻,忍受孤寂的痛苦,经受了磨练,成为富有民族气节的象征典型。苏武辞世后,汉宣帝在麒麟阁绘制名臣像,有霍光等11人,苏武名列其中。后人崇拜苏武,以他为楷模。苏武的精神,还影响到朝鲜人。1637年清太宗把朝鲜世子作为人质押到沈阳,朝鲜国王仁祖听说世子在路上接受别人送的棉布,认为世子办事不妥当。他说:当了人质,还想像在宫中一样享福还行?应该效法苏武那样吃苦。

比苏武略早一点的汲黯,对汉武帝的过失直言不讳,因而多次受到打击。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表示要行仁政。汲黯当面揭露他的矛盾性,说陛下的欲望很多,好大喜功,必然要劳民伤财,怎么能实行仁政?把武帝气得脸都变了色,愤愤地说汲黯太呆傻。匈奴浑邪王率领部落来投奔汉朝,武帝下令发车2000乘去接,长安令征发不到这么多车,武帝便要杀他的头。汲黯说,长安令没有罪。匈奴人来降,让老百姓受骚扰,不是把好事办成坏事了吗?武帝听了无话可说。长安市民与浑邪王部落交易,朝廷认为违法,要杀500人。汲黯求见武帝,说过去在边境与匈奴人贸易有罪,现在国家要他们到长安,百姓和他们做买卖,却拿边境的法来治罪,这不是本末倒置吗?武帝不能正面回答汲氏的批评,只说我好久没有听到汲黯的说话,今天他又发起呆气了。

不久,汲黯被免官,随后派他任淮阳太守。汲黯临走以前,对位列九卿的李息说:把我贬到地方去,不能对朝廷发表意见,这我知道。现在是御史大夫张汤掌握舆论和大权,这个人心术不正,善于搞文过饰非,又能说会道,他有可能把好的建议压下来,蒙蔽皇帝,所以我希望李君要弹劾他。岂知这个李息害怕张汤,没敢说话。后来武帝诛杀了张汤,又听说了汲黯的话,把李息也查办了。然而仍不重用汲氏,终于使他死在任所。

他屡受打击,怀才不遇,就是因为他始终对皇帝持批评态度。当时人就说他是非分明。“好直谏,死守节义”。他遵守大臣要对皇帝谏诤的大节,真正是维护皇帝的统治。他不让皇帝做错事、坏事,影响王朝的权威和稳定,这种作风,是那些专门搞逢迎的庸臣、奸臣所不能比的。诤臣自然不容易被哪些颐指气使的人主所容纳,很可能遭到不幸。汲黯明知会有这种结果,却坚持以做诤臣策励自身。当众朝臣数说他缺少心眼,不知顺着皇帝时,汲氏说:天子任命公卿辅佐,难道是让大家揣摩他的意思,奉承迎合,使他陷于不义不道吗?不是,我们既然在朝做官,怎么能光为保全自家性命,不顾朝廷名声呢!这种诤臣,识大体,顾大局,以砥励名节为人生的奋斗目标。

东汉中后期,朝廷中宦官和外戚争掌政权,为此互相杀伐,甚而害死皇帝,导致政权混乱,民不聊生。一部分朝臣和士人为维护刘氏社稷,与外戚、宦官作斗争,屡受迫害,因而发生了两次党锢之祸。太尉李固就是为维护刘氏政权而受外戚、大将军梁冀杀害的“守节触祸”的典型。

他也是一名勤奋得出奇的典型。李固少年好学,为了投拜名师,不怕步行千里,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出了名。地方官推荐,中央征召,他都不去。133年他应诏上书,因为当时是外戚梁商当政,他要求外戚退出政坛,让权力回到天子手中,又要求限制宦官的权力,不许官员奉荐他们的弟侄和义子。汉顺帝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准备封他为议郎。可是宦官嫉恨他,假造检举信诬陷他,顺帝遂停止了对他的任命。朝臣大司农黄尚,仆射黄琼等为他辩白,才使他出任议郎。他对梁商抱有幻想,希望通过劝说,能使其自动退职,便给他写信说:天下的事就怕达到顶点,你家名位已到了顶点,不如退职,颐养天年。但是梁商贪恋权位,不听他的忠告。李国出任荆州刺史时,因南阳太守高赐贿赂接任梁商职务的梁冀而参劾他,梁冀不让李固参劾他,李固却坚持上奏,梁冀就把他调任太山太守,失去了弹劾的权力。

汉冲帝死时,李国正担任太尉,有权对新君发表意见。他认为应该扶年岁大的有贤德的藩王,传位后能主持朝政,并建议学习周勃迎立汉文帝,霍光迎立汉文帝的做法,册立清河王刘蒜为天子。梁冀和他想的相反,他要册立小皇帝以便自己掌权,于是自作主张立了年仅8岁的汉质帝。汉顺帝时滥用官员,李固奏罢100余人,这些人仇恨李固,又知道梁冀对他不满,因此,再次写匿名信,造李固的谣,说他假公济私,冒充正人君子,实行奸邪的事情;说他离间近戚,自立朋党,他所荐举的人,多是门生故旧;说他还接受贿赂,作威作福。幸亏梁太后了解李固的为人,没有给他治罪。

梁冀见汉质帝聪明,怕他将来亲政后对自己不利,便把他毒死。朝廷商议嗣君的事,李固联合司徒胡成、司空赵戒提议册立刘蒜。蠡吾侯刘志要取梁冀的妹妹为妻,梁冀便提出要立刘志。双方争执不下。后来胡成、赵戒倒向梁冀,李固仍不让步。梁冀发狠,先罢了李固的官,接着册立刘志,是为汉桓帝。一年以后,刘文、刘鲔图谋拥立刘蒜,梁冀诬陷李固和他们是一伙,把他们打入监牢。李固的门生王调等人自动带上枷锁,上书论证李固无辜受害,河内郡赵承等几十人也要带着腰斩的刑具到洛阳上诉,为李申冤。后来还是梁太后把李固释放。梁冀看到李固如此德高望重,不利于己,便把他杀害了,还下令诛戮他全家。

临刑前,李固写遗书责备胡成、赵戒的变节,表示自己的志向,他说:我受国家的恩惠,立志扶持王室,册立长君,竭尽忠诚,不顾生死。我虽死了,得到忠义也就没有遗憾了。安定社稷的愿望,鼓舞李固砥身做官,不怕罢职,不怕诬陷,不怕杀头,成为气节坚定的人。

田敬宣,十四五岁时就到北齐宫中当宦官,尽管他在服劳役,但一有空闲就学习。他袖子里经常藏着书,早晚诵读。有不明白的地方便跑到文林馆,顾不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赶快向学士颜之推求教。为了抓紧时间,除读书之外,他从不说闲话。每当读到古人大节大义的地方,便长久地沉思,受到激励。后来他伺候齐后主,任内侍中。577年,北周进攻北齐节节胜利,齐后主从邺都逃往青州。临行,命田敬宣出西门侦察周军行动,田敬宣遂被俘虏。周军问他后主跑到哪里去了,他故意说不知道。周军根据他的身份,知道他是拒绝回答,遂用刑罚折磨他,希望获得情报。但田敬宣咬紧牙关,四肢全被打断了,也不泄密,终于被打死。北齐的很多文臣武将和宗室成员都投降了北周,而田敬宣作为一个被人歧视的宦官却忠于自己的朝廷,不惜一死来保全了他的名节。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也许他的行为属于愚忠,然而他的刻苦学习精神及他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实在让人叹服。

唐代初期有一名汲黯式的诤臣,名叫魏征。他的业绩要比汲氏丰富得多,处境也好一些,但“伴君如伴虎”,死后并不美妙。

632年有人告魏征包庇亲戚,唐太宗派人调查,知是诬告,但还是责备魏氏让皇帝怀疑他,是自身处事不妥善。魏征不服,回答说:君臣大义,如同一个整体,互相信任。如果要求做臣子的办事总为自己着想,不要让皇帝猜疑,那就没有什么忠诚好说的了。只有互相信任,国家才能兴旺,否则社会就会衰亡。太宗觉得有理,表示赏识,魏征进一步表示说:希望陛下让臣做良臣,而不要做忠臣。太宗不明他说的良臣,忠臣的区别,要他说清楚。于是他说:良臣是其本身得到好名誉,国君得到好尊号,子孙得到福禄;忠臣因指斥昏君往往被误杀,君主名声大损,忠臣的家庭被毁,国家也受到损失,而忠臣本身虽得个好名誉,有什么用。唐太宗听了,大受感动,要求他不要忘了这些话,同时表示将以社稷为重,不随便去怀疑大臣。

魏征讲的是君臣关系,是他处世的根本观点,即要忠于社稷,做有益于社稷的良臣。在忠君观念里,王朝不可以替换,君主却可以换人。魏征正是这样的思想——忠于社稷,忠于明君,不希望侍奉暴君,要对君主实行谏诤,帮助君主成为圣明天子。

魏征原来是唐高祖的太子李建成的宫官,他见当时秦王李世民的势力蒸蒸日上,建议李建成早早设法对付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得胜,指责魏征挑拨他们的兄弟关系,魏征并不恐惧求饶,并说太子若听我的话,就不会有杀身之祸了,唐太宗认为他正直,任命他为谏议大夫,到河北做安抚工作。魏征在路上看见原太子宫官李志安等人被押,便说太宗已下令免除太子属人的罪,当即把李志安等人释放。李志安是他原来的同事,他这样做,不怕被嫌疑,是遵循做良臣的原则。太宗知道他认真贯彻自己的政策,很高兴。

不久,他向太宗提出基本国策:为百姓创造安定的社会条件,不要兴兵打仗。唐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在贞观初年实行了“偃武修文”、“轻徭薄赋”的政策。这时西域各国要派使臣来长安,太宗令人迎接,魏征不赞成,他说:来的使团多达千人,沿途供应,负担不起,会使国家受损。若把他们当作商人,在边境进行贸易,是双方受益的事情。太宗听了有理,立即改变了态度。

