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时白夜叉模式多少集:不要在爱情归因时搞双重标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11:35

不要在爱情归因时搞双重标准

标签: 心理学  旁观者效应  行动者效应  自我服务偏差  分类: 情有可原 2011-06-07 10:13

     

    我们都是思想家,大量的问题没日没夜的在我们的头脑中旋转。在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中,我们最常做的一件事情,是给事情找原因。无论你是真心想知道答案,还只是本能的掠过这些问题,它们确实出现在了我们的头脑中,并被我们赋予了某个答案。(想想你一天大概说出多少个“因为”就能了解)天气为什么这么热?老板为什么最近对我这么冷漠?小李为什么总是这么刻薄?

    在众多的问号中,对一类事情的归因对我们尤为重要——那就是爱情。我们思考了大量有关爱情的命题,并对爱人的行径做出了大量的解释。但你当真了解你的另一半吗?你对对方行为做出的解释真像你认为的那样客观和理性吗?

    全人类都会犯的归因错误,猜想你也或多或少躲不过去,看看它们是怎样影响我们甜蜜的爱情的吧!

    我们容易将自己行为的结果归于外因,而将他人的行为归于内因。这也许是因为我们能够或多或少的了解对方,却对他做每一件事所处的环境知之甚少(或者并关心)。这就是著名的行动者/旁观者效应。如果你们分别对一次失败的性体验负有责任,你可能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太累了,对方则是因为不够爱你或能力不强。这一种非客观却又难以避免的归因偏差,对于情侣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呢?你可能意识不到他身上的问题正是由于你造成的(对于他/她来讲,你就是他的环境之一)。如果你们之间出现了问题,你会认为这都是他造成的,他是罪魁祸首。症结就在于此,如果你们又吵架了。他可能会很生气地说:“你怎么那么爱生气(他在从你身上找原因)?”你可能会很不客气的还回去:“你怎么总是能惹我生气(你也在从他身上找答案)?如果双方都从对方身上(对于对方来说是内因,对于你而言是外因)找原因,并认定对方应该和自己抱有相同的思想才对,那么问题就比它原本看上去要复杂得多了。

    第二个误区更是显而易见——自我服务偏差。我们总将原因归结为有利于我们的那一个。当自我服务偏差和行动者/旁观者效应产生矛盾时,自我服务偏差一定获胜。如果你考出了好成绩,毋庸置疑,你相当聪明和努力,如果你考试失败,那一定是老师出的题太偏了,再不然就是你考试前一夜休息得不太好。相反,如果竞争对手考出了好成绩,他可算交了好运了,如果他考的非常不理想,这正是反应了他的真实水平。在爱情里我们更是当仁不让,如果两个人感情发展的很顺利,我们一定会如数家珍地晒出我们的付出与用心,而对方却做的不多;如果感情每况愈下,那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一定都是对方的错!所以,我们经常会发现我们是和善和友好的人,而我们周围充满了自负和充满敌意的傻瓜。

    这就是我们的逻辑。无论你喜欢不喜欢,赞不赞同,这是我们整个人类共同拥有的特质。即使我们意识到了它们的存在,还是不能完全避免它们的发生。但如果我们努力,尽量客观,我们确实会使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善。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努力呢?让我们的大脑再次搜索事情的原因时,多向天枰的另一端倾斜一些,尽量还原事情的本来面貌,也许这样,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爱情中不必要的争端,做到真正的相互体谅,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