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圣庭女主角图:国内首次系统出版菲利普·罗斯经典作品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9:05:58

国内首次系统出版菲利普·罗斯经典作品集

中国文化产业网    时间: 2009-08-17    来源:深圳商报 刘悠扬    【字体:大 中 小】

 

“活着的文学神话”菲利普·罗斯

 

自1959年出版中短篇小说《再见,哥伦布》以来,他已出版了23本小说和6本非小说,在美国文坛驰骋整整50年,现年76岁的他依然以每年一本书的速度勤奋地创作,其最新作品的出版日期已经排到了2010年。 他已经赢得了几乎所有的文学奖项——除了久候不至的诺贝尔奖,也是唯一一个活着时其全部作品就被收入“美国文库”的作家。难怪有人在当晚致辞时,给他封了个“3L”的名号:“Living Literary Legend”(活着的文学神话)。

 

正是这位“美国活着的文学神话”,最近每年都会出现在诺奖的大热名单上,但中国读者对他似乎还不熟悉。

 

过去的一年,菲利普·罗斯75岁。是年的4月11日晚,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和美国文库出版社为他举行了盛大的生日庆典。

 

自1959年出版中短篇小说《再见,哥伦布》以来,他已出版了23本小说和6本非小说,在美国文坛驰骋整整50年,现年76岁的他依然以每年一本书的速度勤奋地创作,其最新作品的出版日期已经排到了2010年。

 

他已经赢得了几乎所有的文学奖项——除了久候不至的诺贝尔奖,也是唯一一个活着时其全部作品就被收入“美国文库”的作家。难怪有人在当晚致辞时,给他封了个“3L”的名号:“Living Literary Legend”(活着的文学神话)。

 

正是这位“美国活着的文学神话”,最近每年都会出现在诺奖的大热名单上,但中国读者对他似乎还不熟悉。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将他的代表作重新翻译,进行了一次系统整理与出版,计划分三批出版。目前,其成名作《再见,哥伦布》和最新作品《凡人》已经出版,《萨巴斯的戏院》和《反美阴谋》将在10月推出,《波特诺的怨诉》和《夏洛克行动》最晚也将于2010年初与读者见面。

 

真正意义上的“哥伦布”

 

与诺奖得主索尔·贝娄的友谊是菲利普·罗斯最公开的私事。贝娄是他的精神导师,也是最好的朋友。罗斯在五十年代后期于芝加哥大学英文系读研究生期间就认识了比他大18岁的索尔·贝娄,当时索尔·贝娄已经名满天下,是罗斯的偶像。

 

1959年对于罗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的第一本小说《再见,哥伦布》(包含同名中篇小说和五个短篇小说)由霍顿·米夫林出版社出版后,马上引起文坛关注,翌年即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当年,索尔·贝娄的评价是:“与我们闭着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光溜溜地呱呱坠地不同,罗斯先生一出场,指甲、毛发、牙齿都已长齐,他说话流利,技巧娴熟,机智幽默,富有生气,具有名家风范。”

 

而在罗斯眼中,“贝娄这个移民的儿子是真正意义上的哥伦布,我们追随他成为美国作家。”事实上,罗斯的作品之所以在急速转变的美国社会中始终拥有大量读者,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不断追踪着现实流变,客观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历史,以自己及一代知识分子的思考,始终完整地呼应了时代和社会的风云变幻。在美国当代文学的地理志上,罗斯也是一位无法忽略的“哥伦布”。

 

因此,我们看到:在《美国牧歌》中,罗斯从社会、政治以及个人的心理层面上对当时的美国社会做了全面解剖;《人性的污秽》则以1998年美国白宫的丑闻,即克林顿和莱温斯基一案作为故事背景;他写于2004年的第26部小说《反美阴谋》,甚而至于故意“改写”了历史: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有强烈反犹思想的查尔斯·林德伯格击败罗斯福当选总统——尽管小说以虚构的手法描写历史往事,但毫无疑问它是对当今美国政治的强烈影射。 