太宗长孙皇后生的长乐公主将要出嫁,太宗下令陪嫁物要多于她的姑姑永嘉公主一倍。魏征反对,认为这不合礼法。太宗告诉长孙皇后,皇后说,我们是夫妻,我每次说话尚要看陛下的脸色,魏征敢于直言,是真正的社稷之臣。太宗虽是从谏如流的明君,但常听批评的话,也不那么舒服,有时就克制不住感情。有一次他怒气冲冲地回到宫里,嘴里嘟囔着:这个乡下佬,非杀了他不可。长孙皇后一问才知道是魏征使他下不了台,真生气了。于是长孙皇后赶紧道喜,说陛下圣明君主,才有魏征进谏,所以可喜可贺。太宗这才回嗔作喜,饶过魏征。

但是魏征死后却遭了殃,原来有人说魏征的坏话,太宗听信了,把亲自给魏征写的石碑砸碎了,还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的儿子的婚约撕毁。太宗晚年攻打高丽失败,想到若魏征在世,必然劝阻他,便不会有这次高丽失败,于是又把魏征的碑立起来。总之,魏征冒死进谏遇到了敢于纳谏的唐太宗,还算平安无事,不枉他终身勤勤恳恳以社稷为重,终成一代名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是出自宋代大文豪范仲淹之手,这也是他一生砥节砺行的写照。范仲淹两岁丧父,后来母亲也改嫁了。他生活清苦,有时只能喝稀粥充饥,但读书却四季不停。冬天读得疲乏了,就用冷水洗洗脸,又继续阅读。后来他做了官,仍在艰苦生活中磨砺他自己和家人。他任秘阁校理时,常用俸禄帮助贫穷的士人,自家的孩子会见客人只能一个一个地进行,因为只有一套好衣服。后来他家富裕些了,但想到母亲在世时的艰难困苦,便不忍心过奢华生活。不来客人,不吃两样荤腥,把省下来的钱买了田地,建立范氏义庄,养活同宗族的人,这大约是因为他幼时孤苦伶仃,没有同宗帮助的缘故。开办宗族义庄,是范氏的首创,后世模仿建置的不少。范仲淹以助人为乐,实践了“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

他关心天下大事,体现在反对太后干预朝政和实行庆历新政等方面。宋仁宗前期,章献太后临朝执政。范仲淹以秘阁校理身份上书,要求太后退出政坛,让仁宋亲政。太后不听,还把他放到河中府当通判,后还朝为左司谏。乃至太后死,遗诰太妃杨氏为皇太后,参决政事,范仲淹再次上书表示反对。范仲淹就是这样,为维护赵氏的宋朝,反对太后干预朝政。宋仁宗朝廷官员冗滥,对辽和西夏用兵失败,兵变、民变不断发生,社会矛盾严重。身为参知政事的范仲淹,为改变这种局面,于庆历二年实行政治改革,限制官僚荫任子孙,不让大臣推荐子侄充当中央机要部门的馆阁职务,对官员实行严格考核制度,裁汰冗员,企图通过整顿吏治加强北宋统治,造成太平盛世。但改革触犯了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反对,推行不下去。范仲淹本人也被攻击为搞朋党,贬到地方,死在去颖州的路上。范仲淹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并尽力去做,至于会有什么结果,他曾说过,成功和失败,不是我能把握的,我只是学习诸葛亮,不顾成败利钝,诚心去做。他一生几次遭到贬斥,然而他始终不怕挫折,时时刻刻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信念鞭策自己。

上下求索,实现理想

 

苏秦是东周洛阳人,那时秦国已开始强大,东方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任何一国也难于对付秦国。苏秦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进行学习和政治活动的。苏秦是读书人,年轻时离家游历,希望能有国君信用他。想不到出游几年,钱用光了,也没有找到落脚的地方,只好回家。兄弟、嫂子、妹妹和妻子见他狼狈的样子,讥笑他说:我们洛阳人的习惯,不是务农,就是经商、做工。你可好,不务这些本业,却想凭你的口舌去闯荡,碰一鼻子灰回来,活该。取笑过后,嫂嫂还是给他做了饭吃。苏秦对于眼前的失败和家人的数落,感到羞愧,同时也认识到自己修养、学识还不足,因而处世不利。他决心先充实自己,不忙于出任。于是他便闭门读书,昼夜不停。有时困极了,他就用锥子扎臀部,流出血来,这时他就清醒了许多,接着读书。他在普遍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应当掌握一家的学说,以便得心应手地去应用,因而他便专门研究纵横家思想。

经过一番刻苦钻研,他准备再次外出游说。当时家里既没有田产,又没有钱财,于是他向别人借了一百钱作路费就上路了。他首先求见周显王,显王周围的人过去对他就有看法,认为他智识浅陋,不相信他。苏秦遂西进函谷关,到了秦国。他向秦惠王说:秦国强大,可以吞并天下。秦惠王以力量不足回答他,拒绝了他的求职。苏秦又出关到达赵国。

掌管赵国政事的奉阳君对他的学说不感兴趣,当然不予理睬了。苏秦连碰三个钉子,但毫不气馁,鼓起勇气到了燕国。没想到一年之间见不到主事人。当时他最希望有人劝他坚持下去,可是听不到鼓励的话,反而尽受干扰。有一个随从还再三劝他离开燕国。他没有听,仍然耐心等待,终于见到了燕文侯。他对燕文侯说,燕国方圆2000余里,有甲士数十万,战车600乘,战马6000匹,贮存了几年的食粮,是天府宝地,而且多年没有战争。燕国为什么如此安宁呢?因为当时秦国和赵国互相攻战,秦国离燕国又太远,没有力量打到燕国,就是打下几个边境城市也守不住。在南边的赵国却不同。它虽然与秦国交战,但它只要出兵攻燕四五天就可以到达燕都。因此苏秦得出结论,为了保持安宁,没有外患,燕国应当与赵国和好,共同对付秦国。这是苏秦正式提出东方诸侯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秦的战略思想。

这个主意打动了燕文侯,便给他车马金帛,重托他到赵国去商谈燕赵合作事宜。这时奉阳已死,赵肃侯亲政。苏秦先对他讲建交的重要性:即要想保邦安民,关键在于选择好友邦,共同对敌。他认为,根据赵国的处境,只有联合近邻的魏国,韩国,以它们的屏障,抗拒秦国才能保邦安民。苏秦为了坚定赵肃侯抗秦的决心,手拿地图讲解:东方六国的地方大于秦国5倍,兵力为其10倍,只要6国合作,秦国就不敢侵扰了。赵肃侯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便派苏秦去联络其他诸侯。苏秦遂又先后到了韩国、魏国、齐国、楚国。他每到一国,皆与国君分析各国的地理形势,财力物力,如何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等等。他对所有国家的形势都了如指掌,分析得头头是道,正中对方的心思。于是6国同意联合起来对付秦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合纵”政策。

6国还聘请苏秦为合纵约长,并各自任命他为相国。泰国因此15年没有出兵东方,苏秦的合纵政治方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苏秦自身佩六国相印,他到各地去,各诸侯均派使臣跟随,其队伍之庞大,犹如国君的威仪。

一次,他顺道回家,周显王畏惧,征发民夫清扫道路,还派使臣到郭外迎接。苏秦回到家里,对嫂子说,想当年我若有洛阳城外二顷田地,我就不会奋斗,哪能有今天的地位。贫困、失败,激励他读书,有了知识,坚持运用到现实政治生活中,终于使他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奴隶出身的石勒,成为后赵皇帝,他的奋斗精神可以说是异于常人的。石勒是上党武乡人,属羯族。这个民族原来居住在西域,后来随着匈奴族迁到内地,所以被称为匈奴族的一个分支,实际上是个很小的民族,受汉人的歧视。石勒家里很穷,16岁就跟着同乡去西晋首都洛阳做买卖,虽然年少辛苦,但增加了阅历。成年后身体逐渐强壮,并善于骑射,又很有胆量。富于世故的乡亲看他素质好,劝别人要好好待他,将来会得到好处。但这些人听了却哈哈大笑,蔑视石勒,说他不会有大出息,使石勒受到了侮辱。他给地主郭敬、宁驱耕种田地,勤勤恳恳,得到一些照顾,多少安慰了他受伤的心。他没有固定的劳作处所,在并州范围内流动。

303年饥荒流行,官员刘监要捉拿石勒出卖,亏得宁驱把他藏起来,才免了一场灾祸。他后来便出走了。路上没有吃的,又没有穿的。在饥寒交迫中,不幸的事又发生了。并州刺史司马腾为了补充军粮,大肆捕捉少数民族人民,卖到冀州换粮食,石勒也被抓住了。在运往冀州的路上,他们每两人用一副刑枷锁着。石勒遭受好几次打骂,又生了病,亏得郭敬的亲戚照应才免于一死。结果被卖给仕平人师懽当奴隶。师懽看他是个人才,免除了他奴隶的身份。于是他又到各地找雇主。在武安一带干活,又碰上军队,被捉拿。他在路上逃跑了,摆脱了第二次当奴隶的命运。石勒认识官府牧奴汲桑,汲桑为人豪迈,为群众信服。石勒因为善于相马,与汲桑结交。

307年汲桑、石勒在在平起义,反对西晋王朝,势力迅速发展。但被晋濮阳太守尚晞打败,一万多部众死亡。后来汲桑在战斗中牺牲,石勒为保存部队,归附于匈奴人刘渊建立的前赵,被用为大将。后来他重用汉族失意官僚张宾,并联合汉族统治阶级,发展成为割据势力。319年自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329年后赵灭前赵,取得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领土南至淮海,北有燕赵,东临大海,西有山西全境。在五胡十六国中,它的版图之大,仅次于荷坚的前秦。

石勒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得力于书生张宾的谋略和他本人的勤奋学习。石勒原来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字。他带兵后,迫切需要学习,让人给他读书、讲学。后来他把学到的都用到了实践中去,当时的人称赞他用兵如神,合于孙子兵法。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为人们传诵不辍,它的作者文天祥以毕生的行动,实践了他的崇高志向。文天祥是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自幼在乡先贤词看欧阳修画像。因欧阳修谥号“文忠”,文天祥遂立志尽忠,也要如同欧阳修那样受人尊敬。他在抗元斗争中,九死一生,终因不投降而被害。

