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战士3在线观看:鉴心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4:29:14

鉴心录(一)
1.【原文】
恩不论多寡,当厄的壶浆,得死力之酬;怨不在浅深,伤心的杯羹,召亡国之祸。
【译文】
恩惠不论多寡,给人度过困厄的一壶浆饭,可以得到献身之士。怨恨不在浅深,使人伤心的一杯肉羹,可以导致亡国之祸。

2. 【原文】
了心自了事,犹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蚋还集。
【译文】
心空事自空,好象根拔而野草不再生;逃避世事不逃避名声,好象腥膻依然存在仍旧招来蚊蝇。
 
 3.【原文】
甘人之语多,不论其是非;激人之语多,不顾其利害。
【译文】
说人好话太多,就不考虑他真正的好坏;过激的话太多,就顾及不到利害得失。
 
4. 【原文】
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劳,处下者形劳而神逸。
【译文】
贪图钱财的人,尽管富有,但是精神贫乏;知足常乐的人,尽管贫穷,但是精神充实。
身居高位的人,外表潇洒安逸,实则精神疲劳;地位低下的人,身体劳苦不堪,但精神安逸舒畅。
 
5. 【原文】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译文】
对待富贵之人,有礼貌不难而难于事事得体;对待贫贱的人,有恩惠不难而难于处处有礼。
 
6. 【原文】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译文】
安详稳重是处事第一法则,谦虚退让是保身第一法则,涵养宽容是待人第一法则,潇洒超脱是养心第一法则。
 
7. 【原文】
沾泥带水之累,病根在一“恋”字;随方逐圆之妙,便宜在一 “耐”字。
【译文】
拖泥带水,反受其累,病根在一个“恋”字;随方逐圆,处事自如,奥秘在一个“耐”字。
 
8. 【原文】
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
【译文】
神人的话深奥,圣人的话简约,贤人的话明了,众人的话繁多,小人的话狂妄。
 
9. 【原文】
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一事而折终身之福者,切须检点。
【译文】
有时,因为一句话而损伤天地之和顺,因为一件事而酿成杀身之大祸。
所以,遇事切须谨慎。
 
10. 【原文】
气收自觉怒平,神敛自觉言简,容人自觉味和,守静自觉天宁。
【译文】
收敛怒气,自然觉得心平气和;凝聚精神,自然觉得言辞简约;宽容别人,自然觉得意味和谐;保持心静,自然觉得一切安宁。
 
11.【原文】
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
【译文】
忌讳贫困的人最终死于贫困,是因被好胜之心所驱使;忌讳疾病的人最终死于疾病,是因被畏惧之心所蒙蔽;忌讳愚蠢的人最终死于愚蠢,是因被痴枉之心所遮掩。
 
 12.【原文】
明识红楼,为无冢之丘垄,迷来认作舍身岩。
真知舞衣,为暗动之兵戈,快去暂同试剑石。
【译文】
明明知道红楼妓院好似没有坟墓的墓地,迷惑时却认作舍身求欢的场所。
明明知道舞女衣袖好似暗中攒动的兵刃,却要追求片刻欢愉把自己当作试剑石。
 
 13.【原文】
世人皆醒时作浊事,安得睡时有清身?若欲睡时得清身,须于醒时有清意。
【译文】
世人都在清醒时,作一些糊涂事,睡时怎能求得自身清白?若打算睡时求得自身清白,必须在清醒时有清白的念头。
 
 14.【原文】
两刃相迎俱伤,两强相敌俱败。
我不害人,人不我害。人之害我,由我害人。
【译文】
两件兵刃相迎,都要损伤;两人强手相敌,都将败亡。
我不害人,人就不害我。人所以害我,是因为我害人。
 
 15.【原文】
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常众;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
【译文】
不要埋怨我不如人,不如我的人很多;不要夸奖我比人强,比我强的人更多。
 
 16.【原文】
身要严重,意要闲定,色要温雅,气要和平,语要简徐,心要光明,量要阔大,志要果毅,机要缜密,事要妥当。
【译文】
仪态要严肃庄重,思想要悠闲安定,表情要温文尔雅,气色要平和近人,说话要简明徐缓,内心要光明磊落,度量要宽宏阔大,意志要果断坚毅,谋划要细致周密,处事要妥善适当。
 
