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小宝片头曲:澹台湖边宝带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6:53:12

游记--澹台湖边宝带桥

2007-05-09 11:30:22|  分类: 导游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我对苏州的向往,不是因那高耸的虎丘塔和精致的园林,也不是因那糯糯的吴侬软语,而是那长长的宝带桥,是运河里的片片白帆,是拉纤人悠悠的号子。江南水乡,桥自然是多,而宝带桥却最有特色。我已说不清这种印象由何而来,也许是因为我从小生长在水乡,小时候打猪草的时候总喜欢坐在运河边看船,那时农村与外界的运输还全是靠船。(那时农民社员们把一船一船的公粮拉出去,再拉回一船一船的氨水。虽然每年的粮食都不够吃,但公粮还是照常交的,就是自己吃不饱,城里人的口粮还得要保证。今天想来那时渔米之乡的粮食尚且不够吃,其它地方的饥荒更可想而知了。)

宝带桥位于苏州城南长桥镇京杭大运河边,横跨澹台湖口玳玳河上。(苏州爱无知提供的情报却是城西,同程网却把它作为官方资料。)宝带桥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由刺史王仲舒主持建造。为筹措建桥资金,王仲舒带头将自己身上的宝带捐出来,宝带桥之名也由此而来。(过去的税收较少,苏州这么富庶的地方,官府还拿不出钱来修桥,刺史将自己的宝带都贡献了出来。今天苏州又建了全长4308米,181孔的中国内湖第一长桥一一太湖大桥,苏州真的富了。)建宝带桥是为了保证漕运的顺利畅通,但拉纤的人确实是方便了。不管是为了什么,宝带桥是建成了,拉纤的人免却了涉水之苦,苏州也从此有了一座最美的桥。宝带桥虽然经过多次重修,但它依然存在着,还是以53孔和316.8米的桥长,成为我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几百米长的宝带桥横卧于澹台湖口,似长虹卧波,恰似一条飘动的宝带。每逢中秋之夜,明月当空,53个桥孔出现53个月影,连接成串,成为吴中一大胜景。

我从来没侈想在月圆之夜,能泛舟澹台湖上,去欣赏那串月;只想在油菜花开的季节,带着儿子,坐在宝带桥头,数数那过往的船只,感受春天的气息;只想在夏秋的夜晚,一个人漫步宝带桥上,一边听河水的声音,一边看船上的灯光近了又远。

来苏州几年了,却一次也没有去过宝带桥。一是因为儿子已经大了,再也不愿随我去数船;二是因为宝带桥离我住的地方比较远,而且交通不方便,去一次不容易。(原来经过宝带桥的公路在运河整治时已经废掉,有一次我曾循路而去,结果只能隔河相望,把站在宝带桥头的愿望留在心里。现在要去宝带桥只能从南边绕,从最近的公交站点到宝带桥步行需要三十到四十分钟。要去一趟宝带桥,来回路上要花三四个小时,转二次车。自己有车可能会方便一些,但有了车还会去看桥吗?倒是金鸡湖、李公堤更适合开着车去。)这次我终于实现了我多年的愿望,走过了长长的宝带桥,在桥上坐了好久。

下了公交车,本可以打的或坐摩的去宝带桥,但我觉得那样显得心不诚,就象信徒去朝圣,一定得一步三叩。路两边都是些工厂,由于放假,路上很少行人。半小时后我终于到了宝带桥。宝带桥隐藏在一面围墙的后面,穿过河边的一扇小门,就站在桥头了。一眼望不到头的桥上,只有三三两两的游人,也都不是远道而来,是附近工厂里的外地打工者,五一没回家,到这里来散步的。桥头的草地上还有几个年轻人在看书呢,这里的确是一个看书的好地方,宝带桥的宁静与运河里来来往往的船只和运河对岸公路上繁忙的汽车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是一个人来,所以没有在石狮子边留影,对运河里穿梭的行船也忘了去数一数。现在的船是不用拉纤了,但走在桥上,身前身后仿佛还有纤夫的影子;纤道上依稀还可分辨出纤夫的脚印;从机器的轰鸣声中,依稀还能听到船工的号子。桥头断足的石狮子,诉说着古桥的沧桑;水中已近风化的石塔,指示着古桥的年代;石板缝中长出的小草,却显示这里现在少有人行走。今天的宝带桥已失去了它的作用,只是作为一个文物而存在。(1988年运河整治时,为了保护宝带桥,公路、运河改道,古桥西侧1972年建成的一座双曲拱桥已拆掉,宝带桥西侧现只剩下水中的桥墩;为了防止过往船只误撞古桥,减小了船行波浪对古桥的影响,古桥东侧也筑起了一条保护坝,树起了航标灯。)

