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鹰战士 silverhawks:让云南老百姓都“好在” 白恩培文山州调研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05:40

昨日,白恩培在文山市追栗街镇塘子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记者 杨 峥摄]

“我们要坚持把以人为本、富民为先、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进各族群众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省委书记白恩培日前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调研时叮嘱随行的各级干部,“让更多老百姓在发展中受益,让更多老百姓在发展中得实惠,让云南老百姓都‘好在’!”

“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让更多老百姓从中受益”

如何让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群众走出贫穷“怪圈”?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省委书记白恩培的心头。

作为农业人口高达90%的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文山州,同样面临这样的困难和问题,因而每次到这里调研,“如何破解农民增收难题”总是会列入白恩培的重要调研课题。早在2004年,对农民增收十分关注的白恩培在文山调研时就提出了“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解决广大农民增收难”的发展思路。文山州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和产业发展这个中心,着力打造三七、烤烟、林业、辣椒、畜牧等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7月16日至18日,白恩培和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应楠一行再次来到这里,深入文山、砚山、广南、西畴、麻栗坡等市县的山寨农村、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最关注的仍然是这一问题。

“白书记,谢谢您,没有您就没有我们公司的今天。”在砚山县同和辣椒有限责任公司里,总经理刘佳佳拉着白恩培的手连声感谢。

2004年11月9日,作为辣椒协会会员的刘佳佳,和砚山县稼依镇生猪、蔬菜等协会的会员们一道,同前来调研的省委书记白恩培进行了一次深入座谈。年轻的刘佳佳深受启发,当年就注册成立了公司专门进行辣椒出口贸易,并很快赢得了国内外客商的信赖,在美国、墨西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抢占了市场,连续5年成为云南干椒出口第一的企业。

“短短7年时间,实现云南干椒出口第一的目标,不简单;每年上缴100多万元税收,不简单;一次带动6万多户椒农增收致富,不简单。”当了解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的经营模式,与农户建立辣椒种植基地4.85万亩,带动60500农户户均增收2010元,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发展局面时,白恩培由衷称赞道。

“政府追求的就是让老百姓收入增加,企业有后续发展动力。”听说类似的龙头企业在砚山已有好几家时,白恩培十分高兴。他嘱咐随行的各级干部一定要服务好、扶持好,对正处在成长期的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要服务到位,千方百计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

“加快中低产田地改造搞好新农村建设,让更多老百姓从中得实惠”

山区综合开发和中低产田地改造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途径。早在2002年,白恩培就提出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此后,在他倡导和大力推动下,木本油料基地建设、中低产林地和中低产田地改造等举措相继在红土高原实施。

“发展木本油料,选育优良苗木是根本。”在广南县油茶中心苗圃,看到这里已选育出云油3号、4号、9号、13号、14号5个优良品种,培育出合格苗6000万株,可供造林60万亩时,白恩培十分高兴。他说:“一定要把油茶的栽种成本降下来,让广大茶农尽早受益。”

走进广南万亩油茶造林示范基地,白恩培仔细了解“统一流转、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造林、统一经营”的管理模式,和干部群众算“比较效益账”、“生态效益账”、“社会效益账”。

“中低产林地改造大有可为,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大有文章可作。”白恩培希望各级干部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让更多老百姓从中受益。

“看到你们生活这么美好,我非常高兴。”在文山市追栗街镇塘子边村,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不仅真实地“写”在了村容村貌的改变上,更真实地“写”在了每一位村民的笑脸上。

“我们现在的生活非常‘好在’。”73岁的苗族老人张光秀的朴实语言,感染了调研组的所有成员。

西畴县长箐是一片石漠化极度严重的喀斯特地区,当地群众祖祖辈辈都是将玉米、烤烟种在“石窝窝”里,生产生活十分困难。

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县委、县政府整合各种资金2600多万元,发扬“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的西畴精神,硬是从“石窝窝”里“炸”出了5450亩高稳产农田,并于今年5月“种”下农民增收的希望。

“太不简单了!”看到昔日满目荒芜的石旮旯变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烤烟地,白恩培由衷称赞道:“只要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生产条件,让老百姓世世代代受益,多大的投入都值得。”

“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云南老百姓都‘好在’”

“加快山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努力实现乡办小学、县办中学。”3年前,白恩培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提出了撤并校点、集中办学“均衡教育”改革思路。

尽管这场均衡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改革成果的“集中变革”,有利于提高教育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有利于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边远山区的贫困落后面貌,符合云南实际、符合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支持和赞成。但是,也有家长担心孩子在校吃不饱、睡不好,住校不安全,生病没人管;有些教师顾虑并校后不能适应,待遇下降;有的校长害怕失去位置。

为突破全县高中办学“瓶颈”,麻栗坡县县委、县政府大胆决策,“勒紧裤带”多方筹资2.37亿元,将全县的高中和周边的初中都集中在一起,进行集中办学,走出了一条“教育为民、教育惠民”的办学新路。

18日下午,冒着绵绵细雨,白恩培一行来到新建的麻栗坡中学,仔细查看教学设施,认真探讨办学模式。

“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实现现代化,向更富裕的程度迈进,基础工作、核心问题是教育。”了解到麻栗坡中学集中办学后,今年高考上线率达到99%时,白恩培由衷地说:“如果不把教育办好,不能使教育改革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不能以人为本,不能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目标,我们所有的目标都实现不了。”

“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在文山职教园区建设工地,听说概算投资25亿元的园区建成后,将成为集全日制中、高等职业教育、行业职业培训、改革实验实训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基地时,白恩培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建设者不仅满足教学功能,还要把教育园区当作一个艺术品,把园区建设品质搞上去。

“‘好在’是云南老百姓对幸福安康最朴素的方言表达,其本质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充裕,公共服务健全,社会保障有力,生态环境优美,各种关系和谐。”一路上,文山州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和各族群众幸福安康的欢声笑语,给白恩培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白恩培强调,加快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让更多的老百姓从发展中受益得实惠,让云南的老百姓都“好在”。

文山州委书记李培、州长黄文武和省委政研室、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财政厅等省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随同调研。

记者 沈向兴 张登海(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