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团队心得体会:在佛菩萨的境界中,还有善恶之分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0:10:31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
 发布:君合 []   日期:2011-6-27 11:31:00   
        昔日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来到佛陀住处,至诚恳切地顶礼佛陀,并长跪著说:“尊贵的佛陀,弟子愿以真诚的心,于城镇的街道上,准备素宴供养佛陀及僧众们,让国人能够认识世尊!愿一切众生都能因世尊的慈悲德行,听闻微妙的法要,而远离邪魔蛊惑及一切恶法,并守持五戒,不造作恶业,以此消除一切灾难。”  佛陀说:“真是有善根的国王啊!能够用智慧整治国政,为人民种下未来的善因,并引导人民走向人生的正道。”之后,国王便亲自准备素宴,以恭迎佛陀及其弟子们的到来。接著,佛陀和随行的弟子们便来到设宴的街道,接受国王的供养。待用完斋,佛陀升座为国王及子民们,宣说佛法。   此时聚集听法者众多,恰好有二商人路过,一人听了佛陀的开示,便很欢喜地说:“佛陀就好比帝王,其常随弟子们犹如忠臣般地随行,想必佛陀是真正具有大慈悲及大德行,才能使国君这样恭敬地供养!佛陀是这样地尊贵,我也应该奉行佛陀所说的教法。”而另一商人却起了慢心,而说道:“这国王可真是愚痴!拥有如此大的财富、权势和地位,为何要对佛陀如此地奉承呢?佛陀就好比是头牛,其随行弟子犹如牛车,牛拖著牛车南北奔波,居无定所,身上又一无所有,这有什么好值得如此尊崇与追随的!”     随后两人一同离去,走了三十里路,便在路旁的凉亭休息并喝起酒来,心起善念的商人,因对佛陀所生起的恭敬心与欢喜心,感得龙天护法的护佑;而心起恶念的商人,却招感地狱里的众生,使酒在腹中如火烧,因而神智不清跌到凉亭外。隔天清晨,一商队车路过,而惨遭碾毙。同行的商人见状,怕回国时,国人会误以为是他因贪朋友之财,而行不义的手段,只好离开本国转往他国流浪。     此时,该国国王驾崩,并留下预言:“将有一卑微的人来到我国,如果他将是继承王位的人,我这匹神马便会向他屈膝下跪。”之后,大臣们便带著神马找寻未来的国王。刚好此一商人来到此国,神马见到商人,立即跪下并舐舔他的脚,所有的臣子便很高兴地,认定此商人就是他们所要寻找的新王,于是请他回王宫继承王位。     成为国王之后,商人心想:“这一生并没有做什么善事,为何会有如此大的福报?想必是因听闻佛陀的教诲,获其慈悲庇佑所致。”便与群臣出发前往舍卫国请教佛陀,以释疑惑。佛陀为他开示:“当年波斯匿王在供养三宝时,你所生起的念头是至诚的恭敬心,因此种下未来成为国王的善因,所以能登得王位;而另一同行的伙伴,心起骄慢,因而种下了恶念的种子,所以感得车祸之因。这一切的因缘果报,无非是由自己起心动念所招感,都是自作自受,不是天龙鬼神所能左右的!”于是佛陀说偈:“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于辙。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行。”佛陀说完偈语,国王及臣子们明白了心是善恶源之本,欢喜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1——双要品第九》   省思   一个起心动念,都是未来果报的因,心起善念就感得光明的法界,感召诸佛菩萨、龙天护法的加被,诸事如意;心起恶念感得的是黑暗的法界,易招感诸事不顺遂。所谓“万法唯心造”,一切境界,无非是这念心所造作出来的结果。为人之道,就是要能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时时起善念,不起恶念、妄想,做任何事都能尽心尽力,凡事才能成就。古德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轻忽了任何生活上的细行,点点滴滴都是未来成就的资粮。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77137.htm) ------------------------------------------------------------------------------------------------------------------- 善恶随行
 
