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基固化剂地面的保养:语文出版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6:12:54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他诗、文、词、赋俱佳。同时,他又是经历磨难最多、生活起伏最大的作家之一,他终身从政,却仕途坎坷。据任朝第先生《三苏年谱简编》统计:苏轼自嘉祜初26岁入仕到65岁终老,凡40年,官职变动达20余次,其中任京官时间加起来不足7年,实任地方官22年,尤其是自59岁始谪居岭南惠州以至海南儋州7年,其晚景之萧瑟,人莫能堪。但就是在一生数起数落、坎坷异常的境遇之下,他却能在现实悲剧状态中始终拥有一种精神的自慰和超越,真是因为历经宦海风波和人生挫辱的苏轼看穿了社会、人生的一切,本质地把握了现实生命存在的双重意义:既要在现实政治中执着向前、建功立业,又要在精神情感和艺术世界中实现不朽。他不屈服于命运的摆布,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对社会和人生进行深入思考,并将这种思考融入到自己的词作中。表现出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以旷达、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面对世界。
一、旷达中见豪放
作为儒士、忠臣的苏轼,豪迈刚直、开朗不羁,对君主忠心耿耿,对国家的贫弱忧心如焚,对老百姓的疾苦深切关注,不因自身祸福而改变忧国之心,就是被贬也掩不住他忧国忧民的思绪。《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于苏轼政治生涯的最低潮——被贬黄州时期,作者有感于自己政治上的不得志,向往那些大有作为的古之豪杰,于是在游赤壁后借景抒怀,写下了这首抒情言志的千古佳作。词一开头描绘古战场的壮观景色,为全词奠定了豪放的基调,然后再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从写景过渡到写人,热情赞美、向往“雄姿英发”的周瑜及其千古英雄伟绩,有感而发,折射出自己功业未就的感慨。从“故国神游”而下,更是正面抒发自己的感叹,流露出较为低沉的情调,这显然是作者内心那种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情怀。结句“人生如梦”回应开篇“浪淘尽”是作者无可奈何的喟叹。“一樽还酹江月”,在旷达的自我解脱中,隐含着难言的愤懑。但却掩不住他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要求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心情,沉郁、低落中不乏慷慨豪放。
苏轼的另一首豪放名篇《江城子?密州出猎》描写打猎的盛况,抒发作者愿赴边疆打击侵扰之敌的情怀。词中,无论是场面的渲染“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还是自我形象的刻画“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无不体现出作者满腔的英雄之志、报国之情。把这种内容写入词,当时在词坛上还少见,自成一家。刘熙载在《艺概》中称赞:“东坡词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由此可见,苏轼的豪放词绝不是一味地故作豪语,而是浸透了作者强烈、真实的感情。这种情与《花间集》和柳永词中的情大不相同,颇具阳刚之美,给当时的词坛吹进了一股强劲的雄风。
另外,一些悠然旷远、超尘出世的词作透出他坦荡达观的处世态度。如《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原是生活中一件极普通的小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但其深层蕴含,却是词人的处世态度:处惊不变,失意淡然,任天而动,坦然行世。词的上片写冒雨而行的心情,在铺天盖地的骤雨袭击下,诗人仍是那样的安闲自若:“一蓑烟雨任平生”,活脱出一个履险如夷、泰然自处、任天而动的仙人形象。词下片写雨后景物和感受,骤雨已过,云开天晴,春风料峭,夕阳斜照,而酒意早已飘散。“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多么从容,多么豁达。苏轼的思想宏博开放,儒释道兼容并蓄。政治思想上,他以儒家思想为主。在人生修养上,则以释道思想为主。特别是身处逆境时,释道思想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他以老庄的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以及佛家的“万物皆幻,四大皆空”来解脱自己,排遣苦闷,保持乐观豁达的胸襟和随缘自适的信念。但由于他性格耿直率真,善善恶恶,从不苟合,所以虽有宏伟抱负却一直处于政治斗争、党派斗争的夹缝之间,不能有所作为。得意时少,失意时多,使得他的大多数作品都被注入了一种用以自慰的旷达之情。
二、旷达中显超脱
苏轼是一位有着深厚忧患心理之人,因而其一生经常产生着大苦闷和大烦恼。但是他透彻通晓事理的睿智和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的聪明,却赋予了他解脱忧患和经常保持乐观的非常人所及的能力。林语堂就曾称他为“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忧患来临,一笑置之。”这在他的词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水调歌头?中秋》,此词作于密州任上,其时,苏轼已远离朝廷5年,与其胞弟苏辙已分离7年。此词通篇咏月,抒发月圆之夜人不团圆的思念胞弟的情怀。此时的心境应属苦闷状态的。所以词中出现了“照无眠”,吐出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怨艾。从中可见苏轼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在今夜虽是晶莹圆满,但它也有阴天不出和亏损残缺之时,就连这永恒的月亮都是如此,那么世间之人有悲欢离合,岂更非“合情合理”之事?缘此一念,则又何必因求“全”不成而生遗憾怨嗟之情?这样,在透彻地通晓了宇宙万物盈亏有常的道理之后,其内心的苦闷也就自然消释了,只剩祈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尽管与弟苏辙相隔千里之遥,但能异地共处于同一轮圆月之下,这也足引以自我宽慰了。结尾两句将离别怀人之情归结到美好祝愿,所慰藉的不仅是作者自己,而是世上一切因离别而哀伤的人们。苏轼是一位十分睿智的文人,他在深刻地认识到“难全”乃是世间万物的规律的基础上,便转而变换角度地看待和处理人生诸种问题,亦即在那永远存在着种种缺憾的烦恼人世中,勉力寻求可能获取的快乐和生趣,自我拓展了享受人生乐趣的心灵空间和营建了自得其乐的精神家园。因此,虽然忧患经常来临,他却能一笑置之。也正因为具有宽广的胸怀和通达的态度,他就成为我们所熟悉的既忧患人生、又热爱人生,既严肃执着、又豁达乐观的东坡居士形象。
