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被盗刷起诉书:]风险再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5:10:09
[原创]风险再思考
(2011-07-17 18:10:01)转载
标签: 风险
思考
杂谈
分类: 俱乐部原创
俱乐部会员:明镜台
风险的定义是什么?
在十几年前,我读到过一本名为《复杂》的科普书籍,第一次理解了风险来自于事物的不确定性。
在学习价值投资之后,理解了投资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投资者本身,其次才在于企业和所处环境的系统性风险。
而从这次金融风暴到日本大地震,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风险的本质。究竟如何避免那些永远不该去的“死亡之所”,避开那些不是我们的“应许之地”?
预见风险?
人类真的能控制好自己的风险吗?当前提“失灵”时,一切为了风险防范的措施都不起作用。
芒格和巴菲特都提到过美国住宅企业监督局这样一个组织,它有200名员工,每天9点上班,唯一的工作就是监督房利美和房地美。
然而,悲剧还是发生了。从金融风暴开始,直到今天,这两个贪婪的巨头中还有一个在流血不止——房利美2011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首季净亏损65亿美元,如加上支付给美国财政部的22亿美元股息分红,当季亏损总额为87亿美元,折合每股亏损1.52美元。另一个房地美情况稍好一些,几年来第一次有了6亿多美元的盈利。
作为一个贪婪的投机者,我在2009年两房上投入了3800美元(各1000股)。在做着美国政府托底的美梦和抱着未来形势变化的幻想中,损失最后却超过了60%。
如果我能早几年了解了伯克希尔的投资组合,以及芒格2006对房利美这个官僚傻瓜的评价,我就不会也变成市场中的那个傻瓜。
芒格的人类误判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总是无法保持理性,控制自己的愚蠢举动。
例如,对于自私自利的人类倾向,他老人家2007年的时候还耿耿于怀地指出:“我终生都低估了这个现象,人们一边关心自己的利益一边走向疯狂,这是一片错误认识的海洋。”芒格说,很多人都是这样走完一生的。
指望经营风险的管理者和公司员工不犯错误,如果说不是一种痴心妄想,也是一厢情愿。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文化和制度上能够确保“双保险”,有时还远远不够。
每隔几年,总会有银行出来做蠢事。深发展七八年前被迫“革自己的命”,浦发也可以向准备自焚的亿万富豪白送5000万,甚至招行也在某种业绩冲动下向已经快赔完了的UT斯达康授信。
玛雅衰亡的启示
玛雅人的最后结局一直让我迷惑了很长时间。
彼得林奇在他的书中举了地震、海啸、洪水等等灾难,但并没有告诉我们最后一个灾难是什么。而在《枪炮、病菌与钢铁》这部书中,解释了玛雅人最后灭亡的主因——居然是那个时代根本无法预料的因素:病菌。
回到今天,日本核电站的危机真的能避免吗?
阿理在《日本大地震与投资风险防御》一文中说, 9.0级大地震、燃气引发的火灾、浪高10米的海啸、火山喷发……这些传说中玛雅预言里的灾难同时在日本出现,更严重的是,还有永久性的核辐射。这次日本大地震带来的核电站危机,是一连串的错误和多因素叠加。
在我看来,这个悲剧在福岛核电站规划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9.0级地震、几十米高的海啸,并非能够预见风险就能避免的。
所以,总结这次金融风暴和日本大地震的因果关联,具体到投资的风险,我确信,最值得自己关注的核心就是:最好的抵御风险的方式是不与风险为伍。
“重要的不是预测暴风雨,而是建造方舟”,为预防黑天鹅的影响,阿理给出了6条诺亚原则:低成本、低负债(不负债)、不投机、打造联合舰队、远离是非之地、建立应急基金。
例如,不要把你的房子建在活跃的地震带或者断裂带上,远离核电站或者泥石流频发的地方。否则,即使你的房屋如日本福岛核电站一样抗震7.9级,并且预料到可能的地震,你也预料不到由此而伴生的海啸与核污染。