 17.【原文】
效野非葬人之处,楼台是为丘墓;边塞非杀人之场,歌舞是为刀兵。
试观罗绮纷纷,何异旌旗密密;听管弦冗冗,何异松柏萧萧。
葬王侯之骨,能消几处楼台;落壮士之头,经得几翻歌舞。
达者统为一观,愚人指为两地。
【译文】
城郊野地不是埋葬人的地方,歌舞楼台才是真正的墓场;边关要塞不是杀人的战场,狂歌乱舞才是刀枪剑戟。
试看,绸绫纷纷,袖带飘飘,和密集的旌旗有何不同?试听,乐音阵阵,管弦声声,和萧瑟的松涛有何差别?
埋葬王侯将相的白骨,消得了几处楼台;英雄壮士人头落地,经得住几翻歌舞。
通达的人把这看成一码子事,愚笨的人把这看成两种地方。


鉴心录(二)
1.【原文】
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
【译文】
责备别人的过错不可过于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承受。
教诲别人行善不可期望太高,要顾及对方是否能做到。

 2.【原文】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情怡性;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译文】
尽心尽力做事本是一种好的品德,但如果过分认真而致心力憔悴,就会使精神得不到调剂而丧失生活乐趣。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本是一种高尚情操,但如过分清心寡欲,就对社会人生少有贡献。
 
3. 【原文】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
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译文】
人情冷暖变化无常,人生道路崎岖不平。
因此当你遇到走不通的路时,必须明白退一步的做人之法;当你事业一帆风顺时,要有礼让三分的胸襟和美德。
 
 4.【原文】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译文】
要制服外在的邪恶,必先制伏自己内心的邪恶;自心的邪恶降服之后自然安稳不动,那么一切外在的邪恶自然不起作用。
要控制外来的横逆之事,必先控制自己浮动的情绪;自己的情绪控制以后自然不会心浮气躁,那么外来的横逆之事自然不能侵入。
 
 5.【原文】
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受病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
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译文】
肝染上疾病,眼睛就看不见;肾染上疾病,耳朵就听不清。
病虽生在看不见的内脏,但症状却发作于能见的地方。
所以君子要想表面没有过错,必须从看不见的细微处下慎独功夫。
 
6. 【原文】
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再警之。
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
【译文】
如果家人犯了什么过错,不可随便大发脾气,更不可以冷漠的态度置之不理。
如果所犯过错不好直说,就借其他事情暗示以使之改正;如果无法立刻使他悔悟,就耐心等待时机再殷殷劝告。
因为谆谆善诱,就像春风一般能消除冰天雪地的冬寒,就像暧流一般能融化冻如石块的严冰。
充满和气的家庭才是模范家庭。
 
 7.【原文】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
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译文】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中,那周围所接触到的全是有如针炙医药般的事物,在不知不觉中会使你敦品励行,把一切毛病治好。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无忧无虑的顺境中,那就等于在你面前摆满了刀枪利器,在不知不觉中使你的身心受到伤害,走向失败之途。
 
8. 【原文】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译文】
不要轻易责难他人所犯的小过,也不要随便揭发他人生活中的隐私,更不要对他人以往的错处耿耿于怀。
这三大做人的原则,不但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德,也可以避免意外的灾祸。
 
9. 【原文】
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译文】
用人要宽厚,而不可太刻薄;如果太刻薄,即使想为你效力的人也会设法离去。
交友要选择,而不可太泛滥,那此善于逢迎献媚的人就会设法接近。
 
10. 【原文】
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著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译文】
在动乱局势中,要把握自己,站稳立场,才不致于被狂涛巨浪所吞噬。
处身于姿色艳丽中,要眼光辽阔,把持情感,才不致于被美色所迷惑。
当事情发展危险时,要急流勇退,以免陷入泥中不能自拔。
 
11.【原文】
事稍拂逆,便思不知我的人,则怨尤自清。
心稍怠荒,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
【译文】
事业不顺而身处逆境时,就应想想那些不如自己的人,这样就不会怨天尤人了。
事业如意而精神松懈时,就应想想那些比自己更强的人,这样就自然振奋起来。
 
12. 【原文】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译文】
不要在高兴时,不加考虑,随便对人许诺;不要在醉酒时,不加控制,不要在疲劳时,放任疏懒,做事有始无终。
 
 13.【原文】
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意乃心之足,防意不严,走尽邪路。
【译文】
嘴是心的门户,如果门户防守不严,家中机密就会全部泄露。
意志是心的腿脚,如果意志不坚,就会摇摆不定走上邪路。
 
