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小射手歌曲伴奏:曝光动车追尾事故的真相:中国铁道部再次慌了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6:28:30

【中华论坛】曝光动车追尾事故的真相:中国铁道部再次慌了神!

  • 发表于:2011-07-25 08:31:54
  • 作者:中华亮剑杀群雄发短信加好友更多作品
级别:元帅积分:151664 奇!儿子记单词过目不忘 与老师麻辣一夏 90年出“行”变化

    23日晚发生在浙江温州境内的动车追尾事故,截至记者发稿时,受伤人数上升到210人,死亡人数上升至35人。上海铁路局有关人员已经到达现场,据现场勘察的初步情况,脱轨原因是动车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造成追尾。记者从温州市气象台获悉,该台在事故前一小时,也就是19时35分发布了温州市区、文成和泰顺的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据温州市气象台发布的消息显示,温州市区西部已经出现强雷电和短时强降水,预计23日傍晚到上半夜温州市区中西部等地阴有雷阵雨,有雷雨地区可伴有短时强降水、强雷电和7—9级雷雨大风。

 

    国人遇难,深表同情,除了同情,我们更应该追究事故原因、找出罪魁祸首。对有关部门来说,事故原因其实其实很好找,早就料到还是那一套。项羽乌江自刎前仰天长啸:“天之灭我,非战之罪也!”是老天爷要灭我,不是我打仗打不好!现在很多鸟人和项羽一个德行,都把罪过推给老天爷,自己啥事没有。

 

    7月23日,从铁道部获悉,23日20时50分,杭深线永嘉至温州南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D301次列车第1至4位脱线,D3115次列车第15、16位脱线。24日晚,铁道部就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召开新闻发布会。截至目前为止,事故造成35人死亡,192人受伤,132人住院。

 

    大桥坍塌、天气原因,“天之灭我,非桥之罪”;楼房倒掉,因为球形闪电,“天之灭我,非楼房之罪”;;温州动车追尾,“雷电击中,造成停车追尾”,早就料到会说是天气原因了。

 

    是天气原因吗?如果天气原因无可避免、防不胜防,那是天气原因、无可非议。气象台早就有黄色预警,天上已经电闪雷鸣,灾难完全可以避免,铁路部门完全可以防患于未然,这就不是天气原因了,而是人为原因。如果铁路部门根据气象信息,及时取消这趟动车班次,这场灾难完全可以避免,死者此时此刻就可以安安稳稳坐在家里的沙发上。

 

    开车前一个小时就有黄色预警,为什么不停开?还不是为了钱!还不是舍不得放弃赚钱的机会!为了钱,对旅客的生命无动于衷,该当何罪!某些人的贪念导致无辜生命的逝去,必须有人付出贪婪的代价,该坐牢就坐牢、该枪毙就枪毙!

 

    即使没有气象台预警、即使没有电闪雷鸣,温州的动车追尾事故也是人为原因,也是可以避免的。动车与高铁,中国最近才可以搞,从最近的事故频发来看,科技还不成熟,安全还没有保障。

 

    没有三分三,就不要上梁山嘛!何必心急火燎地投入运营!不仅早早投入营运,还把老百姓普遍欢迎的相对低价的普通车停开,使火车票变相涨价、使旅客不得不接受安全系数不高、票价却很高的高铁与动车、“绑架”乘客的生命。没有十足的安全把握,就不该投入运营!赚钱事小,人命关天事大!少拿天气做借口,打雷闪电何国没有!