10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恭宗号召天下助王,没有人响应,独有文天祥应召。他征集万余人,友人劝他不要去,文天祥说,正因为大家疲沓,所以我甘愿受死,好形成一种风气,使天下忠臣义士都为宋朝尽力。文天祥率军到平江,被元军打败。宋朝命令他与元军议和,元军不讲信用,反而把他扣留,送往北京。他在去扬州的路上逃脱了。当地宋朝守将李庭芝以为他是投元的,要杀他。他忍受被误解的耻辱逃回南宋,又在古州被元军打败,妻妾儿女均被俘。他的部下赵时冒充他,才使他幸免于难。文天祥逃过一难,很快又被元将张弘范俘虏。张弘范要求他写信招降南宋还在抵抗的张世杰。文天祥拒绝说,我自己不能捍卫家邦,哪能还要别人叛变!张弘范强迫他写,文天祥就将他的《过零丁洋》诗全文写给张世杰,鼓励他抵抗到底。张弘范将文天祥囚送北京,文天祥在路上绝食8天,没有死。

元世祖为了统治南中国,想尽量利用在南宋有影响的人,一心要用文天祥为丞相,便把他投入监牢,下诏书要他投降,文天祥回答只求速死。元世祖又派丞相学罗去劝降,文天祥对他说:我决心一死,你不要多说了。学罗生气地讲:你想死,我才不叫你死哩!天祥又说:金石的性质永远不变,我的毅志比金石还要坚硬,宁死也不会投降。南宋的降官留梦炎等来劝降,都被文天祥骂了回去。他因为故国在南方,平时起坐都要脸朝南面。1281年6月文天祥作《正气歌》,表示“鼎鎨甘如饴,求之不可得”。他在监狱中不再自杀,等着元朝人杀他,以此来表现他的正气。文天祥遇难后,人们在他的衣带中发现了他的手迹:“孔田成仁,孟曰成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就这样,他成全了他的名节,试想一下,没有忘我的勇气和意志,他能坚持到那一步吗?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60年代剧作家曹禺曾写过《胆剑篇》,就是歌颂勾践的。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被俘虏到宫中,禁闭在石房里,命他养马。勾践没有被杀,他知道生命没有保障,更谈不到将来报仇,因此便以认真服苦役来换取夫差的怜悯。他穿着当时劳动者的短衣,给马铡草,精心喂养。他的妻子也跟着他打扫马粪。夫妻表现出安分乐命的样子。夫差生了重病,他便每天尝他的粪便,以了解他的病情,同时他也表示自己的忠心。夫差康复后,便让勾践离开石屋,但仍然喂马。

过了3年,勾践果然被放回国。回到他的国家后,勾践实行10年生繁,10年教训的政策,培植国力,以等待时机报仇雪恨。他以身作则,在坐处和睡铺旁挂着猪苦胆,每次坐卧时便舔一下苦胆,以不忘国耻。他亲自参加农耕,夫人织布。他们不吃肉,不穿有花的衣服,以激励自己不要忘记在吴国吃的苦。设立贤士馆,招徕四方的贤人,为他出谋划策。他还帮助穷人,谁家死了人还去慰问,关心他们的困难。这些举动,使得民众和他一条心。一首纺织女工民歌,叙述了勾践的苦行苦心:“我君心苦命更苦,尝胆不苦甘如馅。令我采集以作丝,女工织会不敢辞。”勾践就是如此艰苦地准备着。而此时的夫差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听伍子胥杀掉勾践的建议,反而放虎归山,还出兵攻打齐国。勾践带人朝见吴王,夫差十分高兴。伍子胥指出这是麻痹吴国,要警惕。夫差仍不以为然,反把伍子胥赐死。子胥告诉别人,他死后把他的眼睛挖下来放在东城门上,他要看勾践怎样将吴国灭掉。果然,勾践经过22年的奋斗,乘夫差争霸中原消耗力量的机会,出兵围困吴国都城。夫差被迫自杀,勾践实现了报仇的宿愿。后来他又与齐、晋等国会盟于徐州,号称霸主。当然,这事也有许多其他方面的重要原因,但从夫差和勾践两人主观方面看,勾践有耐心,持之以恒,一直准备力量,等待时机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最后终于获得了成功。

班超投笔从戎,是古来佳话。班超兄长班固写作《汉书》,妹妹班昭在宫中教育后妃,撰著《女诫》。班超青年时也涉猎经籍和史书。因家里穷,他便给政府抄写文书,孝养母亲。抄书是个细致艰苦的活计,一天,他抄得厌烦了,扔掉笔说:大丈夫要立大志,再不济事也要像西汉人张骞那样立功西域,博取封侯,哪能天天与笔墨为伍。当时东汉处于和平时期,文人参政,武人吃不开。所以班超说要效法张骞,是说文官道路走不通,退而求其次,希望走武官道路。但别人笑话他,以为他不安本分,自不量力。73年,奉东都尉窦宪出兵攻打匈奴,班超以假司马的身份和从事郭恂出使西域,同行的有36人。当时东汉正与匈奴争夺对西域的控制权。班超到善鄯,国王开始对他很恭敬,不久便变得疏慢了。班超获知,这是匈奴使臣到了善鄯的缘故,要想取得主动权,只有驱逐匈奴使团。班超要去攻打匈奴使团,军士提出要同郭恂商量,班超说他是文人,胆小,不要让他知道。又鼓励众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于是他们夜间突然袭击,消灭了匈奴使团。郭恂听了这个消息,吓得脸都变了色,继而又觉得自己没有功劳。班超为团结同僚,表示可以给他报功。这时,善鄯王立刻改变了态度,派儿子到洛阳做陪臣。那时龟兹国王依靠匈奴的力量灭掉了疏勒国,立龟兹人兜题为国王。班超派人到疏勒,杀掉了兜题,重新为疏勒立王,巩固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75年,汉明帝死,焉耆、龟兹乘机进攻东汉西域都护陈睦,陈军覆没。班超孤军在疏勒,汉章帝叫他回师,但疏勒王、于田王坚决阻拦,班超决心留下来。东汉派李邑去支援,李邑胆怯,在路途中上书,认为西域不可经营,又诬告班超拥妻抱子,贪图在外国亨乐。班超为不使事业半途而废,忍心休弃妻子,使汉章帝不疑心他。后来班超得到东汉政府的援军,又联合当地的力量,终使莎车、龟兹、焉耆、姑墨等50余国投顺东汉,从而保证了西域各族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封定远侯,食邑1000户。102年8月班超回到长安,他在西域活动达40年。班超成功的原因,除东汉当时的强大外,从他个人讲,有大志、大勇、大智,在对待同僚态度、克制自己的磨励上,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冒死领兵入西域,斩杀匈奴使团是其勇智所在,他又排除别人的干扰专心一致力于巩固西域,是其志所在。实在令人可叹可服。

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说的是孙权很合曹操本人的胃口。孙权无论在他的同时代人或后人的心目中,他都是一位英雄。他作为一国之主,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接受臣下的批评,勇于改正,也是需要一番磨练的功夫。233年,曹魏辽东太守公孙渊叛魏,为借助孙权力量,伪装归顺。孙权准备派张弥率领万余人去封他为燕王。举朝文武认为公孙渊不可信任,不宜派遣使臣。张昭说,若使臣不能安全返回就会失笑于天下。孙权听了大怒,认为张昭在侮辱他,决计不听别人的意见,派出使臣。结果张弥等人果真被公孙渊所杀,孙权犯了大错。张昭因那场争执告病不上朝。孙权生气,用土把他的门封起来。张昭也不示弱,从里边用土封上,等到孙权知道错了,几次派人慰问张昭,表示道歉,张昭仍然不上朝。一天,孙权路过张昭家门,要见他,张昭回称病重不能见。孙权叫人放火烧他的大门,吓唬他,张昭还是不出来。孙权只好灭火,在门外等着。后来张昭的儿子把张昭扶起来,坐上孙权车进入后宫。孙权深刻地责备了自己,张昭才又恢复上朝。孙权还想发兵征讨公孙渊以雪耻,大将军陆逊上疏反对,指出图谋大业的人,不要因小事妨碍大事,讨伐公孙渊要出海,劳师动众,没有必胜的把握,不宜开战,孙权也就取消了报仇的念头。

孙权起初重用吕壹,吕壹为人残忍,迫害群臣,众人恐惧,太子孙登几次揭发他,孙权不听。238年,吕壹罪行败露,孙权把他处死,同时责备自己用人不当。他派中书郎衷礼到各地向大将们表示歉意,希望大家和衷共济。但是众人仍有恐怖心理,不能安心供职。孙权再一次给他们下诏书,表示和他们名分上虽是君臣,实际上情同骨肉,希望“荣福共戚,相与共亡”。

陆逊是孙权手下的名将,他为孙权取得了对刘备的夷陵之战的胜利,孙权酬劳,用他为丞相。孙权在与太子、鲁王的关系中处理不善,陆逊主张明辨嫡庶关系。但杨竺诬告陆逊,孙权听信诬告,屡次责备他,陆逊气愤地生病而死。孙权很后悔,见到陆逊的儿子,便痛哭流涕地说,我以前听信谗言,和你父亲关系疏远,害得他心情不愉快,我对不起你。君主向臣子这样承认错误实在罕见。

正是由于孙权能在臣子面前克制自己,能破曹兵于赤壁,擒关羽于荆州,败刘备于夷陵,使吴国三分天下有其一,连他的对立面曹操也赞赏他。孙权作为一国之君,能忍辱受重(张昭被杀),又勇于向臣子们认错,实属不易,这是需要勇气的事情。在我们现在看来,在人生奋斗历程上,尤其是在取得一定的成绩以后,这种精神更显得可贵、重要。

