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手续费进项税抵扣:诺贝尔奖 D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11:28
诺奖4评委做客复旦:“改变世界”是获得诺奖的标准   作者:张炯强 来源:新民晚报 发布时间:2008-1-11 15:59:42 小号字中号字大号字
 1月10日上午,来自瑞典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4位评委做客复旦大学,向300余名大学生作了“诺贝尔与科技创新”的专题演讲。四人中,两位是诺贝尔物理奖评委,一位是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的核心评委,另一位是瑞典高等教育署署长。诺贝尔奖一直是科技创新最高成就的象征,诺贝尔奖评委联合访问上海,还是第一次,引起复旦学子的很大兴趣。演讲10时开始,早上8时多,复旦光华楼的演讲会场已聚集了许多大学生。 什么是获得诺贝尔奖的标准?如何申请诺贝尔奖?中国大陆学者何时才能得到诺贝尔奖?这些问题是近几年来很多中国科学家关心的。演讲中,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SvenLidin用简单的几个字说出了诺贝尔评价一项科学技术的标准:“改变世界。”SvenLidin还讲述了一段诺贝尔奖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诺贝尔化学奖的全部得主都在欧洲,但二战后,美国科学家迅速占据了诺贝尔化学奖,而评委会在考察这些美国科学家时发现,其实他们中很多人是德国名字、法国名字。美国在二战后吸引了全球的科学家,运用其高效的创新体系,使一个以前诺贝尔奖空白的国家,成为诺贝尔奖的得奖大户。 另一位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BorjeJohansson在解答复旦学生提问“中国大陆学者何时能得诺贝尔奖”时认为,可能在未来20至25年之内。为何需要那么久?诺贝尔奖的评委们解释,这需要中国的高校、研究机构创造一种体系,在这个体系内,不仅要释放一个科学家的能量,还要形成一股团队的合力,创造出“改变世界”的东西。

 诺贝尔奖历久不衰之谜 :一切都是秘密!
诺贝尔奖(Nobel Prize)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奖项。多年来,诺贝尔奖是全世界的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这一奖项之所以历久不衰,有其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

诺贝尔
诺贝尔是炸药的发明者,因此也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他对自己的发明用于破坏感到震惊,于1895年11月27日在法国巴黎的瑞典-挪威人俱乐部上立下遗嘱,用其遗产中的920万美元成立一个基金会,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在前一年中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以表彰那些对社会做出卓越贡献,或做出杰出研究、发明以及实验的人士。

诺贝尔奖最初只设立了医学、物理学和化学三个奖项,1969年首次颁发经济学奖。此外,加上诺贝尔文学奖和诺贝尔和平奖,总共设有六大奖项。

谁能想到,一个孤独的男人写下的短短几十行字,成就了如今在全球享有盛名的奖项之一——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取得巨大成功的秘密何在?这个只有11位雇员的机构是如何运作的?只有900万人口的瑞典如何能在每年的12月10日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的呢?法国《快报》周刊披露了有关诺贝尔奖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

礼仪程序固定不变
在诺贝尔奖颁奖的日子里,各种礼仪程序是固定不变的。15时,天刚刚擦黑,获奖人员都在斯德哥尔摩大饭店集中。他们的目的地是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音乐厅。他们将进入一个布满了鲜花的房间,这些鲜花都是由意大利圣雷莫市政府提供的,诺贝尔奖的设立者诺贝尔1896年就是在这个城市去世的。16时30分,乐队开始奏乐。全体起立。王室成员驾临。之后便是讲话、颁发获奖证书及金质奖章。 
此后,人们便移师市政厅,“在隆重而活泼的气氛下”,开始了庆祝活动。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皮埃尔—吉勒·德热纳回忆道:“我们乘坐华丽的四轮马车,能清楚地听到马蹄声。到了院子里,孩子们举着火把列队欢迎。我们有一种置身于19世纪的感觉。”

接下来,便是宴会。这一切也有一套严格的程序。19时整准时打开香槟,65张桌子围绕着国王的主桌按“麦穗形”排开,蜡烛将是大厅内惟一的照明光源。至于宴席的菜单,每年自然少不了这几样菜肴:头道菜是海鲜,主菜是驯鹿肉,甜点是冰淇淋。1350位嘉宾都将使用镀金的银餐具。

