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微博生成器:《人民教育》60年报道的最有影响力事件与人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53:45
《人民教育》60年报道的最有影响力事件与人物2010-11-06  2010年11月06日  来源:人民教育

 

  郭思乐:广东省教科所所长、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长篇通讯《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在本刊2008年第21期发表之后,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2009年8月,本刊再推出10万字《“生本教育”专辑》,再次引发关注热潮,实验学校大为扩展。之前,本刊已发表其数篇含其核心理念的文章,如《毛估估的智慧》、《杯子边的智慧》、《教本能,还是依靠本能》,均引起读者深思。“生本教育”以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基石,把控制生命转向激扬生命。在这里,学生不再被看作一个需要管教、需要告诉的被教育者,而是被看作有着强烈学习本能的生命、学习的真正主人。他说,“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孩子,哪怕是数学才考了十多分,哪怕是还拖着鼻涕,哪怕是字写得歪歪扭扭,他们都将居于今后社会生活的核心。”“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他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创造令学生‘忘我’的课堂。”“产生德育问题的一个重大根源,是由于教学不当而造成的学生厌学、受压抑、无心向学。”“郭思乐”这个名字因此广为教育界所熟悉。

  叶翠微: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校长。本刊于2008第10期发表《以大气成就大器——记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校长叶翠微及其办学实践》一文,引发读者广泛关注。叶翠微领导的杭州第二中学,学生从不补课,课余时间全由自己安排;老师从不加班加点,每天按时回家。同时,学生的高考成绩却稳居浙江省第一,学生进入高校、走上社会之后,还因为后劲足、持续发展能力强而受到广泛称赞。他是一个充满教育理想的人。其核心教育理念是:“以大气成就大器”;“基础教育不是一个‘变现’的阶段,而是一个‘储值’的阶段”;“让一个有缺点的人走在校园里,天不会塌下来”;“学生在高中阶段,一定要接触社会,一定要学习做小事。现在学着做小事,将来才能成大事”,等等。

  华应龙:特级教师,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自2003年以来,在《人民教育》发表多篇教学案例及思考性文章,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其中,《教是因为需要教》(发表于2005年第19期)一文影响最大。该文以教学计算器为例,表达了一个重要理念:相比教师习惯性地思考怎么教的问题,教什么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因为在新课程中,教师在课程与教材中的自主权被放大,学生差异也很大,只有重新思考教什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以人为本”。文章发表后,“教是因为需要教”一度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界的流行语。

 魏书生:特级教师,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1999年1月,《人民教育》刊发了本刊记者采写的人物通讯《有滋有味的人生》,介绍了魏书生的成长经历及鲜明个性。此后十几年,《人民教育》发表多篇有关魏书生的报道和文章,全面反映了他在班级建设、学校管理和区域教育改革方面的实践经验及思想理念。魏书生将自己的教育思想概括为“民主”与“科学”,在“民主”方面“强调树立‘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的核心价值观和苦乐观”,提倡“多工作,少得利,勤服务,无亲疏”,提出“增强服务意识”、“建立互助关系”、“发展人性与个性”、“决策大家商量”;在“科学”方面强调“少说多干,养成习惯”,建立起“计划执行系统、监督检查系统、总结反馈系统等三个方面的制度”。2007年《人民教育》再次推出长篇通讯《盘锦,一方心灵的净土》,报道盘锦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独特经验。魏书生说:“面对不均衡,先要把心态平衡下来。均衡是每个人的责任,不是教育局长一个人的事,校内均衡是校长的责任,班内均衡是班主任的责任。只有找到这个责任,才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报道刊发后,时任教育部长周济前往盘锦实地考察,给予高度评价。教育部新闻办随即率领十几家新闻媒体深入采访。2009年7月,《人民教育》又策划推出了“魏书生民主科学教育”专辑,对魏书生三十多年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进行全景式报道。专辑出版后,在全国又一次引发学习魏书生的热潮。

