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区中心学校官网:从“第十名现象”看“高考状元”炒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8:33:08
不少人恐怕都听说过“第十名现象”,就是学习最优秀的学生后来取得的成就往往不如当初中学阶段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这一说法最近得到了证实。

  中国校友网做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调查了560位“高考状元”的成才状况,得出的结论发人深省:所谓的“高考状元”,今后未必都是社会的顶尖人才。相反,走出大学校园后迅速成为社会精英者,很少有人是高考成绩排名第一的。这个调查是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等人组织进行的。他们历时8个月,对1999年至2006年全国各省、自治 区、直辖市(除西藏、港澳台地区外)的共560名“高考状元”作了调查和研究。应当说,调查面是广泛的,数据是可信的。调查中写道:“最成功的人,一般在中学阶段成绩在班中第十名左右,而不是第一名。当然,更重要的一点,他们有创新精神,有冒险精神,绝对不是只懂解题、不懂得思考的书呆子” (转见《人民日报》2007年5月23日吴兴人文)。

  这一调查结果对我们有何意义呢?

  首先,有利于破除人们对分数、名次的过度关注或“崇拜”。我们中学的班额一般是五六十人。应该说前十几名学生的智力都是相当好的。而一旦某个学生成为第一名,就会受到更多的甚至是过度的关注。这种关注的结果是使这位学生要把很大精力用在保持这个第一名的位置上,变得谨小慎微,经常处于患得患失之中。他们把精力平均分配在各个学科上,生怕哪一科会成为木桶的“短板”;他们放弃了许多有益的课外活动,生怕那些活动占用时间影响了学习;他们不再敢进行创新的尝试,生怕那些不成熟的尝试会使他们承担名次下降的“风险”。紧跟其后的第二、三、四名学生为了争当第一名也会和第一名学生一样为名次所累。而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则没有这许多顾虑,他们在熟练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可以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涉猎课外知识,参与课外活动,进行创新尝试,品味冒险的乐趣。可以设想,如果淡化了名次的观念,就可以使前几名优秀的学生都解放出来,不再为名次所累。

  其次,有利于人们以平常心对待高考“状元”,减少炒作和争抢现象。在一定区域内,统一考试肯定会有一个第一名,也就是说,所谓“状元”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第一名的成绩仅仅证明这个学生的这一次考试成绩最高,并不能证明他就是所有考生中最优秀的“人才”,当然更不能证明他就是“天才”。一所大学是否是“名校”,不在于它每年用什么手段录取了多少名高考“状元”,而是要看它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后成就了多大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不惜血本争抢高考“状元”是很狭隘的追求短期效应的行为。至于输出学校、地方和媒体对“状元”的炒作,往往并不是真地在那里庆祝造就了什么“天才”,而是出于现实利益的功利考虑。这是人们都很清楚的。

  正视“第十名现象”,并不是让人们特别去关注那个“第十名”的学生,而是破除人们对“第一名”学生的过度关注,把十名以前的优秀生解脱出来,让他们轻装上阵,更好地发展。

  我们所知道的各领域最优秀的人才,往往都不是学生时期成绩最好的。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肯定不是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但他后来的成就是任何人无与伦比的;我的一位老师与前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是曲阜师范时的同学。据他讲,学生时期他要比万里的成绩好得多。但他一生的贡献也无法与万里相比。“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自己说,他在学生时期是一个“散漫的学生”,他对人类的贡献却不是当时比他成绩好的同学所能望其项背的。郭沫若、钱钟书,中学时都偏科严重,按现行的高考录取制度,他们的总分根本不可能上录取线,肯定进不了大学。幸亏当时有种种破格录取的规定,才使他们没有被扼杀。其实,即便是不按分数、只分等次的情况下,成绩等次低的学生也未必不能成为最出色的人才。现任美国总统布什大学毕业时成绩为C,有一次他回到母校向全体学生演讲时这样说道:“你们中得A的学生无疑是优秀的,将来一定取得成功并会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你们中得C的学生也无须气馁,将来会像我一样当上美国总统!”。这看似标准的美国式幽默,同样揭示着人才成长的某种规律。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高考公平的最主要标志。但任何事情都怕绝对化,绝对化会造成种种弊端。对“高考状元”的过度关注、刻意炒作乃至重金争抢,就是分数、名次崇拜造成的弊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