晚餐结束后,客人们将应邀进入一个大厅,在这里所有获奖者等待国王的逐一召见,每位获奖者将有幸与国王交谈五分钟。像瑞典的所有宴会一样,活动将在23时之前全部结束。

丰厚的奖金
然而,豪华与铺张并不是诺贝尔奖享誉全球的惟一原因。从一开始起,诺贝尔奖的高额奖金就令人羡慕不已。诺贝尔遗嘱执行人之孙、“诺贝尔基金会”秘书长米凯尔·索尔曼说:“按照阿尔弗雷德的设想,他是要奖励那些三四十岁、有才华但缺钱的研究人员,向他们提供相当于一个大学教授15年的工资,让他们能够安稳地生活。”

钱从何而来?阿尔弗雷德在遗嘱中作了精心设计:他死后留下的财产将用于“低风险投资,成立一个基金会,所获得的利润每年将以奖金的形式发放”。 

阿尔弗雷德是一个极为富有的人。作为炸药的发明人,他拥有百余家工厂,并在世界各地拥有355项发明专利。他一生未娶,也未留下任何子女,对家人的信任也很有限。他是这样分配财产的:200万瑞典克朗给了兄弟们,而给基金会留下了3100万克朗,相当于如今的大约1.6亿欧元!

这些钱被瑞典的管理人精心投放到巴黎和纽约的股市上,从而使得每年的获奖者们都能得到一笔丰厚的奖金。在2003年,每位获奖者可得到约140万欧元。

一切都是秘密
除了奖金外,诺贝尔奖的评选方式也是其长盛不衰的原因。其中的秘诀也十分简单:那就是一切都是秘密。诺贝尔医学奖委员会50名委员的名单?保密!帮助该委员会进行前期调查的15人委员会的名单?保密!

米凯尔·索尔曼说:“保密是诺贝尔奖的基石之一。这一点被写进了遗嘱。”此举为了避免来自各方的压力,这种压力历来都存在,如今也不会消失。

对于类似“究竟有多少人获得了提名”之类的问题,人们也不会得到答案。评选委员会一位名叫汉斯·约恩瓦尔的秘书反问道:“知道答案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目前人们所知道的是,评选委员会每年向数千人发出邀请,让他们提供候选人名单。这些提名人或是前诺贝尔奖得主,或是收到“特别邀请”的人,或是隶属于知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这些人的名单自然也是保密的,但诺贝尔和平奖是个例外:阿尔弗雷德在遗嘱中指定和平奖由挪威来颁发。这一习惯沿袭至今。而挪威有关方面每年都会把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名单公之于众,对此汉斯·约恩瓦尔感到十分不解。

诺贝尔基金会以前一直隶属于斯德哥尔摩大学。2002年,随着瑞典大学透明化进程的加深,斯德哥尔摩大学开始实行档案向公众开放等规定。此举引起诺贝尔基金会的极大不安。为了不违反上述原则,基金会不得不改变章程,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这是一个简单且有效的司法把戏。它向现代社会作出的惟一让步是:在诺贝尔奖公布五十年后,其档案可向公众开放。也就是说,1953年以前的有关信息现在可以从因特网上查阅到。即便如此,诺贝尔基金会网站每年的访问量仍达 1500万人次。网站负责人阿尔夫·林德贝里说:“也许有一天,这一期限会降至30年。”

繁琐的调查
皮埃尔—吉勒·德热纳说:“瑞典人在搞大型活动方面很有一套。但他们保守秘密的能力也十分令人敬佩。我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碰巧正在斯德哥尔摩。我在那里跟一些科学家有过长时间的接触,事后才知道其中有些人就是委员会成员。但他们没有向我透露过半点信息。”

然而,透风的事儿还是发生过:200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伊朗女律师希林·伊巴迪在获奖的前几天就从一个朋友那里听说,她是被看好的候选对象之一。同样,1980年医学奖得主让·多塞在获奖前一周便从“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消息”中得知自己可能获奖。他说:“到最后时刻,我推掉了在加拿大的一系列讲座。投票那天,电话响了。由于按正常的日程安排我是不应该在家的,所以我没敢接电话。但铃声响个不停,响了11声时,我太太才去接听。” 