  窦桂梅: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1999年第3期《人民教育》在“新星舞台”栏目发表《语文教学要着眼于人的发展》一文,向读者介绍窦桂梅和她的教学,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2002年1月,本刊又发表她的《为生命奠基》一文。文章提出,“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时值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展之初,冲破“三中心”的桎梏、解放教师成为最强音,该文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一时间,“为生命奠基”、“三个超越”成为老师们的流行语。之后的8年间,本刊又发表其《“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朝向“伟大事物”》、《亲人》等多篇文章及教学案例,引起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她看来,主题教学是“围绕一定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应当“将语文教材零碎散落的,甚至单一的内容统整起来”,“在教学主张上回到母语,课程建设上回到儿童,团队引领上回到教师”。

  李希贵: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历任山东省高密四中校长、高密一中校长、高密市教委主任、潍坊市教育局局长。《人民教育》于2000年第6期发表长篇通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报道李希贵和高密市的素质教育,自此李希贵开始以一个教育改革家的姿态走向全国。他先后在本刊发表《学生第二——把你的教师放在第一位》、《一个中国教育局长眼中的美国教育》、《2007关注什么:健康·和谐·效能》等文章,在基础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李希贵在教师、校长、局长的三种角色中,始终走在教育潮流的前面。做语文教师,他实施“语文实验室计划”:每周用两课时完成教材规定的学习任务,其余的四课时让学生到自修室去读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做校长,他开创“分层聘任,双向选择”的教职工聘任制,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他说:“让老师的智慧在哪里集合,要靠良好的机制引导。”做教育局长,他进行中考改革,把学生综合素质纳入录取的标准中;实行“校长职级制”,取消中小学校的行政级别;对学校进行“协商式评估”,让学校实现个性化的发展……他所做的一切改革,都在于实现他“让教育自由呼吸”的理想,真正实现“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吴正宪:特级教师,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人民教育》2004年第17期发表长篇通讯《唤醒教育的诗情》,深入报道了吴正宪的教学思想和艺术。吴正宪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能够将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听吴正宪的课,不仅是学生,就是其他旁观者,也会被她创造的一个个悬念所吸引,不自觉地投入思考的愉悦之中”。在课堂上,她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允许学生有唇枪舌剑的争论,有自己独到的思考,能够“促使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根本问题做360度的审察”。她才思敏捷,尊重、理解学生,会以恰当的手段给学生以鼓励。文章刊出后,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好的反响,邀请吴正宪老师前去讲学的地方越来越多,她的教学思想和艺术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该通讯在教育部优秀教育新闻评选中获奖。

  赵翠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马路小学校长。2005年第17期《人民教育》推出长篇通讯《让读书成为习惯》,报道这所较早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学校,在全国引起一定的反响。赵翠娟认为,“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更应是引发学习的地方,教师只有不断地读书学习,才能理解教育,创造充满诗意的校园”。她顶住压力,通过校本研修和学习型组织建设,让教师们热爱读书、热爱教育,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最终厚积薄发,使南马路小学成为全国知名学校。  任小艾:原北京市119中学教师。《人民教育》于1989年第6期发表本刊记者撰写的长篇通讯《任小艾》,奠定了她作为全国知名班主任的坚实基础。1989年国家教委的新春教师茶话会上,任小艾的发言“一鸣惊人”,许多新闻媒体都将镜头对准了她。但本刊记者注意到,当时报道任小艾的报纸和电视台几乎“众口一词”聚焦于“爱学生”。经过反复琢磨,他最终将通讯的主题确定为“做好‘80年代中学生’的德育工作”,令读者耳目一新。任小艾正是敏锐地把握了上世纪80年代中学生的新特点,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创造出了一套全新的教育方法和艺术,成为新时期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做好班主任工作一个不可多得的典型。当时,正值邓小平同志指出“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即思想教育,而《任小艾》恰逢其时,所报道的内容适应了全国青少年“心灵的雕塑”工程的需要。通讯发表时,离任小艾“一鸣惊人”之时已近半年,但仍然在教育界产生了强烈反响。此文发表7年后,又在东南亚华语界广泛传播。20多年过去了,任小艾依然在中国基础教育界具有持续的影响力。

