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另一半百度云:华泰联合证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3:27:27

美国城市中心之衰败(上)
 来源:国务院研究中心 2007-08-09
 
  一. 美国城市中心形成的历史回顾

  

  从城市最初的形成历史过程来看,早期城市的特点是其需要有一显著的地理中心。人们可以在城市中心作宗教祷告,去市场购物和与其他人交流。早期的城市中心还需要有足够的密度以便于有效地存储货品,推销货物给周围的民众。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中心在商业上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但接收和存储货物,而且要求在同一地点提供金融保险和其他的服务。市中心不仅是贸易的中心,而且逐渐被赋予更复杂的责任,包括文化,艺术,金融,出版,保险和购物等等。

 

  美国城市衰败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现象,一个后工业革命的产物。在这之前从城市诞生的很长时间,城市中心成为政治,艺术,文化,贸易,金融,商业,交通中心都起着重要和决定性的作用,远远非其人口比例可比拟。

 

  美洲大陆幅员广大,大量廉价的土地和早期移民大多从事农业工作的特性使美国对城市发展的要求并不迫切。但最终人口的大量增加,数量庞大的跨大陆贸易,内部贸易和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使发展城市有很大的优势。城市发展有了其必要性和可能性。到19世纪初期纽约,波士顿,巴尔地摩,费城的城市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到19世纪下半世纪,这些城市以中心市场,公共聚集中心,和文化艺术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样板。城市发展在独立战争之后由于贸易和制造业开始扩张加速发展;工业革命为城市中心的发展进程展开了崭新的一页,影响深远。主要是农村人口的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经历了一场城市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人口从1830年的8.7%增加到30年后的20% 。

 

  随着全国铁路网络向西延伸,中西部也发展出自己的经济财政中心。在这一轮扩张中,并不是贸易和艺术催化了这些新兴城市的开发,而是工业经济。19世纪90年代发展最快的城市不是那些历史文化中心如纽约波士顿,而是如底特律,克里夫兰,匹兹堡等工业城市。

 

  大规模的工业决定了在城市占绝大多数的人口的种族分布;由于低的和半低技能的劳工需求的增加,这些工业城市吸引了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移民和贫困的白人。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批黑人从农业机械化的南方贫困农村迁移到城市。由于工业城市的需要,这些人更多的是聚居在工业化城市,如底特律,圣路易斯,克里夫兰,奥克兰,水牛城等。到20世纪60年代,当制造业工作向郊区和海外转移的时候,这些工业化城市比其他商业城市如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更迅速的萧条,而不能像其他城市一样有一定应对危机的空间。

  

  二.城市模式的变化对城市中心衰败的影响

  

  城市问题的分析不能离开对空间,距离和位置的研究。因为城市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不同种类的经济活动和不同的人聚集的地方。城市对人口的增长的反应必然有两个方向的,一是密度的增加,二是向外扩张。

 

  1. 城市尺寸的增加的结果必不可少会使各种活动的旅程和货物运输的距离增加。活动旅程和运输距离的增加必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弥补其因此造成的成本增加。分中心(或称多中心)在较大城市的个人和群体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活动,职业,及生活方式的种类和范围的增加和扩大,各种类型的旅程,运输货物的时间和长度及成本的增加等为有更多分中心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人口的增加和市场的扩大使城市有能力建立新的生产和服务的分中心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新的分中心不仅仅为其居民提供服务和市场,而且其活动可对整个城市甚至其他地区产生影响。

 

  2. 城市形态的变化趋势有两种不同的发展形态:一是垂直式(或密集使用空间),二是水平式的(使用更多的空间)。每一个专业分中心的活动都被扩宽,侵蚀外部社区的空间,让出空间让城市中心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口收入的增加,原城市中心外的经济活动不但在数量上,质量上和重要性上都有很大的化。商业交易和人流通勤频度都增加了。交易的流向变得复杂,不仅仅有过去的放射状的流动,而且有大量的横向流动。

 

  3. 从城市经济活动,职业,生活形态多样化和更多的分中心的出现来看,显然城市发展与各式各类不同的土地使用形态密切相关;形态越多,各类专业化的经济活动越多。从宏观上来看,城市经济的异类性增加,但从一个个分中心社区分区域来看,却是同类性增加。同类性增加的问题一是产生种族隔离,二是分工过于集中,三是使城市中心和其郊区产生政治经济矛盾。这些同类性同时决定了以受教育程度,技能与收入高低为特征的人口的分布,而这种分布的最终结果大多表现为相同族裔背景的人口趋向于聚居在不同的城市分中心。

 

  城市的问题,从交通堵塞,种族隔离,城市郊区矛盾到城市中心的财政危机都可以归于城市庞大的尺寸和盲目的扩张。研究表明,从1910年到1963年美国六大都市区城市中心制造,批发和零售业的就业机会密度都下降,而且离城市中心越近其就业密度越低;同样的研究表明,贸易和服务活动的郊区化比人口的郊区化还要快;制造业的就业密度在1920年到1948年间降低得较慢,但之后密度降低速度明显加快。

  

  三. 城市经济活动的变化对城市中心衰败的影响

  

  城市的经济活动可以归为4大类,制造和批发业活动,管理和信息活动,居民的活动和消费者服务活动。这些活动的地点的改变可以看出它们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 制造业和批发业向郊区扩散

 

  从1879年到1889年,制造业活动在大多数大城市中心的成长都要比其相应的郊区要快;但自1889年后,制造业活动在大都市的郊区要比其市区发展迅猛。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制造业向郊区发展呢?