这种泄密的情况并不多见,而且关键是它并没有影响到前期的调查工作。确定候选人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相当丰富的经验。评选委员会要用八个月的时间来研究候选人的材料,检查其工作成果的有效性,确认这些工作成果的确出自候选人之手。他们甚至还会就候选人的人品,在其周围人群或最密切的合作伙伴中展开秘密调查。这些调查工作所需的预算费用每年高达350万欧元,是基金会第二大开支项目,仅次于发给获奖者的奖金。之后,还要开展“一系列的选拔程序”。到最后讨论时将只留下“几个名字”,而且这种讨论只进行半天。对于这一讨论,人们也是知之不多。投票方式(一轮投票制、写在一张可折叠的小纸片上)被视为机密。评选委员会的内部磋商程序也不得而知。只有一点是清楚的:在得票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将用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米凯尔·索尔曼说:“幸好这种情况迄今还没有出现过。”

或许,正是由于这种严格的保密程序,诺贝尔奖才能享誉全球。

 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时间 获奖人 国籍 获奖原因
1901 W.C.伦琴 德国 发现伦琴射线(X射线)
1902 H.A.洛伦兹 荷兰 塞曼效应的发现和研究
P.塞曼 荷兰
1903 H.A.贝克勒尔 法国 发现天然铀元素的放射性
P.居里 法国 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发现放射性元素钋与镭并发现钍也有放射性
M.S.居里 法国
1904 L.瑞利 英国 在气体密度的研究中发现氩
1905 P.勒钠德 德国 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6 J.J汤姆孙 英国 通过气体电传导性的研究,测出电子的电荷与质量的比值
1907 A.A迈克耳孙 美国 创造精密的光学仪器和用以进行光谱学度量学的研究,并精确测出光速
1908 G.里普曼 法国 发明应用干涉现象的天然彩色摄影技术
1909 G.马可尼 意大利 发明无线电极及其对发展无线电通讯的贡献
C.F.布劳恩 德国
1910 J.D.范德瓦耳斯 荷兰 对气体和液体状态方程的研究
1911 W.维恩 德国 热辐射定律的导出和研究
1912 N.G.达伦 瑞典 发明点燃航标灯和浮标灯的瓦斯自动调节器
1913 H.K.昂尼斯 荷兰 在低温下研究物质的性质并制成液态氦
1914 M.V.劳厄 德国 发现伦琴射线通过晶体时的衍射,既用于决定X射线的波长又证明了晶体的原子点阵结构
1915 W.H.布拉格 英国 用伦琴射线分析晶体结构
W.L.布拉格 英国
1917 C.G.巴克拉 英国 发现标识元素的次级伦琴辐射
1918 M.V.普朗克 德国 研究辐射的量子理论,发现基本量子,提出能量量子化的假设,解释了电磁辐射的经验定律
1919 J.斯塔克 德国 发现阴极射线中的多普勒效应和原子光谱线在电场中的分裂
1920 C.E.吉洛姆 法国 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性以及在精密仪器中的应用
1921 A.爱因斯坦 德国 对现物理方面的贡献,特别是阐明光电效应的定律
1922 N.玻尔 丹麦 研究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提出他的原子结构模型
1923 R.A.密立根 美国 研究元电荷和光电效应,通过油滴实验证明电荷有最小单位
1924 K.M.G.西格班 瑞典 伦琴射线光谱学方面的发现和研究
1925 J.弗兰克 德国 发现电子撞击原子时出现的规律性
G.L.赫兹 德国
1926 J.B.佩林 法国 研究物质分裂结构,并发现沉积作用的平衡
1927 A.H.康普顿 美国 发现康普顿效应
C.T.R.威尔孙 英国 发明用云雾室观察带电粒子,使带电粒子的轨迹变为可见
1928 O.W.里查孙 英国 热离子现象的研究,并发现里查孙定律
1929 L.V.德布罗意 法国 电子波动性的理论研究
1930 C.V.拉曼 印度 研究光的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
1932 W.海森堡 德国 创立量子力学,并导致氢的同素异形的发现
1933 E.薛定谔 奥地利 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
P.A.M.狄立克 英国 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并预言正电子的存在
