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小虎:乒乓球技术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00:58
常用的乒乓球顺旋转击球法 乒乓球顺旋转击球法--是指摆速与来球触拍部位线速度的方向一致的击球方法。简言之,就是顺着来球旋转的方向进行第二次加转。在比赛中我们常常有意无意间打很多顺旋转加转球,使对方防不胜防,可获得同工异效、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归纳了几种常用的乒乓球顺旋转击球法,在此与同行共磋。
  1、拉顺旋转加转法(以下均以右手为例)当对方发左侧下旋球时,用正手拉球可使回球向对方的右侧拐,使对手猝不及防。同样对方如果发右侧下旋,用反手反拉(直拍可直拍反拉)可使回球向对方的左侧拐。对方的侧下旋越厉害,你顺向拉球力量越大,球向外拐的就越厉害。在比赛中偶尔用之,对方不适,可造成击球扑空。这种侧拐上旋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了对方的旋转力量和自己再进行顺向的第二次加力,使球的旋转强度、力量、速度成倍的增加,回球质量更高,威胁性更大。

  2、撩(拧)顺旋转加转法 当对方发台内左侧下旋球时,可采用撩(拧)球的方法顺旋转加转,可使回球成外拐侧上旋球。由于拧的动作小并与搓球动作无大的差异,对方如不经意,误认为是下旋,很容易拉球出界。拧球与撩球动作很接近,只是撩球动作略大一些,它们的动作方法与反手搓球相似,触球的后中下部,向右侧中部摩擦,触球瞬间手腕内旋向右侧外划小弧。

  3、撇顺旋转加转法 当对方发右侧下旋时,不是通常的用拉和搓的方法回球,而是用撇球的动作顺旋转加转,回球过去成左侧上旋并外拐。撇球动作与正手搓左侧旋比较相似,击球的后中下部,向左侧中部摩擦,击球时,手腕外旋,顺球的旋转方向左侧上用力。

  4、搓(削)顺旋转加转法 如果对方发带有上旋的顺旋,就用反手搓侧旋球的方法顺旋转加力向右侧下摩擦;如果对方发带有上旋的逆旋,则用正手搓侧旋球的方法顺旋转加力向左侧下摩擦。如果对方发左右侧的上旋长球,用削球方法顺旋转加转。由于对方发的上旋球向前的冲力比较大,用搓的方法容易回球过高或出界,因此搓上旋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拍形应该先垂直再后仰,呈瓢状运行,很像推下旋球动作(2)球拍尽量后引,缓解上旋的前冲力,如果及时地退后一步更好。(3) 加速用力向前下摩擦。

  5、推(挤)顺旋转加转法 如果对方发左侧旋,用正手推侧旋的方法顺旋转加转。接球时,拍面垂直,引拍至球的右侧,击球的后中部向左侧前摩擦用力。如果对方发右侧旋,则用反手推侧旋的方法由左向右顺旋转摩擦加转。 如果对方发追身的急上旋球,可以用推下旋球的方法顺旋转加转。如果对方发右侧上旋到你的反手位,用推挤球的方法顺旋转加转可使回球带左侧下旋。推挤球时,球拍后引上提略后仰,在球的上升初期击球的后中部,向左侧前下摩擦。

  在比赛中运用顺旋转击球法,首先应该注意对来球旋转性能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是顺旋转击球的先决条件;然后要注意击球时远离旋转轴心的位置,使挥拍方向与球旋方向一致,击球摩擦速度不能低于来球旋转速度;其次要注意顺旋转接球与其他接球相结合,不断变化,避免或减少对方借力。在实践中根据对方的情况,不失时机地合理运用顺旋转击球法,可助你一臂之力;反之,则可能弄巧成拙。                                                                                                       反手反面拉侧旋需要注意下面的九点:


  1、台内拉侧旋是一种“避转”的方法,对付下旋是很有效的一种手段;

  2、特别是对于两跳出台的球,拉侧旋是很稳妥的一种方法;

  3、不太适合拉前冲力很强的球,因为球速快就会顶板,而拉侧旋的动作行程较慢,球顶板会导致没有充分的磨擦时间,易失误;

