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帮帮crm 成立时间:我们对于命运和世事的发展所应抱持的态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6:04:34
命运洗牌和派牌,而我们则负责出牌。    在事情发生以后,我们对自己的行事挑剔、批评,但此时,我们根据的只是那头头是道,但其实并不充分、牵强的、甚至是假借的概念,并且我们把我们的事情与那些笼统的规律和他人的例子做比较。我们并不曾认真考虑到这条格言:“一条规律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很容易就会不公正地对待自己。    对于任何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都要马上清晰地想象到其相反的一面。    与掌握其他知识相比,要正确认识事物的反复无常的本质,经验或许更加必不可少,正因为某种状态或者条件在其持续的时间内必然地、绝对合理地存在,所以,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看上去都有理由和权利永恒不变地存在。但是任何事物都无法保留这种权利,只有转换变化才是永恒。一个明智的人其实就是一个不会被事物恒久不变的表面所期盼的人,他甚至预见到了事物即将往哪一方向变化。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常人却把目前的事物状态或者它们发展的方向视为恒久不变。这是因为一般人只看到效果,但又不明白产生这些效果的原因,而正是原因包含着将来变化的种子。但常人唯一看到的效果并不具备这些种子。人们固守着目前的效果,以为它们所看不到的、造成了目前效果的原因仍然能够维持现状。    不过,我们应该只是从理论上、通过预料事物的结果预期将来时间的事情,而不是在实际生活中提前向时间要求得到只有时间才会带来的东西。谁要真的这样去做,那他就会发现再没有比时间更加苛刻、刻薄的高利贷者了。如果我们强迫时间提前做出预支,那时间索取的利息比任何一个犹太高利贷者还要厉害。……如果我们要求马上就健康无恙,那时间也只能做出预支:疾病治好了,但利息将会是虚弱的身体和在以后的生命中疾病的反复发作。……所有那些急不可待的人都是它的受害者。试图强迫正常、适中的时间加快步伐是要付出至为昂贵代价的行为。所以,我们应该小心不要向时间欠下高息债务。    我们不应为某件事情过分高兴或者过分悲伤,原因之一就是一切事物都在改变,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于何为有利、何为不利的判断是虚幻的。    大大小小的不幸事件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    发生的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必然地发生。……认识到事物是不可避免和必然地发生这一真理以后,心灵会感受到抚慰和安静。谁要是深切、完全地明白到这一真理,就会首先做出自己份内的努力;而对于自己必须忍受的痛苦也会甘愿承受。    就算是一件有危险的事情,只要它的结局仍然悬而未决,只要还存在得到一个更好结局的可能,那我们就不要胆怯、犹豫,而应努力抗争。    一定程度的腼腆畏惧对于我们在这一世界的生存是必需的,懦弱只是畏惧超出了限度而已。    事物的本性使所有的生物都具备了畏惧,这使他们得以躲避灾祸,保存生命。但是,这一本性却不会懂得节制有度,它总是把无用空洞的害怕和那些有益的害怕混合在一起,所有生物,尤其是人类内心因此都充满了这种大自然所共有的畏惧。另外,这种大自然所共有的畏惧的典型特征就是它并不清晰地意识到生发这种畏惧的根据,它对这些根据是假设甚于认识。的确,万不得已的时候,畏惧本身就成为畏惧的理由了。     现在看电影,看到的是亲子关系对人格塑造的影响、潜意识、自我同一性;听文学理论的课程、读文学作品,联想到的还是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内容——不管是《了不起的盖茨比》还是《夏洛特的网》或者是一本诗集。    当我读着《人生的智慧》,又在想:“这本书完全可以作为心理自助书籍,有关抑郁症、神经症,什么人际关系、社交障碍、情绪调节,这里面都有了。”    在我看来,“第二章 人的自身”好像在描述抑郁产生的机制,这一部分好像在阐述有关自我调节的内容——再次验证那句“心里有什么,眼里有什么”。    