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小射手歌谱:钱江晚报:生命第一,抢修第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05:09
[发送私信] [加为好友] [关注]快速链接[和讯博客][发表文章][博客设置][文章管理] 搜索

分类众人谈国事媒体与网事中国社会观察专题文汇地球村纪事历史与人物观察与思考本站纪事科学·自然...思想教育文化个人纪事与交流史料实录友情链接


风雨故人来
过眼烟云
即时导读(新收录文件)
人生记忆
四海为家
同行风雨路
文学与生活
我的图书馆
五柳村国内版
五柳村海外版
五柳村文粹
信息快递
学术园地
悠然见南山
专题收藏
钱江晚报:生命第一,抢修第二 [转贴 2011-07-26 20:53:23]    字号:大 中 小 @wuliucun:这应是真实的 //@雷颐: //@吴伟bj:“温州市以救援为先,铁道部以抢修为先,双方多次争执,最终铁道部控制了现场,这才造就了之后所谓奇迹说”。 //@笑蜀:回复@F-wing_毅: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温州警方特意宣示的一个态度吧。

@老鬼阿定:@直击温州现场: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铁道部某些官员要把动车车厢掩埋,遭到温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抵制。他们派出公安人员,说现场谁如果掩埋车厢,就抓谁。这才制止了一场更大悲剧发生。温州市以救援为先,铁道部以抢修为先,双方多次争执,最终铁道部控制了现场,这才造就了之后所谓“奇迹说”。 原文转发(6752)|原文评论(1680)

7月26日20:23 来自新浪微博

生命第一,抢修第二

钱江晚报 2011年7月26日 a0016版:时评·个论

  谁的眼泪在飞?

  在“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现场,当武警战士感到自己怀抱中的旅客已没了生命体征时,眼泪在飞;当获救的母亲,不知道同车女儿的下落时,眼泪在飞;当数百次胸压过后,伤员最终没有脉动时,医护人员的眼泪在飞……

  事故现场,我的眼泪也在飞。我相信,懂得敬重生命的人,谁的眼泪都会在飞。

  因为在人世间,没有比生命更贵重的东西了。关注“7·23”,人们最为关注的当是对人的救助。“7·23”事故现场,不在崇山峻岭中,也不在大江大河上,而是在城市的边缘,这应该说给人员搜救带来不少便利。可这两天,在有关方面认为现场没有生命迹象时,却不断有幸存者被发现……这至少说明,搜救工作不够细致,仍有继续的必要。

  一般灾难性事故,人员搜救要用72小时的时间,这是根据人的生存能力来定的。而我们呢,早早地就宣布没有生命迹象了,填埋了出事车厢,铁道部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解释是要尽快抢修恢复通车。那么,是生命重要,还是抢修重要?本不必问的。

  “7·23”事故后,铁道部提出尽快恢复通车,这本身没错。铁路很特殊,打个比方,铁路就如同国之血脉,不畅通,影响国计民生。也许正因如此,一遇天灾发生故障,铁老大的第一反应就是抓紧抢修,立争XX小时抢通是我们熟知的宣传语,而早1小时甚至1分钟抢通,确实也可保障更多乘客乃至国家的利益。但是,这一次的事故显然与以往不同,那么多乘客生死未卜,救援刻不容缓,抢修只能退居二线。当救援与抢修在时间空间上出现了矛盾,选择本该十分清晰,铁老大的糊涂恰恰是传统体制与传统思维惯性的体现。想想看,撞死一个人赔300元,这么荒唐的规定沿袭了多少年?在“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之间,铁老大总是不由自主地偏向了后者,这样的惯性思维又带到了这次事故的处置上。

  搜救不单单是对生者的抢救,还包括对遇难者遗体的寻找及各种失物的整理和保管等。别把现场的一支钢笔或一块手表不当一回事,对逝者的家人,可能这就是一种寄托,一种念想。这也是对生命与逝者的敬重。

  不由地想起一件往事:有一年,绍兴一位名叫杨钢林的刑警,在缙云追捕时,被歹徒刺中心脏,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壮烈牺牲。在英雄倒下的地方,出于对生命敬重,我用手帕包起一块血浸的泥土。后来,我把这块已用木盒包装的泥土郑重交给了烈士妻子。她非常激动,泪流满面,连声感谢,表示要将这块血浸的泥土与丈夫的骨灰一道安葬。有了这块烈士鲜血浸染的泥土,她妻子说:“钢林可以安息了,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救援,是在拯救生命,也是在呼唤人性的尊严。假如为此耽搁通车时间,没关系,我们等得起,因为生命和尊严,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力。

  救援第一,抢修第二,铁路部门为此可能会蒙上巨大的损失,但再多的金钱,在生命面前都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