  4、控制落点的最好方法是巧用腰上的力量,也就是说当你要准备接对方发过来的斜线球的时候迎球的动作是朝向球过来的方向的,而要想拉到对方正手位就需要在触球的那一刻用腰上的力量使身体转向对方正手位;

  5、起板要尽可能的突然,而且要有旋转强度的变化,不让对手轻易的适应;

  6、最好的落点是对方反手位的底线(也就是大角)和中路偏正手的位置(这个位置在接球的时候拍形最不好控制,我就以常吃这样的亏),当然,追身球最好;

  7、在球离拍的一瞬间注意控制一下自己的手腕,让球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8、注意自己的步伐,因为对方很有可能将球回到你的正手位大角度,而台内拉球的时候自己的右脚是要向右前方上步的,一旦球回到正手位的大角度步子要回收还要再迈出去,是很难保证及时的,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正手位,建议以左脚为支点向右跳步(右手持拍的人)去接正手位来球;

  9、不要梦想着能一板打死对方,做好反手起下一板的准备。

                                                                                                      乒乓球的主战术  一、推攻战术

  特点:主要运用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挡的速度和力,并结合落点变化和节奏变化来压制和调动对方,以争取主动或得分。推攻战术是左推右攻打法对付攻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有反手推挡能力的两面攻运动员、攻削结合运动员等也常使用它。

  方法:

  1、左推右攻 2、推挡侧身攻 3、推挡、侧身攻后扑正手 4、左推结合反手攻 5、左推、反手攻、侧身攻后扑正手。

  注意事项:

  1、推、攻都要有线路变化、落点变化和节奏变化,这是推攻战术争取主动和创造扣杀机会的主要方法。

  2、推挡一般以压对方反手为主,然后突然变正手,以创造进攻机会。如果对方正手较差,才可以推对方正手为主。

  3、在推挡中突然加力推对方中路,使对方难于用力回击,然后用正手或侧身扣杀。

  4、遇到机会球时要果断扣杀,这是推攻战术得分的主要手段。

  5、推攻战术要坚持近台,又不能死守近台,要学会近台和中台的位置转换,掌握对手节奏。

  6、推攻战术对付弧圈类打法应坚持近台为主,用快推和加、减力推挡控制落点,伺机采用近台反拉或中等力量扣杀弧圈球,然后进入正手连续进攻。

  二、两面攻战术

  特点:主要利用正、反手攻球技术的速度和力量压制对方,争取主动和创造扣杀机会。两面攻技术是两面攻打法对付攻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

  方法:

  1、攻左扣右 2、攻打两角,猛扣中路。

  注意事项:

  1、正、反手攻球都要有线路变化和落点变化,以便创造扣杀机会。

  2、要以压对方反手为主,然后攻击对方正手或中路,以创造扣杀机会。

  3、遇到机会球时要大胆扣杀。

  4、两面攻战术在主动进攻情况下要坚持近台,被动情况下可适当后退,在中近台或中台进行反攻。

  5、两面攻战术对付弧圈球打法应坚持近台,用快带顶住对方的弧圈球,伺机采用近台反拉或中等力量扣杀弧圈球,然后转入连续进攻。

  三、拉攻战术

  特点:连续运用正手快拉创造进攻机会,然后采用突击和扣杀来作为得分手段。拉攻战术是快攻打法对付削球类打法的主要战术。

  方法:

  1、正手拉后扣杀 2、反手拉后扣杀

  主要事项:

  1、拉、扣的力量要有较大的悬殊,以使对方措手不及。

  2、拉球要有线路和落点变化以调动对方,争取主动和创造进攻机会。

  3、遇到机会球时要大胆扣杀或突击。

  4、采用拉攻战术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对没有把握的机会球不要过凶。

  四、拉、扣、吊结合战术

  特点:由拉攻与放短球相结合而成,是快攻型打法对付削球打法的常用战术。

  方法:

  1、在拉攻战术的扣杀或突击后放短球。

  2、在拉攻战术中放短球后,结合扣杀或突击。

  主要事项:

  1、拉攻中放短球,要在对方站位较远并且来球比较近网时进行,这样,放短球的落点容易靠近球网,可增加对方向前移动的距离和难度。

  2、放短球后扣杀时,如果对方靠台极近,可对准对方身体方向扣杀,这样,往往能使对方难于让位还击。                                                                                    乒乓球正手位弧圈球的克星--正手快带  

在比赛中,对手冲你正手弧圈球是非常不易防守的,杀伤务极大,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际和教学视频,向大家介绍对付正手位弧圈球的防御方法--正手快带

正手快带属于攻球技术的一种,速度快,弧线低,路线活,借力还击,是对付弧圈球的一种比较积极的技术。

以右手持拍为例,击球前,左脚稍前,站位靠近台,离台约40CM,站位的正确是保证动作规范和发力的基础。引拍时手臂保持自然弯曲,大胆内旋使拍面前倾,动作辐度小,向后引拍很少,迎球时手臂、手腕向右前方迎球,腰髋开始向左转动。

击球时我们要注意击球点,是在来球跳至上升期,拍面前倾,球拍高于来球(这是个要注意的细节,很多球友击球是重心过低),击球的中上部,借助腰髋转动,手臂迎前带击,手腕保持相对稳定,不宜发力,发力主要部位是手臂借来球反弹力量带击,过程中身体重要从右脚转至左脚。  
                                                                                                   乒乓球弧圈球技术打法的关键

技术关键一: 发力顺序 
     以前总是认为,拉球动作的小臂加速跟重心转移几乎是同时发生的,……拉高质量弧圈时,重心转移,左腿吃力,也有煞车作用……但是最近的领悟已经有了不同的层次,所以拿来跟各位讨论看看。
     大力弧圈,不论是高质量的加转还是前冲……左腿并非单纯煞车用。大家都知道,腿腰发力是以腿带腰,以腰带手。整个发力顺序是-> 腿先发力,腰才发力转,然后小臂才发力收缩,磨球瞬间是,手腕、手指发力。这些可能很多人都能倒背如流……
     第一问题是,腿如何先发力?如何发力?重心是哪一个发力阶段来移转呢?右脚往左发力之后,左脚脚跟何时要发力踩地?转腰同时?小臂收缩前?小臂收缩同时?
     另一个问题是,拉球时,重心转移方向要配合击球方向,使身体往击球方向迎。那身体是怎么样往击球方向迎?何时前迎?
     最近在苦练如何拉半出台的加转下旋球。这种球大都人不敢太用力往前拉,就算拉得过,也未必够转,位置不好,就会被轻易挡回,甚至被吊。尤其是光用大臂拉球的人,更是费力、失误率高。而我也怕拉不过而不经意地抬肘,结果拉得费力,也不够转。发现乱用身体的蛮力一点用都没有。然而在高手指点下,多次用多球练习,竟然突破了。答案就在上面那两个问题之中。突破这个之后,再回头拉一般的弧圈,才发现质量也跟着提高了。强力弧圈离我不远了。

