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娇 完整版在线:中资银行境况比想象中更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13:30
中资银行境况比想象中更差正文 评论(31) 更多观点的文章 » .iconFram{background:url(http://cn.wsj.com/pictures/format/dot3.gif) repeat-x bottom;height:20px;padding:16px 0 8px 0;}.iconFram .list {list-style:none;margin:0;padding:0;}.iconFram .list li {background:url("http://cn.wsj.com/pictures/format/dot3.gif") repeat-y scroll right center transparent;float:left;height:20px;font-size:12px;padding:0 0 0 8px;}.iconFram .list .right {background-position:110px 0;float:right;}.iconFram .list .right img {border:none;}.iconFram .list li a {color:#888888;}.iconFram .list li img {vertical-align:middle;display:inline;margin:0 6px 0 0;}.iconFram .list li .icon {display:block;float:left;height:20px;line-height:20px;padding:0 8px 0 22px;}.iconFram .list li .icon1 { background:url("http://cn.wsj.com/pictures/format/article_icon_email.gif") no-repeat; }.iconFram .list li .icon2 { background:url("http://cn.wsj.com/pictures/format/article_icon_print.gif") no-repeat; }.iconFram .list li .icon3 { background:url("http://cn.wsj.com/pictures/format/article_icon_forward.gif") no-repeat; }.iconFram .list li .icon4 { background:url("http://cn.wsj.com/pictures/format/article_icon_msn.gif") no-repeat; }.iconFram .list li .icon5 { background:url("http://cn.wsj.com/pictures/format/article_icon_blog.gif") no-repeat;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 投稿
  • 打印
  • 转发
  • 喜欢
  • 英文
字体PATRICK CHOVANEC

投资者担心中资银行的“健康”状况。在过去两年半时间里,受中国政府指示的大规模贷款浪潮为推动中国GDP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投资者生怕这些贷款最终会产生规模同样庞大的坏账,他们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几乎每周都有关于项目陷入困境或即将发生债务违约的新消息。

银行和一些分析师说,不要害怕。他们指出,中资银行的贷款与存款比率特别低,平均在65%左右,并以此作为证据,表明中资银行有充裕的现金,可帮助缓冲未来可能出现的任何贷款损失。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误导性,会让人感到一种虚假的宽慰。

Getty Images首先,贷存比率衡量的是流动性,而不是偿付能力。贷存比高的银行说明它可能过于依赖不稳定的短期贷款,而不是靠稳定的长期客户来给自己的放贷提供资金。这可能会出现银行现金储备不足、无法满足债权人要求的情况,于是只好被迫割肉抛售其它资产,而这种情况循环往复可能最终会导致银行破产。银行资产负债表左边(资产)若有充足的现金储备,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此类危机的发生。但这和银行是否有能力在不破产的情况下吸收不良贷款的损失毫无关系。

银行在面对亏损时是否有偿付能力,取决于它留出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及它在资产负债表右边(所有者权益)积累的资本金。中资银行喜欢夸耀自己高达220%的平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高于2008年底的80%。拨备覆盖率其实就是贷款损失准备额与不良贷款额之比。乐观人士坚持认为,这一数字说明银行预留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是为所有坏账买单所需准备金的两倍多。

但拨备覆盖率计算的只是被银行正式标明为不良贷款的那些贷款,而实际上,银行很难在最近这次放贷大潮中辨别是否出现了坏账。按照规定,中资银行需预留出相当于其总贷款2.5%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过基于前几轮信贷扩张的教训,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总贷款的20%甚至30%都会在最近这次信贷扩张后的某个时间变为坏账。

据中资银行监管者发布的估测数据显示,为地方政府发起的基础设施项目所提供的贷款中,有23%目前出现了净亏损,另有50%可能会出现债务违约。如果中资银行给这些损失单独拨出适当的准备金,那么它们号称的创纪录收益将彻底改变,资本金基础也将相应减少。如果这些估测数据也适用于房地产开发贷款和商业贷款被挪用作股票或房地产投机等其它高风险贷款类别,那么这些资本损失的风险就非常大。贷存比率并不重要,银行可以有可以控制的存款和大笔现金,但如果把这些钱全部贷出去且变成了坏账,银行一样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

事实上,中国银行业资产负债表上的这些过剩流动性正是问题的一部分。其存在不是因为银行贷款谨慎,而是因为中国的外部失衡──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的资金流入,积累为外汇储备──不断推高了国内的存款基础。

如果不冲销这些持续不断的资金流入并阻止其流通,在现金储备越积越多、贷存比被压得越来越低的情况下,其结果就是贷款失控。这正是银行业被允许利用其现金储备参与贷款狂潮时所发生的情况。中国银行业的高水平流动性并未形成对坏账的缓冲,而是成了它们如此不顾一切放贷的根本原因。

即使是当作一个流动性指标来看,贷存比也有可能具有误导性。为控制银行贷款,中国央行将大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就是银行必须存于央行的现金比率,上调至21.5%。如果截至6月份平均贷存比为65%,那么似乎就说明银行系统内至少还有13.5%的可用流动性作为缓冲。

但是,银行持有的很多“非贷款”资产实际上是贷款的变体,比如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或在其他融资工具中的结构化股权。随着贷款限制收紧,这些变相贷款在今年已经大幅增加。

全行业65%的贷存比还掩盖了大银行和小银行之间的巨大失衡。这种失衡对于银行间贷款至关重要。因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而流入中国的存款,多数都放在大银行户头,而在贷款活动中,中国的小银行又承担着过大的比例。大银行平均贷存比为63%,中小型银行贷存比为81%,这意味很多中小银行都必须从存款充裕的大银行借款,来满足它们的法定准备金要求。

银行相互借贷的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回购利率)最近的上升趋势说明,在小银行走向极限、希望大银行帮忙之际,它们的关系可能会是多么的脆弱。从银行间市场的波动性来看,中国小银行发生流动性危机的可能性远远高于整体指标暗含的水平。

认为低贷存比说明中国银行业万事大吉的人们需要三思。这个数据不反映还债能力,对真实流动性状况的揭示也非常之少。如果说它说明了什么的话,那就是反映了中国银行系统固有的深度失衡。

(作者程致宇(PATRICK CHOVANEC)为清华大学经济及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