  倪谷音:特级教师,“愉快教育”创始人。《人民教育》1990年第9期用大篇幅推出系列文章,对上海市一师附小等学校开展的愉快教育经验加以介绍。从那时起,倪谷音的名字和“愉快教育”一起开始走向全国。本刊还在1997年第3期发表了倪谷音《愉快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探索》一文。“在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上,强调愉快发展,旨‘在发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强调愉快发展的相辅相成,这是对当前导致学生苦学、失去童年欢乐的‘应试教育’的一种反抗,又是对充满乐学气氛和童年幸福的生动活泼的教育局面的呼唤。”她说,“教孩子5年,为他们想50年,为国家为民族想500年”。随着“愉快教育”实验的深化,不少地方开始建立“愉快教育”实验基地,许多学校从实际出发,在实践“愉快教育”中获得了成功。一些外国媒体也争相报道倪谷音和她的“愉快教育”。

  冯恩洪:特级教师,上海建平中学原校长。1993年9月,《人民教育》以4万多字的篇幅推出本刊记者采写的报告文学《跨世纪教育工程》,翔实记录了上海建平中学8年的整体教育改革。此文一举奠定了冯恩洪和建平中学在基础教育界的地位,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多个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发专文号召学习这篇文章并组团前往建平中学考察,澳大利亚驻沪领事馆将通讯译成英文传回国内。时值《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之年,建平中学的改革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其核心理念是“规范+选择”、“合格+特长”。围绕这一理念,冯恩洪开展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如评选“特长三好学生”,开设扬长的“第二课堂”,“按程度分层次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压缩授课时间,加强选修课,叫每一堵墙壁都说话,让学生自主管理等。他说,“既要坚持全面发展,又要让学生个性健康和谐地发展,要给学生以选择的余地。”“我们建平所做的,就是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地完全地得到发展,改‘补短教育’为‘扬长教育’。”这些理念在当时极具冲击力。之后,他继续开展一系列前沿性的改革,如探索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进行学校管理输出和集团化办学的尝试。本刊在2000年和2002年再推两篇报道:《一个深刻把握理想和现实的开拓者》和《探索者的无愧人生》,深入追溯其教育思想、个性特点与成长经历,挖掘其改革精神,深受读者好评。

  洪宗礼:特级教师,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曾任教于江苏省泰州中学。1995年6月《人民教育》发表通讯《收获在金色的秋季》,全面总结了洪宗礼的成长过程和重要成就。洪宗礼努力十余载,完成了他理想中的一套语文教材:注重引读、重构合理的结构(即他后来所说的“链”)、注重读写听说的有机结合。在研究中,这位语文教师常“走火入魔”。他相信“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他的生命就是为了做事而存在的。文章发表后,极大地推动了这套教材的普及。通过这篇文章洪宗礼先后结识、联络了近200名教材专家,开始了为期数年的中外教材比较研究,其成果“中外母语教材研究”获得了江苏省社会科学一等奖。2007年第21期本刊发表凝聚其诸多真知灼见的万字长文《语文教育随想录》。2009年本刊再次发表其回忆性文章《30年,峥嵘岁月稠》。文中他写道:“人在事业、生命遇到挫折的时候,要用微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旺盛的生命之火……要在微小的希望中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只有‘无我’,‘我’的价值才是永存的”。

  刘让贤:特级教师,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什巴小学原校长。《人民教育》于1997年第9期刊发了长篇通讯《唱响在青海高原的教育诗——刘让贤写真》及本刊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国家教委发出了《国家教委关于向刘让贤同志学习的决定》,掀起了学习刘让贤的高潮。刘让贤原籍天津,自愿扎根条件艰苦的青藏高原,对学生、对乡亲倾注了全部关爱,自己却甘于清贫;他因地制宜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以德育人,以情育人,以智育人……他说:“我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中获得。” 于漪:上海市首批特级教师,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原校长。1981年4月,《人民教育》发表了本刊记者与于漪老师的一次对话《关于语文教学的启发性》。于漪不是将学生作为教学的被动接受体,而用了极大的精力研究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些做法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文中的许多实例被许多教师直接拿去实践。20世纪80年代于漪在本刊发表了近十篇短文,从各个方面谈了语文教学、教师从业方面的经验。其中,于漪从教40年的感怀演讲《奉献——教师的天职》(1992年第4期)是一篇留在很多教师记忆中的激情文章,理智与激情充溢其中:“‘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开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如果逝去的岁月可以重新归来,青春的年代可以再次度过,那么,我依然毫不犹豫地选择教师这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2004年本刊发表于漪的《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探讨课堂中情感、兴趣、态度、氛围等人文、精神因素的价值和调动技巧。2008年本刊再次发表于漪的回顾性文章《用心歌唱不寻常的30年》,被读者评价为“有了第二次解放的感觉”。

