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杉树丛第一季mp4:蜈蚣 养殖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12:27
  1,蜈蚣1年只能繁殖1次。有些养殖场说蜈蚣1年可以繁殖几次,都是假的。蜈蚣在立夏左右繁殖。1次可以繁殖50条左右。这是蜈蚣的生理习性。 2, 蜈蚣必须要立体养殖,蜈蚣池必须要建的适合蜈蚣生存。1个平米养殖蜈蚣在50条左右。最多不能超过100条。 3,有些养殖场说养殖蜈蚣很多年,你可以看它 养殖池是否新建。一般现在99%的蜈蚣养殖场都是以卖种为目的。  蜈蚣养殖被夸大收入,有意降低养殖难度和成本,更有甚者,签回收合同回收产品等等,都是骗人的把 戏,无非是满足那些快速致富、无风险赚钱、小本轻松赚大钱的胃口,特别做的虚假宣传。收取学习费和种苗费才是他们的目的,而加盟客户能不能成功,方法方式 是否合理不是蜈蚣养殖骗子考虑的范围,等骗了一定数目的钱,或者半年一年,关门走人是这类养殖招商骗子的管用手法。投资者一定找那些真正的养殖场实地考 察。而这些养殖场,不会在大城市租写字楼招商的,蜈蚣养殖骗子他们的养殖基地就是办公室,就是教学现场,这样的地放,才可以考虑,那些在武汉、北京、广 州,租写字楼、打着XX农科院、XX研究所、XX生物工程公司进行招商的,99%是骗子公司。   蜈蚣咬了怎么办(一)被咬伤后的症状
  通常情况下蜈蚣不会无故攻击人,我们常常将蜈蚣放于手背上爬行,也未见螯咬手背,但当蜈蚣感觉到自己受威胁时,如身体受夹制、被突然拨弄、尾足被踩等时,它才会咬对其构成威胁的物体,当蜈蚣将大颚刺入人体组织时,即开始注射毒液,而且不会在瞬间内将毒液注射完,如果被螯者不及时摆脱蜈蚣,则其会继续注射毒液,造成更大危害,毒液注入人体组织后,被螯伤部位迅速出血红肿、剧痛,并出现一圈“红线”等典型的局部反应,如不及时处理或蜈蚣注入的毒液过多,还会出现头痛、晕眩、寒颤、恶心、呕吐、发烧,甚至休克,但一般来说,不会有生命危险。
 (二)处理措施
  (1)立即挤压被咬伤处,挤压时从伤口的周围向伤口中心挤压,然后用嘴对准被咬的位置将毒液吸出,并将毒液吐出,以排出毒液。
  (2)将压后应利用身边易得的药物涂抹伤口,常用的药用物有:
①将香烟丝捣碎搅烂,拌菜油涂抹伤口。
②将大蒜头瓣剥出从中切断,用断面涂擦伤口。
③用活蚯蚓直接在伤口涂擦,让其皮肤上的粘液涂于伤口,或将蚯蚓撕断,将消化道内的内脏挤掉,用断面直接擦伤口,以使蚯蚓的体液涂于伤口。
④将活蜗牛肉体从壳中“拖出”,直接用其体表擦伤口,使其体表粘液涂于伤口。
⑤用桑树汁液,拌少许盐,涂于伤口上。
⑥用盐肤木的汁液直接涂于伤口上。
⑦用花露水、清凉油或氨水直接涂伤口。
  ⑧用鸡蛋清液涂抹伤口。
  将伤口作初步处理后,为安全起见,最好还是到医院作进一步处理与治疗。被蜈蚣咬伤,即使采用上述方法处理,有些也不会立即好,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康复。 蜈蚣咬了怎么办  蜈蚣寄生线虫病的防治 

常常寄生于蜈蚣体内的线虫又叫铁丝虫,这种病主要来源于带虫的饵料动物。该虫寄生于蜈蚣的消化道内,甚至穿过肠壁,在肠外盘曲如铁丝状,因此而得名。该虫在蜈蚣体内吸食蜈蚣体液,造成蜈蚣大量营养物质损失,因而阻碍了蜈蚣的正常生长,造成蜈蚣体重瘦小。
  尽管该病不会呈暴发性发生,不会对蜈蚣养殖造成大面积危害,但随着人们对动物药品质量要求的提高,该病可能会成为影响蜈蚣商品质量的因素。
  防治该病主要是减少或不喂蝗虫、蚱蜢等昆虫之类饲料,而改蚯蚓、蝌蚪等多汁饵料,保持饮水不被虫污染。
  频繁发现蜈蚣群中有铁丝虫寄生病时,可用0.1克驱虫净粉碎后拌入5克全脂奶粉中,共同溶解于100毫升热水,用海绵吸取后供蜈蚣吸吮即可将该寄生虫驱除.

蜈蚣粉螨病的防治

蜈蚣粉螨病发病原因
     粉螨是一种体长不到1毫米的螨类动物,当它寄生在蜈蚣体表时,则引起蜈蚣粉螨病。在夏季高温天气里,如果饲养室或饲养池湿度过大,很容易造成粉螨在此安家落户,大量繁殖后代,此时,若有蜈蚣正在蜕皮或有仔蜈蚣存在,由于它们皮肤裸露,无保持,很容易造成粉螨寄生。粉螨寄生后,一方面由于它们吸食蜈蚣体液,消耗蜈蚣大量的营养物质使蜈蚣消瘦、衰竭而死亡,另一方面,粉螨还产生毒素刺激蜈蚣,使其无法进行正常的摄食饮水等生命活动同时,由于粉螨咬破了蜈蚣的皮层,使蜈蚣容易被病原菌感染而继发传染病。因此,在粉螨病发生时,如处理不及时,常常诱发其他疾病。
  蜈蚣粉螨病发病症状
  被粉螨寄生的蜈蚣极度不安,常常在活动场或饲料土上独自漫无目的地快速爬行,有时回头试图舔背部,即使不向前爬行时,有些附肢也有“刨、扒”的动作这种现象最先发生于刚蜕皮的后的蜈蚣或当年出生的幼蜈蚣,随病程发展,其他蜈蚣也开始发病,患病蜈蚣消瘦,衰竭而死,有时继发其他病原菌感染而死亡。悉心观察饲养土上能发现其中有螨形动物活动。检查被感染蜈蚣的体表,也可以发现螨形动物活动,这即是粉螨。
  蜈蚣粉螨病防治
  本病尚无很好的药物可以防治,因为能杀死粉螨的药物,往往对蜈蚣也有害,只能从管理上加以控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搞好饲养舍的通风透光、防暑降温工作保持室内良好的饲养环境。
(2)搞好饲养室内堆放家什杂物,工作服应经常性的浆洗耳恭听暴晒,必要时进行高温处理以杀死其上可能附生的粉螨或螨卵。
  (3)发现有粉螨发生,应将全池蜈蚣悉数清理出来,清除原有饲养土,全池、全
舍喷洒除螨药物,如敌百虫、氯杀螨醇。并将饲养舍封闭一段时间再启用。
  (4)发病蜈蚣群清出后,应将处于脱皮期的蜈蚣、幼嫩蜈蚣及可疑蜈蚣与健康蜈蚣分开,分别放入小面盆中,间断性的放于太阳下暴晒,以驱赶粉螨。每次暴晒时间在30分钟左右,每隔30分钟一次,暴晒后,快速将蜈蚣逐条捡入另一面盆中,原有盆消毒后使用放于紫外灯下照射,似乎也有一定的效果。其做法与太阳下暴晒一样。
  (5)把一块带肉晒致半干的猪骨头,白天放入饲养土上或活动场中,每2——3小时清除一次,有很好的诱杀效果,但此法不能用于未发病蜈蚣的预防,否则,有弄巧成拙的危险。

蜈蚣咽喉部溃疡病的防治

该病是近年来才被发现的一种蜈蚣急性暴发性传染病,由广西农业大学的梁家权等专家首次报道。
1. 发病原因
  本病由一种名叫“铜绿色假单胞菌病菌”感染蜈蚣所致,本病多发于高温季节。
  2.发病症状
  主要表现为口腔不能启闭,口内流出分泌物粘液,病蜈蚣不能采食、吞咽,精神萎迷不振,最后衰竭死亡。
  3.防治
  关于本病的防治技术目前还处于研究中,但加强蜈蚣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不喂带菌饵料动物,仍是预防本病的得力措施。

蜈蚣养殖:消化道炎症的防治

蜈蚣养殖消化道炎症发病原因
  引起蜈蚣发生消化道炎症的原因可有如下几条:
  (1)饲料腐烂变质,这是引起蜈蚣消化道炎症最常见的原因,尤其在高温季节,由于蜈蚣饲料都是一些高蛋白的小动物,而且富含水份,多汁液,投喂前一般要处死,如处死后存放时间过长,极易腐烂变质,蜈蚣摄食后,便会引起急性消化道炎症。
  (2)饵料动物身体带毒,一般情况下,蜈蚣的常规饵料动物自身不会产生对蜈蚣有毒的毒性物质,饵料动物带毒主要是生长环境中存在有毒物质,侵入饵料动物体表,而饵料动物对该毒物不敏感或尚未侵入体内,因而尚未引起饵料动物的反应而使饲养者很难察觉,投喂后引起蜈蚣急、慢性消化道炎症。
  (3)饵料投喂量掌握不好,偶尔投料过少,造成有些蜈蚣http://www.518yangzhi.com过度饥饿后,次日投喂量又猛增,致使这些饥饿的蜈蚣摄食过多,此时,若温度骤降,则这些摄食过量的蜈蚣必然会消化不良,食物在消化道中停留时间过长,发酵而引起炎症。
 蜈蚣养殖消化道炎症发病症状及特点
  受致病因数影响的蜈蚣同时性病是这种病的特点,患病蜈蚣先是消化不良,腹部胀大、疲软,继而出现腹泻,食欲废绝,然后随着炎症产生有毒物质侵入全身组织内,蜈蚣发生内中毒,头部充血呈紫红色,全身瘫软无力,行动迟缓,毒钩全张,最后无力爬行,死于瓦片之下或其他隐蔽处,很少死于饲养土中,解剖检查死蜈蚣,可见其肠膜温暖潮红、溃烂,腹腔内有淡黄色液体,肠内粪便稀而且恶臭。
 蜈蚣养殖消化道炎症防治
  (1)严格控制饲料质量。饲养蜈蚣最好投喂新鲜活饵料动物,应做到现采现处死现喂,喂不完的活饵料可存放,而处死后的饵料动物最好丢弃,发现饵料腐烂变质,决不能投喂。
  (2)对于配套自繁自养的饵料动物,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饲养环境、饲料、饮水等中不要使用一些可能致蜈蚣生病的药品,如重金属性药物、某些消毒药水等,同时要保证饲养土、饵料、饮水甚至空气不被病源体污染,一旦发现染病饵料动物应分析检查致病原因或病原菌的种类、可能的感染范围,以决定该批饵料动物是否能使用。
  (3)对于野外捕捉饵料动物来说,应尽量在那些没有农药、化肥及其他一些有害物质污染的地域捕捉饵料动物,捕捉时,还应检查该区域是否有同类动物死亡,以确定捕捉的饵料动物是否已患疾病等。
  (4)清池。将患病池中的蜈蚣全部清理,放于若干小容器内,根据具体症状表现,将它们分为健康群、可疑群与患病群进行隔离养殖,而池中的饲养土则全部清除出去更换新土,池中所有用品,如饮料盘、水盘或水槽、瓦片等全面,消毒、暴晒后再用。
  (5)在气温暴升陡降的季节,气温陡降的时候,应关闭门窗,必要时适当开启升温设施以保证气温相对稳定,但升温时注意不要造成饲养舍内烟尘污染或煤气污染。
  (6)药物治疗。对于患病蜈蚣或可疑蜈蚣,下列药方可供参考:
     ①磺胺咪0.5克,多酶片0.6克,饵料200——300克搅碎,三者拌匀,每日投喂1次,连喂3日。
     ②黄连粉2克,多酶片1片,全脂奶粉5克,溶于100毫升温开水中,拌匀后,用海绵吸收,让蜈蚣吸吮,每天1次,连喂3天,注意海绵应每天更换,这种治疗方法主要针对小蜈蚣http://www.518yangzhi.com。
     ③氯霉素0.25,复合维生素0.5克,饵料300克绞碎,药物压成粉与饲料拌匀,投喂,每日一次,连喂3天。
     ④腹可安0.5克,压成粉,500克饵料绞碎,两者混拌均匀,每天投喂一次,连喂2天。

蜈蚣养殖:蜈蚣绿僵菌病的症状及防治要点

蜈蚣养殖:蜈蚣绿僵菌病
  绿僵霉病又叫黑斑病,绿霉病。本病由一种绿霉菌寄生在蜈蚣体表引起发病,多发生于6月中旬到8月底的高温潮湿的季节,此时也是各种霉菌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当饲养舍通风透光能力差,舍内温度过大时,由于饲养管理人员的喂食、观察等活动或投喂饲料直接将绿霉菌带入饲养舍或接触蜈蚣身体上,在蜈蚣体表大量繁殖,而致蜈蚣发病,此病特别多发于当年出生的幼年蜈蚣。
  1.发病症状
  初期在发病蜈蚣的胸板(也叫腹板)或两个体节折叠的皮膜上,或附肢的关节皮膜上出现黑色或绿色的小斑点,这便是霉菌在此寄生后,菌丝放射出的孢子。此时,菌丝已在蜈蚣体壁大量繁殖,病蜈蚣体表失去光泽,随着病菌,进一步扩散、繁殖,病蜈蚣出现附肢僵硬、难于爬行、行动呆滞迟缓、离群且常常天亮也不归窝。同时,不食不饮、逐渐枯瘦、腹面完全变黑,而后死亡。死亡的蜈蚣多在饲养土表面、活动场或瓦片上。由于发病过程中,霉菌孢子可弹射于空气中或遗落于饲养土上或运动场上,当被健康蜈蚣粘上后又可在它们身上生长繁殖,引起病变,因而本病传播速度快,常常引起当年出生的幼年蜈蚣成批死亡大蜈蚣出现部分死亡。
  2.防治
  (1)平时加强管理。饲喂蜈蚣的食盘、水盘、各种用具应经常性刷洗,在高温梅雨季节,这些用具最好还经常用对蜈蚣无害的消毒药品进行消毒。
  (2)调节好饲养舍空气的相对温度及饲养土的含水量。在长时间阴雨天里,应加强房舍通风,必要时开启排风设施,使饲养舍内外空气对流,减少霉菌繁殖的机会,应经常性贮备干燥的饲养土,如养殖池中饲养土过湿,可考虑进行部分更换,以让干土吸取湿土中的水分,达到调节饲养上含水量的目的。
  (3)细心观察,尤其在高温、梅雨季节,要加强蜈蚣群的观察,发现活动异常、体表色泽异常等一些个体,应及时捉出仔细检查,一旦确定为绿僵菌病,应及时丢弃,并将该养殖池全面清理,将所有的蜈蚣逐个清出并仔细检查,发现患病个体立即杀灭,再作无菌处理后丢弃,对剩余的个体放于盆中移出饲养舍进行隔离观察。对该池的饲养土泼撒消毒液后,全部清除,饲养池也彻底消毒。该池中的其他用具等物也一并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消毒药品可选用3%的福尔马林,克霉灵或1%——2%漂白粉等。
  (4)饲养池周围,饲养舍的墙壁、门窗及空气中都应用喷雾器喷洒1%——2%漂白粉,以杀灭舍内可能残留的绿霉孢子,防止再传播。
  (5)饲养人员在操作时也应注意自身的消毒,每间饲养舍门口最好设有消毒池,
每间饲养舍最好配有相应的工作服、工作帽等,从一间饲养舍进入另一间饲养舍时应消毒、更衣。
  (6)注意饲料质量,昼投喂活饵料,并且投喂的饵料不得带菌。能携带该种病菌的饵料动物,主要是与蜈蚣一样具有外壳的昆虫等,另外,以前有资料介绍,在饲养土中,添加肉、骨头、腐熟畜粪以逗引虫子供蜈蚣食用,这种做法不可取,这些有机肥在饲养土中往往会成为霉菌的培养基地,因此,尽量避免饲养土中混入有机质,保持饲养土的“纯洁”。
  (7)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葡萄糖、维生素等,以提高蜈蚣的抗病力。下列两个药物西方可供参考。1.金霉素0.25克加葡萄糖5克,维生素B片0.5克,用500克饲料拌匀投喂;2.氯霉素0.25克,全脂奶粉5克溶于150毫升温水中,用海绵吸收,然后让蜈蚣吸吮,每日1次。
  (8)由于该病多发生于当年出生的体表尚未长好的细蜈蚣,因此,当年孵出的细蜈蚣最好放入盆及小容器中与大蜈蚣分开养殖,这样一旦发现某一盆中的蜈蚣染病,可快速处理,控制病情蔓延。