     大力弧圈,腿应该如何先发力?我研究的结论是,在转腰的同时,小臂发力之前,身体重心的移转,就必须先行完成!也就是说,右脚往左脚瞪去,腰转了之后,左脚脚跟发力踩地的时间,比收缩小臂的动作还要来得早!当左脚发力踩地时,腿腰也就已经带动身体往击球方向前迎,之后才是小臂发力。这样的腿腰发力方式,除了转肩的动作,还会把“右肩”先往击球方向迎去,右肩带动着手臂往左前甩(此时小臂、手腕是放松的),小臂再跟着发力加速收缩……我发现,这样所产生的爆发力是很惊人的!
     技术关键:以前脚掌支撑, 脚跟发力把身体往击球方向带动. 击球时, 注重的是 发力顺序 跟 时机, 脚跟踩到地的时间不是那麼重要. 重要的是脚的发力 比 腰手的发力早一些. 腿腰的爆发力量使的出来, 小臂自然会被带动收缩, 也就是小臂的收缩是被动的.  
     请注意几要点
     1. 本技术关键 着重在 于发力顺序以及身体的前迎以及两腿的发力变化.
     2. 整个过程肩膀 大臂 放松, 不需要紧绷, 更不能抬肘. 大臂先用力就完了! 失去甩臂的力道.
     3. 转腰引拍时, 重心先往右脚移转时, 左脚脚跟要离地, 右肩稍沉,放鬆大臂.
     4. 小臂在右肩前迎之前 一定要放松 ! 不可紧绷 或 提早发力. 小臂发力收缩之前, 建议小臂微弯即可 不用打直, 可增加摆速, 也利于放松大臂.
     5. 还不会用腰带手拉球的人 请先从 正手攻球 正手拉球等基本技术练起 .
     6. 想藉腿腰发力来提高弧圈球质量的前提是,你已经对拉球技术中球拍的"咬球"动作(小臂手腕手指发力) 已经很熟悉.
     7. 不管是前冲或者高吊, 腿腰的动作都相同, 差别只在引拍高度跟发力方向还有摩擦球的部位不同 (这三点已经决定 拍型 , 请不需要再去思考拍型) .
     8. 引拍记得一定要转腰 身体重心往右后移动, 右脚必须感觉吃力,   切勿只靠手臂后拉来引拍.      引拍姿势一错, 后面就别谈什么腿腰发力了,   而且手臂后拉的引拍方式, 大臂 肩膀都已经紧绷僵硬, 如何放松呢 ?  
     9. 尽管腿腰发力,讲求身体前迎,   注意收拍位置仍然要停留在眉心前方或者偏右, 如果挥拍过左耳 肯定是动了大臂, 不信回家照镜子试试.   小臂手腕手指等"咬球" 动作的练习 改天再提.