 发布:欣求极乐 []   日期:2011-5-5 10:19:00    
        佛陀有一次到拘利城教化,拘利城的城主善觉王是耶输陀罗的父亲,因为佛陀曾舍弃他的爱女去出家学道,所以就怀恨在心。在佛陀托钵的途中,他以蛮横的态度,阻拦大路,公然的妨害佛陀的托钵,并且粗暴的对佛陀道:“你怎么有脸到我的城中来托钵?我要下令全城人民不要供养你。你不要国家,不要父王,不要妻子,像疯狂似的入山修道。我城中的粮食虽多,但不能给一个不要国家,不要父王,不要妻子的人来受用,我要你即刻离开我的国家。”         佛陀听后没有生气,慈和的解释道:“请你不要怪我,照你的话听起来,你对我是有误会的。我的出家学道并不是不要国家,不要父母,不要妻子,而是我把世界当作我的国家,把一切众生都看成是我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我成就一切功行和福慧具足的佛陀,宇宙和我一体,我的慈悲遍于一切。你是拘利城的城主,你应该爱护你的城民,而我是人间的佛陀,我应该爱护一切众生。你有儿女情长的私爱,我很同情你的用心,可是你在真理的佛陀之前,这种用心早就应该舍弃。你仔细的想想,你就可以知道城市既不是你的,粮食也非你一人所有,你所拥有的只是善恶行业。城民、粮食,有离开你的一日,善恶的行业却时时跟随着你。”         佛陀的法语,善觉王听后仍不觉悟,他对佛陀的无礼,佛陀虽然慈悲包容而没有怀恨在心,但每个人造作的业力,是不能逃出自作自受的因果定律。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69936.htm)------------------------------------------------------------------------------------------------------------------- 一念淫念的果报
 
 发布:欣求极乐 []   日期:2011-6-1 9:10:00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应化的时候,龙王中有一位领袖,名叫阿耨达龙王,他听闻佛陀说法,欢喜惊叹。有二次他预备了很丰盛的素斋,请佛陀及五百随身弟子,来到龙宫受他供养。         龙宫的外面,有一个宝池,这宝池完全是阿耨达龙王的福德的殊胜,才能得到这一个宝池,所以使用阿耨达龙王的尊名为池名,因此人人都称它为阿耨达池。这宝池的周围是用七种宝贝庄严着:金、银、琉璃、赤珠。玛瑙等等,池水澄清,共有八种特色,即含有八种不同的糍味。池中并有七色的莲华,无论是什么人,能够有缘来到他这里饮到一掬池中的八功德水,便会知道宿命。”         佛陀率领了五百弟子,运用神足通,来到阿耨达龙宫,各各坐在莲华上,受龙王那美味的供养。受供完后,佛陀令五百上首弟子,各各自述其夙命中的事,于是大家便开始讲他们各自的往事。         在座的五百弟子中,有位是佛陀的堂弟迦耶尊者,他在莲华座上,述说他在多生前,所受的苦报的事实给大家听:         “我在多生以前,是一个卖香的人。那个时候,因为常常亲近大德;所以懂得一些佛理,知道礼敬三宝,知道勤修一切功德,当然也了解善恶的果报。因为我住的地方是靠近圣道场地,因此就以卖香为业,贩卖各种名香。后来我的香很出名,无论多远的人,也跑来买我的香,所以我的生意非常好。