人生的奋斗历程不是一天两天就完事的,它需要一个人不断地在艰难困苦中跌打滚爬,付出足够的艰辛。在有了自己崇高的理想之后,辨明方向便显得极为重要了,因为一旦在这一环节上出现失误,自己辛辛苦苦奋斗过的成果,到最后付之一炬的话,实在是可惜。到那时再回首往事,可能只有遗憾和后悔,这当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结果了。

 

百折不挠,攀登不止

 

不甘屈服成霸业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大致意思是讲人的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精神要在锻炼中培养,在磨砺和奋勉中形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因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奋之所为也。从一件件过往烟云的往事中我们不难看到,要做到勤奋,绝非易事,光有口号是行不通的,尤其是在遇到困难时,要做到在挫折面前不灰心丧气,要逐步树立坚强的意志。也就是说,在确立高尚志向,决定勤奋时,一定要付诸于行动,这就要求人们与自身的情性,以及社会的环境作斗争,并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练自己。

只有不甘屈服的人,努力改变现实,能付出超常人的劳动,才能摆脱困境,有所作为。法拉第经过10年的大量实验,终于通过磁感应产生出电流来,制造出历史上第一台感应发电机,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北京市特等劳模胡道芬等科学家坚持了6年的科学试验,才实现了采用花粉培养新技术育出世界第一个冬小麦高产品种——京花一号,使冬小麦产量提高百分之十以上,使中国的育种科学跨入了当时的世界先进行列。一个人要在奋斗过程中做到不断前进,达到自己的目的,需要在不断的磨练中锻炼出韧性,有耐久力,才能取得越来越多的成绩。

小和尚做了大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他成为农民军首领以前所吃的苦,所进行的奋斗,都是惊人的。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佃农,并且经常流浪,穷得一无所有,后来迁居到凤阳。朱元璋兄弟四人,他行四,从小给人家放牛。17岁的时候,他的家乡流行瘟疫,他的父亲、母亲、长兄、三哥4口人均染病身亡。因他家是外来户,没有坟地,亏得一位好心人给了他家一小块地,他和他二哥用芦席把父兄抬去埋葬了,这就是今天的凤阳明皇陵。

他的二哥是老实人,在那灾荒年月没有能力养活他,自身外出找活路,不久也死了。朱元璋想打工过活,但在荒年,哪有人家雇人。眼看着就要饿死,邻居汪老太可怜他,帮助他进了皇党寺做和尚。那时寺庙也没有饭吃,只住了一个多月,和尚们就散伙了。朱元璋没有办法,便出游四方化缘,实际上与要饭的差不多。为了得到饭吃,他跑得老远。晚上就住在破庙里,或者山洞里,大树下,走在哪儿就住在哪儿。有时在山坳里,独自一人,听着猴子叫喊,勾起心思。没有亲人,生活无着,既伤心,又害怕。早上起身,看到哪儿冒烟,知道是在做早饭,急急忙忙赶去,向人家讨口饭吃。流浪中有时生了病,全靠年轻生命力旺盛,不知怎么就好了。后来他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就说是遇到神仙救了他。就这样,他做了三年丐僧,回到家乡皇党寺,继续当和尚。

就在他流浪时,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了。他去过的那些地方,是韩林儿红巾军活动的地方,他的家乡也有红巾军郭子兴的军队在活动。他想到当和尚没有出头的日子,想去参加红巾军,又怕失败了要砍头,心里很矛盾。想来想去,就用占卜的方法决定自己的去留,结果得了个吉卜,于是他就去濠州城里,参加了郭子兴的部队。可是刚到部队,便被怀疑是元军的奸细,被抓起来了。以前是做农民、和尚的痛苦,这时开始了军人的考验。他被绑着,要杀头,但毫不畏惧,眼里冒着怒火,怪这伙人自家人不认识自家人。郭子兴赶来问明情况,收他入伍。他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办事又用心,很快成了郭子兴的亲信,郭子兴又把义女马氏嫁给了他。这位夫人就是后来以贤德著称的马皇后。

1353年,朱元璋回到家乡,招募了700人入伍,成为军官。接着他去定远驴牌寨,那里有一支民兵,朱元璋只带少数几个人去见该部首领劝降。同行的害怕,要求增加人数。朱元璋说人多了反倒使对方疑惧,办事不顺利,说着骑马到达寨中。对方答应投降,但三天后就反悔了。朱元璋把他们的头领抓获,使3000名壮士归顺了他。这次的以少胜多的成功,表现了朱元璋敢做敢为的英雄气概。朱元璋四出打仗,连连获得胜利,他把战利品都分给了部下。别的统领获胜回来都给郭子兴夫妇送财宝,朱元璋却没有。这使得郭子兴夫妇不高兴。马夫人就把自己的东西送给郭子兴夫人,以示弥补,缓和双方关系。郭子兴脾气暴躁,把朱元璋当作家小看待,动不动就对他耍态度,严重时关禁闭,不给饭吃。马夫人便偷着给朱元璋送吃的。一次,马夫人将刚出炉的烧饼揣在怀里,瞒过众人,把饼送到朱元璋手里,结果她的胸部被烫红了。

朱元璋为人部下,资历又浅,只有提高自己的涵养,按下火气,低头小心地伺候郭子兴,为他出兵打仗。后攻下和州,军士抢占民间妇女,朱元璋便申明纪律,让百姓领回妻女。

这时有友军孙德崖部来到和州,朱元璋只得接待。但孙德崖与郭子兴不和。郭子兴听人诬传,以为朱元璋与孙德崖合作了,又抢人妻女,掳掠财物,便突然来到朱元璋军营,怒气冲天。朱元璋见状赶忙跪下,不敢辩白,只说若我做儿女的有罪,家里事好说。孙德崖是外人,弄不好要打仗,得先处理,郭子兴这才消了气。孙德崖听说郭子兴来了,便要走。朱元璋怕走时部队会发生冲突,就亲自把他送出城,并要求孙德崖留在后面弹压。哪知郭子兴把孙德崖给扣下了。孙德崖的部下便把朱元璋刺伤,用铁链锁起来。开始时要杀他,有人说,要拿他换回孙元帅,不能杀。这样,他被关押了3天,双方交换了俘虏,朱元璋才死里逃生,回到自己的部队。不久,郭子兴病死,朱元璋成为该部的实际统帅。

1356年朱元璋率军攻下金陵,从此以这里为根据地,东征西战。当时在他上游的是起义军徐寿辉、陈友谅集团,力量强大。1360年,陈友谅率部打到金陵城下,朱元璋在大雨中作战,打退了陈军。1363年,双方在鄱阳湖决战,陈军号称60万,舟船巨大,高达10余丈,又把船连在一起,远看像座山。而朱元璋船小,便采用火攻的方法。战斗中,陈军骁将张定远突然出现在朱元璋的指挥船面前,而朱元璋的船因遇沙滩搁浅了。正在危险的时侯,朱军众将来救,因船多势猛,把水涌到朱元璋所在的船的地方,使他的船乘水势离开浅滩,才脱离了危险。这一仗朱元璋取得了胜利,陈部一蹶不振。有了这些胜利,1364年朱元璋建立吴王政权;1368年推翻元朝,正式建立明朝,统一了全国。

朱元璋在位31年,奖励垦荒,轻徭薄役,严惩贪官污吏,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发迹在郭子兴的部队,他要不是忍受郭子兴对他的态度,也就没有出头的日子了,更谈不上后来做皇帝,重要的一点,他是从极端贫困,卑贱中锻炼出来的。

勇于攀登出成就

 

明代浙江淳安有徐姓一家,兄弟3人分家产。老大得了一匹马,老二分到一条牛,老三已过世,留下寡妻和二个儿子、三个女儿。老大老二做主,把奴仆阿寄分给三弟媳妇,寡妇不敢违拗,只好接受。但她又放声痛哭,说:马可以乘骑,牛可以耕田。阿寄已经50多岁了,要他有什么用?阿寄做为奴隶听主人的数说、责骂已经很多了,自尊心早已磨没了。但这时他见女主人伤心泣诉,也自叹自身没有用。他想,在主人的眼里我连牛马都不如,我还是人吗?这么想着他倒发起奋来,想为主人做点超出家庭劳动的事,他想出去做买卖,考虑好怎么做后,便去告诉女主人。女主人听他说得有道理,便把耳环、钗、簪拿出来,换了几两银子,交给阿寄去做生意。阿寄进山里贩漆,到平原出售。他不怕辛苦,又处处设想周到。一年的时间,赚了3倍的钱,提高了继续经营的信心。他对主人说,你不用发愁了,我这买卖可以致富,养活得了公子小姐。接着他又外出跑生意,一连做了20年,已经70多岁了,还在辛劳。由于经营有方,积累了上万两的银子,寡妇成了当地的大财主。3个女儿的嫁妆,两个儿子的聘礼,每人都用1000两银子。又聘请教师教育公子,捐粟使他们成为太学生。

后来阿寄得了病,临死的时候他对女主人说,我做牛马,挣了钱为的是报答你容留我的恩德。说着,拿出两个记事本,上面一清二楚地记着徐氏的财产。他把本子交给女主人,让两位少爷认真了解它,可以世代保守家业。阿寄不仅会赚钱,还会保管,期望主人家长期维持家业。阿寄死后,有人怀疑他一定也给自己赚了很多钱,可是打开他的竹箱,里面既没有金银器物,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他有一个老妻,一个儿子,穿的仅是能遮盖身体的衣服,他没有财产。他是一心为着主人家,为奴隶争一口连牛马都不如的气,让人们认识到奴隶当中也有人才,讲道义。当然,这种道义,对主人有好处,是剥削阶级所需要的,是奴才的道义。但在这里,我们不是表扬阿寄尽忠于主人,而是赞赏他发奋出成就的精神,为奴隶争气的精神。

《国榷》是一部明代史的主要著作,这是作者谈迁以私人的力量写作的,初稿曾被小偷盗窃,他又发奋重写,谈氏的刻苦创作为人们所崇敬。谈迁是明清之际浙江海宁人,明末秀才,不乐于科举仕进。专心学习,研究古今治乱的规律,特别重视对明朝历史的探讨。他家贫穷,靠借书阅读。好在他生活在江浙文化之乡,借览虽然低声下气,倒也还有借处。他为了维持生活,追随官员,做个清客,受人白眼,有着寄人篱下的痛苦。谈迁对这些不以为然,致力学问。他认为明朝各个皇帝的实录,作伪的地方太多,不能全作为根据,要多方面查阅资料,进行考核。

