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捕蝇草:《士兵之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51:57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
苏联电影:《士兵之歌》
[影片海报]
















[热诚推荐]
这部电影真是纯美之极!非常地诚挚感人!
影片很富有俄罗斯小说的韵味,尤其是开头阿辽沙的母亲在自言自语的那一段,一下子就把人带入到《战争与和平》叙述的场景之中。阿辽沙和舒拉之间的感情,从陌生的抗拒、逐渐熟悉到最终的相爱,发展得十分自然。才不像现在某些电影那么突兀和莫名其妙。影片中,除了那个为了得到牛肉罐头而欺骗阿辽沙的士兵之外,其他的人,阿辽沙、舒拉,还有他在路上遇见的士兵、平民相互之间无条件地信任和依赖着,好像不存在任何提防似的----这在中国大陆是不可想像的。哎!那个时代的人的单纯善良,真让人觉得美好!很喜欢演舒拉的女孩,在这部黑白电影中,她那双眨巴眨巴的大眼睛好像真的会说话似的,传达着抗拒、爱恋等种种情感,真美!
整部影片好像一直在赶路、赶车,大半都是阿辽沙急急忙忙地从一个地方赶往另一个地方,一路奔跑,在路上又遭遇了那么多的人和事,大概也只有战争时期才有的吧。
我现在真的觉得,俄罗斯是一个迷人的民族了。
[影片简介]
卫国战争的严峻岁月,通讯兵阿廖沙用反坦克枪击毁了德军的两辆坦克。将军接见了阿廖沙,要为他请奖。阿廖沙请求将军不必为他授奖。他只希望准许他回家去探望一次母亲,替母亲修补一下屋顶。将军同意了他的请求,给了他六天假期:路途往返四天,在家呆两天。阿廖沙踏上了归途。一路上他遇到了很多人,表现出他的善良、对人的关心和他的纯洁的心灵。当他赶回家乡时,不巧母亲又在地里干活,带到母子相见时,只来得及匆匆拥抱一下,把头巾送给了母亲,说上三两句话,就又要返回前线了。临走时,他答应母亲一定回来。然而阿廖沙再也没有回来,他已被埋葬在远离故土的异国。从此母亲总是穿着一身黑衣服,站在村口凝望着远方。
[基本信息]
原名: Баллада о солдате
片长: 88 分钟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编剧: 格利高利·丘赫莱依 / Valentin Yezhov
导演: 格利高利·丘赫莱依
类型: 剧情, 爱情, 战争
上映日期: 1959-12-01
imdb编号: tt0052600
又名: 士兵叙事曲, Ballad of a Soldier, 士兵之歌
简体中文名: 士兵之歌
语言: 俄语
主演: 弗拉迪米尔·伊瓦绍夫 / Zhanna Prokhoreno / Antonina Maksimova / 尼古拉·克留奇科夫
士兵之歌的获奖情况
1962年 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 Film Award) Best Film from any Source
1960年 旧金山国际电影节 最佳导演 格利高利·丘赫莱依
1960年 旧金山国际电影节 最佳影片 格利高利·丘赫莱依
[精彩影评]
《士兵之歌》:再见,我爱的阿廖沙……
。《士兵之歌》诞生于苏联“新浪潮电影”时期,是格里高利·丘赫莱依“青春三部曲”的第二部。1956年,反映苏联女红军爱上和她一起流落荒岛的白军军官的《第四十一》在戛纳电影节大获成功,勇夺特别奖。于是丘赫莱依乘胜追击,又拍摄了《士兵之歌》,再次征服了戛纳评委,获得最佳送选片及最佳青年导演奖。
影片从一位母亲对儿子的缅怀说起,画外音说:母亲了解儿子的一切,但这段故事是连他母亲也来不及知道的……阿廖沙在前线立功,首长问他有什么要求,阿廖沙却只想回家。哦,这个要求有点过分。阿廖沙却有自己的理由:天冷了,屋顶很破,村里没有男人,他只想回家为妈妈修屋顶。首长看着他稚嫩的脸,起了恻隐之心,特批了假期。
