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电务管理:#716987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51:15
转贴]歌剧《尼克松在中国》
2548 次点击
19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m5007 于 2011/4/8 20:57:14 发布在凯迪社区 >音乐之声
2011年 03月 07日 10:27
歌剧《尼克松在中国》
小提琴家李珏是毛泽东时代中国首席指挥家李德伦的遗孀,这会儿正在翻看《尼克松在中国》(Nixon in China)的乐谱。她用一枚镇纸来压住翻开的乐谱,镇纸上有理查•尼克松(Richard Nixon)的签名,是这位美国总统1972年访问中国的纪念品。她一边翻,一边问,歌剧?这真的是一部歌剧吗?在延安加入共产党的时候,德伦和我都没有想到,有朝一日,毛主席竟然会跟一位美国总统见面。等到毛主席会见尼克松的时候,我俩也没有想到,这件事情竟然会衍生出一部歌剧。
纽约的大都会歌剧院(Metropolitan Opera)正在排演这部歌剧,此时距它在休士顿的全球首演已经过去了24年。许多中国人都是到现在才听说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的这部歌剧,他们的反应也和李珏一样迷惑。他们之所以迷惑,并不是因为他们对亚当斯的其他作品不熟悉,也不是因为审查制度使得他们无法在网上看到这部歌剧。其中的原因在于,中国人往往会对那些描绘当代史的艺术作品心存怀疑。
举例来说,来自上海的作曲家高翔就曾经听过亚当斯用歌剧第三场音乐改编而成的乐曲《主席跳舞》(The Chairman Dances),但却坦言自己对歌剧本身一无所知,他说:“ 这么一个的政治事件也能编出个歌剧,更让我好奇了!”
Ken Howard/Metropolitan Opera
歌剧的第一场中,尼克松造访毛泽东的书房。1987年,《尼克松在中国》在纽约的布鲁克林音乐学院(Brooklyn Academy of Music)首演。当时的纽约有一代正在崛起的华裔作曲家,可他们并没有对这部歌剧产生什么印象。周龙就是其中的一员,去年,他的歌剧《白蛇传》(Madame White Snake)在波士顿和北京首演。周龙坦承,当时我看了歌剧的录影,但却没能把它看完。我的印象是,《尼克松在中国》讲的是中国的事情,对象却是美国的观众。
周文中是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退休教授,很多人都视他为华人作曲家当中的教父级人物。他说,我完全不记得,我的圈子里有谁曾经说起过这部歌剧。年轻一些的中国音乐人就算知道这部歌剧,所知也只会比他们那一代人更加有限。张斯絮是北京中央音乐学院(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的研究生,主修音乐学,目前正在哥伦比亚大学进行访问。听说了《尼克松在中国》的事情,她迷惑不解地问道,有这么一部歌剧吗?要我说……要我说,知道它的中国人可不会太多。
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是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的金融学教授,在北京开了一家摇滚俱乐部,为先锋派音乐人提供指导。他也注意到了这样的认识鸿沟:多年以来,我问过许多对亚当斯的音乐有所了解的音乐人,问他们对《尼克松在中国》有什么看法,可是,按我的记忆,听说过这部歌剧的人连一个也没有。他们都听过亚当斯的声乐作品《风琴》(Harmonium),要不就听过他的钢琴曲或是小型的合唱曲目。我告诉他们,作为一位严肃的作曲家,亚当斯还写过一部关于毛泽东和尼克松的歌剧,听了这话,他们似乎都觉得非常好笑。
美国作曲家伊涞•马歇尔(Eli Marshall)曾经在北京求学,如今就生活在这座城市,还在这里首演了几部作品。他说,很多人都说起过把这部歌剧介绍到中国的事情,多得我都数不过来了。我总是在想,这么做究竟值不值。按我看,毛泽东的大众娱乐价值还是在西方更有市场。
1988年,《尼克松在中国》灌制了第一张唱片,当时的指挥是艾度•迪华特(Edo de Waart)。如此看来,他似乎是将这部歌剧介绍给中国的理想人选。如今他是香港爱乐乐团(Hong Kong Philharmonic)的指挥,而香港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艺术表达的自由得到了名义上的保护。尽管如此,大家还是顾虑重重,生怕招致北京方面的不满。我们通过电子邮件跟迪华特取得了联系,大师的回复非常简洁:几年之前,我就曾经提出过在香港上演《尼克松在中国》的建议,大家的反应非常冷淡。所以呢,我再也没提起过这件事情。香港有很多人观看大都会歌剧院演出的高清转播,节目表当中却还是没有《尼克松在中国》。
自己的作品没能走上中国的屏幕,亚当斯却对此不以为意。就在这个月,他在大都会歌剧院对面的茱莉亚音乐学院(Juilliard School)接受了一次采访。采访当中,他郑重宣称,这是一部美国歌剧,讲的是美国人心目当中的神话。他坚持认为:我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也不过是戏仿中国音乐而已。《图兰朵》(Turandot)就是对中国音乐的戏仿,结果是简直叫人听不下去。我当时的想法是,要维持音乐品味的一致性。我知道中国人为访华的尼克松演奏了音乐,但却对他们当时演奏的音乐毫无兴趣。
诗人艾丽丝•古德曼(Alice Goodman)是歌剧的词作者,她的态度也跟亚当斯一样毫不含糊。身在剑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的她在电话中说,这部歌剧需要我们保留一定程度的怀疑。在歌剧当中,毛泽东不仅唱了歌,唱词还是英语,用的也是一些更符合美国人心理的政治和诗性隐喻。
长期与亚当斯共事的歌剧导演彼得•瑟拉斯(Peter Sellars)在芝加哥接受了我们的电话采访,他也同意古德曼的看法:当时我们没用“毛泽东会见尼克松”这个名字,这方面的考虑也是原因之一。歌剧的名字是“尼克松在中国”,讲的是美国人遭遇中国的事情。我们并没有打算把这些事情讲给中国人听。
