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富贵金玉满堂铜钱:个税起征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11:29

个税起征点

Posted on 04月 25, 2011 by kaieconblog

正在征求意见的个税改革方案中一个最引人注目,也是最受争议的就是新的起征点应该定在什么位置。草拟的方案是起征点为3000,争论的焦点是很多人觉得3000还是设的太低了。 我想这件事情想了有一段时间了:究竟有没有什么简单的办法来确定起征点设在什么位置? 一个方式是以某个标准,比如说当地的贫困线,或者是贫困线的X倍,超过的部分才需要交税。不过X究竟定在几倍,仍然是一个很随意的事情。 另一个方式是,你定一个标准,人群中有多少人应该交税。美国的情况是,美国有将近一半的人群不用交收入所得税。比如说你套用这个标准,说中国应该有一半挣工资的人不需要交所得税,那这个起征点应该划在所谓的“中位收入”这个地方。给定中国收入不均的现状,中国的中位收入会低于平均收入。中国的人均GDP只有3万多块,人均工资收入会更低,中位工资收入还要更低。所以,按照这个标准,起征点没有太大调高的空间。除非我们觉得人群中应该只有30%或者20%的人交收入所得税,即便这样,起征点可能也没有太大上调空间,因为根据刚刚公布的北京蓝皮书,在收入水平相对高的北京: 七成普通职工年薪低于3万 蓝皮书中收录了北京市有关机构对16区县、17行业职工工资收入状况抽样调查报告。调查以职工税后到手收入计算其工资水平,不含个税及社保等。 调查表明,2009年全市普通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2.68万元,合月均2233元;全市普通职工家庭人均年收入2.20万元,合人均月收入1833元。接近70%的普通职工年工资收入低于3万元,不足1.2万元/年的职工约为2.8%,超4万元的仅14.2%。 请注意,即便你把社保和个税算回去,3000块的起征点也基本能让70%的人不用交税,这还是在北京(或者,你可能会觉得这个蓝皮书的数据有问题)。在全国,3000块的起征点恐怕能让远远超过70%的人不交税。 还有一个方式是,搞民意调查。搞民意调查就必须抽取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我怀疑(请注意,以下纯属个人猜测),如果你真的在一个有代表性的群体里做一个调查,你问这样一个问题:你能接受的最低的起征点是多少?你得到的答案会和一个人的收入水平高度相关:你要是问一个月入3000的,他可能觉得只要起征点不低于3000就行,你要问一个月入10000的,回答可能是至少5000,7000更好。你或者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问,你能接受的最高起征点是多少?我猜测,挣3000的人会觉得挣5000的就应该交了,挣5000的会觉得挣10000的怎么样也应该交了。如果你把调查的结果作一个简单平均,这样得到的起征点,很可能会接近平均收入,也许会高一点,也许会低一点。换句话说,你要是真的通过民主方式来确定起征点,起征点恐怕也不会偏离平均收入太远。如果选择平均收入,那起征点并不会离3000块太远。 一个存在问题的方式就是,你公布一个意见,然后让人自发的来提意见和建议。不是说这些意见和建议不好,而是这种自发方式征集来的意见,很可能会非常不具有真正的代表性,这样得到的意见是不能保证无偏的。 不管怎样,每个人恐怕对起征点在什么地方合理都有自己的看法。给定起征点会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调整,恐怕一个简单透明的机制来决定如何调整起征点会好一点。不然2000,3000还是5000,根本没法比较哪个更合理。 注:如果你认为本文是在论证3000块起征点合理,那你误读本文了。你如果认为本文是在论证3000块起征点不合理,那你也误读本文了。本文写的东西,和具体的起征点定在哪里无关。

 

个税起征点(2)


Posted on 04月 27, 2011 by kaieconblog 这篇其实和起征点没什么关系,但是是接着上一篇的话题的。 不少评论正确的指出,个税的征收应该充分考虑家庭的具体情况。同样的收入,家里的情况很不一样,收税的额度也应该不同。一个月入1万块的单身汉和一个月入1万块但是有一家老小要养的人,收的税一样多,就不是那么合理。 事实上,比如说美国,在报税的时候就有各种区分,一些收入是不需要交税的(比如说你放到个人养老金账户里的钱,在放进去的时候是免税的),不少开支是可以抵扣的(比如说教育指出,医疗指出,房贷利息支出)。有些时候税率是负的(比如说EITC,当你的收入极低的时候,你挣一块钱,政府还给你贴几毛钱,目的是鼓励工作,而不是只是呆在家里吃救济),老人孩子都可以增加抵扣额。 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合理的个税体系,其实不是,至少很多美国的公共财政专家觉得不是。为什么?这里面有很多原因,这里随便说几个: 1. (意想不到的)扭曲。美国买房的利息支出是可以抵税的,这个政策的目标是减轻购房者的经济负担,但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这也间接的导致了美国投资结构的扭曲:过多的房地产投资和过少的生产性投资。美国的雇主如果向雇员提供医疗保险,这部分钱,尽管也是雇员福利的一部分,是不用交税的。但如果雇员用工资自己去购买医疗保险,则是要先交完所得税,再去买保险。这导致了美国的医疗保险,在多数时候都是由雇主提供的。这件事情的坏处是:普通人并没有动力去比较选择不同的医保方案,而只是被动的接受雇主提供的医保。缺少了亿万最终消费者的比较和选择,让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是导致医疗费用和保费的增长难以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不少。导致这些发生的原因都是,你试图通过调节税率来实现一些目标,但因为税率不同带来的扭曲很可能是让人意想不到的。 2.缺乏透明度和难控制的隐性财政支出。你给一个人免税或者减税,和收这个人的税,然后再给这个人发补贴在结果上是一样的。你可能觉得后面一种方式属于多此一举,但这也说明了,免税也是一种财政支出,那些没有被收上来的税就是支出。但是,免税比起收上来在发回去有两点劣势:一是你很难追踪那些从来没有收上来的钱,但是你想对容易追踪那些花出去的钱。损失1万块的财政收入和多花了1万块的支出,结果上看可能一样,但是后者要比前者容易问责的多。因此,从透明度的角度上说,一视同仁的收税,然后给需要补贴的人发放补贴,要比直接减免税有优势。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美国这样一个赤字需要控制的国家,控制支出,比控制那些没有实现的税收收入要简单的多。这也是美国的赤字委员会的一个重要建议就是取消一些所谓的“税收支出”-用减免税的方式来进行财政支出的方式。 3.操作性。填过美国税表的人大概都知道,那个东西烦得不行。我本人已经彻底放弃了自己填税表的念头,每年都要花钱买软件填或者花钱找人帮着填。想知道报税有多恐怖,大家可以瞻仰一下奥巴马的税表,满满59页纸!这就是为了在各种地方考虑进各种情况的一个副作用,你的税收体系会变得异常繁琐。 所以,在最宏观的层面,设计税收体系的时候,总得面对一个权衡:简单,透明和少扭曲,但同时缺乏人性化和人性化但复杂,不够透明和产生扭曲的税收体系。很少有人愿意走极端,因此合理的选择也许应该是一个折衷。但不管怎样,知道这中间存在取舍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