蜈蚣养殖:消化道炎症的防治

蜈蚣养殖消化道炎症发病原因
  引起蜈蚣发生消化道炎症的原因可有如下几条:
  (1)饲料腐烂变质,这是引起蜈蚣消化道炎症最常见的原因,尤其在高温季节,由于蜈蚣饲料都是一些高蛋白的小动物,而且富含水份,多汁液,投喂前一般要处死,如处死后存放时间过长,极易腐烂变质,蜈蚣摄食后,便会引起急性消化道炎症。
  (2)饵料动物身体带毒,一般情况下,蜈蚣的常规饵料动物自身不会产生对蜈蚣有毒的毒性物质,饵料动物带毒主要是生长环境中存在有毒物质,侵入饵料动物体表,而饵料动物对该毒物不敏感或尚未侵入体内,因而尚未引起饵料动物的反应而使饲养者很难察觉,投喂后引起蜈蚣急、慢性消化道炎症。
  (3)饵料投喂量掌握不好,偶尔投料过少,造成有些蜈蚣http://www.518yangzhi.com过度饥饿后,次日投喂量又猛增,致使这些饥饿的蜈蚣摄食过多,此时,若温度骤降,则这些摄食过量的蜈蚣必然会消化不良,食物在消化道中停留时间过长,发酵而引起炎症。
 蜈蚣养殖消化道炎症发病症状及特点
  受致病因数影响的蜈蚣同时性病是这种病的特点,患病蜈蚣先是消化不良,腹部胀大、疲软,继而出现腹泻,食欲废绝,然后随着炎症产生有毒物质侵入全身组织内,蜈蚣发生内中毒,头部充血呈紫红色,全身瘫软无力,行动迟缓,毒钩全张,最后无力爬行,死于瓦片之下或其他隐蔽处,很少死于饲养土中,解剖检查死蜈蚣,可见其肠膜温暖潮红、溃烂,腹腔内有淡黄色液体,肠内粪便稀而且恶臭。
 蜈蚣养殖消化道炎症防治
  (1)严格控制饲料质量。饲养蜈蚣最好投喂新鲜活饵料动物,应做到现采现处死现喂,喂不完的活饵料可存放,而处死后的饵料动物最好丢弃,发现饵料腐烂变质,决不能投喂。
  (2)对于配套自繁自养的饵料动物,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饲养环境、饲料、饮水等中不要使用一些可能致蜈蚣生病的药品,如重金属性药物、某些消毒药水等,同时要保证饲养土、饵料、饮水甚至空气不被病源体污染,一旦发现染病饵料动物应分析检查致病原因或病原菌的种类、可能的感染范围,以决定该批饵料动物是否能使用。
  (3)对于野外捕捉饵料动物来说,应尽量在那些没有农药、化肥及其他一些有害物质污染的地域捕捉饵料动物,捕捉时,还应检查该区域是否有同类动物死亡,以确定捕捉的饵料动物是否已患疾病等。
  (4)清池。将患病池中的蜈蚣全部清理,放于若干小容器内,根据具体症状表现,将它们分为健康群、可疑群与患病群进行隔离养殖,而池中的饲养土则全部清除出去更换新土,池中所有用品,如饮料盘、水盘或水槽、瓦片等全面,消毒、暴晒后再用。
  (5)在气温暴升陡降的季节,气温陡降的时候,应关闭门窗,必要时适当开启升温设施以保证气温相对稳定,但升温时注意不要造成饲养舍内烟尘污染或煤气污染。
  (6)药物治疗。对于患病蜈蚣或可疑蜈蚣,下列药方可供参考:
     ①磺胺咪0.5克,多酶片0.6克,饵料200——300克搅碎,三者拌匀,每日投喂1次,连喂3日。
     ②黄连粉2克,多酶片1片,全脂奶粉5克,溶于100毫升温开水中,拌匀后,用海绵吸收,让蜈蚣吸吮,每天1次,连喂3天,注意海绵应每天更换,这种治疗方法主要针对小蜈蚣http://www.518yangzhi.com。
     ③氯霉素0.25,复合维生素0.5克,饵料300克绞碎,药物压成粉与饲料拌匀,投喂,每日一次,连喂3天。
     ④腹可安0.5克,压成粉,500克饵料绞碎,两者混拌均匀,每天投喂一次。

蜈蚣咽喉部溃疡病的防治

该病是近年来才被发现的一种蜈蚣急性暴发性传染病,由广西农业大学的梁家权等专家首次报道。
1. 发病原因
  本病由一种名叫“铜绿色假单胞菌病菌”感染蜈蚣所致,本病多发于高温季节。
  2.发病症状
  主要表现为口腔不能启闭,口内流出分泌物粘液,病蜈蚣不能采食、吞咽,精神萎迷不振,最后衰竭死亡。
  3.防治
  关于本病的防治技术目前还处于研究中,但加强蜈蚣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不喂带菌饵料动物,仍是预防本病的得力措施。

蜈蚣粉螨病的防治

蜈蚣粉螨病发病原因
     粉螨是一种体长不到1毫米的螨类动物,当它寄生在蜈蚣体表时,则引起蜈蚣粉螨病。在夏季高温天气里,如果饲养室或饲养池湿度过大,很容易造成粉螨在此安家落户,大量繁殖后代,此时,若有蜈蚣正在蜕皮或有仔蜈蚣存在,由于它们皮肤裸露,无保持,很容易造成粉螨寄生。粉螨寄生后,一方面由于它们吸食蜈蚣体液,消耗蜈蚣大量的营养物质使蜈蚣消瘦、衰竭而死亡,另一方面,粉螨还产生毒素刺激蜈蚣,使其无法进行正常的摄食饮水等生命活动同时,由于粉螨咬破了蜈蚣的皮层,使蜈蚣容易被病原菌感染而继发传染病。因此,在粉螨病发生时,如处理不及时,常常诱发其他疾病。
  蜈蚣粉螨病发病症状
  被粉螨寄生的蜈蚣极度不安,常常在活动场或饲料土上独自漫无目的地快速爬行,有时回头试图舔背部,即使不向前爬行时,有些附肢也有“刨、扒”的动作这种现象最先发生于刚蜕皮的后的蜈蚣或当年出生的幼蜈蚣,随病程发展,其他蜈蚣也开始发病,患病蜈蚣消瘦,衰竭而死,有时继发其他病原菌感染而死亡。悉心观察饲养土上能发现其中有螨形动物活动。检查被感染蜈蚣的体表,也可以发现螨形动物活动,这即是粉螨。
  蜈蚣粉螨病防治
  本病尚无很好的药物可以防治,因为能杀死粉螨的药物,往往对蜈蚣也有害,只能从管理上加以控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搞好饲养舍的通风透光、防暑降温工作保持室内良好的饲养环境。
(2)搞好饲养室内堆放家什杂物,工作服应经常性的浆洗耳恭听暴晒,必要时进行高温处理以杀死其上可能附生的粉螨或螨卵。
  (3)发现有粉螨发生,应将全池蜈蚣悉数清理出来,清除原有饲养土,全池、全
舍喷洒除螨药物,如敌百虫、氯杀螨醇。并将饲养舍封闭一段时间再启用。
  (4)发病蜈蚣群清出后,应将处于脱皮期的蜈蚣、幼嫩蜈蚣及可疑蜈蚣与健康蜈蚣分开,分别放入小面盆中,间断性的放于太阳下暴晒,以驱赶粉螨。每次暴晒时间在30分钟左右,每隔30分钟一次,暴晒后,快速将蜈蚣逐条捡入另一面盆中,原有盆消毒后使用放于紫外灯下照射,似乎也有一定的效果。其做法与太阳下暴晒一样。
  (5)把一块带肉晒致半干的猪骨头,白天放入饲养土上或活动场中,每2——3小时清除一次,有很好的诱杀效果,但此法不能用于未发病蜈蚣的预防,否则,有弄巧成拙的危险。

蜈蚣养殖天敌防除


  野生蜈蚣的天敌很多,有蟾蜍、蛙类、鼠类、夜行鸟类、某些爬行类、蚁类等,但在人工养殖尤其是室内养殖的情况下,只有鼠类、蚁类能构成直接威胁,而其他类在室外养殖时才会构成一定威胁。

蜈蚣养殖天敌防除鼠类
  在蜈蚣大量外出活动的夜间,如果有一只老鼠窜入正在觅食的蜈蚣群中,则会发生一场“遭遇战”,此时老鼠不一定能取胜,往往会落荒而逃或成为蜈蚣聚餐的佳肴。但是,如果蜈蚣处于蜕皮期或处于冬眠期,此时老鼠窜入养殖池钻入饲养土中则会吃食大量蜈蚣,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鼠害是蜈蚣的第一大危害,防除鼠害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养殖舍的门窗,不得有破损,墙壁不得有与外界相通的砖洞,如发现门窗破损或有砖洞及根边有地洞,应立即检查室内是否已窜入老鼠,同时补好这些破损与洞口,门与墙壁、地面之间的缝隙要小,不得能容纳老鼠拱入,人离开饲养舍时应随手把门关严,窗户应安装防鼠网。
  (2)饲养舍不得堆放家什、杂物、不给老鼠藏身之处,以便偶然老鼠闯入时能及时发现。
  (3)有条件时,最好在每个饲养池上加盖防鼠铁丝网,以防从屋顶窜入的老鼠进入饲养池中。
  (4)发现饲养舍内有老鼠应及时捕杀。

蜈蚣养殖天敌防除蚂蚁
  少量的蚂蚁与健壮的蜈蚣遭遇时,它们会避而远之,但当蜈蚣蜕皮时或孵出的幼小蜈蚣,则常常成为大群蚂蚁的攻击对象,蚂蚁攻击蜈蚣时,先是少量的蚂蚁用它们的上颚钳住蜈蚣的步足,使其行动不方便,然后大群蚂蚁群一起爬向蜈蚣身上较软的皮肤处,将蜈蚣叮咬致死.蜈蚣卵更是蚂蚁向往的美味佳肴,因此,处于孵化中的雌蜈蚣是蚂蚁的主攻对象,而此时的雌蜈蚣又常常因体力衰竭而处于半冬眠状态,这使蚂蚁更易得逞.因此,孵化池更需防止蚂蚁侵入.防止蚂蚁危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饲养室周围以及室内走廊要经常清扫,保持清洁卫生,携带饲料或其他物品进出时应仔细,不得在地上遗留蚂蚁喜食的汁液或饵料动物尸体、饲料等,以免逗引蚂蚁.
  (2)在饲养池的池外四周或池内沿池壁墙脚四周建一圈水沟,沟内经常性灌满水,这样既可防止蜈蚣外逃,也可防止蚂蚁爬入养殖池内。
  (3)添加或更换饲养土时,新进入池中的饲养土不得有蚂蚁或蚁卵存在,一是要选择无蚂蚁活动的区域的泥土制作饲养土地老天荒是如果怀疑饲养土被蚂蚁或蚁卵污染,可将饲养土放于火中烤干,再用清水调节含水量。
  (4)平常要仔细检查饲养舍或池内是否已有蚂蚁侵入,一旦发现蚂蚁侵入,则应立即消灭。消灭蚂蚁可采用下述方法:
     ①对于饲养舍内、饲养池外蚂蚁窝,可用3%的氯丹粉撒入蚁窝及其周围,杀死蚂蚁。
     ②对于饲养池内蚂蚁可用食物诱杀,蚂蚁特爱甜食、蒸煮过的骨头等,可将这样物品,白天堆放于饲养池内,并点投放,每2——3小时处理一次,往往可以大量诱杀蚂蚁。
     ③蜂蜜、硼砂、甘水、水按1:1:1:10的比例搅拌均匀,用微火加热熔化,放于纸上,投入饲养池内的活动场中,也可大量诱杀蚂蚁。
     ④生石灰、植物油、锯木屑,按1:1:5的比例搅拌均匀,围绕饲养池周围撒一圈,可以防止蚂蚁进入池内。
  除上述鼠类与蚂蚁外,鸡也会危害蜈蚣,鸡若进入饲养池,会扒开饲养土啄食蜈蚣,因此也应防止它们窜入。
 

冬季蜈蚣养殖技术

由于蜈蚣是变温动物,每年必须有半年的冬眠时期这使得蜈蚣的生产周期大大延长。近年来,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蜈蚣的养殖效益,也为了尽快将该项养殖业推向集约化工厂化生产的水平,不少地区开展了蜈蚣冬养试验,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实验证明:在全人工控温、控湿等条件下养殖蜈蚣可以使蜈蚣从孵出到成品的时间由原来的4年缩短为5个月,缩短了近3倍的时间。总结现有资料,我们认为,冬季温室养殖蜈蚣必须把好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冬季蜈蚣养殖技术1.湿度控制
  这是冬季加温养殖的主要技术关键,由于饲养舍内外气温温差大,地温与室内温差也大,因此空气对流严重,容易使水份蒸发,尤其饲养土可以保持湿度20%——25%,空气相对湿度应调节在70%左右。保持湿度的主要设施为:喷雾器、草帘或麻袋吊于养殖池的上方,并经常性保持湿润。对饲养土的供湿则靠向土表面喷水,水向下渗透,让蜈蚣自由选择适宜区域栖息。另外,由于冬养蜈蚣多采用立体多层次养殖池或养殖槽进行养殖,对上层的养殖池或槽更应注意这一问题。

冬季蜈蚣养殖技术2.温度控制
  供暖是冬养蜈蚣的必要条件。冬天温室养殖蜈蚣http://www.518yangzhi.com应保证室温控制在25——32摄氏度,并要特别注意不能使空气温度暴升暴降。否则会使蜈蚣因消化不良和代谢紊乱而大批死亡。
  供热设施主要有:
  (1)煤炉加导烟管,最好准备两套,以免换煤时造成温度陡降。
  (2)烧炕加地龙或火龙。这种方式水泵燃料较多,但对北方冬季有烧炕习惯的地区来说这则可以与烧炕习惯结合起来进行。在设计冬养舍时可以考虑这一点。
  (3)暖气片。对有暖气供应或有工业余热的养殖者来说,这是一个较便得的条件,因为这种方式较安全、卫生,而且方便。

冬季蜈蚣养殖技术3.饵料供应
  蜈蚣冬养养殖,饵料供应是一个较困难的问题,因为在冬季,蜈蚣的饵料动物绝大多数也正处于冬眠之中,很难寻觅或捕获。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靠配套养殖饵料动物,或入冬前选用专用场地储备饵料动物。

蜈蚣养殖:冬眠期蜈蚣的管理

蜈蚣养殖:冬眠期蜈蚣的管理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11月份蜈蚣即已进入冬眠期,此时蜈蚣外出活动逐渐减少,摄食量也逐渐减少,并逐渐向饲养土的深层进发,在适当的土层中建造自己的冬眠窝。温度进一步下降时,蜈蚣则完全进入冬眠状态,不食不动。此期间的饲养管理如下。
 1.喂食
  根据其摄食情况逐渐减少喂料食,并最好在饲料中掺拌具有助消化功能的酶制剂、酵母片等,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2.防止饲养的温度大起大落
  进入冬眠初期,最好每天夜晚关闭门窗,在温暖的中午短时间开启门窗。气温变化过猛时,可采用采用适当加温的方式以抵消影响。蜈蚣完全进入冬眠后,也应防止饲养舍降温太多。在雪天冰冻季节,应绝对避免饲养土结冰,可在饲养,土上铺盖稻草,加盖泡沫板等保暖物体。
 3.保持湿度
  尽管冬眠期间的蜈蚣http://www.518yangzhi.com生理代谢功能低,但由于冬季空气干燥,尤其加热的饲养舍内空气更为干燥,饲养土的水份容易挥发,容易造成冬眠蜈蚣周边小环境过于干燥而使体内水份散失,从而造成冬眠蜈蚣的枯竭,因此冬眠期间应密切注意饲养土湿度的调整,应维持饲养土的湿度在15%——20%。
 4.防止鼠害入侵
  因冬眠蜈蚣无任何抵抗与逃避能力,容易遭受鼠害袭击,因此,饲养舍应密闭门窗,并在老鼠可能通过的出入口设置防鼠器具,严防老鼠钻入饲养土。
 5.冬眠结束时的管理
  当蜈蚣即将从冬眠中苏醒时应及时拉掉饲养土表层的铺盖物,以免蜈蚣醒后钻入其中。同时做好饲养舍的清洁卫生,对运动场、投饲器具、饮水设施等统统进行彻底消毒,作好下一年的饲养准备。

蜈蚣养殖:育成期蜈蚣的饲养管理

蜈蚣养殖:育成期蜈蚣的饲养管理
  幼蜈蚣经过第一次冬眠期后,即已具备了大范围觅食、饮水、潜伏等活动的能力,此时便以进入了育成期。蜈蚣的育成期比较长,要经过至少3个冬季,完成6——7
次蜕皮,这需要养殖者有坚定的、持久的耐心。此期间饲养管理要点如下:

蜈蚣养殖:育成期蜈蚣的饲养管理1.放养密度
 育成期蜈蚣的放养密度伸缩比较大,应根据蜈蚣的大小、饲养舍的生态条件、饵料来源的丰富等确定。一般情况下,刚度过一个冬眠期的小蜈蚣每平方米可放养4000条以上,以后随着蜈蚣的蜕皮长大,其密度相应降低,到5厘米长(完成第三次蜕皮)后,密度降为2500——3000条/平方米。如果采用多层立体池(槽)养殖,空间小,饲养室又阴暗、潮湿,通风性能差,则放养密度应小些。相反,饲养舍内空气清新、冬暖夏凉,放养密度可适当大些,则放养密度可适当大些。随着小蜈蚣的长大,蜈蚣的不合群性也越来越明显。饲养环境不好,往往导致蜈蚣之间互相干扰,互相伤害。因此随着蜈蚣的长大,应经常性的调整密度,每蜕皮1次,应使单位面积上的饲养数量下降15%——20%,经过3——4次的调整后,密度即可以相对稳定下来。

蜈蚣养殖:育成期蜈蚣的饲养管理2.饵料投喂
  育成期的蜈蚣饵料比较丰富,凡野生情况下蜈蚣能摄食的动物都可以作为此期饵料。常用的品种有:蚯蚓、蝇蛆、蝗虫、蚱蜢、蛙类、黄粉虫等等。应掌握好喂料量,既不能饲喂过多,浪费饲料,造成污染,也不能经常断档,以名蜈蚣因饥饿而相互残杀。
  曾有资料介绍:可以采取在饲养土中添加一些动物碎杂肉骨来引诱一些小动物,供蜈蚣摄食。我们认为这不可取;因为这些下脚料不仅会引来饵料动物,更容易引来天敌与虫害,得不偿失。室内养殖时用此法,更不会有何收效。

蜈蚣养殖:育成期蜈蚣的饲养管理3.大小分群
  应结合饲养密度的调整进行经常性分群,同一池中应尽量饲养年龄相同、个体差异不大的蜈蚣。另外要注意,同龄期的几窝蜈蚣最好放入同池内饲养,不得无故将同一窝的蜈蚣随机分配到各个池中养殖,因为我们观察到蜈蚣间的相互干扰与残杀往往发生于不同窝的蜈蚣之间,而同窝内发生的较少。每次分群时,只将一些蜕皮迟缓、个体特小、体质较差的蜈蚣挑出分池饲养,而健康强壮、生长快的蜈蚣仍留在原池饲养。

蜈蚣养殖:育成期蜈蚣的饲养管理4.悉心观察
  观察生长期的未成年蜈蚣可以用短期开灯的方法进行。观察时间选择在晚上10点左右,此时大多数蜈蚣http://www.518yangzhi.com都从饲养土中爬出,在饲养土表面或活动场上觅食、饮水、游动。此时可以观察它们的活动能力、身体发育情况、健康状态,以及是否进入蜕皮期等。每次观察时间不可太长,灯光也不可太强,也不必每天观察,当察觉到蜈蚣群出现某些异常情况,或气温突然变化,或推测蜈蚣进入了蜕皮期,或实行了某些新措施之后,都应及时观察群的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如发现蜈蚣骚动不安,天亮后还有大量蜈蚣不回饲养土中,则应考虑饲养土是否出现了异常,是否需要更换。如发现蜈蚣受惊或残食处于蜕皮期的蜈蚣,则应考虑是否密度过大,或环境中是否存在不安静的因素。发现病蜈蚣时应及时处理是否下降过快、投喂时间与喂食量是否正确等。

蜈蚣养殖:育成期蜈蚣的饲养管理5.注意调节温、湿度
  二龄以上的未成年蜈蚣对温、湿度要求与种蜈蚣基本相似,由于本期时间特别长,此期间外部气候变化多,需要养殖者有足够的耐心与专心。

蜈蚣养殖:育成期蜈蚣的饲养管理6.注意防逃、防止敌害侵入、搞好环境清洁卫生。
  这几点在种蜈蚣的饲养管理中已经叙述,在此不再重复。

蜈蚣养殖:育成期蜈蚣的饲养管理7.适时采收与留种
  当蜈蚣生长到第五龄时,绝大多数蜈蚣都已达到了药用蜈蚣的体长标准而且都已进入了性成熟期。也有人认为:蜈蚣在第四年的夏秋季节,即已性成熟,并且大部分已经交配,雌蜈蚣体内已储备了足够的精液。但根据我们对200多条四龄雌蜈蚣的解剖,组织观察结果,并未发现此期间雌蜈蚣体内储有精液.所以我们认为蜈蚣的性成熟与交配季节应在第五年春夏出蛰之后,此时也正是商品蜈蚣的最佳采收期。此时,最好将整个饲养池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将所有的蜈蚣都清理出来,放于若干个容器中,从中挑选出个体肥大、健康强壮、体表色泽鲜艳、活动力强的蜈蚣,并将1:4的雌雄比例选好雄、雌蜈蚣作为种用,其余的蜈蚣可以作为商品采收,进行初加工等处理。

蜈蚣养殖:幼蜈蚣的初期饲养

刚离开母体的幼蜈蚣虽然已初步具备了生活处理能力,但毕竟还比较细嫩。所以我们常常将当年孵出的蜈蚣放在较小的容器(如塑料盆、玻璃缸等)中,饲养到第一个冬眠期的到来。每个直径约0.5米的塑料脸盆可放养2——3窝同时出生的幼蜈蚣。在盆内铺上5厘米左右的饲养土,土上再叠放3——4层吸足了水份的瓦片,供蜈蚣栖息,瓦片上再放一些海绵,供蜈蚣饮水,饲养土的中央放一块或数块小塑料板,用于喂食。将多个这样的饲养容器摆放于空饲养池的饲养土上,以防止幼蜈蚣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外逃。
  初期幼蜈蚣的饲料以蛋黄和牛奶较好,蛋黄搅成糜状后直接投放于塑料板上,而牛奶则需要先溶于水,再以小海绵吸饱和,然后将小海绵置于塑料板上,每天更换一次。要特别注意清洗塑料板与海绵,当发现海绵发出腐臭味时,应更换。半个月之后,应逐渐减少蛋黄、牛奶喂量,同时饲喂蚯蚓等其他饵料。
 温、湿度控制
  幼蜈蚣的温度应尽量维持在25——30度之间,这在南方地区不算难题,因大多数幼蜈蚣http://www.518yangzhi.com离开母体时,正值炎热季节。只有那些较晚出生的幼蜈蚣,其离开母体时适逢气温多变的秋季,应小心控制饲养土的温度。幼蜈蚣饲养土的湿度,应维持在20%——25%,为防止底部积水,应在饲养容器的底部较低处用针或小钉刺一些小眼以利渗漏。
 供给充足的饲料和饮水
  幼蜈蚣的饲料应以多汁、柔软的动物饲料为主,蚯蚓和蝌蚪是幼蜈蚣较喜欢吃的饵料,投喂蚯蚓时,应选择与蜈蚣身体粗细相近的个体,将其切成小段,投于塑料板上。而蝌蚪则可直接投喂,也可将其除掉内脏剁成肉泥再喂。幼蜈蚣的饮水主要由吸水海绵提供。
 搞好冬眠前的过渡
  当幼蜈蚣在小器皿中饲养1.5——2个月后,它们出生后的第一个冬季也即将到来,此时幼蜈蚣也完成了独立生活后的第一次蜕皮,进入第二次蜕皮。应将所有的幼蜈蚣进行一次清理,按大小与蜕皮进度分群,放入不同的养殖池或养殖槽中进行饲养,此时饲养池的饲养土一定要疏松,饲养舍内的温度要保持相对稳定,以利幼蜈蚣顺利进入冬眠期。

幼蜈蚣要及时与母蜈蚣或种蜈蚣群分离

蜈蚣要及时与母蜈蚣或种蜈蚣群分离
  前面已述及蜈蚣的胚胎孵化到20天左右时,即已具备了初步形状,包裹它们的卵膜已破裂,胚胎的身体已经外露。按高等卵生动物的标准,此时应算完成了孵化过程,但蜈蚣则不然,从卵膜中伸出的蜈蚣幼体——仔蜈蚣,还必须在母亲的怀抱中再度过20天的时间,这一时间叫育仔期。在此期间,虽然母蜈蚣并不给它们提供温度、湿度等孵化条件,也不给它们提供营养物质、饮水等生长发育条件,更未发现仔蜈蚣与母体之间有何血肉联系,但如果将此时的仔蜈蚣http://www.518yangzhi.com强行剥离母体,则它们就会很快死亡这可能是因为:此时的仔蜈蚣体表的防御性外壳还未形成,体内的免疫系统也未发育完整,母蜈蚣将它们抱于怀中时,会经常不断地在仔蜈蚣团的外表面舔舐,其唾液中含有的杀菌物质在它们的外表面形成了一层防护膜,因而它们得以生成与继续发育。

仔蜈蚣在育仔期中继续完成其胚胎发育过程,完成三次蜕皮,逐渐将卵黄吸入体内利用。当仔蜈蚣各个系统已发育完整,外形上与成体蜈蚣已基本相似,体色由刚破卵膜时的米白色变成蛋黄色时,仔蜈蚣即爬出母体的怀抱,在母体周边活动,母蜈蚣也开始自由活动此时,仔蜈蚣即进入了幼蜈蚣阶段,它们已具备了捕捉食物、寻觅饮水、逃避敌害等方面的本能,可以离开母体独立生活。由于此时母蜈蚣身体极度衰竭,急需营养,当受到突然刺激时,容易咬食身边的幼蜈蚣。如在群养情况下,其他蜈蚣也易侵害刚下地的幼蜈蚣,因此要及时将幼体蜈蚣分出来。

如孵化时,母蜈蚣住的是单间“产房”,则此时只需将母蜈蚣从“产房”中取出即可。如果母蜈蚣采取的是群养共池的办法孵化,则可采取引诱法将幼蜈蚣从饲养土中诱出,然后转移出来。具体做法是:利用幼蜈蚣喜群集、爱吃甜食的习性,用几块清洁的、钻有若干小洞的人造海绵,在含有葡萄糖、奶粉的溶液中浸泡片刻,然后在傍晚放入蜈蚣池的活动场,幼蜈蚣会爬往海绵吃食和休息,次日晨,将海绵用镊子轻轻夹起,移到准备好的养殖器中,将其内的幼蜈蚣抖落出来。

蜈蚣养殖:种蜈蚣的繁殖技术

蜈蚣养殖:种蜈蚣的繁殖
  关于蜈蚣的人工技术,到处目前为止,尚未见有诸如人工催产、人工受精。人工孵化等方面的技术报道,更无此类技术应用于生产中。蜈蚣的繁殖还只能靠自然交配,自然产卵,自然孵化并育仔。下面介绍蜈蚣在繁殖阶段应重点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在未确定雌蜈蚣是否已与雄蜈蚣交配过,体内是否已储备有精液的情况下,雌蜈蚣与雄蜈蚣应合群饲养,以给它们交配的机会,雌雄比例最好定为4:1,可采用循环杂交配种。

 其次,通过精心观察,发现已交配过或进入临产状态的雌蜈蚣,应将它们及时捉出,放入单间饲养。所谓"单间",其制作非常简单,最简单的是制作是用玻璃瓶和罐头瓶,内铺1/3——2/3的饲养土,上盖塑料盖,并在盖上打上许多小孔,每瓶放一只雌蜈蚣。也可以采用废弃的铁皮罐头筒,除去底部,将该罐头筒一端插入已铺有8厘米左右的饲养土的脸盆等容器中,或直接插入饲养池的饲养土中,并保证下口缘紧贴池底,其内饲养土厚约5——8厘米,筒的上部蒙上窗纱。这样构成了单间孵化巢,每个孵化巢中放入雌蜈蚣一条。这种单独的孵化巢,有利于雌蜈蚣在内安静地产卵孵化,免受其他蜈蚣的干扰。实验证明,使用单间孵化巢比不用单间孵化巢,蜈蚣的产卵率大大提高。 

把雌性种蜈蚣放入单间孵化巢之后,在产卵的时期内,不宜供给充足的食物。其所供饮水可用小海绵粘附于孵化巢的筒壁,每天用滴管对海绵滴水,至海绵含水饱和。饲料则可用小纸片盛放,投放于饲养土上,每天更换纸片,并观察其采食情况。

 一旦7——10天所投食物都未被蜈蚣动过,这说明雌蜈蚣可能已经钻入饲养土中产卵,正在孵化,此时应停止投食与供水。雌蜈蚣孵卵与育仔时间约为45天左右,在此期间,它不食不饮,专心致志地执行其抚育后代的任务。此期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尽量保持环境安静,尽量不要在饲养室内突然开关强烈的灯光,尽量不要搬运蜈蚣和孵化巢,尽量防止蜈蚣等小虫进入孵化巢,尽量维持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的相对平衡。总之尽量不要对孵化期的雌蜈蚣施加突发性刺激与惊扰,否则,雌蜈蚣会立即吞食自己的卵团或幼子,造成孵化失败。

蜈蚣养殖:种蜈蚣的饲养管理要点

蜈蚣养殖:种蜈蚣的饲养管理要点如下:

(1)种蜈蚣的放养密度:处于交配期的种蜈蚣,尚未肯定雌蜈蚣已受精时,必须合群养殖,以便雌雄蜈蚣求偶交配,此时放养密度应为300-500条/平分米,确定一条,分出一条,单独养殖,此时密度就无多大意义了。

 (2)饵料与投饵,种蜈蚣一旦进入繁殖,就需消耗大量的体能与营养物质,并且43天的时间内不食不饮。因此,在其繁殖产卵之前,必须供给质优量足的饵料,并且应多种鲜活饵料搭配,以便蜈蚣储备足够的营养物质,供生殖细胞的发育与孵卵期间的消耗。种蜈蚣常用的饵料有蚯蚓、蝇蛆、蝌蚪、黄粉虫等,这些饵料比较容易捕捉或比较易于饲养,投喂蚯蚓和蝇蛆时应将它们切断并用拍打的方式挤出肝中的食物、粪便等污物,用水稍稍清洗,蝌蚪则可整条饲喂。喂这些饵料量最好投放于饵料盘内,以免这些饵料体内的污物流入饲养土或活动场,长久积累而致养殖池滋生病原菌。投饵量应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因为每只蜈蚣并非每天都摄食,而是每饱餐一顿后2-3天内不再取食。但不可能所有的蜈蚣都在同一天取食另外的2-3天都不取食,因此每天都得投喂,每天投饵量不一定一样多,只能根据经验确定,如见头天投喂的饵料全吃光,则第二天略增加一些,如发现有剩余饵料,则于第二天白天拿出,第二天晚上投料时略减一些,另外,蜈蚣的取食还与天气有很大关系,天气闷热、狂风、气温陡降等时,蜈蚣很少取食,此时应考虑减少投喂量。而微风习习、气湿宜人及下暴雨前夕或暴雨过后,种蜈蚣的摄食量都会增加,此时可考虑增加投饵量。

(3)悉心观察。观察蜈蚣是一件较麻烦的事情,由于蜈蚣在有光线时很少外出活动或者立即逃向无光的地方,而且种蜈蚣又不能采用翻挖饲养土或者经常性揭开栖息床的办法观察,否则,对其造成突发性惊扰,易出现各种问题,如正在抱卵的雌蜈蚣会吞食卵团,群起斗殴,还会引起消化不良等异常生理现象。比较有经验的养殖都有如下几种观察种蜈蚣的方式:一是用手电筒观察,尽量将手电筒的光圈缩小,在蜈蚣的活动期在其活动场地进行搜寻式观察,二是采用可调灯,其外涂以绿或蓝色,每晚定时开灯观察,且观察时间不得太长,每次5-10分钟,灯的亮度由小到大缓慢调节,调到能看清蜈蚣的活动既可。另外,白天也可偶尔翻一下饲养土的海绵、瓦片等栖居所,观察躲藏天该处的蜈蚣。观察蜈蚣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蜈蚣的健康状况,蜈蚣的健康状况可以通过其运动情况、体表色泽取食情况等判断出来。凡发现蜈蚣行动滞呆,体肢瘫软,身体僵硬或体表色泽异常或发生异常附着物等情况,则应立即捉出来详细检查,以判断是否是病态或者是何种病态。二是蜈蚣的繁殖情况,蜈蚣的交配行为一般比较隐秘,如观察中发现交配的种蜈蚣,则待其交配完毕后,将雌蜈蚣捉出,放入专用“产房”中饲养,因为该蜈蚣此后一生中无需再与雄蜈蚣交配便可产出受精卵。另外,在观察中如发现腹部明显膨大,且厚的雌性蜈蚣也应立即捉检查,如腹部富有弹性、有力且精神正常,则预示着该雌蜈蚣巳进入临产状态,应将其放入专用“产房”饲养等待产卵。三是有无敌害惊扰,如养殖池中有无蚂蚁侵入、有无鼠害活动等。

