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好摄之友:上帝听命于民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17:49
上帝听命于民众作者:李兴濂来源:作者赐稿来源日期:2011-7-17本站发布时间:2011-7-17 21:34:58阅读量:215次

  西谚有言:“上帝听命于民众”是被普遍接受的经典模式,在一个好政府统治下的社会中,民众言论渠道是自由而畅通的,统治者是听命于服务于服从于民众的。

  中国古代自秦始皇自称皇帝以来,皇权至上,一言九鼎,皇帝就是天子,皇帝的意愿就是天意,君权神授,皇帝是予取予夺生杀权柄的操持者,是天下人必须战战兢兢匍匐跪拜的对象,是最高权威,是天下的父母,是无限的权力,是极至的尊贵,是神,不是人!因为此,他们就远离了百姓与民众,从未听命于民众,并且以不容置弁的借口,对老百姓做了不少坏事,老百姓只有听之任之,哪敢说声不字!皇帝以一个人的头脑取代天下的头脑,以一人之作为约束天下人之作为。

  中国的先哲们也多次想到约束王权皇权。孔子以伦理化的“天” 约束之。墨子则干脆想到了赏罚分明,因果报应的鬼神。孟子则有“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创“君舟民水” 说。等等。不能不说先哲们这些警示忠告不起作用,中国古代统治者还真的被迫建立某种反映、传播和控制舆论的方法和制度。比如,相传尧舜时的“谏鼓”。在宫廷外设置一鼓,供生民击鼓进谏。以后的统治者在朝堂或官衙外设鼓,臣民可击鼓鸣冤或上告急情,称为“登闻鼓”。宋代设有“登闻鼓院”。 民众采用“示威游行”、“击鼓”和“拦轿”等方法鸣冤或反映舆情。比如,古代的“王官采诗”之制,俗称“采风”。《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每年的春秋季节,皇帝都要指派官员到乡下收集歌谣和民谣,春秋时期的歌谣和民谣采集活动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官方史实记录,即《春秋》。 民谣是公众舆论的反映,作为公众批判的武器是十分有效的。民谣是社会情绪的轻松化,一个比喻或者一个笑话,精彩的段落或睿智的评论、朗朗上口的俚语、精彩的双关语,抒发公众的不满、义愤或欣喜,是时代脉搏跳动发出的回响,就像现在的微博,争相传播。孔子编纂《诗经》的第一部“国风”反映的是当时各个国家不同的风俗,包括很多讽刺诗。它们深受人民的喜爱,世代流传,对喜爱好名声的统治者也形成一种威慑力。 又比如,自唐代始,朝廷内部设置“谏诤”制;宋承唐制,设有谏官和御使,统称台谏。谏官由皇帝亲擢,议论施政得失,纠绳皇帝;御使则反映民间疾苦,纠绳百官。

  此外还有“乡校”等舆论表达场所。“乡校”是春秋时代郑国的乡间公共场所,它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到汉魏,许多城镇建有规模更大的宫殿与馆舍,儒士说客经常在这些地方议论朝政,形成清议或清谈风气。历代的学士们中间都存在一种非官方的评论家,他们往往利用“乡校”和馆舍等舆情表达的“公共空间”来谈古论今、针砭时弊、指点江山。汉朝的公众批判和党锢运动、宋代学潮和明朝的东林党运动作为古代舆论高潮,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太学生充当了舆论运动的生力军,他们与当朝的谏官、监察御史或正直的官员联合起来,共同抨击和反对贪官污吏或卖国求荣的可耻行径。同时,这些舆论运动都发生在国难当头和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宋代学潮主要是抗击外敌侵略和国内当权派的卖国行为,而汉朝和明朝的舆论批判则反对宦官和外戚专权。

  但是,在专制统治下,在法制和民主权利缺失的情况下,民众舆论运动仍不可避免地遭遇惨败,统治者不可能听命于民众,没有宪政的保护,拥有一个自由的民众舆论势力是不可能的。任何民主制度的最终检验标准就是,人民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多大程度地影响或者直接引导和控制政府的政策。如果提供合适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公众舆论就将成为一种民主力量。统治者能否听命于民众,是专制与民主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