1935 J.查德威克 英国 发现中子
1936 V.F赫斯 奥地利 发现宇宙射线
C.D.安德孙 美国 发现正电子
1937 J.P.汤姆孙 英国 通过实验发现受电子照射的晶体中的干涉现象
C.J.戴维孙 美国 通过实验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作用
1938 E.费米 意大利 发现新放射性元素和慢中子引起的核反应
1939 F.O.劳伦斯 美国 研制回旋加速器以及利用它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
1943 O.斯特恩 美国 测定质子磁矩
1944 I.I.拉比 美国 用共振方法测量原子核的磁性
1945 W.泡利 奥地利 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
1946 P.W.布里奇曼 美国 研制高压装置并创立了高压物理
1947 E.V.阿普顿 英国 发现电离层中反射无线电波的阿普顿层
1948 P.M.S.布莱克特 英国 改进威尔孙云雾室及在核物理和宇宙线方面的发现
1949 汤川秀树 日本 用数学方法预见介子的存在
1950 C.F.鲍威尔 英国 研究核过程的摄影法并发现介子
1951 J.D.科克罗夫特 英国 首先利用人工所加速的粒子开展原子核
E.T.S.瓦尔顿 爱尔兰 蜕变的研究
1952 E.M.珀塞尔 美国 核磁精密测量新方法的发展及有关的发现
F.布洛赫 美国
1953 F.塞尔尼克 荷兰 论证相衬法,特别是研制相差显微镜
1954 M.玻恩 德国 对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特别是量子力学中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W.W.G.玻特 德国 符合法的提出及分析宇宙辐射
1955 P.库什 美国 精密测定电子磁矩
W.E.拉姆 美国 发现氢光谱的精细结构
1956 W.肖克莱 美国 研究半导体并发明晶体管
W.H.布拉顿 美国
J.巴丁 美国
1957 李政道 美国 否定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守恒定律,使基本粒子研究获重大发现
杨振宁 美国
1958 P.A.切连柯夫 前苏联 发现并解释切连柯夫效应(高速带电粒子在透明物质中传递时放出蓝光的现象)
I.M.弗兰克 前苏联
I.Y.塔姆 前苏联
1959 E.萨克雷 美国 发现反质子
O.张伯伦 美国
1960 D.A.格拉塞尔 美国 发明气泡室
1961 R.霍夫斯塔特 美国 由高能电子散射研究原子核的结构
R.L.穆斯堡 德国 研究r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和发现穆斯堡效应
1962 L.D.朗道 前苏联 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理论,特别是液氦的研究
1963 E.P.维格纳 美国 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发现和应用对称性基本原理方面的贡献
M.G.迈耶 美国 发现原子核结构壳层模型理论,成功地解释原子核的长周期和其它幻数性质的问题
J.H.D.詹森 德国
1964 C.H.汤斯 美国 在量子电子学领域中的基础研究导致了根据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原理构成振荡器和放大器
N.G.巴索夫 前苏联 用于产生激光光束的振荡器和放大器的研究工作
A.M.普洛霍罗夫 前苏联 在量子电子学中的研究工作导致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制作
1965 R.P.费曼 美国 量子电动力学的研究,包括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意义深远的结果
J.S.施温格 美国
朝永振一郎 日本
1966 A.卡斯特莱 法国 发现并发展光学方法以研究原子的能级的贡献
1967 H.A.贝特 美国 恒星能量的产生方面的理论
1968 L.W.阿尔瓦雷斯 美国 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的贡献,特别是通过发展氢气泡室和数据分析技术而发现许多共振态
1969 M.盖尔曼 美国 关于基本粒子的分类和相互作用的发现,提出“夸克”粒子理论
1970 H.O.G.阿尔文 瑞典 磁流体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并在等离子体物理中找到广泛应用