桥北侧杂草中的四出碑亭,依然是古老的石亭,但亭中的石碑却是新的,还用不锈钢包着边。(碑上的字显示碑是1994年立的,现已有裂纹,包边看来是后加的。桥南头的一块运河整治记功碑,上面还有国家领导人的题词,但已经有损坏的情况了。)亭子西侧是澹台子祠,澹台灭明是春秋时鲁国人,本是孔老先生的学生,由于长得丑,不得老夫子的重视。于是远走他乡,来到苏州结庐修学,让老夫子后悔犯下了以貌取人的错误。今天叫澹台湖的地方就是当年结庐的地方下陷而成。苏州在澹台湖西侧长桥头还建了澹台湖公园,是人们休息游览的好去处。但为什么不将澹台子祠建在澹台湖公园呢?也许澹台湖公园已经与澹台子没有了关系,澹台湖只是一个地名,公园只是一个休闲的地方。但将澹台子祠建在这里真是有点不合适。建祠一般来说是为了有人祭祀,但这里却是交通不便,显得很冷清,就是来的人也是对澹台灭明知道的不多。刻在墙上的一个简短的介绍,由于字迹不清,很少有人会蹲下来细看。由于祠小,站在门外就可一览无余,所以进去的人也不多。而有点搞笑的,却是这么小的一个祠内除了澹台先生端坐正中外,还有长桥头太太和长桥头老爷分坐两旁。三人的装束打扮与比例,又形成强烈的对比。看祠的村民为了打扫方便,用毛巾将长桥头太太和长桥头老爷的手盖了起来,以防尘埃落定。最不可思议的是我佛如来却是睡在一边的橱窗中,只露出一个头来,整个身子都盖在被子当中,一派高枕无忧的样子。(长桥头太太据说是当地以前一位姓张的太太,或是出钱修了宝带桥,或是做了其它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总之是颇受当地人尊敬,供奉时却连长桥头老爷也一起供奉了。)本不相干的人现在却供奉在一起,我想不出提出这种布置的人是出于什么样的高见。倒是民国的《吴县志》载:澹台子祠“乾隆十六年高宗南巡,诏以明姚安太守施悌配享。”今天的澹台子祠已经不是历史上的澹台子祠了。

祠前香炉中的香灰说明每到节庆,这里还是有香火的,来的巧还可以看到舞龙表演(三乐同学的博客“又到八月十五”有介绍)。但在平常,佛主、圣人和老爷太太享受的只是劣质的香烟,还远远没有达到厅局级的享受。(有香烟广告说:至尊南京——厅局级的享受。)

如果哪一天有关方面能把澹台子祠移到澹台湖公园内,那澹台子祠与宝带桥就是各得其所了。宝带桥又可恢复它的自然与和谐了。澹台子祠后小岛上的田园风光依然保持着水乡原野的醇正,(小岛是运河改道形成的,这里的自然生态与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所谓生态园、生态农庄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不看远处的高楼和输电铁塔,你可能会分不出这里是哪朝哪代,如果你向菜园里种菜的阿婆打听,你会发现她根本听不懂你的官话。(官话即北方方言,包括长江以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四川、云南 、贵州和湖北、湖南两省的西北部,广西北部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70%以上。有东北官话、西北官话、晋话、西南官话等,以北京话为代表。)

以前在一张宝带桥的照片中看到宝带桥头开有油菜花,所以这次到宝带桥我就注意着找油菜。在小岛上是有油菜,油菜籽已经长成,点点的黄花也还可以看的出。田园里的油菜和蚕豆散发出一股股的清香,油菜后面是一片葡萄园和意杨林,春风吹起,意杨的树叶发出哗哗的响声,而另一边,澹台湖中却有一群鸭子呱呱的游来。

有人感叹于同为苏州古桥的觅渡桥与宝带桥,认为宝带桥过于寂寞,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也拟在这里建宝带桥公园。(公园规划虽已公示,但现在却迟迟没有动工。我想可能是某些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我觉得公园的建设,关键不在于建,而是拆,要将景区和周围不协调的建筑拆掉。历史的风貌很难恢复,新建的历史遗迹只能给人留下笑柄,并不能展示历史的悠久和沧桑。(想象一下,唐朝的船工开着小火轮,桥上却有宋朝的纤夫在拉纤;澹台子在那里讲学,听的却是长桥头太太和老爷,这会有怎样的效果?)宝带桥公园应该是保护文物的公园,不应定位于市民休闲享受的公园。(休闲享受可以去澹台湖公园或休闲中心。)过多的游人,总有一天会将宝带桥踩塌。宝带桥今天还觉得是美的,正是因为它还保持着纯朴自然,还有广袤田野、菜花飘香的江南农村的自然风光。如果坐着豪华游艇,在澹台湖上观看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那一边的宝带桥就会象大观园的刘姥姥一样尴尬。现在所谓的醇正江南水乡大多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韵味,为了招徕游人,到处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难怪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燕说水乡同里“满街飘红着绿,招摇过市,把个好端端村姑处子般清纯山水,清纯园林,清纯水乡,糟蹋得如同娼妓。”(看来今天我们仍然是笑贫不笑娼,娼妓搔首弄姿完全是为了迎合客人,而客人也还是把嫖娼当作风流韵事。)

宝带桥作为苏州最后一个免费开放的全国文保单位,但愿能永远保持它的纯朴自然,让老百姓能自由地来往。下次再来时,我还愿走着来。




宝带桥隐藏在一面围墙的后面。


宝带桥一眼望不到头。水中已近风化的石塔,标志着桥的古老。


修补过的石狮子和航标灯。


桥北侧杂草中的四出碑亭,依然是古老的石亭,但亭中的石碑却是新的。


桥南头的记功碑已经有损坏的情况了。


澹台子祠内的长桥头太太老爷分坐澹台子两侧。


我佛如来却是睡在一边的橱窗中。


供奉的香烟。


看祠人的生活。


葡萄园。


意杨林。


澹台湖中呱呱的鸭子。


我曾在最北侧的这一孔桥头坐了好久。


宝带桥西侧是遗留下来的桥墩。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阅读(106)| 评论(0)| 引用 (0) |举报   何祚庥批评中医是在政治作秀  如皋方言与饮食习俗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文章

最近读者

zyqbooks lu199707

评论

zyqbooks@126  取消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