阿廖沙是个19岁的男孩,个子很高,却来不及强壮,纯净的脸上带着微笑。一位战友听说他要回家,请求阿廖沙去看望他的妻子。战士们全围了过来,把仅有的两块肥皂递给了阿廖沙,说不洗衣服也要给嫂子礼物。多么可爱的战士们!路上,他为了帮助回乡的残疾军人误了火车,只好用肉罐头贿赂一位扯皮的小兵上了军需火车(这里出现了红军的反面形象)。没想到,青春的奇遇开始了,一位美丽的少女也偷偷上了火车……
女孩是典型的俄罗斯姑娘,圆圆的苹果脸,亮晶晶的眼睛,金黄色的辫子垂在肩膀上,刚刚发育的丰满身材,却来不及长高。两人从一开始的误会、扭打、争吵到解释、互相介绍、聊天,整个过程纯真美好,让人忘却战争。有趣的是,姑娘似乎嗅到了阿廖沙身上的荷尔蒙气息(拜托,小兵哥哥不但很长时间没见到美女了,连姑娘都难得一见,所以他的确有想亲近美女的感觉),孤男寡女共处一室的“危险”使她不自觉撒了个谎--我有未婚夫了!这让阿廖沙很沮丧,但他还是把姑娘当妹妹一样,一路上悉心照顾。
经历与扯皮小兵的争执、列车首长对他们的维护以及下车取水时错过列车却发现姑娘已经下车等他了……这一切让两个年轻人的心中充满暖意。阿廖沙带着姑娘去找战友的妻子,却发现她已委身他人(当时苏联的社会问题--前线战士的太太耐不住寂寞)。这一幕非常有趣,阿廖沙气鼓鼓地下楼,又登登地再上楼,伸手就拿回了战士们省下的肥皂,连包装纸也不留给那个女人,他要把战士们的礼物带给战友的父亲,整个身体语言充分体现了19岁男孩的血气方刚。
又上火车了,这次的军用火车挤满了人。阿廖沙和姑娘在车窗边深情对望,眼里浓浓的清纯与爱意,轻风拂着他俩的头发,两人好像在说着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有说;两人时而微笑着,又时而害羞地笑不出来。刚刚萌芽的年轻爱情,仿佛世界上最动听的旋律在他们心中回荡,周围嘈杂的声音全都听不见了。下车了,姑娘甜甜地对阿廖沙说,其实她没有未婚夫,之前那么说只是由于怕他。阿廖沙温柔地问道,那你现在还怕我吗?此时我甚至可以感受到年轻男孩的气息呼在我的脸上,仿佛我就是电影中的那个姑娘。看到这儿,我的心颤抖得厉害,因为这样的语言,恋爱时我也听到过。他们真正相爱了,我却只能捂着嘴,眼看着他们的爱情转瞬即逝,无能为力。
气笛响了,阿廖沙跳上火车,重复着自己的地址,不知道姑娘听见没有。姑娘跑着跑着直到跑不动了,阿廖沙看着那个曼妙的身影一点点远去。梦里,他看到姑娘哭泣:对你说我没有未婚夫,就是想让你知道我爱你,你却什么也没有说,你不爱我吗?他惊醒了,差点急得要跳车。在他心里,姑娘已经是他的爱人。思念不一会儿,列车遭到轰炸,抢险救灾又用去了一些时间。来不及了,他划小船、搭便车,跑到田地里,终于找到了母亲,不能修屋顶了,只能把礼物--一条围巾给妈妈系上,就匆匆离去了……只是这一去,就是永别。
得知一个陌生人牺牲的消息和得知一个朋友牺牲的消息,感觉是全然不同的,片头就是前者的感觉,片尾则是后者的感觉,痛彻心扉。因为片中的经历让你对于阿廖沙,产生了一种天然的亲近,他是你亲切的朋友,他怎么能死呢?生于青春,死于青春,年轻的士兵被埋葬在了异国的土地上。人生本来充满无限可能,他还可以去寻找他心爱的人,可一切都停止在了刚刚长大的年分,他永远,也只能是一个俄罗斯士兵了。
《士兵之歌》剧作分析
《士兵之歌》是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品。影片的结构是传统戏剧式结构。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中提到戏剧结构是“一人一事一线”,《士兵之歌》便是其中的典范。
影片讲述了一个青年士兵在战场上因表现出色而获准回家探望母亲的故事。由于正处于卫国战争时期,他的探亲假非常短暂。在这里,故事的纠葛开始搭建:他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回家,与母亲渡过这幸福而短暂的时光?