 

  (1) 松散的工厂布局

 

  制造业向郊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制造技术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用动力和产品在工厂内的流动方式的变化。在19世纪,动力的来源主要是蒸汽机,因为使用传动皮带,生产的机器安装在与蒸汽机位置接近的地方;20世纪早期,制造业转向使用电机作为动力来源,每个机器上的电机自成一体,因此较为松散的工厂布局成为可能;这也因此产生了输送带和组装线,使产品生产可以连续不断的运转而大大提高生产率。电力工业集中大规模生产电力的低成本为制造业向郊区发展提供了条件;工厂的布局从垂直纵向向水平横向发展。

 

  当然,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工厂都需要这种松散式的工厂布局。如需要很多处理过程的工厂如化工厂,面粉厂,炼油厂以及轻工业等严重依赖外部经济的工厂等。但对其他大多数的制造业来说,水平的工厂布局有极大的吸引力,而且郊区廉价的土地使这种趋势成为可能。

 

  除此之外,工厂为未来扩张在空间需求上做准备,增加工厂的舒适性,需要提供停车位和担心企业被周围的开发所侵蚀等也是影响其向郊区发展的因素。

 

  (2) 运输技术的改良和发展

 

  另一个影响制造业郊区化的因素是运输技术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汽车和高速公路的改良和发展。20世纪20年代前,制造业在城市区内运输依赖马车,在城市间依赖铁路。铁路运输的效率相当程度上依赖于相关的铁路货物处理能力和一定水平的经济规模。早期的城市不可能在经济上负担多于一个的铁路车站。因此制造业大多聚集在车站的周围,使它们可以方便地接收和输出产品;同时工厂之间也因为聚集在一起而缩短了其内部之间的产品交易的运输距离。 

美国城市中心之衰败(下)
 来源:国务院研究中心 2007-08-09   交通堵塞包括在市中心内部的车辆和人员的流动的堵塞和市中心与外部的联系的车辆流动的堵塞;随着公共交通系统的衰败,市中心与住宅区的距离的延长,及大量使用较占地的私人汽车,使进出城市中心的交通问题变得十分严重;而郊区化带来的高速公路网络的完善,购物中心的大量涌现使城市中心连通性好的优势也丧失了。



  3. 城市中心功能和舒适性优势



  改造城市中心的水电、煤气、街道布局和高密度的建筑物等要比改造非过度开发的社区更加高昂。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保持市中心的舒适性十分昂贵和困难;在各个方面市中心都因此无法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日渐衰退而失去竞争力。



  大量使用汽车是使得市中心舒适性优势尽失的重要原因。停车位占了市中心的大量空间,使从一个工作或购物地点到另外一个地点困难重重,城市中心潜在的方便和快捷地连通各种活动的优势也因为汽车的使用而消失殆尽。



  另外一个市中心生活破落的原因是收入程度的变化和人口收入分布的变化。城市发展同城市分中心的出现和分中心经济活动的活跃有密切的关系。收入程度的多种性造成需求密度的增加,有更多的商店在城市分中心建立与服务富有人家;这些商店因此直接与市中心的购物区竞争,使市中心的顾客减少。由于中产阶级和高收入人口迁移到郊区,与城市中心接近的人口主要是穷人,城市中心人口消费改变使得对廉价商店的需求增加,而这进一步鼓励富人离开城市中心消费和生活。



  大的工业和服务业由于高的税收,削减的公共服务,犯罪和房屋价值的损失在城市中心没有优势;因此它们更愿意到有大片绿地,可以修建大的停车场,接近高速公路的地方做生意,而不愿意到人口密度高,以公交系统为主的城市中心做生意。



  城市中心很难吸引商业投资;它们没有郊区所拥有的竞争优势。郊区拥有中产阶级顾客,较少的犯罪,有升值潜力的低价土地。同时充足的土地可方便地扩张和修建停车场和高速公路;新开发的土地也没有如在城市中心已开发土地上清除环境污染的负担。



  4. 城市贫困,种族隔离,学校和犯罪问题



  美国的贫困主要是城市贫困。贫困的定义有两种,一是绝对贫困,一是相对贫困。人口普查局定义的贫困是绝对贫困的标准。



  在1981年61%的贫困人口在大都市区域;而在1959年,43.9%的贫困人口在城市。数据显示美国人口越来越集中到城市,贫困越来越集中到都市。另一方面数据显示贫困问题与种族有密切的关系。在1981年黑人的贫困人口是白人的三倍,而这个比例自1959年起就没有改变;虽然白人有比黑人多的贫困人口,但黑人在消除贫困方面有白人更艰巨的任务。