天启元年(1621)他开始写作,对明朝15个皇帝的实录进行删削考订,增写大量史事。到明朝灭亡,崇祯朝没有实录,谈迁便广泛搜集当时的公告,摘录资料,采用编年体,于顺治二年(1645)纂成明朝一代全史,取名《国榷》。

时值明亡不久,许多人对总结明代历史兴趣浓厚,如果做成书,会得到流传,受人尊重。可是有的人不愿意自己下功夫研究,只想盗窃他人的著作,猎取名誉。一天,小偷光顾谈迁家,谈氏家徒四壁,窃贼很容易就把全部书稿偷走了。这时的谈迁已经年过半百,一生心血,付诸东流,所受打击十分严重。但谈迁很快就从痛苦中摆脱出来,决心从头干起。他说:我的手还在,难道会束手不干。于是重新搜集资料,到嘉善钱氏家中借书使用,又写了一部。1653年到首都,访问明朝遗民,对书稿作了补充,因此《国榷》一书历时30多年,浸透了作者的血和泪。谈迁在贫穷之中,还写有《枣林集》《枣林杂俎》《史论》《北游录》《西游录》等书。他的同时代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黄宗羲在给他写的墓志铭中,盛赞他的史识和坚毅不拔的精神。

许多青年朋友读过《醉翁亭记》,它的作者欧阳修是文学家、史学家,著作有《新五代史》《新唐书》《欧阳文忠集》《集古录》《归田录》等书。他晚年作《读书》诗:

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眼力虽已疲,心志殊未倦。……念者始从师,力学希仕宦。岂敢取名声,惟期脱贫贱。忘食日已哺,然薪夜寝旦。谓言得志后,便可焚笔砚。少偿辛苦时,惟事寝与饭。岁月不我留,一生今过半。……古人重温故,官事幸有间。乃知读书勤,其乐固无限。少而干禄利,老而忘忧患。……筑室颍水岸,平生颇论迷,铨次加点窜,庶几垂后世。

这首诗概述了他前期读书是为了出仕做官,后世读书则是为了给后世留下有益的著作。也表明了他的一生是勤学和写作的一生,是不知疲劳、不知休息和娱乐的一生。欧阳修的母亲郑氏被其父休弃,在欧阳修吐岁时其父又死去。欧阳修幼年受郑氏教训,家贫好学。缺少纸笔,就用柴在地上写字。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韩愈的手稿,读后对韩愈非常崇拜,对当时的文风很不满意,立志寻探改变文坛风气的道路,创造自己的写作风格,欲与韩愈并驾齐驱。有了这个宏愿,他便更加废寝忘食地自修。中进士后,与尹洙、梅尧臣交游,分别同他们讨论古文、诗歌的写作,因而进步很快,以至天下人都知道他的文章出众。

前面提及的范仲淹反对章献太后临朝听政,被罢官,为多数朝臣所同情。司谏高若讷拥护太后,认为范仲淹被罢官不冤枉。欧阳修当时任馆阁校勘,便给高若讷写信,责备他是不知人间还有羞耻二字的小人。高若讷告密,欧阳修被贬为夷陵县令。他想在那里读书,但因为那是小县,找不到书读,便每日仔细阅看县府档案。后来他发现县府审案冤枉的特别多,因此警告自己,从政一定要谨慎,不要办错事、错案。由此可见欧阳修善于砥砺自己。范仲淹的案子,使朝臣分为两党,担任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的欧阳修再次遭到厄运,被贬为滁州知州,1061年出任参知政事,后又降为毫州知州。

无论在官场上如何起落不定,欧阳修对写作却极其认真。他曾给宰相韩琦在故里相州的画锦堂作记,有句“仕宦至将相,富贵是故乡”的句子,韩琦非常欣赏这篇文章。又过了几天,欧阳修派人送来改定稿,承认原来的文章不好。韩琦打开看了几遍,没有看出与前文不同的地方。再仔细对照,才发现只有“仕宦”、“富贵”下面各加一个“而”字,但文义读来更加流畅。欧阳修就是这样精益求精。

晚年欧阳修修订平生文章,苦苦思索,绞尽脑汁。夫人薛氏看了心痛,劝阻说:这么一把年纪了,何苦这么费神。又开玩笑地说,难道你还和年轻时一样怕先生嗔你文章写得不好?欧阳修笑着回答说:现在倒不是怕前辈老师,是怕后生看了笑话。文章为千古之事,欧阳修就是以这样的一丝不苟的精神对待它,因而在文史方面有杰出贡献,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文章力图突破前人的案臼,反对当时社会流行的崇尚险怪奇涩的太学体。1057年他主持科举考试,凡是这类文字即不录取。许多考生拦着他的马吵闹,巡街的士兵来了也不能制止。但是欧阳修坚持己见,终于改变了科场文风。欧阳修自己的文章,论理深刻,简洁明了,说服力强;诗词抒情委婉,极能感人。他撰写的《新五代史》,与宋祁合著的《新唐书》,体现了他的文风,与《旧唐书》《旧五代史》并存于二十五史之中,成为研究唐、五代的史料书籍。他搜集历代金石遗文400余篇,作文题跋,汇编成《集古录》,是我国古器物学的奠基作之一。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人,学者称他为亭林先生。在其祖父的指导下,顾炎武十三四岁便读完了《资治通鉴》,开始阅读邸钞(类似于今天的报纸)。他读书刻苦,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在熟读基本文献之后,还要反复温习。

青少年时,他每年春夏之间温习经书,请4个人作伴,每人轮流朗读经书,顾炎武仔细听着,遇到不同于自己原来读过的本子的地方,或者自己记不清的地方,就叫暂停,弄清或记住了再接着念。一人读20页纸,一天要复习200页书。与此同时,他参加复社活动,关心政事,不满宦官干政。清军下江南,他的嗣母王氏自杀,要求他具有明人气节,不投降清朝。炎武投入抗清斗争。失败后,家里一个仆人要告密,炎武把他淹死,后被告发。朋友为救他,求助于投降清朝的旧明臣钱谦益,钱表示可以收炎武为门生,友人私自答应了,并代炎武写了拜师的帖子。顾炎武蔑视没有气节的钱谦益,不同意,要求钱归还帖子,否则就要公开说明事情真相,钱只好作罢。这件事表明顾炎武重气节,宁受难,不失节。

后来顾炎武经人援救,未复制裁。但他在家乡不好停留了,又想了解天下形势,在第五次到南京拜谒明孝陵之后,北上山东,在章邱垦田。1658年,他北游京畿,到昌平瞻仰明十三陵,表示对故国的思念。次年回故乡,并游览会稽,不久北行,由山西到关中。1664年他在雁门垦田,1667年到淮安,次年自山东到北京。这时莱州发生了黄氏案件,炎武无辜被牵连,他到山东听审,得学者李国笃营救,重新到北京,从此遍游北方,历经10年,每到一地均访问风俗,搜集材料,进行研究。1677年他第六次拜谒明崇祯帝思陵,到陕西华阴定居,当时

清朝举行博学宏词科和撰修《明史》,罗致明朝遗老,皆征召顾炎武,炎武坚决不应试,不应聘,决不同清朝合作。他在清朝生活近40年,始终以汉民族气节砥砺自身。他在黄河流域上下奔波,作实地考察,并把考察结果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他出门,用两匹马,两匹骡子驮载图书。白天行走,晚上读书,到了天津隘口险要的地方,找老兵和退伍的士兵询问当地情形,若与他平时所积累的知识不同,就停下来,在旅舍里翻书,把事情弄明白了再走。若走在平原上,没有特殊的景物需要观览,则在马背上复习青年时代读过的经书。他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把旅途的辛劳置之度外,得到了实际的知识,弥补了实际知识的不足,在移徙不定的环境中研究学问,他博览了廿一史,明13朝实录,地图,各地方的志书、文集、笔记以及邸钞,结合实地考察学到的知识,写出《天下郡国利病书》120卷,内容包括山川沿革、风俗、赋役、屯垦、水利、漕运、兵防、马政、盐政、民变,侧重在赋役和防务上,是研究明代社会经济、政治的重要著作,也是顾炎武经世致用学问的代表作。

明代中后期,学术界有空谈理性的毛病。顾炎武从明朝亡国的史实中,更看到这种学风的弊病,他提倡“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他不是像一般人那样博览群书,做蠢书虫;也不是讲求作八股文,混个一官半职。而是要通过广泛阅读,掌握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各种知识,熟悉天下大事,以备应用。如果知识不丰富,不会做人做事,就是人生的耻辱。这种要求实际上是主张做学问要经世致用,有益于社会的进步。顾炎武还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人把这句话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们关心国家大事。

总之,顾炎武提倡实学,成为清代经世致用之学的先驱,开创一代学风。他的这种学术思想,还体现在他对经学,音韵学,金石学,历史学,天文学的研究中。他撰著《肇域志》,是《天下郡国利病书》的姊妹篇。还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五经异同》《金石文字论》《顾亭林》《诗文集》等书。顾炎武读书有作笔记的习惯,晚年整理成《日知录》一书,对所叙述的事情,弄得清清楚楚,原原本本,是他做学问的结晶。顾炎武在受打击后坚持不懈地治学的精神,以及他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使他成为明末清初的杰出学者和思想家。

唐代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诸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类的国强民富的时期,就是出现在唐朝,而唐朝能有如此强大的时期,是得力于在这个朝代的相对比较宽松的政策。在这种背景下,曾有个被称作“茶神”的人,名叫陆羽,他身世卑贱,成就功业比常人更加困难,磨练得更痛苦。陆羽是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在孩提时代被遗弃,一个和尚收养了他。年幼,不知忌讳,一次,他问师父没有后嗣怎么称得孝顺,这等于是骂和尚不结婚生子是不孝。所以和尚恼怒,罚他打扫厕所,干些脏活,又让他牧放30头牛。陆羽只得忍受。他一边做活,一边学习,拿着竹枝骑在牛背上写字。

