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证悬案第二季:俊巴渔村的见证(党旗礼赞) ——西藏和平解放60年的一个缩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6:06:29
俊巴渔村的见证(党旗礼赞)
——西藏和平解放60年的一个缩影
崔士鑫 杨正林
《 人民日报 》( 2011年07月20日   24 版)
“金珠玛米”来了
在扎桑老人的记忆里,变化是从60年前那个秋天开始的。
扎桑出生在俊巴村,一个位于雅鲁藏布江与拉萨河交汇处附近的小渔村,也是西藏唯一的全村人世代以打鱼为生的渔村。
在旧西藏,许多笃信佛教的藏族人,把打鱼杀生看作大忌。同时,按照藏地原始宗教苯教的观念,生活在水中的鱼类、青蛙等,都是“鲁神”的一种,不但杀不得,触摸一下都是禁忌。因此,在西藏的广大农区和牧区,人们几乎不吃鱼虾类食品,打鱼为生的人更为数极少。全村人都以打鱼为生,在西藏乃至整个青藏高原,俊巴渔村是唯一的例外。
“俊巴”的藏语含义是“捕手”、“捕鱼者”的意思。这个小村是曲水县曲水镇茶巴朗村下面的一个自然村。关于俊巴渔村捕鱼吃鱼的由来,据今年75岁的扎桑老人讲,村里一直流传一种传说:在遥远的古代,由于拉萨河里的鱼类猛增,鱼都长出了翅膀,常常飞到天上,遮天蔽日,阳光不能照耀大地,严重威胁万物的生存。这些长着翅膀的鱼,甚至飞到天庭胡闹。有一条“东巴鱼”(拉萨河中的一种棒棒鱼),居然把天神的墨水都打翻了。天神极为愤怒,命令守护在俊巴村一带的一位名叫“巴莱增巴”的渔夫(神的化身),带领俊巴村人去消灭这些“飞鱼”。巴莱增巴和俊巴人一起,与“飞鱼”大战了九天九夜,最终得胜而归。他们吃鱼、喝酒,庆祝胜利,从此俊巴人就有了打鱼和吃鱼的习惯。至今,俊巴人还把巴莱增巴尊奉为他们的祖先。
传说终归是传说,俊巴人世代以打鱼为生,事出无奈。“全村三面环山,一面临近雅鲁藏布江,耕地少,人口多,不打鱼又怎么生活?”村里90多岁高龄的扎西顿珠老人的感慨,道出了俊巴村成为雪域高原唯一纯渔村的“秘密”。
不过,在禁捕禁食鱼类的旧西藏,渔夫与猎人、屠夫、铁匠等一样,都被看做是卑贱的下等人,他们在别人面前也自感低人一等。俊巴自然村村后的群旦山顶,有一座小小的“巩喀神庙”。小庙中供奉着俊巴人的保护神。每次网鱼归来,渔民们必须到巩喀神庙还愿。实际上,俊巴人修建这座小庙,就是为了洗清自己的“罪孽”。
比巨大的负罪感和精神压力更实际的,是宗教戒律和人们对打鱼人的歧视。俊巴人打来的鱼,要运到拉萨城里去卖,换取其他生活必需品。但是旧拉萨经常有佛教节日,这时候就会在全城实行斋戒,鱼更是严禁出售。俊巴人只好与买鱼的人设了暗号,在天色未亮的时候,他们在街上叫卖“水萝卜”——实际上就是叫卖拉萨河的鱼。
比人们对打鱼人的歧视更令俊巴人不堪重负的,是苛税重赋。据史料记载,早在距今300多年前的五世达赖时期,以打鱼为生的俊巴渔村就产生了。尽管西藏地方政府允许俊巴人打鱼,但是必须要交纳大量的赋税。那时,俊巴渔村归“拉萨三大寺”之一的哲蚌寺管辖,除了每年要向寺庙交差纳税,西藏地方政府还规定,俊巴村一年必须有两只牛皮船放在布达拉宫后面的龙王潭公园里,供达官贵人们免费使用,称为“政府专用船”。
更艰苦的是,渔民们还要向旧西藏地方政府支应长途水上货运的差役。从墨竹工卡县到拉萨,甚至到山南的沃卡,用牛皮船运送藏茶、食盐、牛羊毛、杂货等,最远要划行二三百里水路。由于牛皮船只能顺流而下,无力溯流而上,所以货物运到下游目的地以后,船夫们就要背起几十公斤重的牛皮船,沿江或翻山越岭,徒步把船背回村中。这样艰辛的劳役,完全是义务,有时顶多能得到一点点糌粑作口粮。
扎桑老人在15岁的时候,就划起牛皮船,成了一个打鱼人和受人差遣的船夫,过起了俊巴人祖祖辈辈一直过着的、长年铺水盖浪却衣食不保的生活。