 

    在投入运营之前、在设计之初,就应该想到这一点,就应该想到如何对打雷闪电对症下药。没办法应对打雷闪电,就先别营运!就不要为了打肿脸充胖子,吹嘘“我们也有高铁、我们也有动车、我们的高铁动车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把相关技术搞成熟,把可能遇到的天气原因等困难一一想到、一一攻破,再把动车、高铁投入营运不迟。晚点赚钱、少赚点钱,不会死的。现在车翻人亡,你们这是玩命,玩的不是自己的命,而是乘客的命。

 

    为了早赚多赚,你们草菅人命、漠视生命!可恶的东西!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强烈呼吁:“在对打雷闪电无能为力之前,在乘客安全无法保障之前,停开所有动车、高铁!宁可做牛车,也不把生命给他们做白老鼠!宁可说“我们没有跨入高铁、动车的世界先进行列”,至少我们活得很安全!

 

    温州动车事故脱轨原因是动车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造成追尾。

 

    俺想啊想啊,这就是事故原因吗?从表面上看貌似是,动车被雷击停车非常正常。如果这结论被采纳的话,这次事故调查也就到此为止了,责任全归到天气上了嘛。

 

    根据相关法律,铁路部门有义务将旅客平安、准时送达目的地。但是在列车遭遇不可抗力的情况下,比如雨雪雷电等,晚点等不属于违约,铁路部门可以免除责任。怪不得说是遭雷击,原来可以免除责任嘛。

 

    既然天都帮助铁道部了,那为什么他们又慌了神了呢?这才是本帖子要说的关键地方。铁路的监控系统、自动化及安全系统知识告诉俺们,雷击是不会造成列车追尾的,除非调度系统死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正常工作。

 

    真是调度系统出问题,是硬件问题还是人的问题都够让铁道部头疼N年,因为无论软硬件问题都涉及到了责任问题嘛。

 

    拨开重重迷雾见天日,铁路信号系统有个“闭塞”概念,用来防止列车追尾的,即在同一时间内一个区间只允许运行一辆列车。

 

    雷击停电,车辆信号系统本身可以失灵,但是监控系统、调度系统可不能失灵啊!象动车这种高速东西,相信应该有多个互补的监控系统和多层次的调度设计,并且还有各种紧急预案。不然一年下来该有多少次追尾事故发生啊?

 

    那事故是不是下面这些原因造成的?

 

    天气恶劣,雷电交加,杭州开往福州南D3115次动车被雷击停电停车,而北京南开往福州D301次列车正在N公里后以每小时P公里冲向停车地点。

 

    这时监控系统本该发生作用,不料监控系统不知什么原因不起作用了,姑且也是雷电,没有及时捕捉到情况,而且很长时间没有捕捉到情况了。

 

    2011年7月23日晚,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在浙江温州境内发生追尾事故。图为温州市市民自发前往温州市中心血站献血。中新社发 叶双莲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按照前面的“闭塞”概念,前面一辆车停了,后面一辆车是上不来来追尾的,但现在问题是后面D301上来追尾了,D301司机不听调度,解锁冲上来,天天的安全教育司机应该没有这个胆量的。那么就是调度的问题了,调度系统这么长时间肯定能发现出问题了,有辆车停了,紧急情况这时能够发出对后车紧急停车的自动指令。

 

    问题是调度系统这时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也不好使了,打酱油去了。不敢想象或许有这种人为的原因。而雷击停车遭追尾的说法,不知道是俺幼稚到不敢相信,还是别人把俺当傻瓜看成了幼稚儿。俺再次慌了神。

 

    动车、高铁的灾难性是必然的

 

    据稍许详细的报道称,北京开往福州的动车D301是追尾撞上D3115次列车的,并解释说是“前车未能将停车和减速的信号传达给后车是因为信号系统被雷击坏无法使用”。

 

    查,线路上的信号系统是“CTCS2”,且“D301在京沪高铁段、沪宁、沪杭段采用CTCS3系统”。从相关的简略介绍得知,这两个信号系统都为国内自行设计,而且,应该提醒注意的,还是无线传输的信号系统。明白地说,在最简单模型下,是前后两列动车间实行信号通信。

 

    由此可以判断,现在的动车系统所采用的是“移动闭塞”信号系统;第二,列车与自动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是移动通信;第三,后行动车若未能接收前行动车的信号,后行动车则自动默认是许可继续前行。