有一天,他得到张衡的《南都赋》,读不通,便端坐着,喘着粗气,像上学儿童那样。师父看了,很不高兴,把他关起来,不让他吃饭,还让他割草。他因为不认字,精神上感到特别痛苦,又遭到和尚的鞭打,于是大哭一场,逃出寺庙。又怕被和尚发现,便偷偷地去做优伶,后来在州里做伶师。当时优伶的社会地位很低,所幸的是太守李齐物见陆羽勤垦好学,便教他读书。陆羽心直口快,看到别人的毛病时,非要去规劝,得罪人也在所不借,他为人讲信用,答应人家的事情,遇到暴雨大雪,虎豹挡路的困难,也要去完成。后来他有了些名气,政府给他官做,他不去,隐居首溪,闭门著作。

陆羽以嗜茶而出名,曾作《茶经》。御史大夫李季卿到江南巡察,路过临淮,曾与当地品茶专家常伯熊一起品茶。及至江南,当地人推荐陆羽与他论茶。陆羽便带着茶具去见李季卿。李季卿看不起陆羽,不愿接待。陆羽忍受了侮辱,又作《毁茶论》。他的《茶经》是古代饮茶经典作品,书中阐述制茶的原料,烹煎的方法,饮用的器具,以及茶叶名称,茶叶品种,用水的考究,用火的材料,煮沸的程度等等,形成了茶道的专门学问。唐人已出现饮茶的习惯,《茶经》的问世更加促进了饮茶风尚的流行。当时卖茶的,把陶制的陆羽像放在烹茶的房间,当作茶神供奉。唐朝国境的少数民族用马匹换茶,形成茶马交易,据说也受了内地饮茶风尚的影响。陆羽由一个地位低下的优伶,经过困难的磨练,最后成为世人所供奉的茶神,实为一件罕事,尤其他的刻苦学习和坚韧不拔地在困难中挺过来的事迹,值得我们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回味,体会。

葛洪在他撰著的《抱朴子》序言中说他自己:对权贵之家,虽近在飓尺,并不走动接近;对有知识的人,虽远隔千山万水,必然设法拜访。所讲的完全是他本人的经历。他是东晋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号抱朴子。13岁丧父,务农种田,历尽披星戴月,饥寒交迫的劳苦。在战争年代,他家的书,不是被乱兵拿走,就是被火烧掉了。在农暇的时候,他想读书。为了节约纸张,他把书的正反面都写得密密麻麻。没纸的时候,他就用柴禾在地上写字练习。他平常不好交游,但若为寻找一部书,为向专家求教一个问题,走千里路也在所不惜。他为觅求异书,弃官不做,到洛阳搜集。

到了老年,朝廷要拜葛洪为散骑常侍,主持撰修国史,他坚决不上任,一心钻研炼丹术。他听说交趾出丹,便要求到那里担任句属县令。晋元帝认为他资历高,不让他出任这种低级职务,他请求说,我不是为了名利,是为炼丹,很乐意到那里就职。元帝见他真心实意,也就同意了。葛洪遂带领儿子、侄儿出发,到了广州。刺史邓稼不让他再前进,要他做东宦太守,他不同意,但也不能到句属了。遂停留在罗争山,炼丹著书。他的作品很多,有《金匾药方》《神仙传》《西京杂记》,最著名的是《抱朴子》。《抱朴子》分内、外篇,共70卷。内篇讲神仙鬼怪,消灾却祸,养生延年的事,具体叙述了矿物炼丹药、炼金银的方法,成为今存最早的炼丹术文献,阐发了道家观点;外篇讲人间得失,评论世事,所用理论属于儒家的。葛洪学问庞杂,学术领域宽广,主要是对道教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因为炼丹、提炼药方,讲究养生之术,对于化学及医学发展均做出了贡献,成为古代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化学家、炼丹家。炼丹术作为一种古代的学问,当时人的目的并不见得适合于当今科学发达的这个时代,但是炼丹术确确实实在无意有意中促进了医学和其他相近学科的发展。尤其像葛洪这样的炼丹家刻苦钻研,不在困难面前低头的精神,值得我们提倡和学习。

文学家左思(约250~305)创作之艰苦,可以说是在困难中过来的。左思字太冲,西晋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少年学习钟罐书法,鼓琴,都没有成功。其父殿中侍御史左雍对朋友讲,左思的记忆和理解力,不如他小时候。左思被他父亲这样一激,发奋读书,改变不能坚持的毛病。他对文学创作有兴趣,喜好作诗、赋。用一年的功夫,写出《齐都赋》。

他的家在洛阳,他熟读前人文章,对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之赋》、东汉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尤其爱好。那时三国鼎立的局面刚刚结束,他想写魏都仰、吴都建康、蜀都成都,搜集这三个都城的历史、地理、物产、人文的资料。他不满足书本上的材料,经常向人求教。著作郎张载去过四川,道经剑阁,作铭文记录该地形势和历史,左思遂向他了解蜀中的情况。为掌握更多的东西,他还请求做秘书郎,以便观览政府档案材料。他边学习,边构思,边起草,在居室、院内、厕所各处,都放置纸笔,每想到一个好句子,立刻写下来。经过10年时间,他终于写出《三都赋》。高士皇甫溢读后给予很高评价,并为它作序。司空张华赞叹它是与《两都赋》《两京赋》同一水平的著作。张载给其中的魏都赋作注释。中书郎刘建给吴、蜀作注。卫权又为《三都赋》作《略解》。吴郡的文学家陆机初到洛阳,也想写三都赋,听说左思要写。笑着对其弟陆云说:听说北方佬要写三都赋,等着拿它作我盖酒坛子的纸,即不相信左思能写出好作品。及至阅读《三都赋》之后,他非常佩服,认为写得不可能再好了,便取消了自己创作这一题材的计划。《三都赋》的名声很大,京城富贵之家竟相抄写,用的纸很多,纸价上涨,“洛阳纸贵”的成语因此而来。左思还作有《咏史》诗,借古事讽谏时事。他的诗文,原编成文集,已佚失。今有《左太冲集》。我们很多青少年朋友往往在遇到别人嘲笑或与名声比自己大的人竞争时,会自甘低落,而左思却恰恰相反,他迎难而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后反而在别人认为是他的弱项上取得了成绩。

生活上的困顿,事业上的挫折,或者别人的冷嘲热讽……诸如此类的打击往往会使一个人在奋斗过程中丧失自信心,而在这个时期,正是考验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坚定的时候。勾践、班超、顾炎武、陆羽等人为我们在这方面做了表率。正是由于他们面对困难挫折不甘心后退,不怕吃苦,百折不挠,并且在认定自己的目标以后不断地攀登,才有他们卓越的成就和千古芳名流传于后世,为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称颂。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尽管我们的生活水平与以前比的话,是好得没法再好的了,但奋斗的大道不可能是平坦无阻的,它需要用汗水和勤劳去铺垫。在遇到困难,尤其是在为自己的崇高目标而奋斗时,便需要你们好好地反省自身,要有不畏惧困难,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也许想一想上述的几位前辈,我们能从中有所稗益的:有这么多古人能在这方面做得如此出色,而且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的遭遇都是超乎寻常的,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是不是应该超过他们的成就呢?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敢于向困难挑战

困难,在一个人奋斗的过程中随时都会碰到,克服一次,两次,还会有新的困难,甚至旧的困难还没有解决,新问题便纷至沓来。

有些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便会丧失斗志,认为自己不是于事的那块料——怀疑起自己的能力来。这种现象便是我们常说的自卑感。自卑在一个人的事业中是极具危害性的,它能使一篇优秀的文章半途而废,能使一项新的发明中途夭折,甚至使一个人产生厌世情绪……要克服它的危害性,首先要求我们具有自信心,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每一件事情,别人能办得到的,自己也能办得到。其次,要有一点一滴的积累精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高台,起于垒土。要始终如一地确信任何事情都是由琐碎而细致的工作形成的。最后一点,也是本部分要说的一个重点,要求我们要有韧性,即要有识而不舍的精神。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名言,意思是说如果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便是金石也能够被打穿。倘若我们能充分理解其中的含义的话,所谓的自信心,也就不难树立了。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致力于学习的人,将会得到比一般人更多的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天分高的人会变得更出色,即使天资平常的人也会逐渐聪明起来。这样在做人行事上,从事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艺创作、学术研究方面,就会有更强的本领。

如果坐火车到北京西北郊的青龙桥车站,就会见到站台边矗立着一座青铜像。他是我国著名的铁道工程师詹天佑。

詹天佑12岁考取了幼童出洋预备班到美国留学,在耶鲁大学攻读土木工程和铁道工程两个专业,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以后,詹天佑被委任为中国铁路公司工程师,实现了他献身祖国铁路事业的愿望。詹天佑督修关内外铁路从古冶(房山市东北)到滦河(河北省滦县)这段工程,在架设滦河铁路大桥时,总工程师、英国人金达请英国、日本及德国的工程师承包,但都因打桩困难而失败。后来,金达又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请詹天佑来参与,詹天佑经过缤密地测量和调查,改变了桥址,以传统的方法配合必要的打桩机器,终于顺利地完成了工程。后来,詹天佑又用4个月的时间,主持建成了一条40多公里长的铁路支线,成为我国不借外债,不用洋人,自己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支线。