 (4)注意调控温、湿度。种蜈蚣饲养舍的温度最好保持22-32度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饲养土湿度维持在15%-20%.在温度变化较剧烈的冬春及秋冬时节,要注意维持饲养舍的温度相对稳定,采用开关门窗。在栖息床上加盖稻草等方法,有条件时,还可开启供暖设施,以维持室温的稳定,夏季气候炎热时,应经常在饲养室内撒冷水降温,减少饲养土的厚度至5厘米厚,增加饲养土的湿度至20%左右。
  短时间空气湿度过高,对种蜈蚣似乎无太大影响,只是在气压较大而感觉闭闷时,蜈蚣外出活动才会减少。摄食减少,但如空气湿度长时间过大,则饲养土容易产生一种难闻的霉味,致使种蜈蚣逃跑欲望强烈,有时甚至白天都大量爬出饲养土外,而且此种上情况下蜈蚣也极易生病。此时应注意充分开启通风设施,但如温度过低,非得关闭门窗时,应在饲养室内放一些干燥剂,如堆放晒枯的松土,堆放硫酸钙等,但最好不要堆放石灰粉,以免造成弱性浮尘,加速病原菌的繁殖。

(5)经常性检查饲养池,防止蜈蚣外逃。蜈蚣由于腹足较多,且其足尖的攀爬能力很强,只要饲养池壁上有一条垂直的粗糙的划痕,蜈蚣即可沿此划痕爬出池外,造成大量逃逸,因此,在管理蜈蚣时,一定要经常检查养殖池内壁上部贴的光滑透
明胶是否仍完好光滑,有无划痕,接口是否严密平整,四角是否出现皱折等。如若内壁上部的防逃设施是镶嵌的玻璃,则也必须检查玻璃与玻璃之间的接口是否粗糙,玻璃有无破损缺落,四角是否严密合拢。如果玻璃表面粘有粘滞性灰尘或污物也应及时清除,以免构成蜈蚣逃逸的“扶梯”。

(6)供给足够的饮水。蜈蚣 除需要采食足够的食物外,还需要饮水。因此,饲养蜈蚣,在投喂饲料的同时也要供给足够的饮水。供给饮水的方式很多,有些是结合蜈蚣防逃设施在蜈蚣活动场的外围建一圈水沟,在沟内贮备足够量的清洁水,每3-5天换水一次,换水的同时应将水沟洗干净。至于饮水的温度,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饮水的温度对蜈蚣的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的现象。供给蜈蚣饮水也可以用水盘,但水盘最好嵌于地下,上口与活动场的地表平,而且方便移动 ,并应多设几处。也可与食盘同放,或者用多槽的塑料盘,嵌入地下,一个槽中装食物,另一个槽中装饮水。要注意每天清洗盘子,换水,以免因蜈蚣取食时将食物中的粘液残渣带入水中污染饮水。

(7)搞好清洁卫生。平常养殖室内走廊、池壁、门窗应经常性清扫。养殖http://www.518yangzhi.com室内不要堆放家什杂物。走廊内还可定期用无气味的冰毒水消毒,以尽量减少病原菌繁殖的机会。

蜈蚣养殖骗局揭露

以下是我亲身体验到的一个蜈蚣养殖骗局!现在就把蜈蚣养殖骗局真相揭露出来!有很多人问我:蜈蚣养殖是真的吗?是不是骗人的?有没有养殖技术资料及光盘
昨天在网上无意中搜索到“蜈蚣”`两个字,通过搜索引擎`第一眼看到的是“XXXXX蜈蚣养殖厂”~以下是XXX蜈蚣养殖的相关资料`:

    XXX蜈蚣(XXX)养殖场是全国最大的一家个体蜈蚣养殖场,采用自己发明的高效、立体养殖法(非瓦片养殖),该方法不仅专业,而且创新,一平方米可养大条蜈蚣500-800条,对蜈蚣产卵和生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场免费提供食宿,欢迎到我场考察!!!

     蜈蚣又名天龙、百脚虫,是一种常用的名贵动物类中药材,具有祛风镇凉、抗癌、解毒散等功效,其医用价值被国内外医学专家所重视,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是配制“拔毒膏”、“蛇伤药片”等几十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 。近几年,随着制药行业的飞速发展,导致蜈蚣货缺价格上涨,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综合国内药市行情,从全国特种养殖信息会上了解:于人们长期使用化肥、农药,使得野生蜈蚣资源逐年减少,而人工养殖蜈蚣的时间长,产量低,一时难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特别是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给人工养殖蜈蚣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养殖前景:

  养殖容易,既可家庭养殖,也可工厂化立体养殖,繁殖力强:一次产卵40-60枚,恒温养殖蜈蚣年产卵1-2次;蜈蚣食量少、饲料广泛,产卵期间不用投食,规模养殖可用我场自己配置的饲料或搭配黄粉虫,几乎无需成本;抗病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生命力旺盛、不易染病;省工省时,一般晚上4-6时喂食,所以,业余时间即可养殖;投资少 ,除引种外几乎不需投资。一般家庭喂养可利用空房、阳台、庭院、房前屋后,我场主要以池养为主,大规模养殖可在室外立体养殖,也可在室外种植蔬菜,自养昆虫。经过十几代的繁殖、选育、优化提纯,我场精心培育的蜈蚣有如下优点:

  1、繁殖力强,恒温养殖年产两胎,每胎产卵40~60粒,平均可产卵50粒左右。

  2、生长快,恒温养殖8个月体长可达12厘米左右,第9个月性成熟,第10个月可产卵, 爱四十五天后可孵化出小蜈蚣。

  3、性格温和,家庭养殖只需瓜果、昆虫、动物内脏等,养殖成本低。几乎无需成本 。

  以上资料`表面看起来无懈可击~~可真正见过蜈蚣`了解蜈蚣http://www.518yangzhi.com的朋友可能会问:难道“XXX蜈蚣养殖厂”所养的蜈蚣跟养鸡,鸭,猪,羊`一样的简单吗?真的一平米可以养500-800条??一胎可繁殖40-60粒卵??生长快??9个月可以性成熟,10个月可以产卵??

向养殖户提供的所谓“母种”真的经过十几代的繁殖、选育、优化提纯???

 据我所知,蜈蚣是一种极为凶残的动物,特别是以大欺小的显现极为严重~`“一平米养500-800条”,试问:这么大的养殖密度,蜈蚣的活动场地何在??难道都静止不动`每天只等食物送到嘴边`吃饱睡觉???就没有互相残杀的现象?

 一胎可繁殖40-60粒卵~~我看有这样的繁殖能力的蜈蚣毕竟还是少数吧!!难道这不是一种欺骗行为?

 “恒温养殖,生长快??9个月可以性成熟,10个月可以产卵”这点我虽然不敢断定数据真伪~但我想用这种方法养殖蜈蚣`肯定赔的没裤子穿~!!!

 还有,我最怀疑的一点是~向养殖户提供的母种`真的是经过十几代的繁殖,培育`优化`母种,而不是便宜收购的野生蜈蚣???`当然,这只是猜测~!但在此提醒养殖户`购种前`一定要仔细`判断`以免上当受骗~!!

 本人提示:蜈蚣是一种医界上不可却少的中药材,近年来,野生数量逐渐下降,市场上供不应求,销路不愁~所以人工养殖蜈蚣`是一种发家致富的好项目~!但在此也提醒广大养殖户,蜈蚣虽然好卖,但并不好养(要不然,也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盲目相信网络上一些“吹”出来的养殖信息~只会令你血本无归~!!本人生在蜈蚣之乡``山上野生蜈蚣`随处可见`近年来,由于人为扑捉`数量虽然大为减少~但提供一定数量的种源`还是小菜一碟~如果有需要`可以联系本人,价格比那些所谓的“优良母种”便宜N倍~!  如果你想养殖`但不敢投资``这是你最佳的选择`!·`毕竟网上的那些所谓“优良母种”贵的吓人~``而那些也只是一些网上炒作信息``可看且不可信~!!!

种蜈蚣引种后必须准备好的工作

(1)必须已经准备好了多个养殖池,以供引回的蜈蚣进行分级养殖。由于蜈蚣有互相残杀的习性,尤其当它们受到严重惊扰后更易发生互相袭击的情况,因此,应将它们大小分开养殖。
  (2)养殖池中,必须已经建好了蜈蚣的栖息床,种蜈蚣的栖息床最好由饲养土堆成,饲养土则已经经过暴晒消毒,并已调节好了含水量。
  (3)饲养土上的瓦片、海绵、活动场地等已经消毒,准备妥当。
  (4)种蜈蚣的饲料也已准备好。有些蜈蚣供种场同时配套养殖http://www.518yangzhi.com了饵料动物,如黄粉虫、蚯蚓、蝇蛆、蝌蚪等,并可以配套赠予引种者。引种者应要求其供给一定量的饵料动物,以保证种苗引回后能喂一段时间,并有部分留种扩繁。蜈蚣引回的第一夜,要用海绵吸足5%-10%的葡萄糖水放入暂养器具中,让蜈蚣吸吮,糖水中还可兑少量奶粉或搅成糜状的蛋黄等,以利蜈蚣恢复体力。
  (5)在临产卵的季节引种蜈蚣最好还应先准备少量的“单间产房”,“单间产房”可以由罐头瓶或其他筒状物制成,具体制作方法将在后面的内容中详述。以便临产蜈蚣引回后即能安静、安全地产卵孵化。
  (6)万一以上准备工作都来不及做好,刚引回的种苗,可放于多个缸、脸盆或其它容器中暂养,在这些容器底部铺上5-8厘米厚的饲养土,土上再放些湿海绵等。

蜈蚣养殖:种蜈蚣的雌雄鉴别

蜈蚣养殖:种蜈蚣的雌雄鉴别
  达到性成熟后种蜈蚣的雌雄个体从外形上区别很小,只有细心反复观察才能作粗略判断。雌性头部扁圆呈饼状,雄性头部稍隆椭圆,雌性躯体较大,躯干部较宽,腹部肥厚。雄性体型小,躯干部窄,腹部紧缩薄瘦等。在临近繁殖时节,雌性蜈蚣活动量少,反应迟钝。而雄性蜈蚣活动频繁,动作灵活。当然鉴别蜈蚣性别最直接而又较准确的方法还是翻看其腹面的生殖孔,看有无生殖肢或几丁质化的阴茎,雌性蜈蚣无该两个器官,而雄性蜈蚣则有一对生殖肢或几丁质化的阴茎(多棘蜈蚣除外)。

 

种蜈蚣的年龄鉴别

蜈蚣的年龄鉴别
  鉴别蜈蚣的年龄对选种也非常重要,因为蜈蚣最适宜的繁殖胎次为头胎,过小的蜈蚣尚未性成熟,无法产卵,太大的蜈蚣有可能是已繁殖过一胎或二胎,以后便不再具有旺盛的繁殖力的一些老态龙钟的个体,因此,选择种蜈蚣一定要学会识别年龄,到目前为止蜈蚣的年龄鉴别还只能从体长大小来鉴别。因此,引种蜈蚣前,必须了解所要引入种类的生长发育年龄与体长体重水间的关系,由测定的体长数据反推其年龄。各种蜈蚣都有自己的年龄与体长对应关系的资料,如正常生长下的少棘蜈蚣,一龄时体长为5厘米,二龄7厘米,三龄9厘米,四龄11厘米,五龄12厘米,六龄13厘米。四龄的蜈蚣即为成体蜈蚣,具有繁殖能力,因此,引种少棘蜈蚣的体长最好达到12厘米左右。

种蜈蚣的优劣鉴别

蜈蚣的优劣鉴别
  鉴别种蜈蚣的优劣主要从其外观与行为上,外观上:作为种用的蜈蚣身体应完好无损,不得断肢,体节伤残等。体色要光亮鲜艳,不得粗糙暗淡无光泽。应符合种类的种质特征要求,如少棘蜈蚣的种质特征是:成体体长为11厘米左右,头部与第一体节背板为金黄色,步足黄色,尾足上只有2-3个棘等。引种少棘蜈蚣至少应该选择符合这些特征的个体。另外,最好还应该选择其中头部与步足颜色比较深,接近红色的个体。因为它们更符合药用要求。种用蜈蚣的年龄最好已达四足龄,进入成体。,既进入繁殖年龄,在繁殖季节将到时引种,应能看出雌蜈蚣腹部明显膨大。

蜈蚣养殖技术图书评价

蜈蚣养殖技术图书作者简介:张崇洲,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对蜈蚣养殖有着浓厚的兴趣,多年来一直从事蜈蚣养殖研究的工作,曾多次出版书籍分享其研究成果和养殖心得。有着30多年的蜈蚣养殖经验的他,如今将其独特的奇妙蜈蚣养殖技术录制成教学视频,向您揭开成功养殖蜈蚣的奥秘。

蜈蚣养殖技术图书具体评价:

1.此书对蜈蚣养殖方面讲的太少,大多讲内部结构,对养殖不怎么实用

 

2.书名是《蜈蚣养殖技术》,通篇都是在介绍蜈蚣,大忽悠!

 

3.该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适合初学养殖的人阅读,关于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介绍少了一点

4.此书完全没有突出重点,关于养殖方面的章节就一两章而已,内容过于简单

 

5.很多很实用,但是有些老了,和现在所谓的新技术没有挂钩。

评论具体地址大家可以查看当当网http://comm.dangdang.com/review/reviewlist.php?pid=20868202

蜈蚣养殖技术图书信息:

作  者: 张崇洲 等编著   出 版 社: 金盾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1
字  数: 70000
版  次: 1
页  数: 94
印刷时间: 2010-6-1
开  本: 32开
印  次: 7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08211985
包  装: 平装
蜈蚣养殖技术图书目录:
  前言
一、蜈蚣概说
(一)蜈蚣在动物界中的地位
(二)蜈蚣的适宜温、湿度环境
二、蜈蚣的药用价值与药用历史简况
(一)蜈蚣的主要药用价值
(二)蜈蚣药用的历史简况
三、蜈蚣的外部形态
(一)头部
(二)躯干部
(三)肛生殖节
四、蜈蚣内部组织结构
(一)肌肉系统
(二)消化系统
(三)呼吸系统
(四)循环系统
(五)神经系统
(六)生殖系统
五、药用蜈蚣的主要种类
(一)少棘蜈蚣
(二)模棘蜈蚣
(三)多棘蜈蚣
(四)哈氏蜈蚣
(五)马氏蜈蚣
六、蜈蚣的一般生活习性
(一)扫除习性
(二)昼夜节律
(三)捕食与食性
(四)越冬
七、蜈蚣的个体发育
(一)受精卵的胚胎发育期
(二)胚后发育期
八、蜈蚣的生殖行为
(一)求偶
(二)筑巢
(三)产卵
(四)产卵期与产卵量
(五)性细胞发育与温度等条件的关系
九、药用蜈蚣的人工养殖
(一)养殖池的建造
(二)养殖蜈蚣的注意事项
(三)药用蜈蚣的人工繁殖
(四)需要继续研究解决的问题
十、天敌预防与疾病防治
(一)天敌预防
(二)疾病防治
后记

蜈蚣引种季节

  原则上,蜈蚣一年四季都可以引种,立夏前后引种时种蜈蚣尚未产卵,而又到了临产的时期,雌蜈蚣是否怀卵容易看出,如果鉴别准确,种蜈蚣引回后较短时期内就可能产卵,这有利于加快养殖速度。秋冬时节引种,能掌握蜈蚣的过冬,恒温养殖技术,开春前小蜈蚣产出,立夏则处于生长状态。 (责任编辑:admin)

蜈蚣引种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

(1)根据医药部门有关药用蜈蚣的标准引种。不是所有的蜈蚣都具有药用开发价值,医药部门对蜈蚣的收购是有一定要求的,例如,我国古籍药典中就规定了少棘才是药用蜈蚣的正品,而且,还将少棘蜈蚣中“头足赤”的类群列为上品,对成材的蜈蚣的体尺也有一定的规定,如规定加工成药材的原动物,体长为100-110毫米,经加工过程中竹片的牵拉后,药材长度达到140毫米等。按照这个要求,我们养殖药用蜈蚣的首选应该是少棘蜈蚣,而且还应该尽量选择其中头部,步足都呈红色或接近红色的类群,其成体体长至少达到100毫米以上。

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后来的药典便将少棘蜈蚣、墨江蜈蚣等几个大体形各类的蜈蚣也列入药用蜈蚣种类中。随着人们对蜈蚣研究的不断深入,今后可能会有更多药用价值的蜈蚣种类被发现或者被引进,同时,随着现代动物繁育技术在蜈蚣养殖中的应用。

今后人们还可能培育出新的蜈蚣品种,在条件许可,能完全人工控制养殖小环境的情况下,养殖成功也是很有可能的,关于蜈蚣的异域引种养殖,目前正在开展广泛的研究已有成果,全国许多区域中都有成功的报导,因此,养殖者引种前, 一定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准备引种的蜈蚣对环境生态条件需求的严格程度,本地区气候生态特征以及自己能够创造养殖小生态的能力,同时还应掌握该种蜈蚣目前已养殖成功的区域等。