而玛雅衰亡带给我的思考是,一方面,复杂环境中的人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复杂意味着适应性演化,而封闭单一的环境则较难以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另一方面,预测未知的风险并不能真正预防风险,而只有真正做好抵御风险的准备,或者远离风险才能真正预防风险。
是否能够“真正”做好灾难的防御,只有当危机发生之后才能够检验;而在一定程度上远离风险,则减少了可能的损失。
芒格有一次回答金融危机时曾说:“所有这些事情都会对经济的基本活力造成威胁。我这辈子做事不是根据我对宏观经济的预测来下赌注的。我们来评测我们的投资对象比别人游的更好,而不是去赌潮起或潮落。现在有点疯狂的事已经太多了。这样的时期你不应该把自己置于可能导致灾难的风险中。(如果这时候还)负债,我认为是愚蠢的。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好企业,我们还会去买,我们一路以来就这么做的。”
也许芒格的标准是对投资者的一般要求,而巴菲特所要求的接班人则是高标准的要求:具有洞察未知风险的能力。巴菲特说:“我们想要经营伯克希尔的方法是:就算明天世界运作的方式是没有人能够想象得到的,我们还是不会受到影响。”
比照两位大师的言论,我想,一般的投资人就算不能洞察未来,也应远离那些目之所及的“是非之地”。
现实的案例
5月份媒体报道平安保险进行的一项“金融创新”:保险委托银行放贷款,银行收取贷款利率的费用,而保险公司则收取信用贷款保险。
这篇名为《银行与保险合谋高利贷:年利率高达29%》的文章中揭示,平安银行的个人贷款分为抵押贷款与无抵押贷款,抵押贷款的利率是将基准利率上浮20%左右。而无抵押贷款分为两种:新一贷无担保个人贷款实际年息达到15%-16%,而另一款易贷险,实际年贷款利率达到29%。
29%这个数字让我想起了两件事。
一是芒格在2006年Wesco金融公司股东大会上对房利美的评价。我曾在其他文章中重复过这段内容:
“衍生产品绝对是到了一个疯狂的地步。我们先来看看房利美,一个可以说是非常官僚的大傻子。……他们希望每个季度都有20%的增长。因此他们总是倾听着衍生品市场的美妙动人的歌曲,并随妖起舞——他们总是持有数十亿的衍生品。”
另一件事就是去年席卷印度的小额贷款危机。
也是公开的媒体报道,在印度,一些小额贷款发展成变相的高利贷,借贷方收取超过20%,平均高达36%的贷款利率,而且通过高利贷催款员催逼收债,造成大量借款人拒绝还款,并有超过30起的自杀事件。
30%利率的小额信贷,表面上看是服务穷人,背后却暗藏杀机。因为贷款者要么根本无力还贷,要么投向高风险的投机领域。
两件事看上去发生在不同的国家和人群,但都指向了同样一个问题:金融业需要多快的业绩增长才足够?
常识告诉我们,年利率高达29%的个人贷款项目,如果不是投向具有高风险的人群和极高风险的赌博项目,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投向呢?结果也必然导致极高的违约率。
不同的事情发生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和不同时间,但结局最终却注定完全一样。
最近,有一位价值投资人的文章给了我醍醐灌顶的忠告:“不要相信风险控制。”他的本意是,不要依赖所谓的风控模型。因为无论是大数定律,还是风险分散,常识告诉我们: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巴菲特说,富国银行有两项法门,一是低成本的存款,二是来自顾客的副业收入。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仅仅注意到了增长的引擎,却没有特别注意到另一个低成本的发动机。有了这个低成本,企业就可以不必追求过高风险收益。“如果你的资金成本不到1%-1.5%,你就不必像火箭工程师那样聪明,照样可以赚钱。”
我想,作为初学者所追求的,应该不是努力寻求那些能把风险控制做到最好的企业,而是努力寻找那些不太需要道德和风控的目标。
小聪明蒙混一时,大智慧永垂不朽——德鲁克的话总是那么精准。
(博客编辑:等待)
中道巴菲特俱乐部郑重声明: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您发现本专栏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我们会删除该文章。转载本专栏文章、图片,请注明出处。
分享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