清政府决定建造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英国和俄国都抢着要承包建造这条铁路,谁也不肯让步。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宣布,京张铁路由中国人自己修建,并指派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兼会办。在紧张的测量过程中,詹天佑率领属下在悬崖峭壁上定点制图。为了寻找一段最好的线路,他多方搜集资料,访问当地居民。白天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走,晚上伏在油灯下绘图计算。经过再三测量,詹天佑决定采用通过关沟的那条全长为180里的线路。在遂道工程上,比英国总工程师金达过去测定的要缩短2000多米,从而节省了不少经费。不到四个月时间,詹天佑就完成了这条铁路的勘测工程。根据他的计算,建造京张铁路需4年多时间,全部造价加上购置车辆等,约需银7290000两。他将这一情况呈报后,获得了清政府的批准。詹天佑决定京张铁路通过关沟的消息传出以后,外国铁路工程界人士纷纷讥笑。对此詹天佑决心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他们的荒谬:中国人能依靠自己来完成这个艰巨的工程!京张线上,隧道工程是最艰巨的,要数八达岭。这里地层几乎都是花岗岩,隧道总长达1092米。詹天佑考虑到这条隧道很长,如果采用两端对凿的方法,容易发生偏差,单向掘进时间又太长。因此,他改用中间掘进的开凿方法。他在定线后,先下令挖出一个直径3米、深约26米的直井,然后在井底向两头掘进,这样就加快了施工进度。在詹天佑和工人、技术人员的奋战下,八达岭隧道在居庸关隧道完工后的一个月也打通了。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九月二十四日,京张铁路全线通车。京张铁路的修建历时四年,比原计划提前,工程费用也节余28万余两银子。10月2日,在南口举行了盛大的通车典礼。上午8时半,一辆列车从北京西直门车站开出,车上载有各国使节和许多外国工程师,他们都想亲眼看看中国人自己修建的这条铁路。沿途,列车不时停下,让他们参观已经竣工的艰苦工程。他们仔细观察,但挑不出任何毛病。一万多中外来宾,在南口参加了隆重的通车仪式。不少以前认为中国人不可能建成这条铁路的人,都围着詹天佑向他祝贺。面对这么多人的恭维,他只是红着脸微笑着。好久才回答大家说:“这不是我个人的功劳,而是全路10000多员工辛勤劳动的结果。”京张铁路的建成,不仅为中国铁路工程人员赢得了荣誉,而且也增强了中国人自办铁路的信心。詹天佑克服重重阻挠,一步步打下了中国铁路事业的基础。

可贵的探索精神

 

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宋朝庆历年间的一位印刷工匠毕昇发明的。他总结前人在印刷方面的经验,大胆进行改革,经过多次试验,发明了一种先进的印刷方法。在毕昇发明印刷术以前,人们使用的是雕版印刷。就是用梨木、枣木雕成书板,刻绘图画,然后印成书。一部书的雕版,可印几百本或更多的书籍,是印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但是,雕版印刷还存在很多缺点。雕刻好的印板上一旦发现错别字,就得报废,没有更改的余地;刻一套书板,需要几年时间,而书一印完,雕版就没用了。毕昇十多岁进书坊学习印刷技术,在学习和工作中,他心里都是琢磨着:能不能想个好办法,克服这些弊病?几年以后,有一次他从一幅画的几枚图章上得到启示:要是把一个一个的字刻在一块一块的木头上,要用时,拼在一起,用完后拆散,这不就解决了吗?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工匠兄弟,得到大家的支持。

开始试验时,毕昇把刻有字的小木块拼在一起,可是稍一使劲,一个个小木块字就扭动起来,甚至散开来,无法印书。怎么办呢?毕昇同大家研究后,找来带有粘性的松脂和蜡,把小木块字粘在一起,散开的问题总算解决了。但是小木块字粘在一起后,要分散开第二次再用,很不容易;而且木块的纹理有疏有密,沾上墨水以后,纹理疏的地方浸胀了,纹理密的地方没有变化,版面高低不平,印刷效果又不好。

几经失败,有些人泄气了,说:“算了吧,普通工匠搞不出什么发明的。”毕昇可不这么看,他把鲁班的例子讲给人家听,同时用来坚定他本人的意志。

一天,毕昇看到一个人在刻图章,忽然受到启发。他想,石头不怕水,遇水后不膨胀,要是用石头代替木头不是很好吗?可是转而一想,普通石头不能刻小字,用图章石刻字成本太高,所以觉得石头并不好。回到家里以后,他一边在灶前帮妻子烧火,一边念叨着我理想的刻字材料。妻子见他那副痴呆的样子,指指瓦罐笑道:“这不就是不吸水的东西吗!可就是不能在上面刻字。”一句话提醒了毕昇。他想,先用泥坯刻字,然后再进窑煅烧,不就可以成为不吸水的泥活字了吗?他兴奋得整夜没有睡好觉。

第二天,他就来到黔首谷窑场,在窑工们的支持下,用胶泥做了几个半寸见方的刻字的小土坯,随着大盆小罐一起进窑煅烧。出窑后,毕昇拿出一个个乌黑发亮的“泥活字”,可有的有小孔,有的有裂缝。这给毕昇出了又一道难题。毕昇不由得叹了口气。一个小帮工见毕昇为此发愁,从怀中抽出一个小泥猴。毕昇接过一看,泥猴十分精致,轮廓清楚,线条细腻,没有一点缝孔。当他得知卖泥猴玩具的老人住在离窑场20里外的小山村时,立即动身寻找。老人被毕昇的钻劲所感动,把和泥、制坯、掌握火候等一套技术,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毕昇回到家中,按老人说的,自己搭了一座小窑,请来书坊中的工人帮忙,在十几天内刻成了5000多字块。毕昇亲自点火烧窑,日夜守候,一套不吸水、笔划清晰、坚如牛角的“泥活字”终于制成了。毕昇根据字的音韵进行分类,将字块一格一格排列起来,为了印书方便,他把每个字都准备了好几个,常用的字特地多备几个。这种活字拿去印刷,果然效果良好。他先把一个个字拣好,放在一块铁板上,排一版,四周围上个铁框,刷上墨,就可以印刷。为了加快印刷速度,毕昇又想出使用两块铁板轮流印刷的办法,一块排好付印,另一块排字制板;一块印完,第二块已作好准备。如果想把活字拆下来,也不难。拆下来的字,下次可以再用。这就克服了原来雕板只能使用一次,刻错的字难以改正的缺点。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不仅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上的重大发明,而且对世界科学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大贡献。当时,这项技术很快传到了邻邦朝鲜,后来,又由朝鲜传到日本、越南等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科学文化的传播。公元1450年,德国有个叫谷登保的人,按照毕昇的活字印刷原理,制造了拼音文字活字版,印成欧洲第一部活字印刷本。他比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晚了400多年。

毕昇为了发明活字印剧术,刻苦钻研,反复试验,整整花了8年时间。他从画上的几枚图章想到一个一个地排活字,从陶工烧制陶瓷想到用陶瓷和胶泥刻活字。他之所以能成功,除了对事业的热爱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外,他虚心学习群众的经验,坚持不断实践,不断提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就是说他的锲而不舍,从一点一滴做起的钻研精神,促成他最后取得了成功。

叶天士,名桂,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清代著名医学家。在治疗外感热病方面他有很大的贡献,是祖国医学中温病派的代表人物。清代乾隆年间,在苏南山区某处,有座古寺庙,庙里的一位老僧人除念佛修行外,还兼做治病施药的好事。一天,二十几岁的叶天士带着几担礼物,上山向老和尚拜师来了。叶天士进庙让随从放下礼物,然后向和尚行礼,并谎称自己是刘生,想拜老和尚为师。老和尚心想,他长途跋涉来求师。真是出于一片至诚,便答应收他为徒。

叶天士从此就天天听老和尚谈经说法,看他开方治病,并不断地积累,每到晚上,别人都睡下了,叶天士就在灯下攻《内经》《伤寒论》,十分勤奋。有时老和尚和他讨论医理,发现他很有见解,年纪轻轻的,对医学就有这样深的造诣,不由得油然生敬。一天,山上来了一名脸色萎黄、面容消瘦、肚皮胀满的病人。老和尚经过诊断,认为患的是虫积,叫刘生开方。刘生看病人严重,就开了一副攻逐杀虫的重药。老和尚拿来一看,沉吟片刻,禁不住拍案叫绝:“虫势骤急,是得用峻厉之方,这付药开得好,开得大胆!”忽然,他又指着其中一味药说:“唔,这付药的用量,很有江南叶天士的味道!”他掉过头问:“刘生,你是吴县人,和叶大夫认识吗?”刘生红着脸,被迫承认自己就是叶天士。

尔后,叶天士又诚恳地说出自己的意图。老和尚很感动。他说:“老僧虽有薄技在身,但已风烛残年,留也无用。你这样虚怀若谷,不耻下问,我一定尽力告知你。”从此,师徒关系更加密切、融洽。老和尚将收集的秘方、行医经验全部传授给叶天士。半年后,叶天士告辞回乡。临行时,老和尚依依惜别,送给他一本珍藏的医书。

叶天士的医术主要是不断求师学来的。每听到某医生善治某种病,他就千方百计地去做弟子。10年中,他共拜了17位老师。他这种积累方式,实在令人惊叹。辛勤的密蜂在百花中采集,酿成了美味的蜂蜜。

叶天士勤勤恳恳地虚心学习各流派特长,融会成了高超的医术。每天,在他的诊所里,从厅堂到走廊,从门口到外面台阶,都坐着、抬着、站着许多等候治病的人。叶天士艺高行动快,诊病又准,对病情迅速作出推断,不费思索地开出药方来。几个钟头以后,病人便走得一空。叶天士开的药方,常常不拘一格,不守常法,却取得良好疗效。这是他的医术熟能生巧,富有创造性的表现。叶天士的卓越医术,不但受到老百姓的赞颂,就是清代官方编写的历史书上,也承认他“治疗多哥中”、“名满天下”。据说,连当时深受皇帝信任的道教头子张天师,有一次生病,也找叶天士治病。叶天士治好了他的病之后,人们得知这位老道身为“天师”,却不能为自己治病,觉得十分可笑。张天师为了掩饰自己的窘相,便宣传说:我的病非同一般,常人不能治,只有叶天士行。因为他是“天医星”。于是,叶天士又增加了一个“天医星”的雅号。其实,这位“天医星”的本领根本不是从天上带来的,全是靠他平时一点一滴地积累下来的。