一旦看到这部歌剧,有些中国人确实觉得非常喜欢。看完大都会歌剧院的首演之后,张科民激动地说,真不敢相信,我以前竟然没看过这部歌剧。在多伦多长大的张科民是李德伦夫妇的外孙,如今住在北京。李德伦曾经为江青的多部样板戏和芭蕾舞剧担任过音乐总监,其中包括《红色娘子军》(The Red Detachment of Women)。在《尼克松在中国》的第二幕当中,亚当斯对这部芭蕾舞剧进行了十分精彩的再创作。
兴许,中国人对把近代史事件搬上舞台不大感冒的真正原因在于,他们依然记得那些样板戏产生的环境。张科民解释说,当时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他的外祖父由此认为,那些宣传式的戏剧是拯救交响乐团的最后机会。不过,等到那场梦魇宣告结束的时候,许多中国艺术家就立刻下定了决心,绝不能再让艺术沦为政治的工具。所以呢,看到美国人兴高采烈地将政治和艺术混在一起,他们的感觉就跟看到毛泽东唱英文歌一样怪异。
(作者傅绿喜(Frisch)是一位作家,现居香港,曾经于2009至2010年间在北京的中央音乐学院担任富布莱特交流学者。)
送分 分享到:      |转发到微评 |回复 |引用
回帖人:m5007    影响力指数:1 | |发短消息 |只看此人 |不看此人 | 2011/4/8 21:15:13
沙发
The Chairman Dances - John Adams - Part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JI5n-dsbmc
亚当斯用歌剧第三场音乐改编而成的乐曲《主席跳舞》(The Chairman Dances)
回复 |引用
回帖人:远近...    影响力指数:1 | |发短消息 |只看此人 |不看此人 | 2011/4/8 21:29:37
第 3 楼
1987年就有这部歌剧了?第一次听说,很好奇!
隔世的youtube啊
回复 |引用
回帖人:m5007    影响力指数:1 | |发短消息 |只看此人 |不看此人 | 2011/4/8 21:43:07
第 4 楼
http://www.verycd.com/files/91c1b4c7a4b27d7215a48f597274466324677951
约翰·亚当斯【The.Chairman.Dances】总谱-选自歌剧【Nixon.in.China】(含MP3_VeryCD首发_C214).rar
来源:http://147.202.234.138/91c1b4c7a4b27d721...
不会翻墙的去这下载....郭嘉越发强大,不会翻,不会推的P民要努力啦...
回复 |引用
回帖人:远近...    影响力指数:1 | |发短消息 |只看此人 |不看此人 | 2011/4/8 21:50:25
第 5 楼
嘿,谢谢!
有过梯子,丢了,懒得翻啦
回复 |引用
回帖人:改头换面    影响力指数:0 | |发短消息 |只看此人 |不看此人 | 2011/4/8 21:53:31
第 6 楼
启动 emule
回复 |引用
回帖人:m5007    影响力指数:1 | |发短消息 |只看此人 |不看此人 | 2011/4/8 22:04:22    跟帖回复:
第 7 楼
',1)">
歌剧《Nixon In China》
John Adams的歌剧《尼克松在中国》第二幕咏叹调《I am the wife of Mao Tse-Tung》
歌词:
I am the wife of Mao Tse-tung Who raised the weak above the strong
When I appear the people hang upon my words, and for his sake
whose wreaths are heavy round my neck I speak according to the book
When did the Chinese people last expose its daughters?
At the breast of history I sucked and pissed
Thoughtless and heartless, red and blind
I cut my teeth upon the land and when I walked my feet were bound
On revolution. Let me be A grain of sand in heaven's? eye and I shall taste eternal joy.
回复 |引用
回帖人:m5007    影响力指数:1 | |发短消息 |只看此人 |不看此人 | 2011/4/8 22:10:20    跟帖回复:
第 8 楼
',2)">
尼克松访华 Nixon in China - 专辑:中国现代历史
回复 |引用
回帖人:m5007    影响力指数:1 | |发短消息 |只看此人 |不看此人 | 2011/4/8 22:17:54    跟帖回复:
第 9 楼
',3)">
John Adams: Nixon in China (6/7) Act II Scene 2
回复 |引用
回帖人:m5007    影响力指数:1 | |发短消息 |只看此人 |不看此人 | 2011/4/8 22:22:42    跟帖回复:
第 10 楼
',4)">
John Adams: Nixon in China (7/7) Act II Scene 3
回复 |引用
回帖人:m5007    影响力指数:1 | |发短消息 |只看此人 |不看此人 | 2011/4/8 22:24:55    跟帖回复:
第 11 楼
更多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G5mhPYSyY8/
回复 |引用
回帖人:改头换面    影响力指数:0 | |发短消息 |只看此人 |不看此人 | 2011/4/8 22:25:11
第 12 楼
23.5 MB (24,677,951 字节)  不关闭emule 保持状态:)
回复 |引用
回帖人:m5007    影响力指数:1 | |发短消息 |只看此人 |不看此人 | 2011/4/8 22:27:33    跟帖回复:
第 13 楼
更多
http://www.soku.com/search_video/q_%20Nixon%20In%20China%E3%80%8B
回复 |引用
回帖人:远近...    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