虽然生活过得很安稳,但是世俗的气质,还不能完全断除,、我经不起外境的诱惑;因此犯罪了。         有一天,一个漂亮的少女来我的店里选购名香。这女孩子天生丽质,而且又穿着华丽的衣服,所以更觉得她活泼可爱。她是无心的,而我则在那淫念的作祟之下,伸出了那失礼的手,去握她那尊贵的手臂。当时她看我如此非礼,曾正颜厉色地表示,要我不可侵犯她。好在我有一念悔罪的心,赶紧把手缩回来,可是已经太迟了,就由于一时妄念的生起,罪业已经成立了。等到命终以后,即堕入烧手地狱受苦。         在烧手地狱受苦的当儿,也许是我在生之日曾经听闻佛法,知道了忏悔,所以正在痛苦之时,我开始发愿忏悔。这以后火就熄灭了,地狱的苦报也尽了,从此就还生人间。虽然很庆幸地出生在人间,但右臂常常如同枯了的木一样,血气不能流通,每一动念,臂就疼痛,做一切事情都感到痛苦不便。我也曾请了许多名医来诊治,吃药和饮水,一点效果也没有,实在是太痛苦了。         这种苦痛经过了许多世,到后来遇到佛陀在世,并出家做了沙门,证得了阿罗汉果,得到了清凉的灭度,得到了永恒的解脱。”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73159.htm)-------------------------------------------------------------------------------------------------------------------错综复杂的果报
 
 发布:欣求极乐 []   日期:2011-5-11 11:20:00       
     富贵从布施中来,但其果报错综复杂。      《弥勒所问经》说:锦绣满箱却穿着布衣,金银满柜却吃着糟糠,可以安闲却一定要劳筋动骨,可以快乐却整天愁眉苦脸,这就是有福不能享。原因是由于他前世布施的时候不能发至诚心、欢喜心,或者因为别人的劝告而勉强布施,或者布施以后马上又后悔。     住宅简陋的人却常住别人的豪宅,饮食粗糙的人却常吃别人的山珍海味,这就是能享受却无自主权。因为他前世自己不能布施,只知道劝别人布施,或者见别人布施而随喜赞叹。     《业报差别经》说:如果众生因为别人规劝而布施,布施后又后悔,以这样的因缘,他来生先富后穷。     又有众生因别人的规劝而少量布施,布施后欢喜,他来生先贫后富。     如果请僧人到家里来,使僧人疲劳奔走之后才就食,那么后世虽能得到富贵,但一定要从劳苦中获得。     如果送斋食到寺院,使僧人安然受供,那么他将来享福的时候就无需劳苦,一切所需都会自然丰足。     如果众生以前曾经布施,但没有遇到殊胜的福田(供佛、印经、斋僧,使佛法广泛传播,使更多的人知道布施等善法),他所得的果报就会微劣,随得随尽。又因为养成了布施的习惯,所以虽然处于贫穷状况,也乐于布施。     如果众生遇善知识后暂行布施,又正巧遇到殊胜的福田,那么,他来世的生活所需就一应俱全。但因为以前没有养成布施的习惯,所以今生虽然富贵却很吝啬。     《菩萨本行经》说:如果众生不能以至诚心、恭敬心、欢喜心布施,或者布施的时候贡高自大,或者受施者是个相信邪见、颠倒是非的人,这就好像在很差的土地上播种,下种虽多,所收很少。     如果以欢喜心、恭敬心、清净心布施,施而不望报,或受施者正巧是菩萨、圣僧,这就好像在良田播种,下种虽少,所收却很多。     《般若经》说:如果布施的时候不发心成佛救度一切众生,那么所得到的福报就会很少。     如果布施的时候能够回向无上菩提,发心救度十方众生,那么虽然布施的不多,但所获得的福报就会无量无边。    (《安士全书》)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70680.htm) ------------------------------------------------------------------------------------------------------------------- 净空法师:看见谁都是阿弥陀佛很害怕怎么办?