 14.【原文】
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
【译文】
对待别人要宽厚,当别人犯过错时,要像他没犯过错一样原谅他,这样才能使他心平气和地改正过错。
要求自己要严格,应在自己无过错时,设法找出自己的过错,如此才能使自己德业进步。
 
 15.【原文】
色欲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嚼蜡。
如人常忧死虑病,亦可消幻业而长道心。
【译文】
当性欲烈火般燃烧时,只要想一想生病的痛苦情形,欲火立刻变成一堆冷灰。
当功名利禄蜂蜜般甘美时,只要想一想走向死地的情景,名利就会味同嚼蜡。
所以一个人要经常想到疾病和死亡,也可以消除罪恶之念而增长德业之心。
 
 16.【原文】
人情听莺啼则喜,闻蛙鸣则厌,见花则思培之,遇草则欲去之,但以形气用事。
若以性天视之,何者非自鸣其天机,非自畅其生意也。
【译文】
人之常情,听到黄莺婉转就高兴,听到青蛙呱呱就讨厌;看到花卉就想栽培,看到杂草就想铲除。
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喜怒爱憎来判除。
其实按照生物的天性来说,黄莺悦耳也好,青蛙烦人也好,都是在抒发它们的情绪;不论花朵的绽放,也不论杂草的生长,何尝不是在舒展它们的生机呢?
 
 17.【原文】
发落齿疏,任幻形之凋谢;鸟吟花开,识自性之真如。
【译文】
人到老年,头发牙齿逐渐稀落,这都是自然现象,大可任其自然退化而不必悲伤。
从小鸟的歌唱和鲜花的盛开,来体认永恒不变的本性,才是最豁达的人生观。
 
 18.【原文】
欲其中者,波沸寒潭,山林不见其寂;虚其中者,凉生酷暑,朝市不知其喧。
【译文】
一个内心充满欲望的人,能使平静的心湖掀起洶涌波涛,即使住进深山老林也无法平息。
一个内心毫无欲望的人,即使在盛夏酷暑也会感到凉爽,甚至住在闹市也不会觉得喧嚣。
 
 19.【原文】
古德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
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
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译文】
古代有一位高僧说:“竹影在台阶上掠过,可地上的尘土并没有飞动;月轮越过池水,可水面上却没留下痕迹。”
儒家一位学者说:“不论水流如何急湍,只要心情宁静,就听不到水声;花瓣虽然纷纷谢落,只要心情悠闲就不会受到干扰。”
如能抱这种态度待人接物,那么身心该有多么自由自在。
 
 20.【原文】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译文】
对于一切荣光和屈辱都无动于衷,永远用安静的心情欣赏庭院中花开花落。
对于所有升沉和得失都漠不关心,冷眼观看天上浮云随风聚散。
 
 21.【原文】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
【译文】
隐伏很久的鸟,一旦飞起必能飞得很高;一棵早开的花木,败落时凋谢得很快。
只要明白这种道理,既可以免除怀才不遇的忧虑,也可以消解急于事功的念头。
 
 22.【原文】
今人专求无念而终不可无,只是前念不滞后念不迎。
但将现在的随缘打发得去,自然渐渐入无。
【译文】
如今的人一心想做到心中没有杂念,可是始终作不到。
其实只要使以前的念头不存心中,未来的事情不去忧虑,把握现实将目前的事情做好,自然使杂念慢慢消除。
 
 23.【原文】
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悟吾静体。
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译文】
当意志还不坚定,尚无把握之时,应远离物欲环境,以不见物欲诱惑,不使人心迷乱,这样才能领悟纯洁的本色。
当意志坚定、可以自我控制之时,就多跟各种环境接触,即使看到物质诱惑,也不会使心迷乱,借以培养自己圆熟质朴的灵性。
 
 24.【原文】
释氏随缘,吾儒素位,四字是渡海的浮囊。
盖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则万绪纷起,随遇而安则无入不得矣。
【译文】
佛家主张凡事都要顺其自然,一切不可勉强;儒家主张都要谨守本分,一切不可妄贪。
这“随缘”、“素位”四字是为人处事的秘诀,像飘浮的气球是渡过人生之海的工具。
人生的路途遥远渺茫,如果任何事情都求尽善尽美,必会引起很多忧愁烦恼;如果凡事都能安于现状,到处都有悠然自得的乐趣。

 
鉴心录(三)
1.【原文】
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
【译文】
收敛一个欲念,就会带来众多善行;放纵一个欲念,各种邪恶就会趁虚而入。