L.E.F.尼尔 法国 反铁磁性和铁氧体磁性的基本研究和发现,这在固体物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1971 D.加波 英国 全息摄影术的发明及发展
1972 J.巴丁 美国 提出所谓BCS理论的超导性理论
L.N.库珀 美国
J.R.斯莱弗 美国
1973 B.D.约瑟夫森 英国 关于固体中隧道现象的发现,从理论上预言了超导电流能够通过隧道阻挡层(即约瑟夫森效应)
江崎岭于奈 日本 从实验上发现半导体中的隧道效应
I.迦埃弗 美国 从实验上发现超导体中的隧道效应
1974 M.赖尔 英国 研究射电天文学,尤其是孔径综合技术方面的创造与发展
A.赫威期 英国 射电天文学方面的先驱性研究,在发现脉冲星方面起决定性角色
1975 A.N.玻尔 丹麦 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与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原子核结构理论
B.R.莫特尔孙 丹麦 原子核内部结构的研究工作
L.J.雷恩瓦特 美国
1976 B.里克特 美国 分别独立地发现了新粒子J/Ψ,其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三倍,寿命比共振态的寿命长上万倍
丁肇中 美国
1977 P.W.安德孙 美国 对晶态与非晶态固体的电子结构作了基本的理论研究,提出“固态”物理理论
J.H.范弗莱克 美国 对磁性与不规则系统的电子结构作了基本研究
N.F.莫特 英国
1978 A.A.彭齐亚斯 美国 3K宇宙微波背景的发现
R.W.威尔孙 美国
P.L.卡皮查 前苏联 建成液化氮的新装置,证实氮亚超流低温物理学
1979 S.L.格拉肖 美国 建立弱电统一理论,特别是预言弱电流的存在
S.温伯格 美国
A.L.萨拉姆 巴基斯坦
1980 J.W.克罗宁 美国 CP不对称性的发现
V.L.菲奇 美国
1981 N.布洛姆伯根 美国 激光光谱学与非线性光学的研究
A.L.肖洛 美国
K.M.瑟巴 瑞典 高分辨电子能谱的研究
1982 K.威尔孙 美国 关于相变的临界现象
1983 S.钱德拉塞卡尔 美国 恒星结构和演化方面的理论研究
W.福勒 美国 宇宙间化学元素形成方面的核反应的理论研究和实验
1984 C.鲁比亚 意大利 由于他们的努力导致了中间玻色子的发现
S.范德梅尔 荷兰
1985 K.V.克利青 德国 量子霍耳效应
1986 E.鲁斯卡 德国 电子物理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设计出世界上第1架电子显微镜
G.宾尼 瑞士 设计出扫描式隧道效应显微镜
H.罗雷尔 瑞士
1987 J.G.柏诺兹 美国 发现新的超导材料
K.A.穆勒 美国
1988 L.M.莱德曼 美国 从事中微子波束工作及通过发现μ介子中微子从而对轻粒子对称结构进行论证
M.施瓦茨 美国
J.斯坦伯格 英国
1989 N.F.拉姆齐 美国 发明原子铯钟及提出氢微波激射技术
W.保罗 德国 创造捕集原子的方法以达到能极其精确地研究一个电子或离子
H.G.德梅尔特 美国
1990 J.杰罗姆 美国 发现夸克存在的第一个实验证明
H.肯德尔 美国
R.泰勒 加拿大
1991 P.G.德燃纳 法国 液晶基础研究
1992 J.夏帕克 法国 对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的发明和发展
1993 J.泰勒 美国 发现一对脉冲星,质量为两个太阳的质量,而直径仅10-30km,故引力场极强,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间接证据
L.赫尔斯 美国
1994 C.沙尔 美国 发展中子散射技术
B.布罗克豪斯 加拿大
1995 M.L.珀尔 美国 珀尔及其合作者发现了τ轻子 雷恩斯与C.考温首次成功地观察到电子反中微子他们在轻子研究方面的先驱性工作,为建立轻子-夸克层次上的物质结构图像作出了重大贡献
F.雷恩斯 美国
1996 戴维.李 美国 发现氦-3中的超流动性
奥谢罗夫 美国
R.C.里查森 美国
1997 朱棣文 美国 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
K.塔诺季 法国
菲利浦斯 美国
1998 劳克林 美国 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
斯特默 美国
崔琦 美国
1999 H.霍夫特 荷兰 证明组成宇宙的粒子运动方面的开拓性研究
马丁努斯-韦尔特曼 荷兰

