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感人的故事50字:跟《百家讲坛》的成功人士学说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53:07

有一人曾说过:“出名靠事件,事件靠成功,成功靠思想,思想靠学习。”

《百家讲坛》之所以成功,在于找对了讲话的人。而易中天、于丹、马未都之所以成功,在于找对了讲话的方法,而这讲话的方法,不排除这三人有天生的本事,但没有天赋的主,通过学习和自己锻炼,也是可以掌握这方法的。

其实这套说话的方法,倒也并不是什么天大的秘密。

这《百家讲坛》的核心“成功”说话套路,总结归纳一下,就是:一理、二辞、三波折的推理演绎。

这“一理”就是要有绝对的断言,上来就是一口“真理”把牙咬住,不容置疑不容辩驳,没有商量的余地。

这“二辞”就是要用一俗一雅两个方面来证明“真理”,“一俗”是让任何人都能听明白他说的意思。“一雅”是足可以证明他有文化,可以上升到学术的层次。

我这样来解释“二辞”,可能有人看不懂,我就随便举个例子,譬如我解释《周易》中的“王假以庙”之意,先用“显诸仁,藏诸用”一说,你们肯定听不懂,但足可以显示我有文化,有水平,深不可测哈,这就是“一雅”,接着,我再说“王假以庙”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意思,哇塞,所有人就都听明白了,这就是“一俗”。

“三波折”就是在说清一件事时,要先引一段正史的考据,再附会一段传奇的故事,最后再抖一个笑话的小包袱,OK,“一波三折”来完成一段完美的推理演绎的精彩宣讲。

千万别小看这“一理、二辞、三波折”的技巧,因为人类进化到现在,无论古今中外,最能接受的,就是这套说话方式,按亚里士多德的话讲,这是“修辞学”,从心理学上讲,这就是“刺激与反应”的最佳模式,从传播学上讲,就是最有效的暗示手段。按老北京俗话讲,就是:“我就爱吃这口”哈,没办法,不能较劲,这才是本事,本事一般比学术管用。

我上述所说的属于技术要点,只要大家爱听就行,成功跟学术无关,学术本身就是无所谓的事情,老子《道德经》早说过:“绝学无忧。”老百姓更说过:“这世界离了什么学术,地球都照转!”

我把这讲话的“绝招”都告诉你们了,剩下的就是回家练去吧,听我的没错,仅有理论是不行的,除了把我说的真知牢记在心以外,还要把你们的嘴皮子练到铁齿铜牙的地步,就像儒家所言的“知行合一”般才行,好好练,你肯定能登上《百家讲坛》的舞台,到时候,你会跟易中天、于丹、马未都一样牛掰!

摘自: 江心岛 独家披露《百家讲坛》的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