另外,引种时应遵循先近后远的原则。当地有养殖http://www.518yangzhi.com成功者就在当地引种,实不得已才到远方去引种。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外,可能在其它方面有很强的优点,如生长速度快、生产周期短、个体大等。但对于药用蜈蚣养殖者来说,首先应该考虑提这些种或品种的药用价值,要弄清它们是否已被医药部门接受或有无可能被医药部门接受。其次才能考虑它们的其它性能,如生长速度、生产周期、对环境条件的需求、饲养难度等。

(2)根据本地域生态气候条件引种,每一种蜈蚣都只在一定的地理纬度区域分布,也只能适应相应地域中的报导候条件,一旦被引入另一种生态区域,其生长、繁殖

等生命活动就有可能发生障碍,药用成分也有可能发生变化。同时还应掌握该种蜈蚣目前已养殖成功的区域等。另外,引种时应遵循先近后远的原则,当地有养殖成功者就在当地引种。当然,如前所述,随着科技进步与现代育种技术在蜈蚣养殖中的应用,今后可能会有许多新的更优秀的蜈蚣种或品种被发现,对于这些新的品种不能错失机会。

蜈蚣养殖的池养法技术大全

  这是大多数蜈蚣养殖者所采用的一种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池养法从池的构造到池内布局都在不断改进。池养法:分室内池养与室外池养两种。室外池养无需建造房舍,成本低廉,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生态条件,抓住蜈蚣的最佳生长发育季节,快速促进蜈蚣的生长繁殖。室内池养法则有利于管理,同时有利于人工营造蜈蚣最佳生态条件,延长蜈蚣的生长期,缩短冬眠非生产期,还有利于控制天敌与病害,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室内养殖应因地制宜利用简易房舍为主。但无室内、室外池养,池的构造与内部布局基本相公相似。

蜈蚣养殖的池养法技术(1)池的建造

①池的地点选择:养殖蜈蚣的池选择任何地势对室内养殖都有来说不是特别重要,而对于室内养殖者来说则很重要。在室外,建造蜈蚣养殖池的地点应在向阳的坡地,既可以避免雨水蓄积,又可以避免秋冬季节北风吹打。

②池的建筑:用于养殖蜈蚣的池为长方形水泥构造池,池的大小与排列,应根据养殖场地或房舍来合理布局,而且养殖种蜈蚣,小蜈蚣与大蜈蚣的池应公别建造,以免在养殖过程中互相串扰而致大吃小。池的四周用砖侧立砌起,高约50厘米的围墙,围墙的内壁尽量用水泥抚平。在池内的上缘镶嵌一圈宽为10~15厘米的玻璃,或贴上10~15厘米的塑料透明胶,表面贴平整,保持光滑,以防蜈蚣外逃,防止蜈蚣用复杂的腹足攀爬逃跑。

③池底的铺设。池底可用水泥铺底抹平,也可用砖直接铺在池底土面上,然后砖与砖之间得接缝可用水泥灌浆封严。两者各有优缺点,水泥铺底建造比较方便,养殖后捕捉蜈蚣也较容易,但水泥铺底透水性较差,在给饲养土加湿时如操作不严格,易造成饲养土积水。另外,水泥铺底也不利于饲养土与池下土之间的水、气交流。用砖铺底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方面砖地吸水性强,同时又能将其吸入的水分以蒸汽的形式蒸发出来,因而对调节饲养土与环境湿度极有好处;另一方面,其渗入性与透气性很好,这有利于饲养土与池下土之间的水分交换与气体交换,使寒冷的季节地热能够上升,提高饲养土的温度,而炎热的季节,凉爽的地下可以吸收饲养土中地热量,使饲养土不至于温度过高。使用砖铺底也有其缺点:一方面,用水泥浆弥合砖缝时,易因疏忽而留下缝隙,蜈蚣可通过这些缝隙钻入池地下底土层中,这容易造成蜈蚣受害或捕捉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砖的透气性强,其内部的微小空间大,在长期湿润的条件下,容易滋生各种微生物,其中就包括病原微生物。

  ④蜈蚣栖息床的建造。池养法中常用的蜈蚣栖息床有两种:一种是堆土式栖息床:另一种是砖码型栖息床。
  最简单的栖息床就是直接由饲养土堆积,因而又叫堆土式栖息床。即在养殖池底2/3的地面上铺一层厚10-15厘米饲养土,上面再放上瓦片,另1/3的地面则是蜈蚣的活动场所。瓦片为弧形瓦,并采取拱面朝上的方向,层层叠加,层与层之间的两边垫以厚约2厘米的海绵条。瓦片之间也可采用肩搭肩的方式排列,在它们的搭接处,

垫以海绵条。使互相叠加的地方保持约2厘米的距离,以利蜈蚣栖息。瓦片的上
表面高度应比池壁口缘低15厘米以上,不得超过内壁玻璃(或塑料透明胶)的下边缘。以免蜈蚣以此为梯逃逸。
  砖码型栖息床,是指用砖按一定的方式堆码构成的蜈蚣栖息床,砖与砖之间保留一定的缝隙作为蜈蚣的居所与钻爬通道。砖码型栖息床有三种形式:全卧式栖息床、卧-立式栖息床、屋顶型栖息床。

a.全卧式栖息床:该种栖息床由砖全部平卧放堆积,同层的砖与砖之间保持0.5-1.0厘米缝隙,层与层之间的砖缝呈交错状态码放,一般可码放6-7层,最上一层缝隙口,放上多片海绵,以供调节湿度与蜈蚣饮水,该种栖息床的优点是:能有效地保持蜈蚣周边小环境干净,减少病原菌侵袭,无需用饲养土,操作更为方便,管理更容易,但缺点则是,耗砖量大,成本高,由于砖的系水性差因而难于维持稳定的湿度环境。
     b.卧-立式栖息床:该种栖息床是在池底平铺一层砖,砖与砖之间仍需保持1厘米左右的缝隙,然后在此层砖上再直立排放一层砖,直立的砖之间也保留1厘米左右的缝隙,立砖顶上再盖一层卧砖,卧砖上再放些海绵。该种栖息床与全卧式栖息床相比,砖缝间的透风性相对好些。但缺点是,由于立砖间的缝隙过于高长,蜈蚣在其间栖居时没有安全感而常常龟缩不出,取食活动少,生长发育迟缓,而且栖息床的面积过小时,还有倒塌的危险。

c.屋顶型栖息床:该种栖息床的基本结构是外围用砖码成人字型阶梯,中间出饲养土填充,有的则用与砖的规格一致的土坯填码而成。其建造过程是,先在池的中心堆放饲养土,然后沿池的长轴方向,两边离池壁分别10厘米处,各码一排砖,砖的长轴与池的长轴垂直,然后修整饲养土,使第二层砖平放第一层砖上,且向池的中间错位半截,http://www.518yangzhi.com以后依此类推,直到两边的砖在中间会合。从而构成“八”形阶梯就行。但需注意砖与砖之间、砖与土坯之间及土坯与土坯之间应保持1厘米左右的缝隙,以供蜈蚣栖息与活动。该种栖息床是现行用得较多的模式。其优点是保温。保湿性能较好,操作方便,蜈蚣在此种栖息床中生活舒适,活动正常。缺点是建造稍显麻烦。有时,室内养殖者为节省空间,或便于冬季升温养殖,常将蜈蚣养殖池建成立体多层结构。建造时应注意每两层间的间距应保持40-50厘米以上,且池面不宜过宽,尽量保证池内通风透气。透光性良好,以防止霉菌滋生。

蜈蚣养殖的池养法技术(2)饲养土的制作

饲养土既是蜈蚣栖居、生活、繁殖的场所,也是蜈蚣逃避各种不利因素的“避风巷”,因而对蜈蚣非常重要。蜈蚣对饲养土的土质没有很高的特殊要求砂土、壤土都可以,但饲养土必需疏松、潮湿,而且要保温、保湿性能好。所以饲养土最好是较为疏松的壤土,粘土最好不要用作饲养土,因其易于板结、喷水后湿度在土粒间分布不均匀,严重影响蜈蚣在其内的活动。 (责任编辑:admin)

蜈蚣养殖的池养法技术大全(2)


  常用的饲养土是反复耕作过的菜园地,其制作过程为:在长时期末喷洒过农药化肥的菜园内,挖取土质疏松、肥沃地段的表层土,将其打碎(一般质量较好的菜园土只需用锄、棒轻敲即可敲成颗状),捡出其中的烂叶、石块、瓦牌子等杂物,放于暴烈的太阳下,反复翻晒2-3天,直到晒干,这样既便于贮存,又能杀除土中可能含有的天敌卵或病原菌,晒干后即可贮存备用。
  临用前,根据所需用量与湿度要求,准备好相应重量的水和喷雾器,将土薄摊在地上,一边翻动一边用喷雾器将水均匀地喷于土中,然后装池。
  在室内养殖的情况下,饲养土一经调节好湿度装池后,其湿度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如果需要大幅调节已入池的饲养土的湿度,可以采用摊薄饲养土,对表层均匀喷水或开窗通风的办法来增减饲养土的湿度。
  正常情况下,一般每年春天,蜈蚣刚从冬眠中“苏醒”时更换饲养土一次,平时,若因清除粪便丢失了少量饲养土时,可适量补充,如遇发生疫病,蚁害或螨害时,应及时更换饲养土。
  饲养土在池中的铺垫厚度因季节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春秋季节为10厘米左右,而夏天则减到5厘米,到冬季应加厚到15厘米。

蜈蚣养殖的池养法技术(3)饮水设施:

饮水也是蜈蚣的生命活动之一,因此。蜈蚣养殖场内一定要设置供水设施,常用的供水设施为塑料浅盘或饮水盘。饮水盘最好埋于饲养土中,或嵌于活动场的地面下,其盘口与饲养土表面或活动场所的地平面,于方便蜈蚣寻觅和饮水。有些饲养场的饮水设施,是在养殖池内沿池壁底部向下挖成一圈水沟,沟底与沟壁用水泥抹平,以防漏水,沟的上口与蜈蚣活动场地地平,沟宽为10-20厘米,沟深10厘米,沟内经常保持有足够的清洁水。由于蜈蚣无法涉水过沟,因而这种沟既可满足蜈蚣饮水的需要,又可防止蜈蚣外逃。
  此外,还可用比较致密的海绵,吸足清水之后,放于蜈蚣的活动场或瓦片上供蜈蚣饮水。

蜈蚣养殖的池养法技术(4)投料设施:

蜈蚣的饵料常常是一些活的小动物,而且饲喂时还要将其切断,这些饵料动物在被蜈蚣摄食前可能遗留下一些粘液、粪便及多汁的软组织等玷污饲养土或运动场,而且这些东西很难清理,又易引起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因此给蜈蚣投饵时常常要设置饵料盘,与饮水盘一样,蜈蚣的饵料盘也可以是塑料浅盘,可埋设于饲养土中或“镶嵌”于活动场内,,其盘口与饲养土表面或活动场的地平面平,也可用薄木板或者硬而又压实的纸板作饵料盘。
  蜈蚣养殖的池养法技术(5)供热保温设施:

对于准备周年生产的养殖者来说,冬季升温是必需考虑的问题,因此,在建筑养殖设施时,应考虑给温设施。同时,为了节省空间和最大限度地提高热量的供给效率,建议养殖池最好建成立体多层次结构,(如立体架多层饲养槽式结构等),这样,悬空的养殖池(槽)其饲养土与舍内空气的同步加热就变的更为容易。供热设施可采用地龙式、火龙式等。http://www.518yangzhi.com条件许可时还可以因地制宜地使用锅炉暖气等供热,如果采用地龙或火龙,最好在养殖池的两边,沿池的长轴方向各设置一条(套)或几条(套),以保持池内温度均匀。同时,饲养池的空中,饲养土中及饲养土的底部中心最好多设置一些温度计等。如用暖气片加热,最好暖气片放置在房舍的长轴两边墙壁旁,同时,房舍的保湿性能必顺好。

蜈蚣养殖的池养法技术(6)供湿设施

蜈蚣场地的供湿包括两个方面:一个空气供湿,一个土壤供湿,对于室外养殖者来说,土壤湿度是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常常在场地建筑上就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主要从饲养池底的渗水、饲养土的喷水与排水以及通风等几个方面来控制饲养土的湿度,而室内养殖者饲养土的湿度则可用喷水、洒水设施、渗水、排水设施等。这里特别需要关注的冬季室内加温养殖者,由于室内室外温度差较大,室内空气与饲养土之间的温差也大,这使饲养土的水极易挥发,因此,保持饲养土的湿度就很难,在建筑室内立体养殖池时,最好在饲养池(槽)的底部增加供湿设施。蜈蚣养殖骗局

 

蜈蚣养殖几种主要的方式介绍

目前,蜈蚣养殖的主要饲养方式有箱养法、缸养法、池养法。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以蜈蚣的生物学特性为依据,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与经营目标而设计,下面是这几种养殖方式的介绍:

1.蜈蚣养殖箱养法
  (1)箱的制作。简易的制作方法是用纤维板加1.5厘米厚的木条钉成长、宽、高分别为100厘米、40厘米、50厘米的板箱,箱的顶盖不用纤维板而是用方格的窗纱,既利通风透气,也利于防逃。另一种方式是:先钉一个高20~30厘米,宽30~40厘米、长度因地制宜得浅木槽,槽的上口四角及中间竖起多根长约10厘米的小木条,然后,用特定网眼的纱网围绕这些小木条在木槽的上方钉一个蚊帐式的网罩,在面向操作一面的网罩上留下多个操作门。将几个这种木槽放在长度与之匹配的多层木架上,组成立体多层养殖槽,这样既节省空间,充分利用养殖舍的面积,又利于蜈蚣栖息处的通风换气。同时,由于木料的吸湿作用,有利于维护饲养土的湿度。另外,这种结构还特别适用于冬季温室养殖。
  (2)饲养土堆放与内部布局。箱养法的饲养土堆积厚度为难10厘米厚,同时,每个养殖箱配备若干块弧形瓦片,将瓦片洗干净并吸足水分,4-5片一叠地放置在箱内壁四周,并使叠放的瓦片每层之间用厚约2厘米的海绵条垫起,供蜈蚣栖息。箱的中间不放瓦片,这里是蜈蚣摄食与活动的场所。
  该养殖法的优点是:设备制作简单,布置方便,灵活性大,节省空间,而且可以搬动转移。缺点是:饲养土难以保持稳定的湿度,受环境影响大,很难维持蜈蚣所需最适宜生态环境,只适合养殖商品蜈蚣。

2.蜈蚣养殖缸养法

用于养殖蜈蚣的缸可以是玻璃的或是瓦缸。缸的体积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般以底面直径为首50厘米、高30厘米左右为宜。在缸底先铺上一层粗砂石,再在沙石上铺一层厚约10厘米的饲养土,再地饲养土上缸内壁边缘叠放弧形瓦片,中间则留出蜈蚣活动与摄食的空旷地。瓦片叠放的厚度不限,但以最上块瓦片的上层面低于缸口10-15厘米为宜。叠堆的瓦片层与层之间,垫以厚约2厘米的海绵条,缸口还要盖以纱网,防蜈蚣外逃。
  作为长远发展的蜈蚣养殖http://www.518yangzhi.com者,缸养法只应是权宜之计或因地制宜的小规模养殖。缸养法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其通风透气差,底部易于积水,容易滋生霉菌,使蜈蚣发生绿僵菌病,应特别注意控制饲养土的温度,并适时更换饲养土。

3.蜈蚣养殖池养法

这是大多数蜈蚣养殖者所采用的一种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池养法从池的构造到池内布局都在不断改进。池养法:分室内池养与室外池养两种。室外池养无需建造房舍,成本低廉,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生态条件,抓住蜈蚣的最佳生长发育季节,快速促进蜈蚣的生长繁殖。室内池养法则有利于管理,同时有利于人工营造蜈蚣最佳生态条件,延长蜈蚣的生长期,缩短冬眠非生产期,还有利于控制天敌与病害,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室内养殖应因地制宜利用简易房舍为主。但无室内、室外池养,池的构造与内部布局基本相公相似。蜈蚣养殖骗局

蜈蚣养殖知识之蜈蚣的内部结构

蜈蚣养殖知识之蜈蚣的内部结构介绍1、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食物从口腔进入消化道,经机械作用和化学分解过程,才能够被蜈蚣吸收和利用。 消化道简单,从口到肛门为一条纵贯身体中央的直管道,口后为膨大的咽,它的收缩有利于吸吮食物。咽后的消化道为前肠、中肠及后肠三部分。前肠及后肠都很短,中肠却很长。前肠主要起着接受、运送及初步消化食物的作用。中肠是食物消化及吸收的主要场所,后肠担任形成粪便及运送至尾节的肛门排出体外的任务。 消化腺为一对葡萄状的唾液腺,通过唾液管开口于前肠,唾液腺能分泌含有消化酶的唾液,能够湿润及初步分解食物。