然而,扎桑的生活将注定与他的父辈们不一样。1951年的秋天,辛苦劳作在拉萨河和雅鲁藏布江上的渔夫扎桑,遇到了一群特殊的“渡江人”。他们穿着与藏军不同的军服,扎桑听说他们都是“金珠玛米”(解放军),是比藏军打仗还厉害的人。所以,扎桑和村里人在送他们渡江时,都战战兢兢。
但是没有想到,这些“金珠玛米”与盛气凌人的旧西藏地方政府的官员不同,他们对俊巴渔村船夫们的态度非常和善。渡过江以后,他们没有像旧西藏地方政府的官员那样,心安理得地扬长而去,而是按船计酬——扎桑一共运送了35个人、5箱枪支,就得到了30块大洋!捧着这从未见过的、沉甸甸的巨款,扎桑凝视着那些远去的“金珠玛米”的背影,他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一切都将改变……
据人民解放军和平进军西藏各地的史料记载,1951年秋,于当年10月进入拉萨城的18军154团主力,按照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区的指示,从拉萨出发,先后渡过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进驻江孜、日喀则等地,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喜马拉雅山。
西藏解放了!俊巴渔村也迎来了与前不同的另一片天地。
苦变甜的日子
在俊巴渔村后边,巩喀庙所在的群旦山脚下,紧挨着拉萨河,有一片绿树环绕的草坪。
草坪中央,换上了新藏装、手持彩箭的扎桑老人,精神焕发地站在8名身背牛皮船的船夫中间,亮起歌喉,转起舞步,唱起了牛皮船舞独有的道白。
伴随着扎桑老人的歌声,船夫们手扶船沿,颠动双膝,围成一圈,跳起了欢快的牛皮船舞。
牛皮船舞,藏语称为“廓孜”或“廓尔孜”,是发源于俊巴渔村的一种独特的舞蹈。
西藏许多河流,或是河床低浅,水量季节性变化大;或是在崇山峻岭间奔腾,落差大,河道急促,水流湍急,滩礁险突,极不利于木船的行驶。况且,西藏许多地方也缺乏木材。牛皮船在藏地取材方便,下水浸泡后比较湿软,不怕河中礁石撞击,且自重量小,不管河道深浅,都可以行进。
使用牛皮船还有另一个好处。原始的非机动船无法逆水行舟,到达目的地后,多数需要人力拉纤,逆流而上。但牛皮船却可以由船夫一个人就能背负前行,翻山越岭,也不在话下。长期背负牛皮船长途跋涉,练就了船夫们强健的体魄,也孕育出一种高原渔夫独有的舞蹈——牛皮船舞。
在旧西藏,到拉萨为领主们跳牛皮船舞,也是一种痛苦的差役。而今,牛皮船舞已成为俊巴人庆祝丰收、表达快乐的独特艺术。沉醉在牛皮船舞中的扎桑老人,儿子在拉萨当司机,他自己凭着制作牛皮船的手艺,一家人日子过得其乐融融。每次跳起牛皮船舞,他都是一脸的幸福神情,全无旧西藏渔夫自感低人一等的阴霾。
村民达娃老人印象中第一次让俊巴人感到快乐的牛皮船舞,则是在1959年。那一年,传来了解散旧西藏地方政府、实行民主改革的喜讯,俊巴人第一次跳起了庆祝翻身得解放的牛皮船舞。“一说解放,就像身上的枷锁解除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又唱又跳。”达娃至今一提起那时的场景,仿佛仍沉浸在那种快乐之中。
今年64岁的达娃当年是茶巴朗生产大队的妇女主任,曾最多带着12只牛皮船、30多人,沿着拉萨河和雅鲁藏布江,撒网捕鱼,最多一个人一天可以捕到50多斤鱼。达娃是俊巴渔村第一任党小组长,也是俊巴渔村第一位人大代表——最初是曲水县原茶巴朗乡的人大代表,现在是拉萨市人大代表。
要说“第一个”,出生在俊巴渔村的索朗贡布——现在生活在拉萨市,则是俊巴渔村第一位走出去的大学生,俊巴人公认的“文化人”。
西藏和平解放前,不用说俊巴渔村,整个曲水县也没有一所学校。曲水县的贵族或有钱人,都把孩子送到拉萨私塾或请家庭教师教书。索朗贡布的父母是旧西藏地方政府“差巴”,就是种差地的农奴,除制作牛皮船外,还要为寺庙义务制作藏靴、茶包等皮具,衣食不保,哪里有条件供孩子上学?
