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板烧鱿鱼:中国积极实施和平军事变革??军事战略转向打局部战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4:00:17

中国积极实施和平军事变革  军事战略转向打局部战争

(2011-04-03 09:49:42)转载 标签:

中国军力

国防白皮书

军事变革

军事战略

局部战争

军事

分类: 军事

港媒:中国积极实施和平军事变革

 

  香港《大公报》2日刊文说,2010年中国国防白皮书突显中国正在积极实施和平军事改革。中国和平军事改革对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各国具有重大榜样意义。
  文章摘要如下:
  顺应世界发展大趋势、高举和平发展旗帜、实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以及永远不搞军事扩张、不称霸,已成为中国当今的基本国防战略。《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告诉世界:中国正在实施和平军事改革。这对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各国具有重大榜样意义。

  21世纪全球应怎样调整军事战略?这是关系世界能否和平发展的最核心因素。国务院新闻办3月3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防部、总参作战部等有关负责人介绍了《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全文近3万字,以中、英、法、西、德、俄、日、阿8种文字发表。
  引人瞩目的是,这个1998年以来中国第七次发表的国防白皮书,在保持以往框架前提下,增加了重要新内容,比如全面阐述国际安全角势,客观评价中国面临的安全环境,详细阐述中国国防的目标和任务等等。白皮书告诉世界:中国正在实施和平军事改革。

 

  实行防御性国防政策


  后冷战时代,全球经济发展出现许多新变化,但军事战略多是战术性调整,少有战略性变革。特别是某些西方大国的军事战略,仍处于亨廷顿指出的“文明的冲突”层面。尤其令人担忧的是,霸权主义向单边主义演变。白皮书表明中国的军事立场与这些西方国家不同。
  白皮书说,当前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进程不可逆转,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但国际战略竞争和矛盾也在发展,全球性挑战更加突出,安全威胁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日益明显。白皮书说,面对纷繁复杂的安全角势,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共同安全的理念,奉行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全面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信息等各领域安全,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国际安全环境。白皮书说,中国的发展道路、根本任务、对外政策和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中国必然实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不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军事扩张。
  笔者以为,顺应世界发展大趋势、高举和平发展旗帜、实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以及永远不搞军事扩张、不称霸,已成为中国当今的基本国防战略。


  不损害他国安全稳定


  中国国防特色是什么呢?白皮书从四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新时期中国国防的目标和任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第二,首次系统阐述建立军事互信的目标和原则。第三,国防费用适度合理增长。

  笔者以为,中国特色国防与一些国家存在诸多质差:比如从国防目标和任务看,中国主张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而某些国家则为一己私利轻率动武。从首倡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看,中国主张“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与某些国家“与邻为恶,与邻为敌”的全球外交方针,二者存在“主和”与“主武”的质差。从国防费用适度合理增长看,中国主张军事自卫反对军备竞赛,与某些国家以军售谋取暴利,以战争掠夺资源相比,二者存在“军控”与“军扩”的质差。


  和平军事变革成榜样


  “与邻为善,与邻为伴”,中国正在以和平军事变革应对当今的世界格局。
  白皮书强调,人民解放军要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全面建设部队,要把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作为军队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白皮书强调,要实施科技强军战略,逐步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白皮书强调,要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走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的跨越式发展道路。白皮书强调,要适应时代发展和安全角势变化,积极应对多种安全威胁,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力量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笔者以为,白皮书突出显示了中国正在积极实施和平军事改革。中国一贯积极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努力,一贯主张充分发挥联合国及相关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作用,一贯尊重各国正当合理安全关切,一贯积极维护全球战略平衡和稳定,一贯坚持武装力量多样化运用──保卫边防、海防、空防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参加国家建设和抢险救灾,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护航,中外联演联训和国际灾难救援等。中国和平军事改革对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各国具有重大榜样意义。(陈群)

 

专家解读:

中国军事战略已由打全面战争转向打局部战争

 

    中国网讯,4月1日,国防白皮书草拟人陈舟大校和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温冰大校做客中国网,对《2010年中国的国防》 进行权威解读。
  中国网:这个问题是给陈舟教授提出的,邓小平在80年代末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当前这个主流没变,但是我们也看到,局部冲突和国际摩擦此起彼伏,尤其处在我国和平崛起的主题和背景下,我国应该采取何种军事战略来适应当前世界军事发展的新局势?
  陈舟:首先,我们要肯定的是,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没有变。这次白皮书的安全形势中,第一段用了两句话,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政治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的多极化、世界信息化进程不可逆转;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判断目前仍然处在和平发展时代有很多种标准,但其中从安全和军事上来讲,我们的判断就是大战打不起来。
  冷战结束以后,这个世界格局我们经常称为一超多强,剩下一个超过大国,它的力量确实很强,和其他国家严重不均衡,但是它也不能为所欲为。其他各强的力量保持着一定的实力和发展,但是谁也不可能挑战超级大国。冷战后,它的一个特点就是没有形成完全的集团对抗,两次世界大战能够爆发,都与集团对抗是有关系的。再加上冷战以后,这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的进程结合在一起,所以中央从冷战后90年代以来做过一个判断,就是大战打不起来。我想这是当今时代的潮流,没有改变,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情况下,我觉得战争就更加不容易打起来了。世界大战,或者是大国之间的全民对抗在目前不可能发生。但是局部战争、局部动乱、局部冲突是经常发生,时起时伏,网友讲到的这点是非常对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仍然要关注安全问题。
  刚才网友提到这个问题,在我们这样一个和平崛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采取何种军事战略来适应世界军事发展的新趋势?我觉得,从80年代小平同志提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之后,实际上我们的军事战略已经开始做调整。整个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80年代,我们的军事战略都是在准备大战,就是应对可能发生的外敌对我们进行的一场全面战争。到60年代就更加走向极端,叫做立足早打、大打,立足于战争,这是整个建国后主要立足点。但是80年代中期以后,小平同志作出这个判断以后,我们的军事战略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由专门打全面战争转向打局部战争,大战不太可能爆发了,我们将来面临的主要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
  到90年代之后,两极格局解体,又爆发了海湾战争。中央军委当时非常清醒地看到未来的战争是一种高技术的战争,所以我们1993年确立的军事战略方针就叫做准备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还是局部战争,但是这个条件是高技术。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已经很清醒的认识到,未来战争是信息化的战争,所以我们准备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这里有两点非常重要,一个是局部战争,第二是信息化条件下。这就是我们目前军事战略的基本内容,或者叫做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