--------------------------------------技术关键二: 引拍方式
     一般业余球迷 ,练习了老半天, 一上球台, 怎么打都觉得别扭,发不出力,无法维持练习时的姿势, 感觉起来总而言之就是一个"怪"字. 原因出在哪 ?
     大部分的人 ,满脑子拉球的时候 只想着手臂如何发力, 如何一板打死对方, 转死对方... 程度好一点的人, 想着如何用腰力, 用腿力l来击球... 一直想着"如何击球" "如何打磨" "如合加转" , 想着拍型要如何如何....    , 却忘了拉弧圈球 很关键的一个动作 - 引拍.    我能肯定的说, 一旦引拍方式错误, 击球再怎么强调腿腰手的力量, 也是白费.  
     引拍的正确与否 , 将严重影响整个拉球的后续动作 . 但是引拍动作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细节.
     以下是我大约整理的项目, 给大家参考.
     1. 忘了引拍 -- 有些人击球前, 整个人正对着球台, 只是稍微把手后拉就想发力击球 , 压根儿 根本没什么引拍动作. 没引拍, 用哪发力阿?   肯定是甩大臂再用身体往左甩 , 手腕翻拍, 抬肘 胡乱发力...
     2. 引拍高度不对 -- 明明想打前冲,   引拍时手放太低.   想打加转, 手肘却提的太高.
     3. 转腰不足 -- 有些人知道要转腰引拍, 用腰带手, 却转的不够.   球跟拍子的距离不足, 没有预留适当的距离来加速发力. 这可能造成 被球追身无法发力的后果, 或者是为了转腰击球 击球点变的离身体太远 .
     3. 手臂提早发力 僵硬 -- 有些人用大臂后拉来引拍, 一开始肌肉就紧绷发力, 手肘抬起僵硬,   让小臂失去收缩的弹性.   或者, 引拍时还很放松, 快击球时就提早紧绷, 小臂太快发力收缩, 等碰到球时力量已经消耗大半无法集中发力.
     4. 引拍时重心没有事先右移 -- 许多人以为打球的时候 重心有左移就行, 想想看如果重心没有事先右移, 击球时才往左移 不就整个人往左倒去 ? 这样如何还原 ?
     5. 引拍时手腕僵硬 -- 初学弧圈球者 手腕要放松 相对固定, 不要管什么内收 外撇.... 胡乱发力.
     6. 引拍时机 -- 许多人 球都来了 才开始引拍... 来不及引拍的情况下被迫回击... 这样是无法充分发力的.  
     7. 徒手练习时没有想像击球点 -- 徒手练习 姿势十足, 一上台打不到球找不到击球点 , 就是如此.     练习时应该要假想一个击球点来发力, 光有姿势是不够的.  
     8. 用手追球引拍 -- 脚步站的太死 , 用手追球.   引拍动作进行时脚步要配合移动, 用身体来控制球跟身体的相对位置而不是用手追球.  
     9. 重心后坐 身体太过僵直 -- 引拍时, 身体僵直 . 身体注意要前倾 , 含胸收腹, 两脚稍弯保持弹性.. 气势要有如一只蓄势待发的老虎就要扑向敌人般的凶猛.... 准备动作有了, 击球时配合重心转移身体往击球方向主动前迎, 可以更好发力.
--------------------------技术关键三: 谈腕部微调与咬球 摩擦
     咬球基本上就是 增加摩擦时间来加强球的旋转, 这也是弧圈球的基本要求... 前冲弧圈也是需要足够的咬球才能称之弧圈.      磨擦要好, 必须让球停留在拍子上多那麼一点时间然后充分摩擦.  
     击球时拍子有往前力量跟往上力量 两个分力, 往上力量很好理解就是往上摩擦. 往前力量就是撞击. 如果撞击太多, 球一碰拍子就马上弹开... 再怎麼往上摩擦也无用这就叫做咬球不够...
     咬球的动作 就是在往上摩擦的过程 顶住球而不让球太早离开拍面. 所以在击球的瞬间, 腕部就必须控制好拍型先让球拍顶住球而不弹开而又能同时往上摩擦. 而往上摩擦的过程又要兼顾前迎顶球,,,,, 所以摩擦的动作不是单纯的往上... 还要让拍子往前顶住球 , 同时往上往前发力. 往上多点 就是高吊, 往前多点 就是前冲.
     也有人说, 咬球是要让球吃透拍子... 让球陷入胶皮中来產生正压力..再往上拉动產生强烈摩擦... 这也是说明咬球就要兼顾往前跟往上两个分力来合作摩擦...    但是真正的关键就是不能让球一碰到球拍就立即弹开....   也有人说这个动作就是包球.....
     直拍术语裡面的"抽球" ,强调的是快速.. 磨擦只有一瞬间,比较像"撇" .   而拉球的术语,强调的是"磨擦时间"要够长.  
     想像击球时, 拍子包著球来转动拍型. 先磨球的中部, 再磨中上部... 包球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 目的就是要让球撞击球拍拍面后不要那麼快"脱板".    当然要在击球瞬间做到包球的动作, 并不容易...   小臂跟腕部要合作来发力.  
     拉球的"拉" 字, 强调的就是球碰球拍的时间 要拉长, 不是瞬间撞击.   拍子碰到球之后   要顺著击球方向顺势贴著球的中上部再往前迎送, 这才是拉球.     腕部有调节作用, 但不是拉球的主要力量来源.   过分强调手腕   反而忽略了身体的力量传递, 手腕发太过... 开初阶段看起来有那麼点弧圈味道但遇到高手之后却是不堪一击....
     特别要再提醒, 腕部是为了控制拍型跟微调来咬球跟 包球 , 并非靠腕部发力来击球
--------------------------------------------------------------------------------
     浅谈拉球练习时的自我调整

     一下子掛网   一下子拉出界..这是大部分业余球友容易遇到的困扰.   这要分三种情况来解析.
     1. 假设你拉球动作中的咬球摩擦的好   爆发力都足够 . 如果下网, 代表你要往上摩擦多点. 如果打高, 就是要往前摩擦多点.    但这要先判断好来球的旋转是不是都相同, 才不至于搞迷糊.  
     2. 假设是 咬球 摩擦 出了问题, 拉下旋球时 怎么往上摩擦都挂网, 那就要练习咬球 包球的动作.
     3. 再来就是击球点问题. 拉下旋球时, 球还在上升期就往上拉容易吃转挂网.   拉上旋球时, 球都已经弹高落下 , 这样拉球势必摩擦到球的中部 或中上部, 容易吃转打高出界.... 也可以说是 击球点 也影响了 发力方向.
--------------------------------------------------------------------------------
     重心转移时双腿的动作