 发布:欣求极乐 []   日期:2011-7-8 10:59:00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七十七)
 
  问:有一次弟子在念净土文"愿净光照我时",出现一片金光,自此事后,我可以看什么人都是阿弥陀佛,身体气息也好起来了。但是心里特别怕死,怕念阿弥陀佛和净土文,弟子现在有念佛怕死的障碍,很矛盾,请老法师开示。    答:那首先我告诉你,人没有生死,你就不怕死。这个事情连美国魏斯医生都知道,证实了人确实没有生死,生死是什么?身有生死,灵魂没有生死。灵魂离开身体,比在这个身体还快乐、还自在,这是外国人发现的。在佛法里不叫灵魂,叫灵性,比灵魂还提升,灵魂说实在还是有生灭,它的时间长,它觉悟了就变成灵性,没有觉悟只是灵魂。你看六祖惠能大师开悟他讲的五句话,第二句话"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不生不灭是真的,你就没有怕死的必要。生死就像换衣服,我这个衣服穿旧了,我脱下来丢掉,这死了,再换一件新的,生死就像换衣服一样很平常。你不了解事实真相,所以你才害怕,你能脱掉坏的衣服,穿上更好的衣服,不是更美丽吗?把这个世间痛苦的身丢掉,你去得天身,你到极乐世界得佛身,那是一般人求之不得的事情。所以你有好因缘,你要了解事实真相,这没有什么恐惧。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78488.htm)------------------------------------------------------------------------------------------------------------------- 净空法师:阿弥陀佛能听到我在念他吗?
 发布:欣求极乐 [ 留言]   日期:2011-7-7 8:44:00     
 阿弥陀佛能听到我在念他吗?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二十九)
 
问:念佛已经有一段时间,只是心里一直有不踏实感,阿弥陀佛真的听到我在念他吗?临终时他真的会来接引我吗?   答:我跟你肯定的答复,阿弥陀佛不会来接引你,阿弥陀佛也听不到你的声音。你要问为什么?你有疑心,大乘教里头佛讲得很好,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怎么样念佛?念佛有三个秘诀,第一个就是不怀疑,第二个是不夹杂,第三个是不间断。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前面两句是修因,后面两句是果德,你依照这个方法去修,不要再加其他的法门。不假方便就是一门深入,不需要其他的方法来帮助,一门深入。功夫到了,心开就是开悟,哪没有感应的道理?你带着怀疑的心就糟了,前功尽弃,只能说比不念好,阿赖耶识里头总落个印象,这就是阿赖耶识种个佛的种子。这个种子什么时候会有成就?什么时候再遇到这个法门,你不怀疑了,就会有成就。   怀疑是不会有成就的,夹杂不会有成就。我们许许多多念佛人到最后不能往生,大概原因不外乎这两种,一种是夹杂,一种就是疑惑,补救的办法就是多学经教。现在我们的念佛堂,为什么每天还要叫大家听上几个小时的经,主要就在此地。听经帮助我们断疑生信,道理在此地。另外一个目的,听经也可以把你的夹杂打断,因为你不听经,又胡思乱想;一面念佛,一面想东想西,这也是把你功夫破坏了。所以我们的念佛堂,大概总是每天有四个小时到六个小时学习经教,也是叫你听。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78368.htm)------------------------------------------------------------------------------------------------------------------- 净空法师:宇宙人生的真相—了自己之外没有别人
 
 发布:念佛人 []   日期:2011-7-5 10:52:00     疏【二、理法界。】         『理』是讲本体,就是讲本性。从事法界来看,那是差别的现象,相有无穷无尽;从理法界来看,这一切万象是一个本体。像《华严经》给我们讲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我们心性变现出来的,所谓是「唯心所现」,心能现相;「唯识所变」,这个形相里面的变化,千变万化,识在做主。我们作梦,梦里面也梦到山河大地,也梦到一些善人、恶人。梦的时间比较短,醒过来之后,我们仔细想一想,梦境从哪里来的?全是自己变现出来的。平常我们要问,心是什么样子?我们不晓得,心没有形相。当我们在作梦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那个梦中的境界就是心的相状,就是那个心的当时的相状。相是虚妄的,它是所变的,能变的心是真的,真妄不二,能变的跟所变的是一不是二。所以整个的真心变成了妄境,整个的妄境原来就是真心,「全真即妄,全妄即真」。         你要在梦中问一问,哪个是自己?你们想想,梦中哪一个不是自己?梦里当然也有自己本人,是自己。你的亲爱之人还是你自己,自己变的!