随着情节的展开,士兵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系列人和事:开始在火车站遇到一个伤残军人,接着在火车上碰到一个美丽的姑娘,最后在另一班火车上遇到来自乌克兰的一家难民。这个部分是影片的发展段落,通过青年士兵的遭遇,折射出当时苏联社会的某些方面,也塑造了士兵阿廖沙的动人形象。
在影片的高潮段落,是阿廖沙与母亲在田野中相见。由于在路上耽搁了太长的时间,他只能与母亲相聚片刻就必须马上赶赴战场。在高潮段落,影片的纠葛得到解决:他历经艰辛终于跟母亲团聚。通过一个几乎完美的视听段落,高潮部分处理得非常漂亮(既是故事情节的高潮,也是影片视听的高潮),导演始终掌控着故事的节奏和观众的情感。
影片大致分为5个情节段落:1、阿廖沙获准回家;2、伤残军人;3、爱情段落;4、救助难民;5、母子相聚。“阿廖沙获准回家”是影片的纠葛部分;“伤残军人”、“爱情段落”、“救助难民”是影片的发展部分;“母子相聚”是影片的高潮部分。“爱情段落”是发展部分的主体。影片的发展部分的功能大致有3个方面:1、展开故事情节;2、塑造人物形象;3、提升观众情感。情节段落往往同时在3方面起作用。
“时间”是这部影片的关键点之一,电影时时刻刻表现主人公在赶时间,因为阿廖沙的假期有限,他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回家然后回到部队。“时间”是影片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始终悬挂在主人公的头顶,迫使他从一个场景转移到另一个场景,构成巨大的戏剧冲突。“时间”是影片几个“大冲突”之一。最近上映的美国影片《2012》中,“时间”同样是“大冲突”之一:灾难马上就要降临,人类只剩几天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主人公疲于奔命,面临一个又一个障碍和冲突。这些障碍和冲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时间”造成的结果。
《士兵之歌》的“时间”设置也是一样的道理。正因为时间异常的短促,阿廖沙的所作所为更显得无比的珍贵;高潮段落“母子相聚”的场景才是那么的惊心动魄。
在“伤残军人”段落中,阿廖沙虽然急于回家,但为了帮助伤残军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珍贵的时间。他替伤残军人看守行李,这时候火车进站马上又要出发,“冲突”又开始搭建。阿廖沙匆忙去找寻伤残军人,却发现军人正处于感情的两难境地(作为一个残疾人能否得到家庭的温暖)。对于阿廖沙,他面临选择:一边是汽笛长鸣,回家的火车即将开启——他想回家!一边是路上碰到的陌生军人——他想帮他。相信看到这里,很多观众都会为阿廖沙着急:“你不是想回家吗,还不快走,火车马上就要开了!”因为影片一开始镜头始终关注着阿廖沙,表现他的纯真、质朴,让观众慢慢认同这个人物,继而产生代入感。到这里每个观众都为阿廖沙着急而不为伤残军人着急。伤残军人也有感情冲突——他也想回家,但是不敢面对妻子和家庭——但是他的感情冲突都被观众摆到了一边,观众关注的是阿廖沙。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心理现象,观众的观影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心理完成的过程。与其说观众在看电影,关注电影中主人公的命运;不如说观众在看自己,关注自己的命运。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心理会慢慢与影片主人公合为一体。这也是好莱坞商业电影总是有英雄的原因——观众需要看到英雄,他们觉得自己就是英雄。好莱坞几乎每一部电影的主人公都是英雄,如果英雄塑造得不成功,这就是一部失败的电影。
如果《士兵之歌》开始关注的对象是伤残军人的话,观众就会为伤残军人着急而不是替阿廖沙着急。以伤残军人的故事完全可以繁衍出另一部电影。日本有部影片《幸福的黄手帕》,写的就是一个刑满出狱的男人在回家路上不断徘徊踟蹰,进行激烈的内心斗争,考虑是否该回家。“能否重获家庭的温暖”是这两个故事共同的纠葛点。