 

    先简单叙说什么是“闭塞信号系统”。列车甲在前,列车乙在后,同方向同轨行驶,按不小于列车有效的制动距离分别有A0、A1、A2[font=Times NewTimes New Roman]、A3……An等点位,这样,在列车甲未能完全通过A2点时,列车乙则不得通过A1点。

 

    只有列车甲通过A2点,A1[font=Times NewTimes New Roman]点才给出许可列车乙通行的信号。这样,一般就将A1和A2之间称作“闭塞区”。在倘若两个固定点,则称作“固定闭塞”;若A2点就是列车甲的尾部,与列车一同运动,则称“移动闭塞”。从介绍来看,所谓“CTCS”系统,就是“移动闭塞”的信号系统。

 

    接收到由A2点给出的信号,A1点就变成“绿灯”,铁路的行话叫“令牌”,列车只有接到这个“令牌”,才能超过A1点继续前行。固定闭塞系统的“令牌”点置放在铁轨路基上,之间是固定的信号通信,所以列车只能从固定在路基上的取得点位讯号,列车各自的位置确定无疑。

 

    移动闭塞系统,至少有一个信号点安装在列车上,随着列车一起移动。倘若后一趟列车的令牌取得依旧从固定在路基上的系统取得,得不到令牌,后行列车依旧不应该通过该令牌点。但,若不是从固定在路基上的点位取得令牌,而是由与前行的那辆列车通讯联系来确定,则必须明确,后行列车究竟是取得信号才能前行,还是取得信号必须停止。

 

    如果是取得信号才能前行,则意味着,前面的区间是“常闭”的,没有许可前行的令牌给出,后行列车不许继续行进;倘若相反,也就是,没有取得信号就可以继续前行,也就是没有令牌就许可继续前行,那么这个所谓的闭塞区间就是“常开”的,也就是说“闭塞”不是常态,随意通行才是常态。

 

    作为后者的信号系统设计原理,与通讯系统的工作原理直接相悖。很简单,两点之间不通讯是常规状态,也就是说通讯系统是“常闭”的,而不通讯有不必通讯和不能通讯两种不同状态,不能通讯暗含着线路或设备损坏,失却电源也是其中一种状态。

 

    7月24日,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现场,救援队正在吊车厢,外围已封锁。从浙江省应急办得到的消息,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遇难人数增至35人,受伤191人。目前伤者仍在温州各个医院进行治疗。图为部分受伤人员名单。中新社发 小刀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7月24日,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现场,救援队正在吊车厢,外围已封锁。从浙江省应急办得到的消息,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遇难人数增至35人,受伤191人。目前伤者仍在温州各个医院进行治疗。中新社发 小刀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这样,在逻辑上就出现了根本性抵牾,信号系统的“闭塞”的“红灯”信号是必须“常开”的,而通讯系统的“信息”交换是“常闭”的,这样的逻辑错谬是极其灾难。此次杭州到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就是因这个逻辑冲突所导致,毫无疑问。

 

    显然,前行列车的通讯系统必须是“常开”的,而每一列动车都可能有别的尾随动车,那么,每列动车的通讯系统也就必须是“常开”的,以使其与信号系统的闭塞信号“常开”在逻辑上相一致。通讯系统保持常开状态,在逻辑上非常简单,也就是热线“应答”这种常见方式。

 

    后行动车可以间或询问前行动车,前行动车则有问必答,立即作出通讯反馈。倘若反馈不及时,或者没有反馈,也或者反馈不清,后行动车则立即默认为前方区段被“闭塞”,列车不得继续行进。倘若如此设计与配置,哪怕整个信号系统崩溃,哪怕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啥的崩溃,同轨同向的列车也不会出现追尾这样重大的事故。

 