冤家对头依旧是自己,没有一样不是自己,连山河大地、虚空都是自己。梦中容易醒悟!我们今天这个现实的人生就是一个大的梦境。要晓得,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我们真心所现,也是我们唯识所变。诸佛与大菩萨们证得这个境界,就是真正把宇宙人生的真相搞清楚了,才晓得是自己,除了自己之外没有别人,所以对于一切众生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是慈爱,「缘」是条件,没有条件,无条件的爱别人。为什么?因为我们一体的。         所谓「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才说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十万亿佛国土的极乐世界从哪里来的?还是心性变的。阿弥陀佛也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西方极乐世界没有离开我们心性,还是心性当中所现之物。所以古德才说:「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这两句话是从两方面来讲的,「生则决定生」从事法界说的,「去则实不去」从理法界说的,所以这两句决定没有矛盾。体上如如不动,没有来去,相上有来有去。可是要晓得,相和体是一不是二。你把它分作两桩事情来看,那你就迷了,得不到真相;你要是晓得这两者是一不是二,真相才大白。     --摘自净空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七十二集)》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78137.htm)------------------------------------------------------------------------------------------------------------------- 黄念祖居士: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     第一、出离心。此心虽比后两者浅近,但它是首要的。常说:高明容易解脱难。要能透脱人世间种种缠缚(妻儿子女、功名富贵、生活享受),谈谈容易,做到很难。甚至有的出家人,虽然摆脱了世间的家庭眷属,名誉地位,可是内心仍夹杂着自己想当佛教领袖、众生导师。于是大占山头,大收徒众,重用亲信,宗派相争,生活享受如同富翁,这与释尊舍皇位离王宫,林间度夜,托钵乞食,真是鲜明对比。所以世间这些难舍之物,都像癌细胞,是万万不能发展的。所以首先要对这些难舍的东西能舍,不再留恋。出离心不是消极厌世,恰恰相反,这是真正的大雄心。为了积极救世,就须轻装上阵。自己还在昏睡,焉能唤醒别人的酣梦?更切己的是留恋世间,正是最严重的执着,那么你的镜子就擦不干净了。首先要有一个出离心,这是个最根本的。   第二、慈悲心。佛为什么要出家?首先看到生物互相吞食,你吃我我吃你,这样来维持生命。众生非常苦哇!因之发心求道救度,这是慈悲心。在人世之间我们也看到多少灾难,多少苦痛。非洲的灾情,两伊的战争,多少血泪呀。怎么能无动于衷?这种同情与救度的心就是慈悲心。佛菩萨看一切众生与自身如同一体,这就是同体大悲呀。佛看一切众生如同佛的独子,这是大慈悲心,是我们学佛的根本。《华严经》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所以不管佛教哪一宗,都必须从慈悲心出发。修罗都有本领,所欠缺的就只是慈悲心。所以你没有慈悲心去修练,总之是盲修瞎练,成为阿修罗而后已。密宗《毗卢遮那经》也说:“大悲为根”,第一句话就是要从大悲心出发,可见显教密宗同一根本。有人看见密宗金刚像很厉害,令人生畏,而不知这是极度的慈悲。就跟父母要管小孩子一样,他要生气,要教导,甚至责打孩子,都是为了要教好他们,并不是要伤害孩子,就是这样,都是大悲为根。如果没有慈悲心,只是去修气,不管修什么练什么,最后都要成为魔的眷属。   第三、菩提心。觉悟的心。《毗卢遮那经》在“大悲为根”之下,紧接着便是“菩提为因”。菩提的意思就是觉悟,也就是佛。一切事从因得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种菩提就得菩提,种佛就得佛。“菩提为因”就等于是说,咱们现在播种,你种了一个佛的种子,将来它就要结出佛的果。所以说“大悲为根,菩提为因。”这同《华严》说:“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完全是一味的。菩提心简单地说,就是大悲大愿大智慧相结合的心。《华严》说,这三个像是一盏油灯的三个方面,灯油、灯炷与灯光,缺一不可。而关键是灯光,不发光的灯有什么用?灯的光譬喻大智慧。我们看到本来是佛的众生,因为妄想执着,不能觉悟,冤冤枉枉的在轮回之中受种种苦,所以要救度,这是悲心广大。众生不尽,誓不成佛,这就是大愿。大智慧呢?那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正如《金刚经》:终日度生而终日无所度。这样的大悲大愿大智慧相结合的心,就是菩提心。