蜈蚣养殖知识之蜈蚣的内部结构介绍2、呼吸系统

蜈蚣以气管系统进行呼吸。 气管是体壁内陷而成的弹性管状构造,壁上具有几丁质的螺旋丝,可支撑气管以利气体流通。气管有许多分支,分布在体内体壁的细胞与组织之间。 气管在身体两侧有与外侧相通的开口——气门,它是气管形成时留下的陷口,蜈蚣共有气孔6对,分别在第4节、6节、9节、13节和15节,其他各节都退化了,仅保留一点痕迹。各气门有关启装置,使气门可开闭,开启时气体出入无阻,闭合时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及外物入侵。

蜈蚣养殖知识之蜈蚣的内部结构介绍3、循环系统

蜈蚣的循环系统为开管式循环,但比较发达,管状的心脏在消化管的背方,http://www.518yangzhi.com贯通躯干部,并有围心膜包围,由后向前进入头动脉通向头部各个器官。除前行的背血管外,还有一对侧动脉包围了消化管并在消化管的腹面汇合成神经上血管,这些血管有分支进入血腔。此外,蜈蚣除末端几节外,在每节有一对心孔,心孔为血液从血窦进入心脏的开孔。
   蜈蚣养殖知识之蜈蚣的内部结构介绍4、排泄系统

蜈蚣的排泄气管为马氏管。它是着生在中后肠交界处的不分支的盲管。马氏管的盲端游离在血腔中,并自血液中吸取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把它送入后肠,经后肠重新吸收水分后,由肛门连同粪便排出体外。

蜈蚣养殖知识之蜈蚣的内部结构介绍5、神经系统

蜈蚣的神经系统和蚯蚓相似,属链状神经系。包括1个脑神经节,由神经分布到触角和眼,有两条神经连食道下神经节,食道下神经节有神经连大颚、2对小颚和颚足。此后则为2条后行的腹神经索和每节一对神经节,随体节的愈合神经节也愈合,每对神经节又发出神经到每个体节,以调节身体的活动。  

蜈蚣养殖知识之蜈蚣的内部结构介绍6、生殖系统

蜈蚣为雌雄异体。 蜈蚣生殖系统的生殖腺均在消化管的背方,是单一的卵巢或精巢,由一条生殖管,即输卵管或输精管,后来分为两条,绕消化道而下,分别开口于雌雄生殖孔。此外还有两对附性腺通生殖管的末端,雌蜈蚣有2个受精囊,雄蜈蚣有2个储精囊,它们皆通到输卵管和输精管的末端。 雌蜈蚣在卵粒成熟时充面体腔,临产前的母体,在受精囊内储有精子,使发育完全成熟的卵子在排卵时能与精子结合,成为受精卵而排出
 

蜈蚣养殖基本习性常识

A、蜈蚣养殖的外形特征:
  蜈蚣分头部和躯干两部分,头部背面两侧有一对集合眼,每一个集合眼包括若干单眼。头部的腹面有口器,为蜈蚣的摄食器官。头部的附肢包括1对触角、1对大颚和2对小颚。头部为感觉和摄食的中心。蜈蚣的躯干部有18个体节,较长和较短的体节互相间隔,第1节的附肢称颚足,甚为发达,其末节成一利爪,爪内有毒腺,爪的末端有一毒腺开口,螯人、畜时可注入毒液。同时颚足的基部膨大,在中央相遇,形成了附加的下唇。第2~16节具一对7节的附肢,称足,是蜈蚣爬行的器官。第17节是生殖孔所在的地方,其附肢与其它16对步足不同,特称生殖肢。最后一节是甚为退化的尾节。可见,蜈蚣躯干部的结构成为蜈蚣的运动中心。

B、蜈蚣养殖的生活习性
  1、喜群居:蜈蚣有大小聚居在一起的习惯,同群的蜈蚣能和睦相处,很少发生斗殴而自相残杀的现象,如果栖息地太小,蜈蚣太多时,老的蜈蚣会自动走开,另寻栖息地。
  2、蜈蚣胆小怕惊,稍微受到惊吓,就会停止摄食,舍窝亡命逃走,或蜷缩不动,正在产卵的雌蜈蚣则会立即停止产卵,而孵卵的蜈蚣受惊后则一反常态会把卵吃掉。
  3、喜欢阴暗潮湿。野生的蜈蚣大多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在柴堆及屋瓦隙间,也常在厨房墙角边等阴暗的角落里栖息,在猪舍、鸡舍周围的砖瓦下面也常见到蜈蚣的足迹。
  4、白天在窝内栖息,夜间出来活动。晚上8~12时是蜈蚣活动的高峰,一般到凌晨4时前陆续回窝休息,天亮以后就难以见到蜈蚣了。
  白天蜈蚣的视力很差,稍微远一点的东西就看不清楚,因此难于觅食及防御敌害,它只靠一对细长的伸向前方的触角探路行动,晚上也要靠触角来搜捕猎物进行觅食。
  5、具有舔舐的习性
蜈蚣用第1小颚末节及基节突起上的稠密绒毛、第2小颚末节背面上刷状的刚毛,http://www.518yangzhi.com以及口中吐出的唾液,经常舔舐触角、步足外,也会把自己窝穴舔舐得干干净净
  6、温度蜈蚣是变温动物,它的一切活动常与温度相关。蜈蚣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32℃,当温度为11℃~15℃时,蜈蚣的觅食减少,停止交配、产卵。温度下降至10℃以下时,蜈蚣则停止一切活动,钻入松土中(或窝土中),蜷缩一团,进入冬眠,可是当温度升到33℃~35℃时,由于体内水分散失,它的一切活动都暂停下来。如果温度升到36℃以上时,体内失水太多,则使身体干枯而死亡。
  7.湿度;饲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窝土湿度为10%~20%时,蜈蚣的一切生命活动最为活跃,也就是说这是蜈蚣生长发育最适合的湿度,  

C、蜈蚣养殖的食性
  蜈蚣属肉食性动物,其性凶猛,不但吃食弱小动物,还敢向比它大几倍的动物进攻。蜈蚣喜食各种昆虫,如蟋蟀、蝗虫、金龟子、稻苞虫、蚱蜢、蜘蛛及各种蝇、蜂类的卵或蛹,也爱吃蚯蚓、蜗牛、蛞蝓,此外也会捕食蜥蜴、壁虎、蛙类、小鱼等。当食物缺乏或水分减少之时,也会吃西瓜、黄瓜、苹果等多汁瓜果,以及幼嫩青草、蔬菜等来维持生命活动。
  蜈蚣有饮水的习性,人工饲养蜈蚣时需供给清洁的饮水,可把饮水装在浅盘中,让其自由饮水。

D、 蜈蚣养殖的繁殖特性
蜈蚣雌雄异体,异体受精,卵生,有孵卵和育仔的习性。蜈蚣的繁殖过程包括交配、产卵、孵化等。蜈蚣养殖骗局

蜈蚣养殖病害防治技术

 蜈蚣养殖绿霉病

又叫绿僵霉菌病,是人工养殖蜈蚣的主要疾病。在6月中旬到8月底,由于气温高、湿度大,以及食物发生霉变,蜈蚣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而得此病。受感染的蜈蚣早期主要是在关节的皮肤上出现黑色或绿色的小斑点,以后逐步扩大;继而体表失去光泽,腹部下面出现黑点,食欲减退,行动呆滞,最终因拒绝取食消瘦而死亡。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环境的湿度过大,或池内残存的食物腐烂霉变所致。
     防治方法:(1)清除霉变的食物,喂新鲜的活食,保持好养殖池内的卫生,并进行消毒灭菌。(2)调节养殖池内的温湿度,保持通风散湿。(3)对发病的蜈蚣可用青霉素0.25克加水1公斤喷雾消毒或加水饮用。(4)可用食母生0.6克、土霉素0.25克、氯霉素0.25克共研成粗末,同400克饲料拌匀喂得病的蜈蚣,直到病愈。

 蜈蚣养殖腹胀病

蜈蚣多在秋后阴雨低温时期患此病,多因多食和低温所致。http://www.518yangzhi.com病蜈蚣早期头部呈紫红色,毒钩全张、不食或少食、腹部胀大、行动迟缓,发病1周左右后死亡。
     防治方法:(1)用食母生1克加水500克拌匀,让其吸吮,并提高饲养温度。(2)用磺胺片0.5克研细后加300克饲料拌匀;也可用氯霉素0.25克加300克饲料拌匀,隔日喂食,直至病愈。

蜈蚣养殖脱壳病

由于蜈蚣栖息场所过于潮湿,使真菌在躯体寄生所引起。初期表现为不安躁动、来回爬动,后期表现为无力、行动滞缓,最终因不食不动而死亡。
     防治方法:土霉素0.25克、食母生0.6克、钙片1克,共研成细末加400克饲料拌匀,连喂多日,直至病愈。

蜈蚣养殖蚁害

正在蜕皮或产卵孵化期的蜈蚣抵抗能力弱,此时蚂蚁进入后会群起而攻之。致使蜕皮时的蜈蚣被咬死,或使孵化中的雌蜈蚣弃卵而逃。
     防治方法:(1)在养殖池周围挖一圈围沟,注入水,可有效防止蚂蚁进入。(2)可用骨头、糖类、水果或其他甜食把蚂蚁诱引开后用开水烫死。
     流产 孕蜈蚣流产多因受到干扰、翻动、嘈杂或异物的直接刺激所致,因此在孕期应保持安静,更不能经常翻动。此外,还要防止老鼠吞食成虫、幼体和卵而造成危害。蜈蚣养殖骗局

怎样捕捉和喂养野生蜈蚣?

怎样捕捉和喂养野生蜈蚣  
怎样捕捉和喂养蜈蚣? 为获得饲养蜈蚣的种源,可于夏秋季节,在蜈蚣栖息地挖一条长沟,沟内放鸡毛、骨头、马粪、垃圾、碎砖等,上面盖上松土。蜈松嗅到鸡毛味,即来沟里繁殖、觅食。20天后即可翻沟捕捉。刚捕回的野外蜈蚣,如果几十条放一池中,会互相残杀。防止残杀的方法是,在饲养池内先放一堆浸过水的青草,然后放入适量蜈蚣。这样蜈蚣会去饮水,饮水后就慢慢爬开,很少有残杀现象。蜈蚣食性广,肉食为主,选择性小,但饲养蜈蚣,饲料是一项主要的经济开支,http://www.518yangzhi.com应该因地制宜,开发饲料源,降低成本。可在养蜈蚣的同时,饲养地鳖虫、蚯蚓等,供蜈蚣食用。

蜈蚣的饲料要求新鲜,因其拒绝吃变质的饲料。考虑到蜈蚣的捕捉能力不强,故以喂死食为宜。可把食物切碎,最好呈糊状,以免把食物拖散,造成浪费。蜈蚣夜间活动,所以要在傍晚投食,晚间9时至凌晨1时是其主要摄食时间。投喂时把食物放在固定的食物盘内,次日早上取出食盘清除残食。蜈蚣饥饿时1次可进食相当其体重1/5—3/5的食物。一次饱餐后,可停食半月。但在大量密集饲养时,应每3—5天供食1次。并要注意观察,确定1个饲养池内的投喂量。 蜈蚣养殖骗局

蜈蚣养殖的四季管理技术

 蜈蚣养殖的四季管理技术1、春季:

清明后,气温回升到17℃左右,冬眠的蜈蚣复苏活动,此时可喷洒一些带有营养的物质水(如在水中加奶粉、葡萄糖等),让其饮用。接着喂给含水分多的小昆虫和其他食物。  

蜈蚣养殖的四季管理技术2、夏季:

由于气温适宜,食物丰盛,蜈蚣生长较快。然而夏季也是病菌大量繁殖的季节,蜈蚣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主要是霉菌引起的疾病,症状是,蜈蚣 跗肢及身体腹面出现黑色斑块,并不断浸润扩大,导致食欲消失,行动迟缓,最后消瘦而死。因此,夏季要控制洒水量,多喂软体的、多汁的动物和植物的饲料;患病的要分离出去。  

蜈蚣养殖的四季管理技术3、秋季:

除注意调节饲养室湿度、要经常供给饮水和定时喂食外,要特别重视繁殖期的管理。

主要措施:一是隔离怀卵雌体。把临产卵前的蜈蚣单独饲养,以便排除干扰,提高孵化率。经验介绍,用装罐头食品的玻璃瓶配上塑料盖,盖上钻十内个小孔,作通气用。瓶内放半瓶潮土(潮土以手捏成团一触即散为度)。http://www.518yangzhi.com反把临产的蜈蚣关入瓶内,每瓶1条。若关入后经4—5天还未产卵,需要换清洁泥土和补充食物。繁殖瓶放置在光线暗、湿度大、安静的地方,并要及时管理、观察和记录。

二是加强产卵前后的饲养。要增加喂食量,并注意调剂食物品种,促进雌体多进食,保证其顺利完成抱卵孵化,防止吞食卵子。孵化结束后,应适时反幼体蜈蚣与母体分离。采用玻璃瓶孵化的,母幼分离容易,但在较大的容器,则应利用小蜈蚣喜群集、爱吃甜食的习性,用几块清洁的、钻有若干小洞的人造海绵,在含有葡萄糖、奶粉的溶液中浸泡片刻,然后在傍晚放入繁殖池(缸)的四角,小蜈蚣就会爬往海绵,吃饭后钻入海绵小洞中休息。次日,把海绵块钳到新的养殖器轻轻一拍,小蜈蚣即跌落下来。刚与母体分离的小蜈蚣可在普通的新搪瓷脸盆内饲养一个时期。脸盆底放2厘米厚潮湿细土,上面覆盖1张吸足水的瓦片,盆口盖一块钻有许多小孔的塑料薄膜。1个脸盆可养600条。对小蜈蚣饲养要特别细心,饲养土要细、软、干净、潮湿,喂以蝇蛆、蚯蚓、绞碎的新鲜肉,并放入少量奶粉、葡萄糖等。把食料放在玻璃片上,晚间投食,早晨取出。 

 蜈蚣养殖的四季管理技术4、冬季:

冬龄蜈蚣停食停支,进入冬眠,主要做好保温工作。蜈蚣蜷曲在瓦片下,此时可拿走上面几层瓦片,把蜈蚣放在较底层,然后用潮湿细土和麸皮拌和,倒在瓦片上面,将瓦片覆盖住,再盖上稻草保温,不要使温度低于0℃。平时要注意检查温、湿度以有熟防鼠工作。若能利用坑道饲养蜈蚣,可变冬眠为冬养,1年有两次繁殖,在1—2月份还能再繁殖1次,既缩短了生长周期,又提高了繁殖力。蜈蚣养殖骗局

蜈蚣养殖的控制法

蜈蚣养殖的控制法1、控制饲养

控制饲养蜈蚣,可用饲养池、饲养缸、饲养罐等各种形式,但都应防逃。饲养池壁可用玻璃或塑料布,也可在周围修建水沟等防止蜈蚣逃跑。 在蜈蚣人工养殖时,保证蜈蚣繁殖幼体成活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蜈蚣产卵、孵化、育幼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所以适时加强管理,予以保护,对保证繁殖量和蜈蚣孵化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蜈蚣养殖的控制法2、怀卵雌体的隔离。

蜈蚣产卵、孵化要求有安静的环境,若有惊扰,常发生雌体吃掉卵粒,甚至吃掉幼体的现象。据观察,在同一个饲养池内,雌体产卵时间很不一致,未产卵的雌体及雄体娱蚣的活动常干扰、破坏产卵和孵化的正常进行,有的还有抢食卵粒的现象。因此,雌体产卵前,应分缸进行饲养,或在大饲养池内用玻璃片、无底玻璃杯或罐头盒、瓦片等进行隔离。

 蜈蚣养殖的控制法3、产前加强喂食,增加营养。

蜈蚣孵化时间不进食,不喝水,靠消耗本身的营养维持活动。产卵前,雌体有大量进食积蓄营养的习性,此时应增加喂食量,并注意调节食物种类,以促使雌体多进食,增加孵化前的营养。

蜈蚣养殖的控制法4、孵化时期的监护。

蜈蚣抱卵育幼期间,对惊扰、震动、强光、强声等均有一定的反映。所以饲育室一定要选择安静、http://www.518yangzhi.com阴暗的场所,室内最好安装红光灯,并用布或竹帘遮挡窗户,以防强兴照射。房内孵化缸应事先安置好,一俟产卵,轻易不要移动。试验人员观察应小心轻动,不要随便移动遮护的玻片(瓦片),也不要用手电筒照射。孵化期间不需要喂食,但因此时正值盛夏,若孵化巢内湿度过小,会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所以孵化缸内应适时加水。加水时,应顺着缸壁慢慢倒入,使孵化巢周围内壁略有潮湿即可。不要将水直接洒在巢内,也不应使巢内湿度过大。 孵化结束后,幼体蜈蚣虽然暂成团群集,但是亦可单独活动和寻食。此时雌体也逐渐离开孵化巢单独活动。因娱蚣有争食物和大吃小的现象,应及时将雌体移出或将幼体分离饲养。