     重心转移练习时 注意前脚掌 脚跟 的动作. (手臂放鬆不动集中注意力在腰跟腿)

     预备动作: 两脚微弯保持弹性, 身体稍為前倾 (不是驼著背腰要前弯)

     引拍转腰时:   重心右移, 左脚虚右脚实->左脚跟离地左脚往右内屈,   左脚脚尖随腰转动微向右转

     转腰击球时:   重心左移->左脚实右脚虚->右脚跟离地, 右脚往左内屈 ,左脚尖转正脚跟踩地发力 , 转腰发力时 右脚放鬆自然可随腰手发力而前移 .
--------------------------------------------------------------------------------
     拉球节奏

     球的节奏跟正手攻或者推挡的节奏有所不同.   近台正手攻以快为主, 强调藉力还击, 越早出手 球越是强劲. 拉球则必须寻找最佳击球点.    拉球的节奏 必须先练慢 求稳, 先放松手臂, 腿腰发力为主, 先讲求摩擦, 再讲求速度.   够稳了都不会拉漏了自然就可以控制击球点的提前来拉冲.    所以, 引拍等待到发力击球 期间的停顿越长越好. 你的脚步越快引拍到发力击球的等待时间越充足能拉冲的机会更大, 发力更完全.....   不是故意要等, 而是脚步要快到可以让你等.   脚步一慢, 一引拍球就贴身了 还没准备好你也只好一口气拉回去, 这种拉球不够冲也不够转.. 随便调你就死了....  

     拉漏的原因   -- 有可能就是等待时间不足 来不及准备想前冲球以经往下掉或者贴身,   或者.. 本来想拉加转高吊发力向上, 但是来不及准备 , 球还没弹到最高点就已经贴近身体 被迫起拍或者节奏不对太早起拍击球 ------- 引拍 发力击球点这三个不协调就容易拉漏.
                                                            关于弧圈球打法,正手近台对付弧圈球的“反带”、“反拉”技术探讨-肖战  

