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岛江南造船厂招聘:她从军山湖走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17:48

她从军山湖走来

 

   一篇好文章会吸引你,使你感动,使你内心产生共鸣,甚至会改变你的人生,改变你的生活。

在当今,华丽而空洞的、粗俗下流的、各种文章充斥整个网络,在浩瀚的文章里想读到一篇好文字并不容易。

上世纪60年代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有群从小到幼儿园的娃娃大到初中没毕业的少年,被送到江西进贤军山湖畔石灰岭脚下的“中侨委五七干校”,在这里度过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虽然同在一个干校,居住地大约相隔2、3里地,但我不认识比我小四岁的作者王小蓉,当时小蓉也就11岁,认识她是在四十年后我读了她的博文《遥远的军山湖》。

 

“在麻房村的食堂前面一所简易“干打垒”成了临时教室,所谓墙仅仅齐腰高,四周几根柱子撑着个屋顶……我第一次在这样教室上课,心总是拉拽不归,黑板上的分数、小数迷迷茫茫,眼光常常不自觉地越过低矮的墙,那边食堂的炊烟从一片片瓦片下钻出,屋外蒙蒙细雨又将炊烟团团罩住。”

 

她描写的是干校初期给这些娃娃们设立的“学校”,老师就由干校的“大人”充任。干校按当时时兴的做法由1、2、3、4连、基建连和红卫连六个连队组成,分布在石灰岭周围的几个自然村。生活的突变在11岁孩子的眼里充满了新奇和莫名的兴奋,而“大人”们却背负着沉重的各种“问题”在这里接受“改造”,父母同在一个干校也可能不在一个连队,大些的孩子被集中到红卫连上课,小孩子则随着父母挤在集体宿舍的单人床上,父母不在一个干校的则分别带着孩子离开北京去到各自的干校,当读到小蓉一边听着北大荒的故事,一边思念在北大荒的哥哥(哥哥也才16岁)和在河南的父亲及二哥时……我几乎读不下去了。

这就是1969年到1973年的中国。

军山湖是鄱阳湖南面的一个小湖叉,传说三国时期孙权在此操练过水军而得名,麻房村是湖畔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水田周围是不高的小丘,植被多为人工种植的衫、松、竹,一连就驻扎在这里。

 

“……鄱阳湖通北京吗?”远离北京的孩子们站在山顶望着远处的湖面想着,谁能回答?

 

《遥远的军山湖》是小蓉在离开干校29年后写下的,文章以朴素平实的笔触把我带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里,在她的笔下,孩子们结队冒雨上学路上的遇险,爬起来后脸上不知是泪、是雨还是泥水;到学校后“第一件事就是坐在教室脱下雨靴,哗哗往外倾倒那灌满的雨水,更确切的说是泥水。”;在简陋的土坯教室里上课时,小蓉是这样写的:“木窗板被木棍支在窗外,雨顺着板面哗哗倾泄,前排的宿舍屋顶,灰瓦层层叠落,其间为透光还相夹几块玻璃瓦,只见雨水在瓦楞上迸溅。我在想哪间是姐姐小彬的宿舍,姐姐的棉被一定很舒服,我好羡慕姐姐能住校。中午,我们还要冒雨返回一连去吃饭后再来上学……”

 

和大人们一起参加“双抢”、夜晚到校部看电影、到锺陵赶集等一幕幕的怀想,把沉淀多年的往事从记忆深处翻出来,仿佛就在昨天。,当她回到北京后看不到“袅袅炊烟”、闻不到“火烧草的味道”、听不到“起伏在池塘边得蛙鸣”的那种迷失;对江西石灰岭干校、同学、军山湖的那种怀念,深深触动着我的心灵……

 

在她的另一篇文章《重回石灰岭》里,她与一群当年的伙伴回到35年前的干校,寻找当年的记忆。从进贤县城到当年的钟陵公社,到基建连、四连、校部、三连……一步步接近一连的家,一步步的回忆,一步步的回想,“队伍阵线越拉越长……”找到“家”的人纷纷照相留念,与小蓉的只身“奔”向麻房村形成强烈对比,追寻遥远而熟悉影像的急切之情跃然纸上。红卫连上课时的走神……与小清鼻涕等的上学路上……几段回忆、“一连没了”后的失落和对当年小伙伴的呼唤……读来更能深切体会:是什么让这些当年的小孩这么牵挂这么怀念干校,是什么让这些孩子在数十年之后一次次聚在一起。


   在“重回石灰岭纪实”里,当年的小女孩已经不再年轻,然而那种寻找旧日记忆的急切之情如同交响乐里的呈示部那样,新、旧两个主题交相出现并形成强烈对比。经过基建连、四连、校部等,节奏逐步加快,在独自一人向一连“冲”去时,像是牵着我的心一般跟着她直奔一连——直到“一连没了,军山湖没了”一段,就像交响乐的展开部——乐曲到达最高潮后突然来个停顿,让你的心都揪紧了,感觉到没着没落的,那种震撼人的失落感太强烈了!读到这里每每会感到一种窒息…… 

 

真实的感受源于丰富的思想内涵,《遥远的军山湖》和《重回石灰岭》给我读到的不是文字,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个人的内心独白。她的文章深深感动着我,当我终于面对着她倾听着她,端详着她的时候,我看到的是她的内心,是她的美丽。这种美,像雨水渗透土地般渗进我的心深处,让人感动的美。她不是个女强人,没有那种咄咄逼人的豪气,相反,是个柔弱、多愁善感、善于忍让的“小女人”。我读着她,体会着她的思想,体会着她内心的爱,体会着她的美。我突然明白了,一个人的美是通过她的真诚焕发出来的,这种美可以经受岁月的磨砺,可以跨越年龄,可以温暖别人,给当今的文坛带来清新的感受。

 
   王素蓉,北京人,现就职于长篇小说选刊,其作品《逝去春色何处寻》收入2004年第四期“长江文艺”;《暮霭里盏盏灯火唤归家》发表于09年第四期“文学报”和“慈溪日报”;《多少风雨事 旧时月色中》发表于09年7月24日“北京青年报”;《由周文之死想到的》发表于09年第八期“人物” ……

 

 

                                                      2011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