参考资料:http://www.gaonaojin.com/gnj/Print.Asp?ID=426&Page=3 2003年:拥有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科学家维塔利·金茨堡以及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安东尼·莱格特,表彰他们在量子物理学超导体和超流体领域中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2002年:美国的小雷蒙德·戴维斯和日本的小柴昌俊,表彰他们在宇宙中的微中子研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美国的里卡多·贾科尼,表彰他发现了宇宙X射线源。

  2001年:美国的埃里克·康奈尔、卡尔·维曼和德国的沃尔夫冈·克特勒,表彰他们对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的研究。

  2000年:俄罗斯的若尔斯·阿尔费罗夫、美国的赫伯特·克勒默和杰克·基尔比,表彰他们的研究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1999年:荷兰的杰拉尔杜斯·胡弗特和马丁努斯·韦尔特曼,表彰他们在理论上解释了亚原子粒子之间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

  1998年: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德国的霍尔斯特·施特默和美国的崔琦,表彰他们发现了一种具有分数电荷激发状态的新型量电子流,这有助于理解物质的内部基础结构和动力。

  1997年:美国的朱棣文、威廉·菲利普斯和法国的科恩·塔诺季,表彰他们在发展用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的方法方面所做的贡献。

  1996年:美国的戴维·李、道格拉斯·奥谢罗夫、R·C·里查森,表彰他们发现了氦-3中的超流动性。

  1995年:美国的马丁·佩尔、弗雷德里克·莱茵斯,表彰他们在轻子物理学所作出的先驱性贡献。

  1994年:加拿大的比尔特拉姆·布洛克豪斯和美国的克利福特·苏尔,表彰他们发展了研究浓缩物质的中子散射技术。

  相关专题:2004年度诺贝尔奖

   资料:诺贝尔基金会的故事 不同版本的遗嘱
  阿尔伯特·诺贝尔于1896年12月10日在意大利北部的圣雷莫市去世,身后留下了一份著名的遗嘱,这才有了最初的五项诺贝尔奖。

  事实上,诺贝尔的遗嘱有好几个版本。1889年11月11日,他给一位朋友写信时首次提到了遗嘱问题:“我的一位老侍者总在问,我死后他是否能得到什么。但他哪里知道,我还没立什么遗嘱。我的确写过一次,但又撕掉了。”

  第二个版本的遗嘱写于1893年。

其中,他只写明遗产的20%归他的亲戚、合伙人和男女佣人,一共22位;16%归不同的机构,包括巴黎瑞典俱乐部、斯德哥尔摩学院、斯德哥尔摩医院和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这些钱将组成一项基金,“将利息奖给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最重要和最伟大发现的人,每三年一次”;余下的64%将赠给斯德哥尔摩自然科学院,也作为一笔基金,将它的年利息奖给在自然科学领域、生理学或医学领域有最重要或具有开创性发现的学者,不论男女,不论瑞典人和外国人,都有资格享受。这个版本里没有提到文学奖。

  1895年,他又对遗嘱进行了修改,这就是1895年版本。遗嘱说,将其投资于证券的资金组成一笔基金,每年将基金的利息以奖金的方式奖给在过去一年中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奖金分成五个数额相等的部分,其获奖标准分别是:在物理领域有最重要的发现或发明;有最重要的化学发现或改进;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有最重要的发现;在文学领域创作出最杰出的理想主义倾向作品;为民族和解、消除或减少常备武装、维护或促进和平进程做了最多或最好的努力。

  1896年夏天,诺贝尔将这最后的遗嘱版本交给了斯德哥尔摩私人银行,并在巴黎瑞典俱乐部得到见证。在这最后版本中,诺贝尔给他亲戚的财产数额从开始的270万瑞典克朗减到了约100万瑞典克朗。

  1897年4月26日,负责评选和平奖的挪威议会首先通过了诺贝尔的遗嘱。由于诺贝尔的遗产数额巨大,遗嘱又牵涉到许多人,瑞典的有关机构花了几年时间才分配清楚。与诺贝尔其他四项奖有关的机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瑞典文学院和皇家科学院分别于1898年6月7日、9日和11日通过了遗嘱。这样,诺贝尔遗嘱才算正式确立。

  1900年6月29日,诺贝尔基金会的章程正式确定。这一天,也正是诺贝尔基金会正式成立的日子。

  基金会的理财历程

  笔者曾采访诺贝尔基金会现任总经理迈克·索尔迈,对基金会的机构及其运作有了一定的了解。诺贝尔基金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如何让钱生钱,这样才能保证诺贝尔奖的金额。管钱是很累的,如何让钱生钱而又不致造成损失,这让基金会很伤脑筋。根据1901年瑞典国王批准通过的评奖规则,这笔基金应投资在“安全的证券”上,这也正是诺贝尔本人的初衷。对“安全的证券”,当时人们将其理解为“国债与贷款”,也就是以固定的财产作抵押,中央或地方政府作担保,能支付固定利息的国债或贷款。那时有许多国债都以黄金来支付利息。股票市场则碰都不能碰,因为它风险太大,弄得不好会“血本无归”。

