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东方玫瑰招聘:林 格: 格物+教育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6 00:13:55
林 格: 格物+教育设计 2011-06-27 20:53:03 林 格 养成教育总课题组 推荐

  一、“养”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甲骨文养字造字本义:放牧羊群。
  人们逐渐理解了,养育自己的生命,让生命变得丰富饱满的方法方式,虽然基本上和养育一头羊羔差不多,但是其中更加深入的技巧和奥秘还是值得不断习练与掌握的。
  因为,养育牲畜和农作物,只需要照看其基本的营养,维持其基本的生存,而养育一个孩童,乃至蓄养自己的精神灵魂,却是一段持久的关照历程,它需要你不断倾尽心力,以一颗不断上进、开放的心,来体味生命这种东西,观察生命在每一个阶段的微妙复杂的变化,采取智慧的手法来加以正确的导向,才能最终孕养出一个丰富的生命灵魂。
  这便是“养”字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它是一段持久关照的生命过程。一个决定养育新生命,或者涵养自身灵魂的人,需要在开始一切工作之前下定决心,正视整个历程的持久性和艰难性。
  实现“养”的教育价值,关键是创建一种文化格局与气候,分两个方面:一是比每天和孩子谈论教育和学习更加根本的是,用文化来育“心”,从而构建具备长、宽、高的人文精神空间;二是除了育“心”,还需要育“气”,即养成教育中的“养三气”,养其宁静之气,养其浩然之气,养其通达之气。相对应途径无非有三:静心守正;明志积义;合一明道。

  二、“养”的物质具象创意。

  教育精神的实现,很多时候需要通过一种物质的力量来实现。马克思说,思想理论一旦掌握了群众,就变成了物质的力量。
  在我看来,教育的意识也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物质一旦通过人的生命意识的参与(格),就变成了有意义的教育,所谓“格物致知”。
  在家庭和校园中,对任何物具,如大树,如木器,如玉,如紫砂壶,人们赋予其特别的一种生命意义或文化内涵,然后用自己的生命去养护它,就产生一种正能量反过来养护你,心即有所安放了。
  一是家庭文化。教育做到极致就是文化,而家庭文化的最高境界则是,只需要做好物质空间的构建。举一个例子,在家庭文化中,最具深化价值的是“书房”,好的家庭一定有一个好的书房。收藏马未都曾讲过一个理想,建造一个大书房,黄花梨架格,紫檀书案,散发香味的樟木书箱,再挂上康有为龙门对:读万卷书,赋万首诗,算称名士;供一瓶花,留一窗月,如对美人。
  二是校园文化。举一个例子,校园文化中最重要的是种大树。白居易的《寓意诗》:“养材三十年,方成栋梁姿。”就是说:培育了三十年,才成为栋梁之材。校园中,当有威武之大树,无论老学校还是新学校,若有超过直径15公分?40公分的大树数十棵,最好是珍贵的树种,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财富。之所以强调大树,珍贵树,是因为格调与气候问题,这里不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