2. 【原文】
人子之事亲也,事心为上,事身次之,最下事身而不恤其心,又其下事之以文而不恤其身。
【译文】
作为子女侍奉父母,重要的是关怀父母的心意,其次是照料父母的身体。
最不好的是虽然照料父母的身体但并不体谅其心意,更坏的是只讲空话而没有照料父母的行为。
 
 3.【原文】
人心喜则志意畅达,饮食多进而不伤,血气冲和而不郁,自然无病而体充身健,安得不寿?
故孝子之于亲也,终日干干,惟恐有一毫不快事到父母心头。自家既不惹起,外触又极防闲,无论贫富、贵贱、常变、顺逆,只是以悦亲为主。盖“悦”之一字,乃事亲第一传心口诀也。
即不幸而亲有过,亦须在悦字上用工夫,几谏积诚,耐烦留意,委曲方略,自有回天妙用。
若直诤以甚其过,暴弃以增其怒,不悦莫大焉,故曰不顺乎天不可以为子。
【译文】
人心里高兴,情绪就畅快,食欲也因此增加而又不至于伤身,血气能通和而不会抑郁,身体健康而不会生病,怎么会不长寿呢?
所以孝子对于双亲要时刻加以注意,怕有丝毫不快之事烦扰父母。自己不触犯双亲,又预防外界影响,无论贫富、贵贱及变动之时、逆顺之境,都应令双亲欢喜为第一。使父母欢喜,是侍奉他们的第一秘诀。
即使父母有些过失,也应该在“悦”字上下功夫,在令他们欢喜的前提下想办法。诚挚劝谏,不厌其烦,认真留意,委婉策略,自有奇妙的效果。
倘若直言其过而增加过失,脾气暴躁而使其恼怒,就会使之受到极大的伤害。
因此可以说,不顺从双亲,就算不上是好子女。
 
4.【原文】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译文】
放宽心胸,容纳天下事物;谦虚谨慎,接受天下仁善;平心静气,分析天下事情;潜心钻研,纵观天下事理;坚定信念,应付天下变化。
 
 5.【原文】
己无才而不让能,甚则害之;己为恶而恶人之为善,甚则诬之;己贫贱而恶人之富贵,甚则倾之。
此三妒者,人之大戮也。
【译文】
自己没有才能又不肯让贤,甚至对人进行迫害;自己做恶却怨恨他人行善,甚至对人进行诬陷;自己贫贱而眼红别人富贵,甚至对人进行倾诈。
这三种妒忌,是人的极大耻辱。
 
 6.【原文】
攻我之过者,未必皆无过之人也。苛求无过之人攻我,则终身不得闻过矣。
我当感其攻我之益而已,彼有过无过何暇计哉!
【译文】
指责自己过失的人,未必都是没有过失的人。如果苛刻地要求没有过失的人才能指责自己,那么恐怕一生也不会听到对自己的指责了。
应当感到别人指责自己是对自己有益的,哪有时间计较对方有没有过错呢!
 
7. 【原文】
责善要看其人何如,其人可责以善,又当自尽长善救失之道。
无指摘其所忌,无尽数其所失,无对人,无峭直,无长言,无累言,犯此六戒,虽忠告,非善道矣。
其不见听,我亦且有过焉,何以责人?
【译文】
劝人为善也要看那个人的情况如何,如果那个人可以相劝,则以善言相劝,相劝时也要注意采取适当的方法。
不要揭人短处,不要尽数过失,不要发生口角,不要过于直率,不要讲得太深,不要啰嗦唠叨。如果违反上述六条,即使是肺腑之言,也不是劝人为善的方法。
对方不接受你的劝告,说明自己也有过错,这样又怎能责劝别人呢?
 
 8.【原文】
处毁誉要有识有量。今之学者,尽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是识不定;闻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恶在我,毁誉于我无分毫相干。
【译文】
对待诋毁和赞誉,应有自己的见识和度量。
今天的学者,有的是向上的,见到世上的荣誉就趋附,见到世上的诋毁就躲避,这是因为没有坚定的见识;听到他人赞誉就高兴,听到他人诋毁就愤怒,这是因为度量太小。
其实真正的仁善与邪恶全在自己,他人的诋毁赞誉与自己毫不相干。
 