  基金会在前50年遇到了许多挫折。税务问题是其中之一。

  基金会成立的时候,人们还没想过税收问题,尽管诺贝尔遗嘱监护人一直要求对该基金会的投资活动进行税收豁免,但没人理会。1914年以前,基金会交纳的税率为10%,还勉强能维持。到了1915年,瑞典政府通过了一项“临时国防税”,使基金会的交税率成倍提高。1922年,当年的累征税负超,已大于1923年的诺贝尔奖金了。所以,1923年的奖金创下了历史最低值。

  从此以后,关于是否该给基金会免税,一直是瑞典议会的议题。这场旷日持久的讨论持续了几十年。直到1946年才有了结果:议会同意基金会享受免税待遇。瑞典议会的这一决定,也感染了美国人,美国规定从1953年起,诺贝尔基金会在美国的投资活动享受免税待遇。

  基金会的投资开始从保守转向积极。1953年,政府允许基金会可独立进行投资,可将钱投在股市和不动产方面。这是基金会投资规则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改变。20世纪60、70年代,如以瑞典克朗计,诺贝尔奖金数额的确增加了许多,但因瑞典克朗数次贬值,奖金的实际价值并未增多,诺贝尔基金的数额也是如此。到了80年代,股市增长迅速,基金会的资产不断增值,不动产也在不断升值。但在1985年,瑞典又提高了不动产税,使得基金会的收益大打折扣。两年后,基金会作出一项重要决定:将基金会拥有的所有不动产转到一家新成立的上市公司名下,这家公司有个有趣的名字叫“招募人”。后来,基金会将持有的“招募人”公司股票全部出售,这正好赶在1990年初瑞典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于是大大发了一笔。

  2000年1月1日,基金会的投资规则有了新的改进,允许将资产投资所得用于颁奖,而不像过去那样,用来发奖金的钱只能来自于直接收入,即利息和红利。它也意味着基金会可将更高比例的资产用来投资股票,以获得更高的回报和更高的奖金数额。

  按照诺贝尔当初的意愿,较为理想的诺贝尔奖金额,应能保证一位教授20年不拿薪水仍能继续他的研究。1901年的诺贝尔奖金数额为15万瑞典克朗,即相当于一位教授20年的工资。此后,奖金数额不断缩水,到了20世纪30年代,诺贝尔奖金已只相当于1901年的三分之一。以后,诺贝尔基金数额虽逐年扩大,但因瑞典克朗的数次贬值,一直到不了1901年的水平。直至1991年才首次超过1901年时的实际价值(按1901年价值计,约为3100万克朗)。那年以后,诺贝尔奖金一直在100万美元左右。现在,诺贝尔基金已增长到40亿瑞典克朗。

   由于诺贝尔基金会理财有方,世界上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设于1985年的日本两项大奖“日本奖”和“京都奖”,以奖金数额论,与诺贝尔奖属一个档次。他们就是根据诺奖的模式设立和操作的。为此,他们还为诺贝尔基金会捐了巨额的资金。1985年4月20日,日本科学技术基金在举行首届颁奖仪式后,为瑞典诺贝尔基金会设立一项特别奖,奖金为4500万日元,以“认可诺贝尔基金会自1901年以来在促进科学与国际理解上所起的作用”。1985年11月10日,京都的INAM0RI基金会将首届“京都奖”颁给了诺贝尔基金会,以“按照诺贝尔奖的精神推动科学、技术和艺术发展”。另外,瑞士的巴尔赞(BALZAN)基金会,也将其设立的首届大奖,约100万瑞士克朗奖给诺贝尔基金会,恭贺诺奖成功运作60年。

  二十世纪科学的缩影

  诺贝尔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至高无上地位,其奖金可观是其原因之一;它几乎没有放过任何公认的最有成就的科学家,则是原因之二。有个形象的比喻:物理、化学和医学三个领域最优秀果实都被放入了诺贝尔奖的篮子里。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诺奖授给了物理、化学与医学领域公认最优秀的科学家,从大科学家爱因斯坦、量子物理的创始人普朗克到居里夫人等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都是诺奖的获得者。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诺奖对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用瑞典皇家科学院秘书长、担任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十多年的埃林·诺尔比教授的话说,诺贝尔奖描述了一部科学发展史。