  20世纪50年代城市黑人贫困人口的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贫困黑人由于农业的衰弱从农村大量涌入城市所造成。这一迁移的宏大和其后的城市贫困聚集是造成60和70年代的城市危机的主要原因。



  与贫困密切联系的是客观上的社会隔离(常常是种族隔离);贫困聚集在一个区域比贫困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有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一个大的贫困区域,大多数的人口远离中产阶级所享有的机会与摆脱贫困的希望;穷人之间缺乏正面的榜样;外部就业机会渺茫;即使存在也因交通托幼等原因无法承担;学校也因没有足够的收入而教学质量低下,学生易于中途退学;社区安全因为大量的贫困和社会压力而难以维持。



  穷人在获得就业机会上也处于劣势。城市中心的穷人虽然居住于城市的中心地段,但他们是城市中获取工作和改变住地最不机动的一类人。当中产阶级离开之后,工作机会也随着他们的离开而离开,城市中心就业机会越来越少。留下来的人与中产阶级的社区有较少的联系,使他们没有机会获得其他地方的工作;他们大多数人不能负担汽车,即使公交费用对穷人也是一个很大的财政负担;只能使用公交系统也限制了他们工作机会的范围。即使穷人获得市中心外的工作机会,也可能因为交通费用的高昂,无法负担儿童托管的费用而无法接受。一些人如果在市中心外的地方找到工作,也会慢慢地迁移出城市中心,留下更穷困的人口在城市。



  公立学校在社区贫困之前就陷入了社会经济的危机。就像集中的贫困使社会不稳定一样,学校内的聚集的贫困对学生有非常负面的影响。学校不仅仅是教学,它也像社区一样代表了促成学生成功或失败的社会基础。有丰富财力的郊区学校的学生大多具有努力学习、学业成功的人生目标;而城市中心学校的学生大多有反社会的趋向,也容易中途退学。市中心学校学生担心缺少稳定的住房,没有足够的食物和健康保健;同时缺乏榜样以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最终毕业。学生家长因为自身没有受到良好教育而无以帮助子女的学业,他们的工作也使他们很困难参与学校的工作,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环。



  5. 城市中心的财政困境



  城市中心的财政压力使得地方税率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低劣,严重依赖州和联邦政府的财政支持。



  郊区化的城市经济活动是城市财政困境的主要原因。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迁移到郊区,人口减少和同步的工作机会外移严重削弱了城市中心的税收基础。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给大都会所有居民提供如博物馆、公园和动物园等服务,但这些服务的花费并没有得到郊区的补偿。同时由于大批穷人涌入城市和城市中心,市政府为这些人提供公共服务的额外负担使地方政府的财政陷入更为严重的危机。

  

  五. 结语

  

  早期城市人口的增加改变了城市的形态和交通的方式。郊区空间的使用,密度的降低,而城市中心内交通时间的延长,城市中心商业区与分中心和郊区的不同职能都促成了城市非中心化的进程。



  城市制造和批发业的非中心化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更大的空间,低密度的布局,使用高速公路转运工人和产品等都是促成非中心化的原因。



  管理和其他信息处理活动的地域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革命化的通讯和数据处理的运用所引发;郊区在吸引研究机构和办公室就业机会方面占主导地位,虽然少数的公司总部仍保留其在城市商业中心的办公楼。



  人口的郊区化则是由城市的逐渐扩大,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更为广泛的居民私人汽车保有率等因素所造成。



  零售业更是随着人口的迁移而迁移。汽车的广泛使用使得零售业可以在郊区的分中心形成规模经济。



  城市土地使用方式改变之后,城市中心交通堵塞现象严重,私人汽车的大量使用占用了城市中心宝贵的空间,市中心行人的方便和舒适因此不复存在。



  贫困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在黑人中间。郊区化也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穷人,非中心化使工作就业机会移往郊区,使市中心的穷人没有机会获得这些工作。学校也因没有足够的收入而教学质量低下,学生易于中途退学。



  汽车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衰败。人口聚居的密度大为降低,交通时间和旅程延长;对非驾车者(包括大量的穷人)来说,工作和人与人联系的通勤交通变成一个很大的问题。



  造成城市中心衰败的另一个原因是城市地方政府财政短缺。郊区化削弱了城市的税收基础;人口的迁移加重了这一问题;城市中心和郊区的不平衡造成了资源分配的不平等。



  中产阶级离开城市中心时,社区方便店的客户减少,房价降低;在最穷的中心社区,基本的私人服务,甚至杂货店消失;房价降低造成政府要提高房屋税率以维持基本的公共服务。



  总之,城市工业革命的结束,产业和人口的郊区化,科技的发展,高速公路和汽车的广泛使用,城市中心人口和工作机会的外移,城市交通,城市中心贫困,种族隔离,学校和犯罪问题,城市财政分配不平衡等等是城市中心衰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