    从看到的有限资料中知道,全国当下的铁路信号系统不是“CTCS2”就是“CTCS3”,这意味着,723追尾这样灾难性事故的设计隐患在其他高铁线路上都存在,那么,也就决定了这样的事故还会继续发生,只要移动通讯发生类似这样的故障。若能理解这点,就明白,所谓“高速铁路”,其实是“高危铁路”的一个代称。

 

    7月24日凌晨6时50分左右,温州社会组织——苍南县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空中搜救队队长陈斌使用动力伞滑翔至事故现场上空,进行空中拍摄。图为空中拍摄事故救援现场。7月23日20时50分,杭深线永嘉至温州南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中新社发 陈斌 摄

 

    现在所见到的报道看,应该是在方案论证阶段就错谬了,设计者对通信系统和信号系统的基本逻辑的理解就是错谬的,从根本点上就不理解“移动闭塞”信号系统的本质和特殊的原理所在。

 

    这个灾难性隐患是不可能靠管理来补救,因为,倘若信号的常态是“闭塞”的,后行动车是不可能进入闭塞区段,哪怕非法强制通行都受到中央监控系统的管制。所以,723重大追尾事故的根本责任在铁道部,而不得充分论证和百般实验就能胡乱上马,国务院的责任显见无疑。

 

    人民日报:高速时代尤须系好“安全带”!

 

    

 

    7月24日,救援人员和施工人员在清理事故现场。

 

    面对与现代化相伴而生的“文明的风险”,我们需要充分的风险意识、足够的应对之策

 

    “7·23”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从中央重视到当地施救,从铁道到消防、医疗各部门,救援、医治、寻亲等工作第一时间展开。温州市民自发赶赴现场帮助转移运送乘客,连夜前往血站排长队献血,令人感动。

 

    动车追尾,是这个“多事之夏”惨痛的又一笔;一向被认为较为安全的铁路出事,造成更大的社会影响。从客车起火到煤矿透水,从电梯逆行到桥梁垮塌,安全事故高频率、大范围发生,拉响了“风险社会”的警报。

 

    墨西哥湾原油污染,日本地震导致核泄漏……现代社会,科技越发展,内部组成的密集度和复杂性就越高;技术越先进,相互的依赖和影响程度就越高。微小的失误、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发风险。

 

    今天的中国,更置身于一个“风险胶囊”之中:浓缩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也浓缩着这一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在带给人们更多“文明的成果”时,也难以避免地让“文明的风险”相伴而生。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风险意识、足够的应对之策,为高速发展时代系上一根牢固的“安全带”。

 

    以铁路为例。经过长期努力,中国铁路可说进入了“高速时代”。高铁的里程、时速等达到了世界第一。我们需要这样的速度,但也需看到,更快的车速、更密的车次、更多的路线,需要更精确的管理技巧和更严格的安全意识,这是铁路的“高压线”,也是发展的“生命线”。列车“贴地飞行”,只有系上管理、制度和责任的“安全带”,才能无愧“第一”。

 

    

 

    7月24日,救援人员和施工人员在清理事故现场。记者从浙江省政府应急办最新获悉,截至24日凌晨四点,两列动车温州境内追尾事故已造成32人遇难,受伤人数上升至191名,目前救援人员和施工人员正在清理事故现场。

 

    按“海恩法则”,一次严重事故的背后,有着几十起甚至上百起轻微事故或未遂事故。虽然运行系统有别,但高铁出现的许多“小状况”,已暴露铁路存在的种种问题。如果足够重视,或能避免事故发生。事发之后,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强调“一定要把事故查清,给社会一个交待”,表明了中央的坚决态度:只有从事故中汲取教训,查明原因,严厉问责,堵住漏洞,做好补偿,才是对事故伤亡者负责,对公共安全负责。

 

    针对近期出现的多起重大安全事故,国务院安委会发出通知,要求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提醒各级管理者,在“风险社会”到来之际,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要求我们具备前所未有的风险意识。当列车在铁轨上飞驰,管理系统是否能跟上节拍?当高楼不断刷新天际线,消防与救生措施是否一起生长?当桥梁道路建设一往无前,施工质量与工程监管水平能否同样提升?当我们为“嫦娥”遨游太空而自豪,为“蛟龙”潜入深海而骄傲,我们能否在保证公共安全方面,也走得更快?