当事情发生,我们参照那些笼统的规律、假借的概念,与他人做比较,做出对自己不公正的评判。比如说,与几位同事一起,有人谈笑风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而自己紧张、拘谨,不知道该说什么、害怕说错话,回去之后不断自责,感觉失败和无能,认为自己没用——这种对待自己的不公正态度,不就是来自那些规范和概念、那些与他人的比较?可是为什么我就一定要在社交场合有责任有义务积极主动与人交谈,并且每句话都悦耳动听、讨人喜欢、正中人下怀?为什么我就必须开些玩笑活跃气氛、应该像那些妙语连珠的人一样?为什么我的沉默成为一种罪过?我对自己的挑剔、批评,是以何为评价标准呢?    “对于任何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都要马上清晰地想象到其相反的一面”更是可以放到诸多层面。我现在感觉到无能为力、沮丧绝望,那么,怎样才能感觉到一种掌控感,如何让自己看到希望?我现在觉得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怎么瞎了眼找了这么一个人,那么,曾经的甜蜜和幸福上哪儿去了?当初看中他(她)的是哪一点,为什么现在看不到了?我受到了伤害,蒙受了损失,那么,我从中学到了什么?我是如此担心自己或家人的健康状态,生怕会遭遇不测和危险,那么,我是如此关心自己或家人的幸福安康、我是如此希望一家人平安快乐的生活可曾看到?可以为此去做些什么?    “只有转换变化才是永恒”——我现在病了或是怎样,就意味着我的一生都毁了;我曾经几次遭受感情的挫败,这说明我再也不可能拥有幸福的婚姻生活了,这不就是“把目前的事物状态或者它们发展的方向视为恒久不变”吗?把当下当永远,岂不是认为时间会因为你的意愿而停摆?在我们还置身其中的时候,如何能下结论呢?“只有事后的结果才让我们看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如果没有“对事情整体的回顾”,那也无法令我们“明白事情的如何和为什么”。不说未经思考的人生有没有价值,只说事情过去不总结经验,那不是白白经历了那一段时光吗?    “正是原因包含着将来变化的种子”——我们只看到“这个样子”的效果,只想知道“怎么办”的办法,不想探究“为什么”的原因。电影《二手雄狮》里面,老人和孩子想要种植出各种农作物,他们辛勤地翻地、浇水,最后发现满园都是玉米,原来他们被推销种子的人骗了,不同的包装袋里全都是玉米种子。我们想要玉米,想知道怎么种出玉米,却不问播下的种子是什么,这不是自己蒙蔽自己吗?    我们不能“提前向时间要求得到只有时间才会带来的东西”,不能“强迫时间提前做出预支”,不能要求一个必经的过程被你人为缩短还不会影响到结果。试图强迫时间加快步伐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就是“高昂的利息”。付出成长的代价会有所收获,而向时间支付利息只是在还债而已。如同你进行投资,最终有所回报,而提前消费是很爽,代价却是拆东墙补西墙,到透支的那天已经后悔莫及。    我们急不可耐,马上就要开始咨询,马上就要看到效果,马上就要得到答案,马上就要缓解痛苦,马上就要摆脱困境,马上就要得到我们想得到的,不能等,等不及。于是,我们寻求快速、便捷的途径,我们向时间借了高利贷,然后,我们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偿还利息——反复发作。    “只要它的结局仍然悬而未决,只要还存在得到一个更好结局的可能,那我们就不要胆怯、犹豫,而应努力抗争。”——无需多言了。那个更好结局如同那个“糟糕至极”的结局一样,永远存在着可能性,问题在于你是否承认它的可能性,是否因为某一种可能(更坏结局)而否定另一种可能(更好结局);在于你怎样去扩大它的几率、增加它的概率,是努力争取还是干脆放弃?争取,最低限度也有一丝可能;放弃,百分之百的机会为零。    “畏惧的根据”是“假设甚于认识”,“畏惧本身就成为畏惧的理由了”——这是对恐惧症多么贴切的描绘。我们所担心害怕的,是基于我们对事物真正的认识和了解,出于理性的判断;还是基于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各种假设,出于情绪化的、非理性的猜想?我们可以给我们的恐惧寻找一万个理由,让我们相信恐惧的对象的确可怕、确实让人不安,而事实上,恐惧本身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