  多年来,诺贝尔奖评选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对重大科学成就的肯定与充分重视,引导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有一个典型的例子,1979年,有三位科学家预言存在W和Z粒子。意大利科学家鲁比亚受此启发,对他的学生们说:“好吧,现在让我们来努力找到这两种粒子,然后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果然,1983年他与另一位科学家一起获得了成功,1984年如愿来到了斯德哥尔摩。

  布兰登教授说,在过去的近百年中,诺贝尔奖获得者群体就像是一棵茂密的“家庭之树”,前代获奖者们不断指点迷津,使得大树不断长出新的枝桠,茁壮的枝桠上又不断发出更多的嫩芽,科学之树因此而不断茂盛。

   评选的第二个特点是注重基础科学的研究。1912年,瑞典科学家达伦因发明航标灯自动调节器而获得物理学奖,同时他利用多项专利注册成立公司,成了一名百万富翁。他的获奖,引发了关于诺奖评选重点的一场大争论:是否应该给拥有技术发明专利、获利甚丰者授奖?

  十多年后,诺贝尔基金会有了定论:物理、化学与医学三项奖将主要授予在基础学科研究方面有重大发现的教授或实验专家。依据之一,基础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能进一步加深人类对世界的构成,对宇宙与生命的认识。譬如W和Z两种基本粒子的发现,虽不能像制造一台实用的机器那样为人类服务,但它们对人类认识自然界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依据之二,重大的技术发明固然能造福人类,但技术拥有者通过技术的推广已获巨大经济效益,近百万美元的奖金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添个数而已,可对于大学或实验室里的教授们来说,一百万可是笔大数目。

  这一原则在物理学领域一直得到遵守与坚持,几乎百分之百的物理学奖得主都是大学教授或实验室里的学者,他们没有自己的实业或公司。以目前教授们的工资来说,如是一人独享奖金,的确相当于20年的薪水收入,仍然符合诺贝尔的初衷。在化学或医学领域,虽有一些得主也拥有自己的发明与专利,但评委会选择的也大都是学院里的研究专家。

  有关奖牌的轶事

  1901年,发明X射线的德国科学家伦琴(Wilhelm Rontgen)收到瑞典的一封来信,请他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这位在慕尼黑任教的教授回信说,斯德哥尔摩路途遥远,必须得向校长请假才行,麻烦得很,将奖牌与奖金寄过来行不行?瑞典的答复是:奖牌不能寄,还是跑一趟吧,你可以得到一大笔奖金。伦琴终于来到了斯德哥尔摩,但他也许真的很忙,领到奖金与奖牌后立刻就要打道回府了,连获奖后例行的讲座也取消了。

  三十多年后,在德国发生了一件更有趣的事:有两位科学家,劳厄和弗兰克,曾获得1914年和1925年的物理学奖,德国纳粹政府要没收他们的诺贝尔奖牌,他们辗转来到丹麦,请求丹麦同行、1922年物理学奖得主玻尔帮忙保存。1940年,纳粹德国占领丹麦,受人之托的玻尔急得团团转。同在实验室工作的一位匈牙利化学家赫维西(1943年化学奖得主)帮他想了个好主意:将奖牌放入“王水”(硫酸与硝酸混合液)中,纯金奖牌便溶解了。玻尔于是将溶液瓶放在实验室架子上,来搜查的纳粹士兵果然没有发现这一秘密。战争结束后,溶液瓶里的黄金被还原后送到斯德哥尔摩,按当年的模子重新铸造,于1949年完璧归赵,当时弗兰克工作的美国芝加哥市还专门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奖牌归还仪式。

   
  • 诺贝尔基金会的故事
  • 诺贝尔奖基金会的真正金主其实也是共济会....
  • 诺贝尔奖的来历
  • 2010年诺贝尔奖今起陆续揭晓 奖金约146万....
  • 智慧的灵光 050106 关于设立诺贝尔奖的遗....
  • 何新重大揭秘:诺贝尔奖金幕后真正金主是....
  • 诺贝尔奖的由来
  •  
  • 瑞典将投资1.5亿美元建设诺贝尔奖中心
  • 法国与德国科学家获得2007诺贝尔物理学奖....
  • 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另一例
  • 科学史上的今天——12月10日
  • 智慧的灵光 050106 关于设立诺贝尔奖的遗....
  • 1901-201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国籍统计
  • 【组图】莫言的诺贝尔之行(27 张)
  • 1901年12月10日 诺贝尔奖首次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