 

    事故之后,更多的列车将驶过更长的铁轨,发展高铁的方向不会因此改变,但强烈的安全意识必须在对事故的处置总结后更严密地提上日程。惟愿管理部门以痛定思痛的责任感和如履薄冰的使命感加大安全措施,让所有乘客都能如愿抵达目的地;也惟愿中国这列高速行进在复杂环境中的动车,更稳健、更安全地把人们带向未来。

 

    

 

    7月24日,最后一节车厢被吊车从高架吊下地面,救援人员将进行最后的清场。当日18:00左右,据现场救援指挥人员介绍,事故清场工作已进入尾声。

 

    

 

    7月24日下午,大型吊车将残留在高架铁轨上的车厢转移到地面。

 

    

 

    7月24日下午,大型吊车将残留在高架铁轨上的车厢转移到地面。 

 

    这是7月24日航拍的事故救援现场。

 

    

 

    7月24日,救援人员在事故现场进行清理。

 

    

 

    7月24日,救援人员在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

 

    为何事故频发?曝光动车相撞背后的八个致命细节

 

    细节探微,中国动车为什么事故频发?

 

    我是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在讲课时,我讲一个观点,中国制造不出产品,制造不出高质量的产品,不是技术不通,而是工艺不精。中国人好大喜功,不愿意在细节上下功夫。制造之王郭台铭说,魔鬼藏在细节里。这句话就被批判为没人性,是血汗工厂。

 

    到底谁没人性?动车刚刚在温州的重大事故,以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制造一定要精细化。现在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但已经暴露出来的一些细节,可佐证我的观点:

 

    

 

    7月25日,一列列车驶过事故路段。从上海铁路局杭州站获悉,铁路杭州站25日的动车开行目前已基本恢复正常。经过一天的紧急抢修,事故路段已清理干净,甬温线已恢复动车开行条件。

 

    

 

    7月25日,一列列车驶过事故路段。从上海铁路局杭州站获悉,铁路杭州站25日的动车开行目前已基本恢复正常。经过一天的紧急抢修,事故路段已清理干净,甬温线已恢复动车开行条件。

 

    1、曾有雷电预警。在乘客间和温州当地媒体间流传一种说法,是雷击导致动车失去动力减速,最终造成后方列车追尾。此前,就刚刚发生过动车因雷电大雨而停电趴窝的事故。

 

    评:遇雷电大雨就停电停车,技术上就没有过关,怎么就能上路行驶呢?

 

    2、被追尾车后车先到。根据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的列车时刻表,在台州至温州南段,D3115应该开在D301的后面,即使撞,也应该是D3115撞D301,而不是D301撞D3115。为何D3115跑到了D301的前面,是不是调度出了问题?。

 

    评:这很离谱。这是管理问题。中国制造不精细,管理也不精细。

 

    3、相撞或因信号设备故障。专家说:一般来说,每两列动车之间有7000—8000米的距离,专业上称“闭塞分区”,两个相邻站之间(铁路术语叫区间)有多个信号机。每两个信号机柱之间的空间,叫闭塞区间。按规定,一个闭塞区间,绝对不允许同时存在两列列车。动车经过某路段,就会受该路段铁路调度所控制,给出指定运行信号。每列动车的驾驶室都装有随车信号机,能自动检测前方路段信号灯,红黄绿分别指示停车、减速、通行,检测到前方有红灯,车会自动停。很多网友及当事列车乘客的疑问是,在前方的D3115次列车缓行和停车时,后方的D301次列车与控制中心是怎样汇报的?控制中心是否通知前车?运行控制系统是否起到紧急协调的作用?