 9.【原文】
责人要含蓄,忌太尽;要委婉,忌太直;要疑似,忌太真。
今子弟受父兄之责也,尚有所不堪,而况他人乎?
孔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此语不止全交,亦可养气。
【译文】
指责他人应该含蓄,切忌把人说得一无是处;应该委婉,不应过于直截了当;应该含糊,不应过于认真。
现在即便是父子兄弟之间的指责,还有不堪忍受的,更何况他人呢?
孔子说:“忠告应该善于说出,不可以时应该立刻停止。”
按照这句话去做,不仅可以保全朋友的交情,也可以培养自己的气质。
 
10.【原文】
你说底是我便从,我不是从你,我自是从,何私之有?你说底不是我便不从,不是不从你,我自不从不是,何嫌之有?
【译文】
你说的正确我便听从,我不是听从你,而是听从真理,这其中又有什么私念呢?
你说的不对,我就不会听从,我不是不听从你,而是不听从不对的道理,这其中又有什么可指责的呢?
 
 11.【原文】
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
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正饮食不责,正欢庆不责,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译文】
卑幼的人有过失,在责备的时候应该慎重:
众人面前不责备,惭愧后悔不责备,夜晚不责备,吃饭不责备,正在欢庆时不责备,正在忧伤时不责备,正在患病时不责备。
 
 12.【原文】
人之情,有言然而意未必然,有事然而意未必然者,非勉强于事势,则束缚于体面。
善体人者要在识其难言之情,而不使其为言与事所苦。
此圣人之所以感人心,而人乐为之死也。
【译文】
人的情感,有的表面上是这样,而其本意并非是这样;有的事实已经如此,而其意愿并非如此。其中的原因不是被时势所勉强,就是被体面所束缚。
善于体谅他人者应该想到他人难言之情,从而不被他人的表面言谈和已有事实所困扰。
这就是圣人所以能感动人心,而他人乐于为其牺牲缘故。
 
 13.【原文】
人事者,事由人生也;清心省事,岂不在人!
【译文】
所谓人事,就是说事情由人而生的。那么清心省事,不是也在于人么?
 
 14.【原文】
目中有花,则视万物皆妄见也;耳中有声,则听万物皆妄闻也。心中有物,则处万物皆妄意也。
是故此心贵虚。
【译文】
眼中有了尘物,看到的一切就会是虚幻的;耳有自鸣的毛病,听到的就会不真实。心中有了某种念头,感到的都会受其影响。
基于这个缘故,心境最可贵的是虚无。
 
15. 【原文】
奋始怠终,修业之贼也;缓前急后,应事之贼也;躁心浮气,畜德之贼也;疾言厉色,处众之贼也。
【译文】
有始无终,是修业的大敌;前缓后急,是做事的大敌;心浮气躁,是养性的大敌;疾言厉色,是处世的大敌。
 
16. 【原文】
居官有五要:休错问一件事,休屈打一个人,休妄费一分财,休轻劳一夫力,休苟取一文钱。
【译文】
做官有五个要求:不要错问一件事,不要屈打一个人,不要浪费一分财,不要轻使一民力,不要贪图一文钱。
 
 17.【原文】
进言有四难:审人、审己、审事、审时,一有未审,事必不济。
【译文】
提出建议有四大困难:审度他人、审度自己、审度事理、审度时机。一有审度不周之处,事情就一定不会成功。
 
 18.【原文】
善处世者,要得人自然之情。得人自然之情,则何所不得?失人自然之情,则何所不失?
不惟帝王为然,虽二人同行,亦离此道不得。
【译文】
善于处世的人,应该顺应人的自然感情。得到人的自然感情,又有什么不能得到呢?失去人的自然感情,又有什么不会失去呢?
不仅帝王这样,就是两个人同行,也不能违背这个道理。
 
 19.【原文】
事有知其当变而不得不因者,善救之而已矣。
人有知其当退而不得不用者,善驭之而已矣。
【译文】
明知有的事应该改变但不得不因循,这就要靠善于补救。
明知有的人应该黜退但不得不延用,这就要靠善于驾驭。
 
20. 【原文】
每日点检,要见这念头自德性上发出,自气质上发出,自习识上发出,自物欲上发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识得本来面目,初学最要知此。
【译文】
每天都要检点自己,看看各种念头是从德性、气质、习识或是物欲上发生出来的。这样反省,时间久了,就能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
刚开始修身的人,更要加以注意。
 
21. 【原文】
吾常望人甚厚,自治甚疏,只在口吻上做工夫,如何要得长进。
【译文】
我们常常对别人的要求很高,而对自己的要求很低,只在口头上说来说去,这样怎会有所长进呢?
 