我们要发起菩提心来,我们能发起这个心,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如果学佛还没有发菩提心,或者曾经发过,但又忘掉了。《华严》教导我们:“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这句经文应该引起学佛的人的深切注意!离开了菩提心,纵使修种种善法,也是为魔服务。这都是真语实语,佛不会吓唬我们。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80923.htm)-------------------------------------------------------------------------------------------------------------------   问:在佛菩萨的境界中,还有善恶之分吗?          达真堪布答:在佛菩萨的境界中,没有善恶。既然如此,佛为什么还宣讲善恶,取舍因果呢?因为胜义谛里没有,而世俗谛里有。但二谛是双运的,不能分开。         佛为什么有个法身,还有一个色身?因为法身是属于胜义谛的,色身是属于世俗谛的,色身佛是法身佛的幻化,二者是一体的。          在佛的境界中,一切都是清净圆满,对佛来说都是好事,但对其他众生来说不一定。所以佛陀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弘法利生,不仅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还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二谛就是这样。          其实显宗、密宗的区别就在现象上,本体上是没有区别的,体上都是远离八边的空性。显宗的中观派有自续派和应成派。应成派所觉知的空性是远离八边的空性,这种见解在显宗里是最高,在密宗里也没有更高的了。从体上来讲,显密没有区别,但是相上还是有区别的。比如显宗是讲现空无二,密宗是讲明空无二,大圆满是讲乐空无二。有这样的区别。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73636.htm) -------------------------------------------------------------------------------------------------------------------- 净空法师:平时喜欢心念、心听佛号,是否如法?
 发布:念佛人 []   日期:2011-7-25 12:11:00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十六)     问:心念佛、心听佛号是否为持名念佛?弟子平时喜欢心念、心听佛号,是否如法?   答:如法,这是持名,因为你没有离开名号。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80912.htm)-------------------------------------------------------------------------------------------------------------------- 黄念祖居士:最好的念佛方法—自念自听

 发布:欣求极乐 []   日期:2011-7-11 15:03:00      
摘自《忏云老法师与黄念祖老居士对话录》 此段开示非常精彩,殊胜之极言语已不能道,大恩不言谢,唯有信受奉行啊。 黄老居士:就是用耳朵听,念佛最好的法门就是自念自听。你不要去管着它或者念得好不好,自己来监视,都是多事! 居士敬问:要念低声,还是不要念出声? 黄老居士:随便。 居士敬问:自念自听也可以听? 黄老居士:随便,默念一样听得见。因此你的心就摄住了,你完全念这一句你听到了,你这句是真念了。念的时候你自己都听不到,那这句就是不算数。每一句功德都不可思议,重要是念就对了。 居士敬问:有妄念是马上把它打掉,还是不管它,让它继续? 黄老居士:你不要去治妄想,“欲除妄想,去一添两”,你“任它妄想纷飞,听我念佛分明”,你就听你这个念佛就完了。不要去驱这个妄想,压这个妄想,你就好好的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自念自听、自念自听...。妄想很多时,声音可以放大一点,可以大声一点。 居士敬问:心里有时紧张的时候,还是继续念下去?有时候有些事想到还没有做,就是没有办法马上做,心里有点担心,在担心的情况之下要念佛吗?还是...? 黄老居士:什么情形之下都不管,不管你就是做了坏事了,这些都不用...,只要你能念就是好。还觉得“我这个衣服不干净了,或者必须换到什么地方念”,都不干事,你只要是念,念就最清净。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78827.htm)--------------------------------------------------------------------------------------------------------------------  净空法师:如何忆佛念佛?怎样才是无念而念?