 

    评:这也是管理不精细。

 

    4、一路绿灯也是天气作的怪?专家说:“据我了解,后面那趟车在运行中并没有收到红色信号灯指示,一路是绿灯。至于为什么全是绿灯,没有一盏红灯,据我猜测,可能是信号设备在强对流天气下出现故障导致。”

 

    评:这不是见鬼了,天气能让红灯变绿灯。

 

    5、一司机紧急制动后牺牲 胸口被闸把穿透。

 

    评:这是技术问题。动车速度快,破坏性实验要做好,要做到速度快,事故相撞时,人的损害不能太重,要有保护技术和措施。

 

    6、车厢封闭 安全锤砸不开窗。

 

    评:这就是制造问题。制造的安全锤不符合标准。

 

    7、此前京沪高铁刚刚发生事故故障,有专家说:京沪高铁故障频发证明安全性好。

 

    评:发生了故障证明安全性好,这样的专家是啥专家?

 

    8、此前京沪高铁刚刚发生事故故障,铁道部说,磨合期发生故障是正常的。

 

    评:磨合期应在实验期完成,安全、质量过关了才能上路运行,不能拿着人民的生命做实验磨合。

 

    以上细节看到,中国动车制造和运行管理根本谈不上细节,而粗枝大叶,极不负责任。

 

    实际上,早在2009年,铁道部就知道动车制造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在在动车组质量安全会议上,张曙光开会狠批动车组质量!指出动车质量问题。他说:“ 最近一段时间,长客、四方、唐山几个主机厂的安全意识、管理意识和质量意识明显下滑,表现在领导层骄傲自满情绪有所抬头,现场控制力度减弱,产品质量问题较多。”

 

    我刚刚写过关于中国制造业的三篇文章三句话:信息时代30年,做丢了电脑;工业革命300年,发动机不能产业化;WTO10年,失去了2500年茶叶、陶瓷、丝绸出口的优势。原因都不是技术问题,就是制造工艺不精,质量不好。动车事故频发,再次证明了我的观点。

 

    中国技术最好并且最早突破的是“两弹一星”,因为军事化管理,追求高精尖,就做好了。其他的,难有提得起来的。

 

    最近30年,技术上唯一的亮点是动车。我去年就专门去坐广州到长沙的动车,非常快,非常喜悦。后来对铁道部领导出问题很痛惜,认为他还是有贡献的,搞出了动车。

 

    但我也一直心存疑问。在2009年出版的《突破中国制造和瓶颈》一书中,专门谈到了高铁。有日本人说,日本新干线是50年前东京奥运会时建成的。当时日本没有钱,但他们先开发出技术,就省了很多钱。北京奥运会,中国也要搞高铁,没有技术,但有钱,是花钱买高铁。后来,我们知道,中国确实是买了日本高铁的技术,但中国高铁的速度更快了,时速超过了360公里,超过了日本,在技术上中日打起了口水仗,中国官员还自豪地说要把技术传送给日本。但我最担心的并不是技术,而是制造。制造不够精细,质量出现问题,速度越快,就越经不住考验。现在的事实就是这样。

 

    中国经济正处于危机之中,动车事故频发,又添不幸。中国制造业的认识和精细化的认识但愿能够被国人警醒。

 

    我多次跟人争论,是机会决定成败还是细节决定成败?我的观点为是细节决定成败,常常被人取笑,房地产搞一个楼盘就上亿了,看准了炒一支股票就上天了,是机会决定成败。你弄那些细节,猴年马月才发达?

 

    动车血的代价证明:细节决定成败!


此帖被中华亮剑杀群雄于2011-07-25 15:01:08编辑过
  • 分享到:
  • 新浪微博
  • 搜狐微博
  • 腾讯微博
  • 人人网
  • 开心网
  • 百度i贴吧
  • 豆瓣
  • 网易微博
  • 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