22.【原文】
世之治乱,国之存亡,民之死生,只是个我也作用。
只无我了,便是天清地宁、民安物阜世界。
【译文】
天下的治与乱,国家的存与亡,百姓的生与死,都在于“我心”的问题。
只要没有自我之心,整个世界就会天清地宁、民安物丰。
 
 23.【原文】
仁厚、刻薄,是修养关;行止、语默,是祸福关;勤惰、俭奢,是成败关;饮食、男女,是死生关。
【译文】
仁厚与刻薄,是修养的关键;行与止、言谈与沉默,是祸福的关键;勤劳与懒惰、简朴与奢侈,是成败的关键;饮食、男女,是生死的关键。
 
 24.【原文】
作本色人,说根心话,干近情事。
【译文】
作本色人,说真心话,做合乎情理的事。
 
 25.【原文】
士大夫殃及子孙者有十:
一曰优免太侈;二曰侵夺太多;三曰请托灭公;四曰恃势凌人;五曰困累乡党;六曰结权贵损国病人;七曰盗上剥下,以实私橐;八曰簧鼓邪说,扰乱国是;九曰树党报复,阴中善人;十曰引用邪昵,虐民病国。
【译文】
做官的人会在以下十个方面给子孙带来祸害:
1、骄奢淫佚;2、强取豪夺;3、以公循私;4、恃势凌人;5、困累乡党;6、巴结权贵,损害国家、危害民众;7、欺上瞒下,损公肥私;8、用异端邪说扰乱国事;9、结党营私,任人唯亲;10、重用邪昵之人,欺压百姓,危害国家。
 
 26.【原文】
人生天地间,要做有益于世底人,纵没这心肠、这本事,也休作有损于世底人。
【译文】
人生在世,就要做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纵然没有这种志向和本事,也不要做有损于社会的人。
 
27. 【原文】
过宽杀人,过美杀身,是以君子不纵民情以全之也,不盈己欲以生之也。
【译文】
过于宽容他人,等于杀害他人;过于美饰自己,等于杀害自身。
所以君子不放纵民情以为保全,不放纵自己的欲望,以为养生。
 
 28.【原文】
处人,处己,处事,都要有余,无余便无救性,这里甚难言。
【译文】
对人,对己,对事,都要留有余地,没有余地就无法补救,这其中的道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29.【原文】
饭休不嚼就咽,路休不看就走,人休不择就交,话休不想就说,事休不思就做。
【译文】
饭不要不嚼就咽,路不要不看就走,人不要不加选择就交往,话不要不想就说,事不要不思虑就做。
 
30. 【原文】
圣人掀天揭地事业只管做,只是不费力;除害去恶只管做,只是不动气;蹈险投艰只管做,只是不动心。
【译文】
对于惊天动地的事,圣人只管去做,只是不费力;对于除害去恶的事,圣人只管去做,只是不动气;对于赴汤蹈火的事,圣人只管去做,只是不动心。
 
31. 【原文】
养定者,上交则恭而不追,下交则泰而不忽,处亲则爱而不狎,处疏则真而不厌。
【译文】
有良好的修养的人,与上司交往时恭敬而不窘迫,与下属交往时泰然而不疏忽,与亲友相处时恩爱而不狎亵,与常人相处时真切而不厌烦。
 
 32.【原文】
任有七难:
繁任,要提纲挈领,宜综核之才;重任,要审谋独断,宜镇静之才;急任,要观变会通,宜明敏之才:密任,要藏机相可,宜周慎之才;独任,要担当执持,宜刚毅之才;兼任,要任贤取善,宜博大之才;疑任,要内明外朗,宜驾驭之才。
【译文】
任用人才有七难:
繁多的任务,要提纲挈领,宜用有综合能力的人才;重要的任务,要审谋独断,宜用性格沉稳的人才;急迫的任务,要观变会通,宜用明智敏捷的人才;秘密的任务,要保守机密,宜用周密慎重的人才;单独的任务,要独当一面,宜用刚毅英勇之才;多项的任务,要任贤善听,宜用心胸博大的人才;疑难的任务,要光明磊落,宜用容易驾驭的人才。
 
33. 【原文】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也;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也。
【译文】
凡是受外界影响而改变本心的人,都是因为内心修养不够;凡是被邪恶所战胜的人,都是因为自己正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