  霍懋征:全国首批特级教师,原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人民教育》在1983年第1期上发表通讯《教育世家》,介绍并反映了在教坛驰名的霍懋征、赵树楷夫妇的经历、造诣、思想和精神,充分展现了霍懋征老师勤勉、爱生的形象,打动了全国的读者。1996年1月本刊发表通讯《杏坛名宿——霍懋征》,记述了这位名师的近况、教育经历、教育思想和愿望。霍老师说:这篇文章是目前写她的文章中最令她满意的。2010年3月在霍懋征老师去世后,本刊发表《平凡的传奇》,总结这位当代教育家的一生以及成就背后的精神。“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也没有教育”,“人人都可成才”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都出自她之口。

  马芯兰:特级教师,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原校长。《人民教育》1984年第8期发表马芯兰《我怎样上小学数学课》一文。文中“寓知识教学于日常活动之中”、“利用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些在教改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的数学教学经验显得十分新鲜。同年8月,北京市教育局发出了《关于向马芯兰同志学习的通知》,并直接组织推广马芯兰的教学改革经验。1984年第10期,本刊紧接着发表林崇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马芯兰数学教学法的剖析》一文。马芯兰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992年和1995年,本刊分别发表有关她的两篇文章《谈马芯兰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经验》、《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继续关注其教学改革的最新思想。马芯兰教学改革的特点是,“根据儿童学习过程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运用学习迁移的原理通盘改革小学数学的教材和教法,教学中突出重点知识的教学,给基本概念、原理、法则以中心地位同时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适时进行渗透,使学生形成一个好的认知结构”。她说,教学法的“核心是把最基本的东西牢固地掌握住。这样才有能力不断地去探索。”“知识就像一棵树,是一个有机整体。”

  钱梦龙:上海市首批特级教师,曾任上海嘉定实验中学、上海桃李园实验学校校长。《人民教育》1985年第5~6期合刊发表报告文学《特级教师钱梦龙》,深入报道了钱梦龙的教学艺术与思想。钱梦龙“教课不肯墨守成规,改革,是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看似寻常的课,却能在听课者心中“荡漾着景仰的波澜”。他的课堂让“孩子们恋恋不舍”,是“一场没有排练的‘戏’”。他勤奋而痴迷,却因为不墨守成规而常常遭遇“东方式的嫉妒”,很多时候他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不喜欢他的人说他“骄傲”,但他并不争辩,“不仅在理论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而且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上,一次又一次地印证了自己的观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许,这就是钱梦龙的‘骄傲’”。文章发表后,人们更加全面、真实地走进了钱梦龙个性教学思想的深处。

