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红安 下载:深夜静赏《兰亭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0:13:43

  

  在中国书法史上,《兰亭序》的名头可谓大矣。吾甚爱《兰亭序》,喜其潇洒飘逸之气,沉静敛迹之风,常读常有“清风出袖,明月入怀”之感。很长时间,我只是作为书帖临之,其实《兰亭序》也是一篇很好的散文,可思可叹,可赏可鉴。
  史载,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时,于暮春三月三日,曾与司徒谢安、司徒左西属谢万、右司马孙绰及其子凝、徽、操等四十一人,会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临水洗濯,行修禊之礼。文中说,来的人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周围环境是“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大家都干些什么呢,“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山水之美与聚众之乐,相映成趣,合二为一,真乃快哉。这比现在年轻人玩的卡拉OK要高雅多了。只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能不是实景,因为暮春天气昏暗居多。金圣叹《沉吟楼诗选》有诗:“三春却是暮秋天,逸少临文写现前;上巳若还如印板,至今何不永和年。逸少临文总是愁,暮春写得似清秋。少年太子无伤感,却把奇文一笔勾!”因为《昭明文选》未录此文,所以有人臆测,说原因是王羲之“春行秋令”不好,此事不可当真,金圣叹生气的也是这回事。
  中国文人有感物兴怀的爱好。《兰亭序》以三分之二的篇幅在感叹人生,讨论生死。王羲之提出四个观点:第一,“俯仰一世”,就是讲人生的短促。“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不管是沉静内向的人,还是开朗外向的人,当高兴于某事物之时,都会觉得时间飞快,“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终期即将到来。静者如司马迁,他在《史记》中说:“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躁者如李白,他说:“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一代枭雄曹操把酒临江,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再看佛门,《四十二章经》中,佛问诸沙门曰:“人命几何”?沙门答曰:“数日之间”。佛曰:“子未知道”。又一沙门答曰:“饮食之间”。佛曰:“子未知道”。又一沙门答曰:“呼吸之间”。佛曰:“善哉!子知道矣!”想想“一口气不来,便是来生”,你紧张不?可见,各类人都在感叹时光飞逝。诚然,人生在世,就是活上一百年也不过三万六千日,每天睡眠八小时,一万二千天就没了,再除了童年、老年不能工作的时间,可用的时间也就十年多点。还是小学时学的通俗易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第二,“修短随化”,讲造化弄人,生命长短天注定。哲学上讲,人生来就是一种悲剧,不知道什么时候生,不知道什么时候死。古语也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看着这几年发生天灾时,许多人生命的消逝,这种宿命感更为强烈。王羲之讲人生命长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它取决于自然的造化。什么是造化,有什么特点规律,很多人都说不清。在生死不可知、不可控的情况下,自然本来如此,人也不必悲观。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延伸生命的长度,提高生命的质量。一方面,要珍惜自己的身体,珍视唯一的生命,健康快乐地生活。另一方面,要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不断超越自己。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简单理解,就是说能认识别人的叫作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作高明,能战胜别人的叫作有力,能克制自己的人才算刚强。人生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和战胜自己。老子还有句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夫唯不争,故无忧。”我想,只要不眼高手低,只要敢于和勤于吃苦,只要能够坚持,命运总会改变,人生终归美好。
  第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是说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谬的,把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孩子同等看待是妄造的。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嵇康、阮籍、王导、谢安等人声名远播,“掷果盈车”、“东床快婿”、“下棋如故”等风流逸事代代相传。魏晋时期知识分子崇尚老庄之学,思想开放,意志消沉,行为无常,寄情山水,笑傲山野,对生死看得很淡。“东床快婿”的主角就是王羲之本人。然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却对这种思想和行为给予反思和批评。书写《兰亭序》时,王羲之五十岁,当时算是老年人了,回首人生肯定有无限感慨,面对生命即逝,感叹“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他是在反思自己,也是在提醒别人,不要再笑对死生,虚度光阴。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对人死的意义的探讨。生存是难得的,生命是唯一的,生活是美好的。不要把人生当作一种负担,人生的意义在于于平淡中创造精彩,人生的幸福在于于付出中享受快乐!罗素《论老之将至》中有段话:“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平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说的很好。
  第四,“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讲历史判断的必然性,就是变中不变,后人哀叹。唐初大臣马周曾直谏唐太宗以隋为鉴,他说:“故人主每见前代之亡,则知其政教之所由丧,而皆不知其身之有失。是以殷纣笑夏桀之亡,而幽、厉亦笑殷纣之灭。隋帝大业之初,又笑周、齐之失国。然今之视炀帝,亦犹炀帝之视周、齐也。故京房谓汉元帝云:‘臣恐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古。’此言不可不戒也。”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也有句话:“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应该说,人们随时都在创造和书写着历史。对历史的遗忘,便是对历史的背叛。不以历史为鉴,悲剧就会重演。中国的历史实在太丰厚了,该总结的东西很多,黄炎培说过“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吴思写过“血酬定律”,秦晖写过“黄宗羲定律”,等等,说法林林总总。我觉得,不管什么说法,都有可供借鉴的地方。毛泽东特别注重借鉴历史,他从历史中拓宽思路、汲取智慧,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他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一论断,可谓震古烁今,光芒万丈。
  据说,王羲之是在醉态下写就《兰亭序》的,我是不太相信。因为能够创造出景幽、事雅、文妙、书绝的千古杰作,不必再加上“醉态创作”这一俗套之说。王羲之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因为我确有“若合一契”之感,所以就有了“临文嗟悼”此篇,尽管差之千里。     辛卯年三月初三于北京
原文抄录如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