1959年,曲水县开始创办第一批学校,共有6所小学。12岁的索朗贡布被送到茶巴朗乡小学,成为俊巴渔村第一批小学生。18岁时,索朗贡布被送到刚刚创办不久、后来成为西藏唯一一所民族师范学校的今“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后,他回到俊巴渔村小学,成了一名教师。
在索朗刚刚开始教书的年代,俊巴人有的是没有条件送孩子读书,更多人对孩子有没有文化不感兴趣,可是现在曲水县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38%。而在全西藏,60年来,从和平解放以前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青壮年文盲率达到95%,已转变为“普九”人口覆盖率已达到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2%。
幸福路越走越宽广
俊巴村第一个打鱼致富、第一个修起鱼塘的村民查斯(藏语意为“明亮”),是村里走南闯北有见识的“现代渔夫”。那是改革开放初期,他与30多个俊巴人一起,雇了几辆大卡车,拉上牛皮船,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打鱼队伍。他常去拉萨卖鱼,在布达拉宫附近的菜市场,结识了一位在那里摆摊卖鱼、从四川资阳来的汉族朋友岳永禄。岳永禄帮他租车去拉船打鱼,还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夏天打的鱼多,价钱低还不好卖;冬天打的鱼少,价钱还高。不如建一个鱼塘,把夏天打的鱼养起来,冬天的时候,再拉到拉萨出售。因为查斯打鱼生意刚刚起步,没有本钱,岳永禄借给查斯3万元本钱,建起了俊巴村自古以来的第一个鱼塘——夏天的鱼一斤三四元,冬天的时候八九元一斤。查斯当年还清了借款,还赚了两万元!
岳永禄记得当时俊巴人没什么好吃的,给他放点鸡蛋方便面,就算是待客最好的饭了。那时候俊巴村不通路,他用车去接俊巴人出来打鱼,车停在拉萨河这边,要走很远的路到河边,再坐牛皮船过去。现在路修通了,很多俊巴人自己买了车,跑起了运输。仅运输业一项,全村年收入就达50多万元。茶巴朗村党支部立足于许多俊巴人做手工活的优势,引导群众用牛皮制作小牛皮船、茶叶袋、糌粑袋等手工艺品。现在,这些手工艺品的种类已达30多种,从业人员超过60人。在一处挂着“西藏希望工程苗圃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的藏式小院前,主人向我们介绍说,原来他兄弟姐妹9个,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他家6口人在做工艺品,一年收入13万元,人均收入两万多,家里什么都有了。
生意更为红火的当数“渔家宴”。俊巴村39岁的格桑扎西,是一家“渔家宴”的主厨。由于家里人口多,小学毕业后,扎西就留在家中,专门给家人做饭。时间长了,他对俊巴人传承下来的各种烹饪鱼类的手艺,越来越娴熟。后来,他就与村里另一位善制“渔家宴”的乡亲一起,在靠近拉萨河大桥的河岸边,搭起帐篷,开设了俊巴村第一个“鱼庄”。与此同时,曲水县和拉萨市还将“俊巴鱼烹饪制作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终于在2009年被列入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独具特色的牛皮船舞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自治区7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藏地唯一渔村俊巴村的高原渔夫们从“低人一等”到发家致富、扬眉吐气的生动历程,正是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创造人间奇迹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