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崎广岛原子爆炸视频:这个科普节目拴住千万听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48:33

这个科普节目拴住千万听众

2011年05月14日 14:29
来源:羊城晚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阿布姆拉德(左)与克鲁尔维希

■周末视窗

一个科普类广播节目每年顶多播出10期,却获得超过百万的听众支持,并吸引1800多万人通过网络“播客”下载收听。在崇尚娱乐速食消费、媒体受众乐于制造甚于接受信息的时代,这个由美国纽约WNYC电台制作、名为《无线电实验室》的广播节目创造了一个奇迹,其秘诀何在?

“一种新美学”

《无线电实验室》节目最新一期名为《失物招领》,包括几个小故事,正在全美几百家公共电台播出。

第一个故事中,一位名叫莎朗·罗斯曼的女子讲述自己童年的奇特经历。她当时在玩捉迷藏,摘除蒙住眼睛的布条后,尽管身处自家后院却对周围环境一无所知。成年后,罗斯曼偶然发现别人也有过类似体验。接下来,一位神经学家在节目中对罗斯曼的经历给出“诊断”,并向听众解释人脑辨别方向的机制。

在另一段故事中,名叫艾米莉的年轻女子遭大卡车撞伤,陷入半昏迷状态,最后其男友向医生证明她仍有清醒意识;还有一个故事则讲述了鸽子神奇的方向感。

这些故事每段长约20分钟。听众得专心倾听一小时才能听完所有故事,其间无法更新“微博”状态,没法玩手机游戏,也不大可能查看电子邮箱。对于新媒体时代习惯执行“多任务”和“实时互动”的人来说,这一个小时似乎有些“浪费”。

然而,《无线电实验室》自2005年以来积累了一批忠实“粉丝”,其中不乏曾经视听广播为“过时”的年轻人。该节目曾获得2010年美国广播电视文化奖(也称“皮博迪奖”)。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美国生活”频道制作人艾拉·格拉斯对《无线电实验室》大加褒奖,称其为广播媒介创造了“一种新美学”。

一对忘年搭档

37岁的贾德·阿布姆拉德和63岁的罗伯特·克鲁尔维希是《无线电实验室》的主持人,前者同时也是节目制作人。

从外表上看,两人并不太像一对搭档。阿布姆拉德衣冠楚楚,戴着眼镜,谈吐斯文,态度热情而又周到细致。他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双亲一个是外科医生、一个是生物学家。

克鲁尔维希则像一位和蔼可亲的大学教授,阅历丰富,幽默健谈,总能逗得大家发笑。他曾是一位颇有名气的电视记者,也在公共广播领域浸淫多年。

《无线电实验室》诞生于2002年,最初每周日晚在WNYC调幅电台上播出,每期3小时。WNYC电台高级副总裁迪恩·卡佩洛介绍说,这档节目本是个实验,为了填补电台周日晚上的空挡时间。

阿布姆拉德当时是节目主持人,主要任务是播放纪录片,间或加入几句即兴评论。电台后来发现,阿布姆拉德颇有特色的背景音效和独白,使节目变得生动有趣。卡佩洛于是建议:“贾德所做的实际上比我们试图要展现的内容更加有趣,何不辟出一个小时让他专心做?”

阿布姆拉德从未学习过科学,他甚至说自己对科学不太感兴趣,只是“对世界好奇”。在俄亥俄州奥伯林学习音乐时,他对传统的作曲过程兴趣不大,却热衷于上技术课,学会剪辑、混编不同的录音小样。从学校毕业几年后,他意识到为电影编曲的梦想无法实现,才想到广播。他先在WBAI电台义务打工,很快就当上了节目主持人,并开始为WNYC和NPR制作节目。

阿布姆拉德遇上克鲁尔维希,两人一拍即合。初识阿布姆拉德,克鲁尔维希常以前辈身份给这位年轻朋友提建议。2004年,《无线电实验室》演变为每期一小时、话题更有针对性的节目,克鲁尔维希频繁以嘉宾主持的身份参与其中,两人最终成了固定搭档。

“不过时”的魅力

无论内容或形式,《无线电实验室》每期节目的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编排。传统新闻报道有板有眼叙述事实,往往失去亲身经历事件时一步步发掘真相的趣味和兴奋感,而两人试图在节目中还原这种感觉。

经过精心编排,《无线电实验室》的每一期节目更像是一出出广播剧,可以反复倾听,没有过时之虞,这似乎有悖于当前流行的媒体消费习惯。后者讲求“速度”,新媒体技术强调如何让信息最快抓住受众眼球,消费者则快速接收并消化大量瞬间就过时的信息。

不过今日媒体的另一特征是能够被“凝固”:通过光碟、网络下载文件等技术手段,延长在时空中的生存。

这也许是《无线电实验室》成功的奥秘所在:节目的大部分听众通过在网络上播放或下载“播客”的形式收听节目,此人当时可能正在坐地铁上下班的路上,或者正在打扫厨房,或者已经躺上床准备睡觉,没有其他事务干扰,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耳机里传出的声音。

正如阿布姆拉德所说,假如《无线电实验室》像10年前的广播节目一样,只播出一次就从电波中消失,那么制作人实在无谓投入那么多精力去打造一个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