 发布:念佛人 []   日期:2011-7-24 12:07:00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九)      问:我是七十多岁的老太婆,目前我遇到最大障碍就是在读经念佛时浮起的妄想杂念,如何忆佛念佛?怎样才是无念而念?总找不到下手之处。在纽约联谊餐会上,请到一本《无量寿经》,后面附有《净修捷要》,夏老居士在缘起中说“括赞观愿向于一礼之际,妄念不易乘隙,而正念自得现前。”我看后十分高兴,此简课把《无量寿经》念佛法门的精准都含在内,记得净空法师讲过“无念是无妄念,正念还是有的”,我就想到是否可以用此简课,时时在心中背诵,用它把妄想杂念压住,在绕佛念佛时妄念浮起,并马上背诵简课,想简课多了,妄念自然会少了,这样做与忆佛、无念而念是否有些相近?我的想法对不对?恳请净空法师给我开示。      答:你的想法不对,我看你这个意思,大概是你在诵经、念佛的时候妄念很多。妄念很多不怕,因为你的功夫还不得力,不得力的时候要加强;就好像你肚子饿了,吃一碗饭没饱,不要紧再吃第二碗,第二碗还没饱,再吃第三碗,你就吃饱了!现在就是你的功夫还不够,所以伏不住烦恼。不要害怕,认真努力,再假以时日,你有个三年五载的功夫,妄念就可以伏住了,不要着急,不要害怕。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80792.htm)-------------------------------------------------------------------------------------------------------------------- 净空法师:在墓园念佛如法不如法?
 
 发布:念佛人 [全部文章 空间 留言]   日期:2011-7-24 12:01:00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十五)      问:我们是辽宁省葫芦岛市的居士。最近我们找到一个清净的念佛地,那就是汇通宝塔,那里领导对我们这些居士念佛特别支持。但这里是亡灵道场,是个新兴塔葬墓园,我们在这里诵经念佛,有些同道反对我们,说在这里念佛不如去寺庙。但是我们虔诚在这里念佛,以此功德给此处众多亡灵,不知道如法不如法?     答:如法,在这边念佛很好,这都是真正发慈悲心,冥阳两利。修行在墓园里头有好处,常常提醒自己,人最后的归宿都是一样的。所以印祖常常教导我们,真正修净土的人,常常想到“死”字你就万念俱灰了,什么都放下,于人不要争,于事也不要求,你的清净心才能现前。所以在墓园里头确实能提高自己的警觉心,冥阳两利。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80789.htm) -------------------------------------------------------------------------------------------------------------------- 印光大师:念佛精义
 发布:随喜功德 []   日期:2011-7-24 8:27:00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精义         吾人心性,与佛同俦;只因迷背,轮回不休!   如来慈愍,随机说法;普令含识,就路还家。   法门虽多,其要唯二:曰禅与净,了脱最易!   禅唯自力,净兼佛力;二法相校,净最契机。   如人渡海,须仗舟船,速得到岸,身心坦然!   末世众生,唯此堪行;否则违机,劳而难成。   发大菩提!生真信愿;毕生坚持,唯佛是念!   念极情忘,即念无念;禅教妙义,彻底显现。   待至临终,蒙佛接引;直登上品,证无生忍!   有一秘诀,剀切相告:竭诚尽敬,妙妙妙妙!     ——印光大师开示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80757.ht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