蜈蚣养殖的控制法5、个体生长规律。

蜈蚣在人工喂养的条件下,其体长在两年内即可达到药用小条标准(8厘米),两年后即接近大条标准。因此可推断,人工养殖蜈蚣,从捕捉的成体蜈蚣产卵、孵化直至提供药用,需要2-3年的时间。  蜈蚣养殖骗局

蜈蚣养殖交配繁殖注意要点

蜈蚣养殖交配繁殖注意要点综述:

  蜈蚣系卵胎生,繁殖快,一般在六、七、八月间进行交配,在正常情况下,从交配到产卵需4个月时间,产卵时雌蜈蚣在泥土中挖有小坑,母体曲呈S形,后面的尾节由于身体弯曲而搭在身体中部的背面,由生殖孔排出的卵料积聚在背部粘着成团,再翻转身体把卵团环抱起来,卵团一般60-70粒左右,少的也有20-30粒。蜈蚣卵子经过20天左右就蜕去卵膜和胎皮,孵出的蜈蚣幼体呈乳白色,雌蜈蚣仍紧紧地把幼体团抱在足间,幼体很少活动,经过25天至30天以后,幼体进行第二次蜕皮,其体形与成体相似,体色仍为乳白色,身体中段稍为肥胖,经过35天至42天进行第二次蜕皮,体色为灰黄色,活动力增强,不再紧密抱成团,http://www.518yangzhi.com而是松散地集中在母体腹面,这时幼体与母体可以分离,把母体放在大群内让其交配,并给产后的蜈蚣充分给食,幼蜈蚣给投小饲料。(也可单产,用广口罐头瓶里边放有土,把母蜈蚣放进去)。

  蜈蚣养殖交配繁殖注意要点:

  产前加强喂食:蜈蚣孵化期间不进食,不喝水,靠消耗本身的营养维持活动,产卵前,母体有大量进食蓄积营养的习性,此时应增加喂食量,并注意调节食物品种,以促使母体多进食增加孵化前的营养。

  孵化期间的护理:蜈蚣抱卵育幼期间对惊拢、强光等均有一定的反应。所以在孵化期如果观察时应小心轻动,不要随便移动或强光照射,孵化期间不需要喂食,孵化器内随时给予一定的水份,周围略有潮湿,这样就不会影响胎胚的正常发育。

  孵化结束后,幼蜈蚣虽然暂成团群居,但也可单独活动和寻食,此时母体也逐渐离开孵化巢单独活动,因蜈蚣有争抢食物的怪癖,强欺弱,大欺小,所以应及时将大小蜈蚣分窝饲养。蜈蚣养殖骗局

蜈蚣养殖知识 雌雄蜈蚣识别方法

蜈蚣养殖知识 雌雄蜈蚣识别方法一)雌性蜈蚣头部背板扁平较园而大,最末背板后缘平些,圆一点,最末腹板后腹平直且宽,体型较大较宽,腹部肥厚体质较软。

 (蜈蚣养殖知识 雌雄蜈蚣识别方法二)雄性:头部背板隆起,最末背板后缘稍隆起且尖,最末腹板后缘圆些,体型较小,较窄,腹部较瘦,体质较硬。

蜈蚣养殖适宜的环境介绍

蜈蚣虽然有两只眼睛但是视力非常差,生活的主要辅助主要就是靠触觉。蜈蚣怕非常怕光,白天躲在阴暗潮湿的杂草和石缝中,晚上出来活动觅食,养殖蜈蚣的湿度应该保持在60%——70%。湿度过大会在气温偏高时很容易加快细菌的繁殖,这样会让蜈蚣染上疾病,湿度过低蜈蚣可能会因为脱水而得干枯病,所以湿度应该保持平衡而不能突高突低。蜈蚣是变温动物,受温度影响极大,每当达冬季的时候蜈蚣会因为气温低而躲在深入冬眠,这是蜈蚣的本能,在人工养殖中最好不要灭掉其本能,因为这样可能带来蜈蚣的变异,蜈蚣的苏醒期是在清明后,当气温达到15℃以上的时候便会结束冬眠,当气温达到20℃的时候开始到处捕捉食物以补充体力,蜈蚣的生长发育最适合的温度是在25℃——32℃。

一、准确把握蜈蚣生活习性,创造蜈蚣养殖最佳环境
     蜈蚣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带,平原地区只有少量分布。每年惊蛰后,气温转暖,蜈蚣冬眠苏醒,开始出土活动,善居于阴湿的杂草丛中或乱石沟里。从芒种到夏至,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它
又渐渐移到阴凉的壕沟、坟地、田埂或土坎的缝隙之中,避过炎热的白天。到了晚秋季节,则又多栖于背风向阳的松土斜坡之下或树洞、树根较暖的地方。总之,蜈蚣喜欢在阴暗、潮湿、温暖、通风的

洞穴中生活。
    据此习性,要求我们为蜈蚣所创造的生活环境必须同时满足阴暗、潮湿、温暖、通风的要求,http://www.518yangzhi.com我们的经验是:
    室内蜈蚣养殖池一般以1m2左右为一个养殖单元,每个养殖单元内距四周防逃墙20cm用瓦片筑起一个方形框体,瓦片一层正面朝上,另一层则反面朝上,正反交替摆放,使框体高30cm左右,内部填入

专门配置的养土,瓦片与瓦片之间形成了大量小缝隙,蜈蚣通过缝隙进入内部养土,在里面随心所欲的打洞造穴,营造自己喜欢的小天地。
    室外蜈蚣养殖池一般以10m2左右为一个养殖单元,每个养殖单元内距四周防逃墙40cm全部用瓦片摆放垛体,首先在地面铺一层10cm厚的养土,其上以凸面朝上放置一层瓦片,瓦片上面再铺一层10cm

厚的养土,再在垛提上面四周各向内收缩10cm左右,以凸面朝上放置一层瓦片,瓦片上面继续铺一层10cm厚的养土,直至垛体升高至60cm以上,这样的垛体形状有点像金字塔。蜈蚣通过瓦片形成的缝隙

进入垛体,初春时节与立秋以后,气温偏低,白天太阳照射下,垛体边缘部分瓦片下面温度偏高,蜈蚣自然向边缘移动;夏季太阳照射下,垛体边缘部分瓦片下面温度太高,蜈蚣自然向多提内部移动,

寻找阴凉地方;冬季气温骤降,垛体内部因有厚厚的养土与瓦片保温,温暖适宜,成为蜈蚣冬眠的极好场所。

二、准确把握蜈蚣活动特点,选择最佳投喂时机
    蜈蚣一般都在夜间出来活动,20~23时是它们活动的高峰期。其特点是夜间活动多,白天活动少;气温高于25℃时活动多,10~15℃活动少;雨后的夜晚活动多,雨天的晚上活动少;无风或微风的

夜晚活动较多,大风(风力在六级以上)的夜晚活动少。由此可见,蜈蚣活动的频率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雨量和光照强弱等气象因子都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以上特点,对蜈蚣投喂饲料要遵循一定规律,而不是一成不变,必须遵循的规律是:一般在日落前夕定点投喂饲料,以便蜈蚣形成条件反射,培养进食的规律性,同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雨后天气

闷热的夜晚,蜈蚣活动加强,食欲较好,可适时增加投食量;大风或阴雨等不良天气应减少投喂量甚至不投食。总之,应充分考虑气象因子对蜈蚣活动的影响,合理投食。蜈蚣养殖骗局

野生蜈蚣捕捉技术

野生蜈蚣捕捉方法

捕捉蜈蚣一般在春末夏初,尤以惊蛰至清明前捕捉的质量较好。若“立夏”过后,多数雌体潜到隐蔽的地方产卵和蜕皮,较难捕捉。再者,立夏以后,雨水渐多,捕获到的蜈蚣难以干燥,容易生虫腐烂,且肉薄质差。

捕捉蜈蚣,可根据其活动特点进行,方法是:①蜈蚣是食肉性动物,http://www.518yangzhi.com在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3点为其觅食时间。此时,可在它隐栖的场所,用电筒或避风油灯寻找,发现蜈蚣即用竹夹或镊子夹起,放入准备好的竹篓或布袋内。②选择蜈蚣隐栖的场所,用尖嘴锄或钉耙翻挖土层,掀起石头、砖块,发现蜈蚣即用上述方法捕捉。③挖窝诱捕。在蜈蚣经常活动的栖息地,于立春前后选择阴湿山野处,挖一“十”字形长坑,坑长1~2m,宽0.5m,深15~20cm,内放鸡毛、杂骨、马粪或鸟粪及一些腐败草类,上面覆盖树枝、土块或砖瓦片,引诱蜈蚣爬进缝隙,翌晨检查,若有蜈蚣入坑即可捕捉。

蜈蚣有毒液,在捕捉的过程中若不慎被其螫伤,应及时用手挤压螯伤处,使毒液不致扩散到皮下组织。随后尽快在被螯伤处敷3%氨水或5%~10%小苏打水;或用新鲜桑叶、蒲公英叶或洋葱捣烂,涂擦或外敷。
野生蜈蚣捕捉2、捕捉工具

    不同产区,捕捉蜈蚣的工具大体相同,多以钉耙或两齿耙作为挖掘工具。在捕捉季节,蜈蚣多栖息在山坳的乱石堆或树根、大石下等隐蔽处,因此,钉耙和两齿耙较为灵巧适用。多以竹篓、竹筒或瓶罐等暂存被捕获的蜈蚣。一般说来,容器不宜太小,最好放些青草在容器内,以防其中的蜈蚣相互残杀。

    野生蜈蚣捕捉3、捕捉方法

    蜈蚣头部两侧都有1对毒颚,要掌握好捕捉方法,才不致被其咬伤。捕捉时,先选好蜈蚣的栖息场地,翻动石块或树根间隙等,蜈蚣受惊后迅速逃匿,应尽快地以钉耙或两齿耙轻轻压住,然后俯身,用食指准确地重按头部,迫使毒颚张开,使其不能合拢,再以拇指与中指配合,捏起头部,将其毒颚掰掉。虽然这样做贮存或加工时不会被其咬伤,但掰去毒颚后的蜈蚣,药性是否会降低,属目前业内人士探讨的问题之一。蜈蚣养殖骗局

蜈蚣养殖之野生蜈蚣捕捉与加工技术

蜈蚣养殖生活习性介绍:

蜈蚣,又名天龙、百足、百脚虫等,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该品性味辛、温,有毒。具有祛风镇惊、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系我国传统的动物产品药材。蜈蚣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陕西、河南和广西等省区,当前正值捕捉加工季节,现将捕捉方法介绍如下:

生活习性 蜈蚣喜欢生活在丘陵地带和多沙土地区,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阴暗角落里,夜间出来活动,寻食青虫、蜘蛛、蟑螂等。一般在10月天气转冷时,钻入背风向阳山坡的泥土中,潜伏于离地面约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惊蛰后(三月上旬),随着天气转暖又活动觅食。

野生蜈蚣捕捉方法

捕捉蜈蚣一般在春末夏初,尤以惊蛰至清明前捕捉的质量较好。若“立夏”过后,多数雌体潜到隐蔽的地方产卵和蜕皮,较难捕捉。再者,立夏以后,雨水渐多,捕获到的蜈蚣难以干燥,容易生虫腐烂,且肉薄质差。

捕捉蜈蚣,可根据其活动特点进行,方法是:①蜈蚣是食肉性动物,在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3点为其觅食时间。此时,可在它隐栖的场所,用电筒或避风油灯寻找,发现蜈蚣即用竹夹或镊子夹起,放入准备好的竹篓或布袋内。

②选择蜈蚣隐栖的场所,用尖嘴锄或钉耙翻挖土层,掀起石头、砖块,发现蜈蚣即用上述方法捕捉。

③挖窝诱捕。在蜈蚣经常活动的栖息地,于立春前后选择阴湿山野处,挖一“十”字形长坑,坑长1~2m,宽0.5m,深15~20cm,内放鸡毛、杂骨、马粪或鸟粪及一些腐败草类,上面覆盖树枝、土块或砖瓦片,http://www.518yangzhi.com引诱蜈蚣爬进缝隙,翌晨检查,若有蜈蚣入坑即可捕捉。

蜈蚣有毒液,在捕捉的过程中若不慎被其螫伤,应及时用手挤压螯伤处,使毒液不致扩散到皮下组织。随后尽快在被螯伤处敷3%氨水或5%~10%小苏打水;或用新鲜桑叶、蒲公英叶或洋葱捣烂,涂擦或外敷。

蜈蚣加工技术

捕捉到的活蜈蚣,先用沸水烫死,再把尾端剪去,挤出粪尿,后取长宽与蜈蚣相当的簿竹片,削尖两头,一端插入蜈蚣腭下,另一端插入尾部,借竹片的弹力将蜈蚣伸直,置阳光下晒干。若遇阴雨天,可用炭火烘干。干燥后取出竹片(切忌折断头尾,影响品质),将体长相近的蜈蚣头朝一方,在背腹处用宽lcm左右的细竹片横向夹住,结扎成排,每排50条,置木箱内密封贮存。

品质要求 成品蜈蚣应足干、呈扁长状,头部红褐色,背部黑绿色,有光泽,并有2条突起棱线,腹部棕黄色,瘪缩,足黄色或红褐色,向后弯曲,最后一节如刺状,断面有裂隙或中空,气微腥,具刺鼻臭气,味辛而微咸,头尾部齐全,无破碎,无虫蛀,无霉变。

蜈蚣养殖成品加工分为四个等级:

特级,每条长16.5cm以上;一级,每条长13cm以上;二级,每条长10cm以上:三级,每条长6.6cm以上。蜈蚣养殖骗局

蜈蚣养殖技术问答

    蜈蚣养殖技术问:娱蚣种源如何获得?
      蜈蚣养殖技术答:娱蚣种源可由以下两个途径来获得:一是自行捕捉。在娱蚣经常活动的地
    方,挖一条沟,沟内放鸡毛、骨头、垃圾等物,再覆盖松土,待20多天后翻沟捕捉,
    并可重复使用。二是从外地引种。可向有关养殖场家直接引种,或到主产区收购活
    种,但要注意种苗的完整无伤。
      

问:娱蚣饲养密度以多大为宜?
      答:娱蚣的饲养密度与娱蚣的个体大小及不同生长期有关。一般每平方米的面
    积可养1—2龄幼体500-800条,3龄的娱蚣300—400条,4龄或4龄以上的200条左右。     

问:娱蚣从卵到性成熟需多长时间?
      答:一般约需3-4年时间。    

问:如何判别临产娱蚣?
      答:娱蚣临产前体态臃肿,行动迟缓,腹部几乎贴近地面运动。临产前一周大
    多会作一个直径6—7厘米,深1.5厘米左右的小土坑作为孵化巢。    

问:娱蚣如何人工孵化?
      答:娱蚣人工孵化关键是作人工巢。其作法是:找一个罐头瓶,配上盖,盖上
     钻10多个小孔作通气用,瓶内放半瓶潮土,再将临产娱蚁关入瓶中,每瓶1条,
    直到孵出。     

问:娱蛤什么时间采收合适?
      答:一般在7、8月份收捕雄性和老龄雌性娱蚣,以雌体腹中无孵为原则。蜈蚣养殖骗局

金头蜈蚣养殖技术

河南信阳金头蜈蚣是一种通过基因变异而培育成的一种体大、发育快、食量稳定、免疫力极强的优良蜈蚣品种,其药用价值高于野生蜈蚣十多倍。一般野生蜈蚣市价只能卖到 1.5元/条,而河南信阳金头蜈市场药价高达 2.0 元/条。其饲养技术简单,容易管理,饲养效益好。

金头蜈蚣养殖饲养工具。

蜈舍:可在室内用立体箱养殖,箱大小 1 . 2 平方米以上,也可用地下池养殖,其墙壁用木制或水泥结构,壁高在 0 . 5 米以上,内壁周围均用光滑塑料膜或玻璃贴面,底部铺 10 厘米以上的松土(或沙)土上扣上三排瓦片,瓦片上再反放一层瓦片,反复放三四层。蜈蚣室外养殖围墙与室内养殖一样,但需要有上棚,以防晒、防雨、防虫害。

食具:饲食盘用大瓷盘或干净长方形塑盘,饲养箱里多放几个食盘,达到每个巨蜈都能有位置。饮用盘选择小碟子,每个箱需要 5 个以上,分布在箱内各处。用具要每天清洗一次,每星期用高锰酸钾消毒一次。同时,需要温度计、干湿计、喷壶、排气扇、小毛刷、捕捉筷等工具。为保持室内通风透气、空气新鲜干净,粪便要及时清理,要把排气扇安置在窗口或门上方。