叶天士的弟子顾景文建议叶天士把他在医学上的那些独到见解写成书,以供同道们切磋,后辈们学习。叶天士听了,轻轻叹了口气,如有所感。是呀,他14岁行医,如今已年过半百,双鬓斑白了。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真不少,按理说应该留些见诸文字的东西。可是对一个诊所里总是坐满病人,半夜里经常被扣门声惊醒的叶天士来说,又哪有时间去执笔推敲呢?他对顾景文说:“着书并非易事,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顾景文听后自告奋勇地说愿为老师整理行医心得。叶天士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欣然同意了。

当天夜里,师徒俩的亲密合作便开始了。叶天士慢慢地阐述,顾景文埋头记录。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叶天士的名著《温热论》终于忙里偷闲地完成了。这本书详细分析了“温病”的发病规律、症状、治疗方法,对后来的医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他首先总结的是舌诊的方法,一直到今天,仍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的诊治法则。叶天士的另一部著作《临证指南》,也是他的弟子代为汇编而成的。书里记录了大量的医案,是医生临床实践的重要参考资料。叶天士被当时的人以及现代的人如此称颂,并不是他从14岁开始行医就造就了功名,他的成功,是他一点一滴积累,刻苦钻研而得到的经验的结晶。

勤奋磨砺才能达到事业的顶点

 

古人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规千剑而后识器。”一生勤于学习,积少成多,才有可能达到事业的顶峰。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出生在明代江阴县的一个地主家庭。那时候,地主家庭都要请私塾老师,给子弟讲儒家经典,好让他们长大以后参加科举考试,求个一官半职。但徐霞客对此不感兴趣。他按自己的学习计划,阅读了大量历史、地理、游记方面的书籍。他从20岁起,感觉到我国地理知识落后,决定走出自己的小书房,到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去考察,问奇于名山大川,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直到56岁去世。

他的一生,有28年是在野外度过的。北方的泰山、嵩山、华山、恒山、五台山,北京附近的盘山,东南一带的黄山、庐山、天台山、雁荡山、武夷山、罗浮山及海上的洛迦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晚年,他又穿行于祖国西南的崇山峻岭之间,一直深入到与缅甸交界的国境线上。徐霞客的行踪,历经现今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16个省区。他的旅行是很富于传奇色彩的。为了观察方便,他极少骑马、乘船,每到一处,就虚心向农夫、樵夫、猎户、僧道、采药人请教。他并不沿着道路走,遇到满山遍野的森林,便穿行而过;奔腾的河流横在前面,就泅渡过去。他搜奇访胜的心情非常强烈,见到陡峭险峻的危岩高峰,必定千方百计登临它的顶巅;遇到深邃莫测的洞穴,决不轻易放过它。他性格乐观,意志坚强,走到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的荒山野地,便在山野树石之间找个地方休息,采些野果充饥。他曾多次遇到强盗,随身携带的行李财物被抢劫一空,处境非常狼狈。尽管如此,他也没有半途而废,仍然继续旅行考察。

公元1637年1月,徐霞客在湖南茶陵听说有个麻叶洞,是个奇洞,有“神龙”居住,从来没人敢进去过。他听了非常高兴,决定做麻叶洞的第一个探索者。他在城西找到了麻叶洞,走近一看,果然寒气凛冽,令人毛骨惊然。他出高价找到一个向导,可是正当脱衣准备进洞的时候,向导听说徐霞客是个读书人,并不懂法术,吓得连声说不敢陪他,说罢立即走人。徐霞客见没人敢领路,便把行李寄存在村里,自己和仆人一道,举着火把进洞了。这时候,村里的几十个老百姓围在洞口,谁也不敢进去。徐霞客深入洞中,仔细调查了洞穴结构。这是一个多年形成的岩溶洞穴,石笋如峭峰林立,石钟乳似珠帘下垂,景色瑰丽极了。当他安全走出洞口的时候,火把已经烧完。那些围在洞口的老百姓都很惊奇。徐霞客便把洞内奇景讲给大家听。从此以后,当地许多人也破除迷信,敢进麻叶洞了。

他从湘西向广西前行的途中,听说九嶷山下有座山峰叫三分石。水从山腰喷射而出,雪崩玉溅,轰雷震响,分为三支:一支流向广东,一支流向广西,另一支就是九嶷山下的潇水,流向湘南。徐霞客对这个说法产生了怀疑。他在瑶族向导的帮助下,冒着大雨浓雾,穿过稠密的竹林,在三分石周围作了几天考察。他发现,事实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从三分石流出的水,其中一支确实是潇水的源头,但其余两支并不流向广东和广西,还在湖南境内。在三分石的南边另有一条河叫锦田水,东西横流,成为湖南和广东的分界线。锦田水东有石色岭,属广东连州,水到那里才流入广东。

他在考察福建宁洋的两条河——云溪和建溪时,发现这两条河流发源地的海拔高度大体相同,但是一条水流湍急,一条比较平缓。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实地调查才知道,原来这两条河流从发源地流入海洋的距离不同,河床坡度差别明显,水的流势也就不一样了。他把这种现象解释为“程愈迫则流愈急”。这个道理在今天看来,并不高深,但在300多年前,能从地理现象中得出这条自然规律,是难能可贵的。

在长达34年的旅行中,他把每天看到的有价值的地理材料、旅行路线以及心理体会,都随时记下来。有时露宿山野,寄身草莽之间,点起篝火照明,坚持写日记。有时白天走了上百里路,已经疲惫不堪,还点起豆大的油灯,把一天的经历写完才肯休息。他写下的游记,自己没来得及整理,去世后经后人整理,才形成今天的《徐霞客游记》。全书共40余万字,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地理考察记录,内容极其丰富。

徐霞客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在云南西部边远的腾冲考察时,对那里的火山和地热现象作过系统的调查,曾生动地描绘了当地一次地震的情景,科学地解释了腾冲产生地热现象的原因。他一生考察了很多河流,特别是关于长江的江源,通过他亲自实地考察,肯定了金沙江是长江的江源,从而推翻了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把岷江当作长江江源的错误说法。他还探索了流经云南、贵州、广西的南盘江和北盘江,仔细观察了这两条大江的水系和它们的上源,搞清了它们的来龙去脉,纠正了过去的错误。徐霞客对植物和气候,地形和气候的关系以及我国各地的经济地理情况也作过调查,在他的游记里保留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他先后考察100多个洞穴,对我国岩溶地形的考察和研究,是17世纪我国地理学上的最高成就。他比欧洲最早描述和考察石灰岩地貌的爱士培尔要早150年。因此,徐霞客被今天的地理学家一致公认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早研究岩溶地形的伟大先驱者。《徐霞客游记》也被推崇为世界最早的有关岩溶地形的宝贵文献,没有徐霞客每天坚持记事的习惯,他的这些成就恐怕只能埋没在他的旅行中。

医学上有一门学科,叫解剖生理学。解剖学是专门研究人的身体结构的学科;生理学是专门研究各个器官和组织有什么功能、怎样进行工作的学科。把这两门学科综合起来,就叫解剖生理学。画一幅人体解剖图,现在说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可是在古代,不论是在中国和外国,为了弄清人体的内部结构,科学家们曾花费了许多心血,进行了辛勤的劳动,有的因触犯了封建统治者所谓的道德和法律,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我国,清代的著名医学家王清任就冒着生命危险,一点一滴地拾遗,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王清任是玉田人(今河北省内)。他精通医学理论,医术也很高明。他认为有很多病是因为血液流通不畅引起的。血液不流畅,淤积在某个器官里,就妨碍了这个器官的生理功能顺利进行,中医管这种情况叫气滞血淤病。

王清任为了治疗血淤引起的病,经过精心研究,拟出一些方子。他的这些方子救活了不少人的性命。王清任很清楚,要做一个好医生,一定要对人体的内部结构有深刻的了解。他研究了古代有关解剖学的材料。有一本医书叫《黄帝内经》,是公元前五世纪左右战国时代人写的。书中在解剖生理学方面有很多错误的地方。王清任发现了这些错误。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对祖宗的话提出了质疑。王清任要察看人体内脏的结构,作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可作尸体解剖,又是封建礼教所不允许的。只能利用看病的机会,观察人体。听说有人被车压死了,或是斗殴被打死了,就赶去观看,但是不能亲自动手。

公元1797年,河北省麻疹流行,很多孩子死了。有一天,王清任路过滦县去出诊,走过稻地镇,见到荒野里有不少孩子尸体,原来穷人家因为没钱埋葬,扔在那里的,有的已被野狗吃得残缺不全。王清任见了心中十分难过。他又看到有些尸体的内脏暴露出来了,马上联想到要弄清人体器官构造,这倒是个好机会,到这里来观察,是没有人会干涉的。可天色已晚,他只好第二天再来。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来到荒野里,发现100多具儿童尸体中,有30来具内脏较完整。他一连坚持了整整十天的工夫,把内脏的各个部分详细地画了下来。后来,他又亲自解剖了不少狗和猫的内脏,最后证实了《黄帝内经》中讲的某些内容不真实。到王清任63岁时,他终于写好关于人体内脏的著作,取名《医林改错》。

在知识的山上站得越高,得到的也就越多。青少年正是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及世界观的形成阶段,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别人奋发励志的事例,并以此为楷模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地鞭策自身。

奋,有振奋精神的意思,发,即开始的意思。我们在将来要取得一定的成绩,好的开端是不可缺的。要有一个好开端,就要求我们立大志,勤奋斗。人的理想是一个人追求的目标,他的工作以及他的付出,都是为了理想。于是一切磨练都将敦促人们为了理想而奋斗。磨练,要求一个人自勉或接受他人的勉励。付出艰苦的努力,尝受人生的辛苦,去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磨练,具体一点,可归结为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精神;忍辱负重,埋头苦干,吃苦耐劳的精神;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精神。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在生活中能够很出色地磨练自己的人,正是由于他们能勤奋磨砺,才有他们那超常人的成绩。当然,我们应该明确那是在古代社会条件下形成的,是适应那个时代要求的。时代转变,道德伦理、思想意识必然要有相应的变化。但有一点绝对不会发生变化的,那就是“付出和收入从来都是成正比的”。我想,我们这一代人肯定会比我们的前辈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