  顾泠沅:特级教师,上海市教科院原副院长,曾在上海市青浦县任中学教师达10年。1986年第7~8期《人民教育》发表顾泠沅的《上海青浦县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认识》,详细介绍了大面积提高青浦教学质量的改革经验,如用整体、系统、动态的观点认识教学,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指导学生开展模仿性尝试、探究性尝试活动,运用概念变式、背景复杂化和配置实际应用环境等手段组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灵活转换、独立思考的能力等。1990年10月,国家教委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后,认为青浦实验是符合数学教学规律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十分有益。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在本刊1991年第6期发表文章《学习青浦经验 深化教学改革》,全国兴起了学习青浦教改经验的热潮。紧接着本刊1991年第7~8期合刊发表通讯《顾泠沅和他教改实验的伙伴们》,讲述了青浦实验背后的故事,深刻揭示了他们坚忍不拔的实验精神。顾泠沅说:“同是一杯苦酒,有人提炼的是一种苦味,有人提炼出的却是可以燃烧的酒精。”“要抓住今夜,因为明天从今夜开始。”20世纪末,他转向了对教师教育的研究。2003年,《人民教育》又以11页篇幅及时刊登了其“行动教育”研究的成果《以课例为载体引领教师发展》,“行动教育”模式很快在全国推开。2008年改革开放30年之际,本刊再次发表其回顾性长文《亲历青浦教学改革30年》,他于文末写道:“学习是根,让我们不断解放思想;调研是根,让我们取得改革的发言权,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实验和实践是根,凡事须经实验、实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叫实事求是。” 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斯霞:特级教师,退休前长期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人民教育》于1962年4月发表斯霞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心理学探讨》一文,系统总结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识字教学方法,用不可争辩的事实打消了舆论的怀疑。随后1962年6月和9月本刊又分别发表了斯霞的《漫谈识字教学》、《教学生把字写好》两篇文章,更深入地介绍了她的这种识字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迅速蜚声全国,成千上万的小学语文教师受到了启发:随课文识字的方法既有效率,又记得牢,还可以达成讲读写用“四会”的神奇效果。“文革”期间,斯霞老师的“童心母爱”遭到批判。“文革”结束后,本刊于1978年8月发表通讯《桃李芬芳人未老》,对斯霞的从教经历和近况以及“童心母爱”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报道,这是“文革”后第一篇为斯霞平反的通讯,在新时期的教育界重又树立了斯霞这面旗帜。作为历尽沧桑的一代师表,斯霞老师还分别于1982年12月和1987年7月在本刊发表了《对青年教师提几点希望》和《我为什么要终身当小学教师》两篇文章,她说:“如果把整个教育看作是一座宝塔……任何一位登上宝塔顶端的人,都不可能逾越这一基础教育阶段……”“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泼泼的人,不是机器,即使他们只是六七岁的娃娃,也有他们各自的思想、情感,有他们对社会上各种事的看法想法,有他们各自的喜怒哀乐、忧愁爱憎,有他们各自的听从和逆反心理。”两篇文章都曾在当年引起很大反响。1996年本刊再次发表《永远做教师》一文,把斯霞退休后的生活介绍给了读者,也表达了一位名师永远解不开的教师情结。文章被多种书刊转载。

  刘纯朴:曾任教于原北京市通县一中。《人民教育》1978年第7期发表由本刊记者采写的通讯《春雨之歌》,对班主任刘纯朴进行了报道。文章发表后,全国各报刊纷纷转载。通讯讲述的是刘纯朴为扭转被“四人帮”破坏的学校教学秩序和社会风气,对学生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细如春雨般的教育,把一个个“淘气包”转变过来的故事,为教育战线开展拨乱反正工作提供了新鲜经验。很多教育界人士认为,这篇通讯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文字等方面来看都有新意,特别是从政治思想教育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是粉碎“四人帮”以来社会影响较大的一篇文章。文章上报给当时主管教育的国务院副总理、国家科委主任方毅。方毅看后大加赞扬,经邓小平批示同意,这篇报道又在《人民日报》发表,教育部和北京市召开大会,授予刘纯朴“全国模范班主任”称号,号召全国教育界向刘纯朴学习。

  李吉林: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从1978年探索情境教学开始,李吉林先后书写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辉煌三部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1980年第4期《人民教育》首次发表了李吉林的《一年级口头作文初探》。此后,《值得憧憬的事业》、《我心中神圣的日子》、《我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如诗如画》等系列散文陆续在本刊发表。教师职业“如诗如画”的新鲜比喻在全国读者心中引起共鸣。1991年第5期本刊大篇幅刊登了李吉林的标志性理论文章《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情境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小学语文教学一至五年级全过程进行探索改革,从外语教学中运用情景进行语言训练得到启示,借鉴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境界学说’,吸取传统教学注重读写以及近代直观教学的有效因素,总结出‘情境教学’体系。”“情境教学在操作过程中,注重情感的作用,把儿童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二者互为手段,互为目的,不仅促进了学科能力的‘特殊发展’,而且促进了儿童智力、情感意志的全面发展。”情境教学逐渐为专家、社会广泛认可。1996年开始,本刊开辟专栏“李吉林教艺录”,向全国推广情境教学。“教艺录”中的八篇文章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了轰动效应。情境教育至今影响深远。