阿廖沙选择陪伤残军人留下来,错过了回家的火车。在阿廖沙的帮助下伤残军人与妻子相见,两人最终在站台上激烈的拥抱。在这里,观众既感受战争的残酷也体会到苏联底层人民人性的温暖。伤残军人的矛盾得到解决,但主人公的命运被推向了另一个困境。悉德•菲尔德在《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写到:“戏剧就是冲突。”在以冲突构成戏剧矛盾的影片中,主人公不断从一个困境进入另一个困境。
“伤残军人”段落除了折射卫国战争时期苏联底层的现实社会,制造冲突展开情节外,还塑造了阿廖沙的光辉形象。整部影片始终关注着阿廖沙,不断通过他周围的人和事来塑造他优秀的品德和形象。在“救助难民”的段落中,阿廖沙乘坐的火车遭到攻击,他奋不顾身地救人。这跟“伤残军人”段落同一道理:塑造阿廖沙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光辉形象和精神。
这是一部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于1959年上映,自然具有当时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特征,讴歌社会主义中的正面形象是必不可少。在当时的社会氛围和条件下,导演也未能免俗,也不可能进行革命性的改变。塔尔科夫斯基的颠覆性作品《伊万的童年》那是若干年后的事情。如果《士兵之歌》整部影片都在写阿廖沙的“高、大、全”的正面形象的话,它也不会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流传至今仍打动着无数人,不是因为阿廖沙“高、大、全”的形象,而是他真实、人性的一面。时间流逝,社会变迁,人们的价值感会改变,意识形态会发生变化,但人类共通的情感是不会变的。真实的情感始终能感染和打动观众。
阿廖沙错过火车后,只能通过其它途径达成他回家的目的,他改乘军用火车。当他用一个罐头贿赂看守军用火车的警卫得以上车后,影片进入了“发展”部分的重点——“爱情段落”。
“爱情段落”有明显的“起、承、转、合”。“就像一个段落、动作或者完整的剧本一样,每一个场景都具有明显的开端、中段和结尾。但你只需要表现场景的一部分。你可以只选择开端,或者中段或者结尾。”(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同样的道理,完整剧本、段落、场景、动作这4个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的剧作结构都有“开端、中段和结尾”。“爱情段落”是一个完整的因果关系段落。
在“爱情段落”中,大致分为以下的情节点:1、姑娘上火车看到阿廖沙时惊恐、挣扎,姑娘想下火车由于客观条件不允许而未能达成;2、两人由开始的误会转为和解,和平共处;3、列车警卫进车厢找东西是两人爱情的催化剂,两人为了躲避警卫而抱在一起躲在角落里,阿廖沙忍不住想吻她;4、阿廖沙再一次贿赂警卫,列车长出现,矛盾得到解决;5、阿廖沙与姑娘失散到再次相遇;6、两人一起去送肥皂;7、两人在站台分手,相约明天。
这个部分讲述阿廖沙与姑娘的爱情故事,两人的心路过程行进得流畅而微妙。在这里,阿廖沙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他有人类共同的情感:对爱情的朦胧和渴望,对性的冲动和克制。在这里阿廖沙不再是一个“高、大、全”的象征,他是无数普通百姓中的一员,他是电影院里窥视着银幕的观众中的一员。
“爱情段落”除了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提升观众情感外,其实还另外搭建了一条情节副线。故事的主线是阿廖沙回家探望母亲,副线是他与姑娘的爱情。在战火纷飞、光阴如金的现实时空,他与姑娘的爱情能否继续,如何继续?两条情节线彼此交织,构成一个复杂、立体的电影时空。在故事逐渐推进中,不断牵引着观众的情感。
“爱情段落”的节奏把握得十分出色,故事内容和人物情感不断出现冲突,这种冲突变化呈波浪型发展;在起伏跌宕中把情节推向一个接一个的高潮。具体的情节变化如下:
阿廖沙与姑娘相遇时由于误会,姑娘最初挣扎、反抗,甚至打算跳车(紧张)——两人开始认识,和平共处(舒缓)——警卫出现,两人躲藏(紧张)——警卫离去,两人相拥,阿廖沙忍不住想吻她(舒缓)——警卫发现姑娘,赶她下车(紧张)——列车长出现,允许两人乘车(舒缓)——阿廖沙因给姑娘找水错过火车,两人失散(紧张)——两人相遇(舒缓)。
情节点大致是一张一弛的交替发展,从两人相遇后,出现了3个比较重大的转折点。罗伯特•麦基《故事》中说到:“无论故事讲述的背景和规模如何,无论是国际题材和史诗题材,还是家庭题材和个人题材,叙事艺术中任何长篇作品至少需要三个重大逆转才能够达到故事主线的终点。”《士兵之歌》这部影片不但在整体剧作有3个重大逆转,甚至在剧作中的“爱情段落”都有3个重大逆转。这也暗合了悉德•菲尔德的剧作观念——剧作中无论整体还是部分,每一块都是完整的结构。
剧作如此,影片也是如此。
在剧作中。完整剧本、段落、场景、动作这4个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的剧作结构都有“开端、中段和结尾”(起、承、转、合),它们是一个完整结构。
在影片中。电影、段落、场景、镜头这4个由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的剧作结构也有“开端、中段和结尾”(起、承、转、合),它们也是一个完整结构。
艺术彼此是相同的。剧作、电影如此,音乐何尝不是如此,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起、承、转、合”。所有时间艺术都是如此:音乐、文学、曲艺、戏剧、电影、舞蹈……。如果更深刻的探讨这个话题,会发现个体生命的枯荣、人类历史的兴衰、地球的诞生和毁灭、乃至整个宇宙,无不符合这个真理。
话题似乎扯得远了,回到《士兵之歌》的“爱情段落”。剧作给人物设置了很多障碍,使情感的张力不断拉升。譬如两人失散后阿廖沙的动作:1、追赶火车,未赶上;2、搭乘汽车途中遇雨道路泥泞,一路走得异常艰难;3、赶到火车站,发现火车已经离去。这里情绪一次比一次低落,观众越来越期盼故事的结果。当姑娘出现的时候,之前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得到释放,彷佛一只手不断把皮球往水底下压,皮球沉得越深,当手松开的时候皮球会反弹得越大。
自然界物理规则是这样:作用力有多大,反作用力就有多大。在剧作中:情感上扬(压抑)的力量有多大,情感压抑(上扬)的力量就有多大。正因为有之前剧作不断给予的抑制力,当阿廖沙终于与姑娘相遇时上扬的力量是如此的强烈。当姑娘在桥上呼喊阿廖沙的名字时,皮球终于从水底弹出,跃至高空。观众暗暗松了一口气,由衷替主人公感到高兴。
影片的剧作节奏是如此的出色,通过不断的张驰的动作,观众的情感不断得到升温,最后两人的爱情自然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士兵之歌》的结局是阿廖沙在战场上牺牲,母亲默默在村头小路上等待。影片的主情节线构成一个闭合式结局,副情节线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它并不没有交待阿廖沙去世以后姑娘的情况,而是让观众自己去联想,去完成。影片除了正面歌颂前苏联社会主义正面形象外,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一些社会现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物资的匮乏(列车警卫贪婪的物欲),精神的空虚(做了富人情妇的某位战士的妻子),伤残的军人,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人民……这些细节虽然少但是不可或缺,正是有这些元素才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社会景象。
[请您观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