 

 

“我不是犹太作家”

 

“我不是犹太作家,只是一个身为犹太人的作家;我一生最关心的事和最大的热情就是写小说,而不是做个犹太人。”在接受各式采访时,罗斯不得不经常做出这样的声明。尽管他在创作中努力摆脱犹太情结,但其小说几乎无一例外以犹太人为主角,描写了有教养的犹太人所经历的文化和精神危机,只是罗斯喜欢将自己隐身其中,以“内森·祖克曼”之类的故事讲述者出现。

 

1979年,“内森·祖克曼”首次出现在罗斯的《幽灵作家》一书中,此后近30年,这个角色果真就如幽灵一般,在罗斯的众多作品中挥之不去。在他创作于1997年的《美国牧歌》中,祖克曼已步入老年,他像罗斯一样熟悉现实社会,对美国神话看得更清楚。藉由“美国梦”的幻灭,罗斯所要表现的是美国犹太人具有的边缘人对主流文化无所适从的矛盾心理:他们一方面不得不否定自己的传统,另一方面又下意识地限制自己对美国政治生活的参与。

 

自“内森·祖克曼”介入罗斯小说叙事的那天起,美国文学界就没有停止过对“他”是罗斯自身在作品中的影子的推测。1995年离婚后,十年里菲利普·罗斯每一两年出一本书,男主角们虽然经历不同,履历却越来越像:都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新泽西犹太家庭;都有个年纪小很多的兄弟(或儿子),他们之间有强烈的同胞竞争;都有过两次婚姻,第二次因为婚外情而终结;都是文学教授或畅销书作家——他们看上去都是菲利普·罗斯,都有一些漫画式的滑稽场面:男孩坚持反抗强加于他的生活,老男人坚持着他已经远去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了一声对天堂的嚎叫或一场向青春作别的悲伤展示。

 

终其一生“不闭嘴”

 

美国文学界普遍认为,罗斯堪与福克纳、贝娄等文学巨匠比肩,已然成了“美国活着的文学神话”。罗斯却显然不乐意活在神话里,他创作于2006年的第27部作品,就径直命名为《凡人》。

 

当然,该书并非刻意为之的一种姿态,而是源于他身边那些“不曾预料”的世事——他的朋友开始凋零。近年来,他大概每半年就要出席一次追思会。而最让他难以接受的是多年好友索尔·贝娄的辞世。从贝娄葬礼回来的第二天,罗斯就动笔写此书,他说:“故事不是关于他——也与他无关——但我刚从墓地回来,它让我往前走。”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平凡人的故事。一个行将入土的犹太人在自己的葬礼上,回忆、审视和反思自己一生中的对与错、得与失。直到初稿完成,罗斯才意识到与他同龄的男主人公还没有名字。他联想到中世纪一部以无名氏为主人公的经典道德剧,于是保存了这个主角无名的状态。深层用意或许在于,这个第三人称的“他”可以是某一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任何人——一如英文书名“Everyman”。罗斯描写了一个平凡的人物及其故事,却深刻反映出死亡、家庭和宗教等人类无可回避的命题。

 

近十年来,“死亡”与“衰老”的主题越来越频密地出现在罗斯笔下。1997年,索尔·贝娄尚在人世,诺曼·梅勒也还矍铄,罗斯和他们一同推出了新小说《真实》、《圣子的福音》、《美国牧歌》。这三个头发银白、没有子嗣的“老家伙”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他们被年轻姑娘和五花八门的文学时尚抛弃,但他们就是不闭嘴。作为美国老一辈作家的精神标本,他们终其一生都在书写人性、道德、理想、身份认同,都在与这个现实社会“搏斗”。随着老友们相继离世,菲利普·罗斯也开始触及衰老和死亡的故事。毕竟,道德和理想也许是每个男人战斗的对象,但衰老不是,衰老就是场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