  毛蓓蕾:特级教师,曾长期任教于上海市虹口第三中心小学。《人民教育》于1980年第6期发表长篇通讯《塑造孩子们美好的心灵——毛蓓蕾老师思想品德教育纪实》。文中写道,“她不仅能观察到学生表情、行为上细微的变化,而且能窥探孩子心灵的奥秘,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按照儿童心理活动的特点,品德形成的规律,塑造孩子纯朴而美好的灵魂。”她长期的德育工作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通过“具体、生动、形象地形成道德观念”、“在情景交融中激发道德情感”、“在道德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有效的教育途径,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撒下品德的种子。文章发表后,毛蓓蕾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以及崇高的师德为全国读者所了解,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邱学华:特级教师,尝试教学理论的创设人。“文革”后,他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儿童学习计算的规律,研究出全套口算量表,并写成了《小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一文,在《人民教育》1980年第12期上发表。此文发表后反响热烈,读者纷纷来信,或要口算量表,或咨询问题,或表示愿意参与研究。此后,在小学数学教学法研究的基础上,邱学华提出了尝试教学法,刚开始时受到多方质疑。随着尝试教学法提升到尝试教学理论,并逐步发展成熟,《人民教育》又用较大篇幅发表了邱学华的重要文章《尝试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1994年)和《尝试学习的原理与策略》(2002年),使尝试教学法和尝试学习理论走向全国。“尝试是创造的前提,是成功的阶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是尝试。”“尝试教学的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即学生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练习在前,讲解在后;活动在前,结论在后……”30年来,邱学华的学术理论一直在中国大地传播,实验学校达2300多所,受教学生3000多万人。 
33.特色学校建设 《人民教育》2009年第3~4期合刊和2010年第3~4期合刊连续推出“特色学校建设”专辑。两本专辑均以重庆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蓝本,前者是对特色学校建设一般理论与实践的阐释,后者则突出特色学校建设中更本质、更核心的问题——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专辑针对当前基础教育从整体上进入了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均衡发展成为今后义务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的新形势,对区域教育、学校教育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观念和实践上的引领,提出“特色发展,文化育人是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走向,是改变千校一面的局面,突出选择性,多样化、个性化地办好每一所学校的关键举措”等重要观点。专辑出版后,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的300多个考察团、600余所学校到重庆实地考察,其中包括台湾地区80余人的教育参访团、广东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学员团等。同时,重庆特色学校研究人员也应邀去全国各地作专题报告。重庆市特色学校建设的经验也引起了教育部相关部门的重视。 21.多元智能理论 2003年第17期《人民教育》发表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的一篇回顾性文章《多元智能理论二十年——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上的演讲》。多元智能理论自1983年引进中国后,在基础教育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此文对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中产生的诸多误区作出回应:1. 不适当地夸大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作用,与不能正确把握多元智能理论和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区别有着直接关系;2. 多元智能理论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价值中立是它的重要特点;3. 多元智能不是也不应该成为教学内容;4. 多元智能和教学内容的联系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任何一种智能特点都会在多种不同的教学内容里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教学内容都需要运用并且可以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

  7.人才学的建立 1979年,《应当建立一门人才学》和《试论人才成功的内在因素》等文章在《人民教育》上发表后,在全国特别是青年中产生很大影响,《中国青年报》、《文汇报》等先后转载,一时间引起了人才研究热。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和中共北京市委联合举办的国庆30周年学术研讨会,还专门分设了教育学、人才学分会,由《人民教育》的同志负责具体筹备工作,进而促进了中国人才研究会的成立,推动了我国人才学的创立,开拓了教育工作的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