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斯托最嗨的一首歌:《孟子。所谓故国者》赏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28:56

《孟子。所谓故国者》赏析

(2007-07-06 08:06:52)转载 分类: 阅读与鉴  

所谓故国者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有的编者题本文为《所谓故国者》,这里沿用这个题目。 

    在本篇中孟子提出了举用贤才的三条原则:即第一要根据人民的意愿审慎地选拔贤臣,第二要根据人民的意愿审慎地罢免庸臣,第三要根据人民的意愿审慎地惩处罪臣。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国家治理好。这种对国人愿望和利益的重视,反映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在这里所谈论的人才选拔观是继承了孔子“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的思想的(《论语·卫灵公》),同时也加进了自己的一些民本主义。所不同的是,孔子是对一般人才的识鉴发表的看法,而孟子则是对国家选拔人才、起用官吏而发表意见的,所以要求齐宣王要听取国人的意见,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要听取群众的意见。孟子之意就在于,作为统治者,用人行政,当以公论为准,如果只凭自己的好恶,或者只听信身边近侍的谗言和褒贬,国家是无法治理好的。孟子提出的这三条重要原则,具有很好的民主政治思想因素,是孟子民主思想在用人上的具体反映。直到今天,它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章语言精练,逻辑性强。运用了对比手法和排比句式,情感激越,气势充沛。

  

 

 

           

   原文】

   孟子见齐宣王曰(1):“所谓故国者(2),非谓有乔木之谓也(3),有世臣之谓也(4)。王无亲臣矣(5),昔者所进(6),今日不知其亡也(7)。”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8)?”

    曰:“国君进贤(9),如不得已(10),将使卑逾尊(11),疏逾戚(12),可不慎与(13)?左右皆曰贤(14),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15),然后察之(16);见贤焉,然后用之(17)。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18)。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

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19),然后可以为民父母(20)。”

 

 

注释】

 

(1)见:谒见,拜见。齐宣王(?—前301):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约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他曾在稷下广设学宫,招揽学者,任其讲学议论,广开言路。

(2)故国:这里指历史悠久的国家。

(3)乔:赵注云:“高也。”乔木之谓:有高大乔木的意思,借指国家的历史悠久。乔木:高大的树木。

(4)世臣:指世代建立功勋、累世修德的大臣。朱熹《集注》云:“累世勋旧之臣,与国同休戚者也。”

(5)亲臣:国君亲信的大臣,指与国君同休戚者。

(6)昔者:从前。进:举用,提拔。

(7)不知:犹言不恤。亡:指离君逃亡出走(依朱熹说)。或云指“失去职位”,即去位、去职。

(8)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此句意谓我根据什么来识别他没有才能而舍弃他呢?以:根据,凭。舍:舍弃,这里指不被任用。

(9)贤:贤能的人才。

(10)不得已:不得不如此。这里指不得不选拔贤能人才。

(11)卑逾尊:地位低的人超过地位高的人。卑:低微。逾,超过,胜过。尊:尊贵。

(12)疏逾戚:关系疏远的人超过关系密切的人。疏:疏远。戚:亲近、密切。

(13)慎:谨慎。朱熹《集注》云:“盖尊尊亲亲,礼之常也,然或尊者、亲者未必贤,则必进疏远之贤而用之。是使卑者逾尊、疏者逾戚,非礼之常也,故不可不谨也。” 与:通“欤”。

(14)左右:指身旁近侍。

(15)国人:当时对居住于国都之人的通称,这里指天下的百姓。《德道经》云:“圣人无恒心,以百姓心为心。”大意与孟子此话凡事都要尊重国人的意见相似。

(16)察:考察。

(17)用:举用,提拔。

(18)去:去掉。这里指不起用。

(19)如此:这样。

(20)父母:即父母官,古代对地方官吏的称呼。 
 

所谓故国者(百度百科)

  【原文】: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译文】:  孟子见到齐宣王说:“之所以叫‘故国’,不是有树木就是,而是指有世臣,大王有没有可以信任的大臣。过去使用提拔的人,如今已被罢免而不知逃跑到那里去了。”  齐宣王说:根据什么识别他无用而舍弃他呢?  孟子说:“国君选拔贤臣,如果是迫不得已(而选用新臣),将会使地位低的人超过地位高的人,使疏远者超过亲近者,怎能够不慎重对待呢?(如果)左右亲信的人都说(某人)贤能,还不成;大夫们也都说贤能,还不成;全国的人都说贤能,然后去考察他,证实他的确贤能,然后再任用他。(如果)左右亲信的人都说(某人)不行,不必听信;大夫们也都说不行,也不必听信;全国的人都说他不行,然后去考察他,证实他的确不行,然后才罢免他。(如果)左右亲信的人都(某人)该杀,不必理睬;大夫们都说该杀,也不必理睬;全国的人都说该杀,然后去考察他,证明他的确该杀,然后才处死他。所以说,这是全国人判他死刑。——做到这些,才称得起是百姓的父母。”  【中心】:  主要是说孟子的选拔人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