三、旷达中露婉约
苏轼是宋代豪放词风的主要代表,但他并不是一味地只会豪放。“无情未必真豪杰”。在他的许多词作中,荡气回肠的怀妻之情、缠绵悱恻的惜春之念、委婉深切的思乡之意都表达得淋漓尽致。从这些词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生活的达观者的苏轼,同样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真君子、伟丈夫。如《江城子》,这首词是他为纪念妻子王弗去世10年而作的。王弗是一位聪明、娴静的女子。她对苏轼十分体贴,还时常与他唱和吟咏诗文。王弗27岁就病死在京师。苏轼对她的死十分悲痛,10年中念念不忘。词直抒10年来对亡妻的伤悼和思念。“生死”两相隔绝,音讯杳然,包含着无限的感伤和感慨。10年来,有多少哀情要叙说,但“孤坟”却远在“千里”之外。10年来,奔波于地方官任上,如今憔悴衰老、鬓发霜白了,即使再相逢也难以相识。10年来,生者在人世间经历种种坎坷,饱受种种辛酸和苦难;死者在幽冥中遭受孤寂的折磨,夫妻相见,无言有泪,则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之中。最后梦醒回到现实,想到年年岁岁,冷月孤坟,永世相隔,能不断肠?“用词写悼亡,是东坡的首创”,此词实为悼亡词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世佳作。
苏轼许多婉约词,也大都表现出一种高远旷达之情,如“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胸怀多么开阔通达!他和朋友的赠答酬唱、表现离情别绪的作品,如“不用诉离肠,痛饮从来别有肠”(《南乡子?和杨元素》),“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量”(《浣溪沙》),如此的超脱并不是因为他把友情看得很淡,恰恰是因为感情太深了,不得不以旷达的情调来减轻离别的痛苦。正如他在《减字木兰花?彭门留别》中所说:“一语相开,匹似当初本不来。”因为他和徐州人民感情太深了,太舍不得分别了,只好以假装当初我本未到过这里来开解。
苏轼对人生忧患的化解表现在其词中就是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从苏轼词中我们不难看出苏轼本人善于变换角度看人生的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处世态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察一座岿然不动的庐山都是如此,那么观察复杂多变的世间万物就更应该持这种转换角度看问题的方法了。所以他在《前赤壁赋》中就劝导那位“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友人:“客亦知夫水月与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从“变”和“不变”两种角度去看待水与月,巧妙地消释了友人的悲哀。只要转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那么原先的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当拘泥死板地去看问题,那么被贬他乡、流落异地自然是件痛苦的事,这就难怪古往今来无数的迁客骚人要为之痛哭流涕。但若变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则人生本如旅途,世间原是逆旅。他在《临江仙》中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只要抱定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努力使我心保持宁静和自满自足,又有何惧?正是仰仗着这种处世态度,他才能安然度过被贬黄州的艰苦生活,后来则又帮助他挨过了更为艰难的远放岭南生涯。
苏轼仕途坎坷,宦海浮沉,始终怀有一腔报国之志,对生活始终持一种乐观态度。他在文艺创作上始终孜孜不倦,给我们留下了2700余首诗、340余首词及近万篇文章。其数量之巨,堪为北宋著名作家之冠;其质量之优,足以代表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人生在世,难免有苦恼、失败和困顿;身处逆境或遭遇不幸,人如果不善于自我解脱,没有一点旷达的胸怀,难免会陷入泥沼而不能自拔。而苏轼和他的词作表现出来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如何对待和处理人生(尤其是逆境、困境)方面也给他以后的读书人以启迪和榜样。
苏轼是伟大的,又是亲切平易的。他的词作在文人雅士和普通百姓中广为传衍,他的智慧及其旷达的人生哲学依然以其持久的魅力润泽后人、开启未来。
【参考文献】
[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
[2]胡寅.《酒边词》序[M].
[3]唐宋词鉴赏辞典[M].
[4]杨明宽.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J].文史哲,1998,(1).
[5]马银华.一蓑烟雨任平生[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7,(3).
[6]杨小燕.试论苏轼的人生态度[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8).
[7]林语堂.苏轼坡传?序言[M].
[8]杜安成.苏轼诗词的“旷达”风格简论[J].康定学刊,1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