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股份有限公司:独特地貌“中国丹霞”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42:34

  资料图片:7月30日清晨,登山爱好者在湖南崀山“八角寨”丹霞地貌风景区拍照。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新华网广州8月2日电(记者 车晓蕙 肖思思)由中国地质学家起名、“像红色霞光一样美妙的地貌”——“中国丹霞”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广东丹霞山等6大中国独特的丹霞地貌以捆绑申报的方式,共同成为中国第八项世界自然遗产。

  正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出席世界遗产大会的中国丹霞申遗专家组组长、中山大学教授彭华2日在电话中对记者说:“当主席的锤子敲响,宣布‘中国丹霞’通过的时候,代表团的许多人都哭了。真是说不出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

  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已增加到40个,其中自然遗产8项,此次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6大丹霞地貌包括中国6个省的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东丹霞山、湖南崀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

    资料图片:7月30日黄昏,一位登山爱好者在湖南崀山“骆驼峰”丹霞地貌风景区游览。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中国丹霞”是一个系列提名的世界自然遗产,此次入选的六大丹霞地貌分别属于“青年早期”、“青年晚期”、“壮年早期”、“壮年晚期”、“老年早期”、“老年晚期”,讲述了“中国丹霞”地貌发育的传奇,呈现了一个完整的自然故事。

  丹霞地貌是由中国地质学家命名的地貌学名词,指的是一种有着特殊地貌特征以及与众不同的红颜色的地貌景观。丹霞,这个术语被引入地貌学,是已故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冯景兰和陈国达先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广东韶关的丹霞山命名的,并发展成为一个特殊的地貌类型。

  据专家介绍,丹霞地貌并非中国独有。地质学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偏红色河湖相沉积岩统称为“红层”,红层上发育的地貌被称为“红层地貌”,丹霞地貌就是“红层地貌”的一种。因此丹霞是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特殊自然地理现象和红层地貌类型。

 资料图片:7月30日清晨拍摄的湖南崀山“八角寨”丹霞地貌风光。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中山大学教授彭华说,以“中国丹霞”系列提名的方式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意味着“丹霞”这一由中国学者发现、命名的地貌和概念获得国际学术界认可,这是丹霞地貌走出国门的一个途径。

  根据中国地质学家的研究,目前中国已发现并被证实的丹霞地貌已达800多处。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

  “‘中国丹霞’能够申遗成功,关键是丹霞地貌资源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彭华介绍,“这次被列入世界遗产适用标准是第七条‘美学价值’和第八条‘地球科学价值’,这对‘中国丹霞’来说是‘实至名归’”。

   资料图片:7月30日,一位游客在湖南崀山丹霞地貌风景区扶夷江上乘竹排游览。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以“美学价值”来看,“中国丹霞”是一个由陡峭的悬崖、红色的山块、密集深切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及碧绿的河溪构成的景观系统,整体为临水型峰丛——峰林景观,被天然森林广泛覆盖,构成丹山——碧水——绿树——白云的景观组合。

  而以“地球科学价值”来看,丹霞地貌又被称为讲述地质变迁的“活化石”:各红层盆地清楚地记载了白垩纪以来中国南方区域地壳演化的历史,是地球上一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独特的自然区域。

  把“中国丹霞”捆绑在一起申报也是此次世界遗产申报的一个亮点。丹霞申遗工作于2006年7月提出,年底正式启动。中国政府组织专家从近八百处丹霞地貌中,最终精挑细选了6个丹霞地貌景区,这6大景区由不同发育阶段的丹霞地貌区构成,按“青年期”到“老年期”的地貌演化阶段排列,形成一个完整的演化系列。

  贵州赤水是“中国丹霞”提名项目中面积最大的丹霞景观。贵州省政府副省长辛维光说:“‘中国丹霞’是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涉及省份最多的申报项目。这一项目申报成功代表中国丹霞6个提名地的遗产价值的独特性、完整性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认可。”

   资料图片:7月30日清晨,一位游客在登顶湖南崀山“八角寨”丹霞地貌风景区后欢呼。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在申遗过程中,丹霞山的保护和管理受到各提名地政府和百姓的高度重视。浙江省江郎山的山腰原来建有一座宾馆,因为与环境不协调决定拆除,单是经营收入景区每年损失就达几百万元。景区周边居民制定了《村规民约》,共同保护和管理景区内的生态资源。迄今为止,江郎山景区的各种整治投入了近2亿元。

  正在出席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韶关市政府副市长邹永松表示:“丹霞山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这是中国的荣誉,也是我们的责任,保护好世界遗产是中国政府对世界的承诺,今后我们将把保护和管理丹霞山的责任看得更重。”(参与采写的记者冯源、刘文国、明星)

  资料图片:7月30日,一位生活在湖南崀山丹霞地貌风景区的居民从新居前走过。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新闻背景:丹霞地貌

新华网广州8月2日电(记肖思思 马晓澄)当地时间8月1日,“中国丹霞”成功地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表决,成为中国第8处世界自然遗产。

丹霞地貌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中国广东丹霞山命名的一种岩石地貌,逐渐演变为特指“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的学术名词。

“中国丹霞”是第一个以“中国”名义打头申请成功的世界遗产。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已发现丹霞地貌800多处,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

   资料图片:福建泰宁丹霞地貌(2009年5月16日摄)。新华社发(余和平 摄)

据国际上的研究资料所知,世界上红层广泛分布在除南极之外的各大洲,发育了与中国丹霞地貌相同或相似的地貌景观。因此,丹霞是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特殊自然地理现象和特殊地貌景观。

丹霞地貌由中国地质学家命名,是已故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冯景兰和陈国达先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广东韶关的丹霞山命名的,并发展成为一个特殊的地貌类型。

丹霞地貌在中国已经有80年的研究历史,在国内学术界和社会上被广泛应用,但在过去,丹霞地貌在国际上并不为人所知,也没有形成被公认的国际学术语言。

近年来随着丹霞山、泰宁和龙虎山入选世界地质公园,接触过丹霞地貌的国际专家已经逐步接受了这个中国特色的地学术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在“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网站开辟了专题,系统介绍了丹霞地貌。

特别是在中国丹霞捆绑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工作开展以来,各提名地先后邀请了多批国际专家到提名地考察,他们都经历了一个从不理解到积极支持的过程,成为中国丹霞的支持者。

  资料图片:7月27日拍摄的江西龟峰丹霞地貌景观。新华社发(胡敦煌 摄)

2009年第一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召开,标志着丹霞地貌真正开始走向世界。一方面,这一会议形成了认同丹霞地貌、支持“中国丹霞”提名世界遗产的丹霞宣言;另一方面,世界上最权威的地学团体国际地科联和国际地貌学家协会先后将会议宣言和会议纪要挂上了学会网站。

随着“中国丹霞”成功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将会有更多人开始关注和认识中国丹霞。

   在贵州赤水拍摄的丹霞地貌景观。(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张绍明 摄)

  这是在浙江衢州江郎山拍摄的丹霞地貌景观 2009年6月26日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吴春华 摄)

这是龙虎山景区风光(资料照片)。新华社发(胡南 摄)

这是龙虎山景区金枪峰夕阳美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胡南 摄)

游客在龙虎山景区内的泸溪河游览 2009年8月22日摄(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科 摄

这是龙虎山景区金枪峰景色(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周建萌 摄)

这是龙虎山景区仙水岩风光(资料照片)。新华社发(胡南 摄)

这是龙虎山景区风光(资料照片)。新华社发(胡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