金头蜈蚣养殖饲养食物。

定时定量饲喂,均匀分配,其食物有一定的讲究,少食鱼虾、多食粉虫,禁食瓜果杂虫、烂肉、隔夜肉类。主要选择黄粉虫为饲料,也可每 15 20 天喂一次新鲜熟鱼(煮熟、捣碎撒在盘上很薄一层)鲜熟泥鳅更佳。出世 40 天以上的幼蜈蚣可食煮熟的蛋黄,每天必需用一次新鲜的幼蜈 50 天以上可与母体分离,这时要夹出大蜈蚣,留下小蜈蚣以利饲养。

金头蜈蚣养殖饲养方法。河南信阳金头蜈蚣活动期内每天下午 5 6 时投食,每天投食一次(每 800 条 30 天可食 1 . 5 千克左右)首先,将洗净的食具、饮具擦干不留水珠,将其分散摆放在蜈蚣池内,http://www.518yangzhi.com坚持每条蜈蚣都能接近,都能吃到食物,此时均匀投黄粉虫(或鱼)饮水盘上加上凉开水,喂食前不要在室内喷水。每天要按时投食,喂鱼不要太多,适可而止,以免食物过量,消化不良,食物中毒。饮水应选平、浅的盘子(约 1 1 . 5 厘米深)每天要饮一次新鲜凉开水。

应保持室内卫生,不要有苍蝇出现。室温平时保持 20 25 ℃ ,如气温过高时,室内蜈舍外洒水,对室内降温,不能使用电风扇,空调则可用;冬天冷时如提前生育,可采取无冬眠饲养技术,要加温。注意观察巨蜈蚣,看有无精神异常。红头巨蜈来回跑动不停的因为受蜈蚣袭击、身上或头部稍有伤,应用红汞、蜈蚣酒、酒精抹擦全身。肚胀不食、走路缓慢的应隔离饲养,喂食母生、土霉素、消胀片(平时食物可少量供应)触角向后的应喂食土霉素、食母生、氯霉素,再用酒精或蜈蚣酒擦身。

金头蜈蚣养殖病虫害的防治。

黑斑病:河南信阳金头蜈蚣身下和头部发现有大小不同的黑斑。可用食母生 0 . 6 克、土霉素 0 . 25 克、氯霉素 0 . 25 克,一起磨细拌饲料虫连喂 7 天可防治,对严重者可分离喂食。也可分别选用制菌素、两性霉素、放线菌酮和克念霉素等乳化剂防治。胃

肠炎:用磺胺片 0 . 5 克拌饲料虫饲喂,也可用氯霉素 0 . 25 克拌 300 克饲料虫饲喂。

脱壳病:红头巨蜈蚣生长快,脱壳时湿度过干难脱壳,过湿产生小螨虫、真菌寄生。这时要连续每 10 天喂土霉素 0 . 5 克、食母生 0 . 6 克、钙片 1 片,一起磨细,同 400 克饲养虫拌匀连喂。

金头蜈蚣养殖繁殖与孵化。河南信阳金头蜈蚣一般在 3 6 月份交配, 5 8 月份产卵,每次产卵 50 60 枚,产卵后巨蜈蚣将卵抱在怀内孵化。孵化 20 天左右出壳, 45 天后才能离开母体独立生活。孵化期间应保持安静的环境,适宜的干湿度,一般孵化温度应控制在 12 15 ℃ ,平时 25 32 ℃ ,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50 %一一 70 %。随着红头小巨蜈蚣不断脱皮成长,个体增长,巨蜈蚣当体长达 80 毫米左右时进食量增大,体重相应增加,应充分供应食物,一般饲喂熟蛋黄,发现脱皮,应隔离管理。要选择地道河南信阳金头蜈蚣作种苗,不要选野生及杂交品种。 蜈蚣养殖骗局

养殖蜈蚣被蜈蚣咬伤后怎么办

养殖蜈蚣被蜈蚣咬伤后怎么办一、概述
蜈蚣是一种陆生多足类节肢动物,俗称百足,体扁而长,腹背约有20节,每一体节有一对脚,第一对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位居口器直后,故一般称为腭牙或毒肢,能排出毒液。蜈蚣性畏日光,喜欢潮湿地,多栖息在腐木、石隙间或阴湿的草地中,偶有藏伏于衣物内。人们在室外工作或小儿玩耍时,可被蜈蚣咬伤而致中毒室内潮湿和不清洁,http://www.518yangzhi.com亦会有蜈蚣潜入,造成咬伤中毒事件。
当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蜈蚣越大,螫入时注进毒素越多,中毒症状也更严重。蜈蚣毒液呈酸性,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质;此外尚含酪氨酸、蚁酸、脂肪油、胆固醇等。人被蜈蚣咬伤后可引起局部组织破坏及淋巴管炎,毒液也有致敏作用,有时可引起大面积紫癜。

养殖蜈蚣被蜈蚣咬伤后怎么办二、蜈蚣咬伤危重度的评估
蜈蚣咬伤的危重程度应综合考虑到以下方面因素:①蜈蚣的大小与毒液注入量有关。②局部症状与全身中毒症状表现。③过敏反应的表现。
1、中小型蜈蚣咬伤    出现局部疼痛,被咬伤处有白色圆形隆起,其后潮红,可有水肿,表皮坏死,淋巴结炎,一般在1~3星期内好转、消失。部分患者未经有效治疗,伤后1个月仍有局部肿胀、瘙痒等。
2、大型蜈蚣咬伤    局部灼热肿胀、剧痛、灼痛难忍。重者可出现局部水泡或坏死,有明显淋巴管和淋巴结炎。毒素吸收后也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头晕、眩晕、恶心、呕吐、发热等,甚至出现谵妄、抽搐、昏迷。幼儿因体重轻,往往全身症状重。
3、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有类似蜂毒过敏反应,出现过敏症状,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及致死病例报道。

饲养人员防止被蜈蚣螫伤中毒:饲养人员在捕捉蜈蚣时应使用小铁铲或其它农具翻开上块或碎石,发现蜈蚣时迅速使用铁制、竹制的专用夹子挟抓蜈蚣,防止被其螫伤受毒。如在捕捉时不慎被螫伤,可根据情况先挤出毒汁,
简单治疗:
(1)用盐肤木的汁液涂擦伤处;
(2)用黄草纸卷盐点燃后,从纸卷的另一端将烟灰吹于患处;
(3)用氨水或花露水涂抹伤处;
(4)用鸡蛋清或雄鸡唾液搽抹伤处;
  (5)用蜗牛、蛞蝓、蚯蚓身上的粘液搽抹;
  (6)用清凉油搽抹;
  (7)用大蒜汁,桑汁拌白盐搽抹;
  (8)用香烟丝捣烂拌茶油搽抹;
  (9)用新鲜活蜈蚣捣烂拌茶油抹患处;
  (10)用碱水或葱头切片涂在伤处。蜈蚣养殖骗局

   蜈蚣养殖之加工与应用技术

 
    蜈蚣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祛风、定惊、攻毒散结等功效,主治小儿惊风、破伤风、痉挛抽搐症,并治痈、肿、疮毒、淋巴结核等。目前国内外医药界对于蜈蚣的应用研究,不同于传统中医将干蜈蚣全虫入药的习惯用法,而是研究提取蜈蚣毒液来入药的新技术。蜈蚣毒液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十分紧俏,而且价格昂贵。我国农村的养殖专业户常将蜈蚣按传统方法加工成蜈蚣干出售。现将蜈蚣药材的加工和采集蜈蚣毒液的方法介绍如下。

蜈蚣养殖之加工与应用技术 【蜈蚣干】 将竹片锯成长15~20厘米的小段,两头用刀削尖成箭形备用。将捕捉到的活蜈蚣先用沸水烫死,捞出后把尾端剪开,挤出粪便,用已备好的两头尖、比蜈蚣体稍长的竹片,一端先戳入蜈蚣头部腭下,另一端戳入蜈蚣尾部,将蜈蚣撑直,然后置于阳光下晒干,阴雨天气可用炭火烘干,但注意不能烘焦。如蜈蚣腹内有粪便或虫卵,可用手从头至尾挤出,再撑直烘干。干燥后轻轻取下竹片,操作时要注意防止折断头尾,以免影响质量。加工后的蜈蚣干成品要求虫体干净、身体挺直、头足齐全、无霉变、无虫蛀。虫体药材容易回潮、发霉、遭虫蛀,故应密封贮存,放置在干燥处,也可用点燃的硫黄蒸制,以防腐烂变质。凡是出口的蜈蚣,选个大的先晒成九成干,然后将竹片去掉,以100条为一包,用厚纸包裹,再按每10包为一箱装箱,箱内衬油纸,箱表面以猪血涂封。不出口的则不要去掉竹片,以50条为一包,然后用木箱包装。贮藏期间,应放在干燥处,箱子内放一些樟脑或者花椒,以防虫蛀。

 蜈蚣养殖之加工与应用技术 【蜈蚣酒】 1.选取3~5条蜈蚣干,用冷开水冲洗除污后,浸入60°米酒内,约经3个月即炮制成蜈蚣酒,可做药用。 2.取3~5条活蜈蚣,用热开水烫死,用淡盐水冲洗干净后浸泡在60°米酒内,约经3个月即可做药用。

 蜈蚣养殖之加工与应用技术 【蜈蚣毒的取毒】 蜈蚣毒常用的采取方法是http://www.518yangzhi.com将蜈蚣处死后切下并破碎其毒腺部位,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浸取毒液,经浸3~5天后过滤除去杂质,留取毒液。用此法取毒简单易行,但取毒不多,只能取毒1次,且毒液不够纯净。现已推广使用YSD-5型药理生理实验多用仪,采用活蜈蚣电刺激取毒方法,此法与蝎电刺激取毒法类似。

附:几种毒虫蜇伤的处理治疗 在采收与加工生产药用毒虫的过程中,往往由于捕捉操作不慎,会被蝎子、蜜蜂、蜘蛛、斑蝥、蚂螨等毒虫叮咬受伤或刺伤而产生中毒现象。现介绍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1)蝎子蜇伤:被蝎子蜇刺伤后,用小绳绑住刺伤处以上的部位,用手在伤口周围用力挤压,将毒汁挤出或吸出毒汁,伤口局部用冷浓肥皂水、洗衣粉水或氨水浸洗,然后取活蜗牛2~3只捣烂涂敷伤处,一般敷后10分钟可止痛;或用雄黄、枯矾各半研碎,用水调成糊状敷伤口;或用梧桐树皮一块贴伤处,也可止痛;还可将死蝎浸泡在白酒中,取蝎酒外涂被蝎子蜇伤处,亦有良效。严重蜇伤者可口服季德胜蛇药片和肌肉注射蛇毒制毒素注射液。如果并发全身症状,除口服季德胜蛇药片外,应立即送附近医院治疗。

(2)蜈蚣蜇伤:被蜈蚣蜇伤后,采用以下处理方法。 ①单方:用氨水、苏打水、浓肥皂水或石灰水冲洗湿敷伤口;也可用大蒜1个去皮捣烂如泥,加醋少许,外敷伤处。 ②草药:鲜桑叶、蒲公英各30克,洗净捣烂绞汁外涂;或用鱼腥草一把捣汁擦于患处;或将红薯叶捣烂敷患处。 ③中成药:用季德胜蛇药1片,捣碎调成糊状外敷伤处。蜈蚣养殖骗局

蜈蚣养殖的人工饲养技术

      蜈蚣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主治风毒疮肿、恶血聚积、小儿惊风和痉挛抽搐等,在国内外医药市场上需求量很大。现将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蜈蚣养殖 一、饲养与管理
    人工养殖蜈蚣有两种方式:
    1、半自然状态下室外养殖多采用池养方式。养殖池要建在通风,排水条件好。向阳的地方。从地面向下挖80厘米深,面积为5一10平方米。紧靠围墙内侧绕口周建一条宽10厘米、深3厘米的水沟,靠沟的里侧建一条宽30厘米、深3厘米的料槽,用来投放饲料。养殖池的上方要搭棚遮荫和防雨淋。为了防止蜈蚣逃跑,养殖池要求四壁光滑和建造水沟;池底铺10厘米左右厚的疏松细沙土,然后填3厘米厚的已发酵的畜粪,粪上撒些鸡毛、鸡骨,最后铺上碎瓦片或碎石。
 

   2、室内全人工养殖有缸内放养和室内放养两种:
    ①缸内放养:在室内设置若干瓦缸,缸的底层铺放厚约10厘米的泥土,土面堆若干层瓦片、石块等,上面再覆盖小块麻袋片,缸口用细铁丝网制成的罩覆盖,
   

②室内放养:饲养室用的房间最好有天花板,或在屋顶铺设铁丝网,还要设置铁纱门和铁纱窗,以防蜈蚣外逃。室内四周用瓦片、沙、石块和少量泥土堆叠在瓦石堆中,尽量多创造一些适合蜈蚣栖息的缝隙场地。为充分利用空间,瓦石堆可尽量堆叠高些。
    人工饲养可因地制宜选择饲料,如各种昆虫、蚯蚓、鱼、虾、蛋、肉类、动物血、杂骨和瓜果等。但要求新鲜,腐臭或不新鲜的食物不能喂。可每隔2~3天喂一次,但第二次喂时,需将上一次的残余食物清理掉。蜈蚣有饮水习性,每次喂食时要在饮水器皿内放足够的水。
    第一批养殖的蜈蚣种源,多来自捕捉的野生蜈蚣。作为种用,要求选择已有3~5年龄,达到性成熟的蜈蚣,并且体健活跃,背乌亮有光泽。雌雄搭配比例以10 :2为宜。 

蜈蚣视力白昼差于夜晚,大多不合群,晚上8~11时是捕食高峰。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10℃以下蜈蚣不活动,低于0℃对其生存不利。天气闷热、雷阵雨后的夜晚活动频繁,刮风下雨时活动少。故蜈蚣活动程度与气候因素有关,应随时注意调节。为了使蜈蚣安全过冬,可在饲养池中挖一条80~100厘米深的沟,将垃圾与挖出的土以l:2的比例拌匀,将沟填平。然后盖上瓦片、碎砖,将蜈蚣放人。在瓦片碎砖上再盖一层稻草或细土,使土温升高并保持稳定,保证蜈蚣安全越冬。如在室内养殖,应将门窗关闭并挂上草帘,必要时用炭火加温,提高室内温度。 

蜈蚣养殖二、蜈蚣的繁殖
    繁殖蜈蚣首先要进行雌雄鉴别,掌握雌雄比例。比较准确可靠的鉴别方法是:用手指轻挤其尾部生殖器,以有无退化生殖肢来确定雌雄性别。雌性蜈蚣前生殖节的腹板无生殖肢,而雄性蜈蚣则有一对退化的生殖肢和阴茎。http://www.518yangzhi.com蜈蚣为卵生,每年春未夏初卵粒逐渐发育成熟,从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产卵旺盛期。雌蜈蚣产卵前体态臃肿,腹部几乎贴近地面,行动缓慢,并会自行挖好浅洞穴,产卵。孵化一般在洞穴内进行,也有选择凸凹不平的石块底下或树根附近产卵的,每次产卵20~60粒。蜈蚣生命周期一般是5年,少数个体可达6年,最大体长可达17厘米,最大体重可达14克。蜈蚣长到4年后性成熟,开始第一次繁殖;第5年进行第2次繁殖。

蜈蚣养殖三、敌害和病害
    蜈蚣的天敌有老鼠、石龙子、赡蜍、蚂蚁等。蜈蚣在孵化和蜕皮时动作迟缓,易被蚁群乘虚而入,只要几小时就可被咬死吃掉,故要提早防治蚂蚁,池养蜈蚣还应注意防止鸡和鸟窜入。蜈蚣的病害比较少,但在6一8月高温季节,如果温度过高,易遭绿僵菌的侵害。被感染的蜈蚣皮膜上出现黑色小点,以后小点浸润扩大,体色失去光泽,食欲消失,乃至消瘦死亡。预防绿僵菌的传染,关键是要注意调节温度,不让饲养场过于潮湿。  

蜈蚣养殖 四、捕捉和加工
    1、捕捉蜈蚣,可先用木棍将蜈蚣轻轻压住,然后用食指准确地重按头部迫其毒胯张开,再用拇指与中指捏住头部,迅速投入容器内。也可用竹夹或铁夹捕捉。捕捉时如被其蜇伤,被蜇处会剧烈疼痛,但无生命危险,可用氨水或花露水涂抹,也可用鸡蛋清或清凉油涂抹,或用大蒜捣烂外敷。  

2、蜈蚣的加工方法是:将蜈蚣放人热水中烫死后,用手指从头到尾挤出肠内物,取与蜈蚣等长的两端尖的竹签,一端从腹面插进蜈蚣头部与躯干第一节问,另一端插进尾部,撑好理直,再用薄竹片按10条一排夹好,晒干或烘干均可,但要尽量避免折头断尾。如不慎有断肢脱落,也可收集起来一并销售,其药用价值不变 蜈蚣养殖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