关于弧圈球打法,正手近台对付弧圈球的“反带”、“反拉”技术探讨 中国乒乓球队教练----肖战 弧圈球的正手位近台的反带、反拉技术起源于八十年代初期,中国的直板弧圈球运动员郭跃华首先掌握运用此项技术,发展到九十年代中国的孔令辉,法国的盖亭.比利时的塞费都进一步发展了反带、反拉技术。而我们国家很多弧圈球运动员正手位近台常常去“挡”球,或是退半步,甚至退一步去对拉,其结果,挡过去的球不具有威胁,很难摆脱被动局面,而退半步去对拉,反手位更易陷入被动,特别是直板弧圈球选手,推挡失去作用,既使能直拍横打,反手退台也能拉,但力量不大,速度不快。所以只能坚持正手位近台对付弧圈球运用反带、反拉技术才符合乒乓球发展到2000年它的趋势越来越向近台,凶狠,积极主动进攻方向发展。当今法国的盖亭等运动员体现了这种趋势。要快还必须坚持在近台,要积极主动也必须坚持在近台,所以弧圈球运动员在正手位对付弧圈球必须坚持近台反带、反拉,所谓“反带”、“反拉”的函义在于对方拉出低弧线前冲力很强的弧圈时,一般运用反带技术,就是利用借助对方强有力旋转,手臂相对固定用腰部转动稍加手腕力量加以磨擦,过去的球带前冲力,而且比较稳定,反带既不是防守技术,也不是完全的进步技术而是两者之间的技术,比正手挡球威胁更大,容易在被动中转为主动。当对方拉出的弧圈球弧线稍高,就运用反拉技术,这是完全的进攻技术,比反带技术动作稍大,同时腰部动作也稍大些,也要善于借助对方的旋转。2000年的弧圈球运动员正手近台对付弧圈球必须坚持在近台反带,反拉弧圈,从打法上更能积极主动,只有掌握搏杀技术,才能有搏杀能力,符合2000年乒乓球的发展趋势。就“反带”、“反拉”技术要领及训练方法体会如下:
(一)近台反拉动作要领:
正手反拉是在近台对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与正手攻球动作有相似之处,近台反拉的用途--对付弧线稍高的前冲弧圈球。
1、准备阶段:
要求站位近台,距球台端线大约半米左右。右脚偏后,双脚之间的距离稍比肩宽,两膝微屈,脚掌着地。大臂与前臂的角度一般保持在90度左右,收腹,身体保持前倾,拍形与面呈现60度左右,球拍稍高于台面。
2、击球阶段:
弧圈球渐近身前,手臂后摆引拍至肩宽,小臂自然放松和大臂呈现120度左右。
大臂带动前臂向前,将触球,手腕稍内旋,拍形和台面呈现30度-40度,掌握往来球的上升期。触球体侧,上中部,手腕同时向上,向前发力磨擦,将来球反拉出手。与此同时,腰部向左侧转动。重心移到左脚。
3、需注意的几点:
(1)身体一定要保持前倾,关键是收腹。因此位近台,收腹后将使身体距球台空间增大。手臂向前挥动幅度可稍加大。便于磨擦球体,帮助制造弧线,也利于腰部肌肉协调配合发力。
(2)击球时不能倒肘,往往在近台,也想发力,往往就倒肘,当肘关节高于前臂后,球的命中率就大大下降。如果肘部高于前臂后,拍形和台面呈现0度,会导致拉空和下滑。因反拉时本身拍形前倾角度就小,所以一定不能倒肘。
(3)反拉时应用并步为宜,重心稳定,膝,腰协调转动可帮助制造弧线,增加球的前冲能力。
(4)拍形要前倾固定,出手角度要小,直板选手触球瞬间要集中大拇指和台面三个指头向上,向前爆发力量。横板选手食指要向前用力,大拇指要调节用力。
(5)后摆引拍不宜过大,后摆动作幅度大不易控制来球,而对方的弧圈速度快,容易造成球 “撞扳”现象,只有板主动、快速磨擦球体才能控制住来球。

(二)反带技术动作要领:
近台反带技术的用途--对付低弧线前冲力很强的弧圈球。反带动作和反拉动作基本相似,不同之处是由于前冲弧圈球速度快,弧线低,所以反带时手臂后摆引扳动作幅度比拉要小,上臂带动前臂向前,触球时手腕向前发力磨擦。击球关键是拍形前倾固定,触球时以上臂,手腕向前发力为主,前臂起辅助作用。
(三)“反拉”、“反带”技术的训练方法:
1、(供球)多球训练:
(1)教练员可连续供出定点高吊弧圈,练习者连续训练反拉动作。
(2)教练供出定点前冲弧圈,练习者连续训练反带动作。通过反复多练逐步形成自动化条件反射,达到“动力定型”。
(3)在动作基本熟练的基础上教练员可把球供去1/2球台逐步扩大到2/3球台,让练习者在移动中进行练习。
2、三人多球练习方法:
(1)教练员站在练习者一方靠近球网的左方,连续供出搓球,对方连续拉高吊弧圈或前冲弧圈,练习者反复训练反拉和反带技术。
(2)多球定点双线练习,教练员供出搓球后,对方先拉直线连续拉斜线练习者反手挡、拨,正手反拉或反带。
(3)多球不定点双线练习,当教练员供出球后对方拉出不定点的弧圈球,弧线稍高就反拉,前冲低弧线就反带。
(4)发球后在左半台进行反拉,练习者发出刚为出台的下旋球队,对方拉高昂或低弧线前冲,练习者从左半台用并步,移动到右半台去反带,反拉。

3.

正手近台对付弧圈球对职业选手来说是项必修课,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是项高难度的技术,一般业余者在反手防守弧圈球比较好。 正手位是进攻的位置,一般较少采取防守的姿态;对方的弧圈球本身也是个进攻技术,业余者比较稳定的是采用防守的技术;所以对业余者来说,对付正手位的弧圈球更困难一些。如果使用进攻的技术来对付对方弧圈球的确比较困难,这要求很好动作定型,要做到一看到这种球就会条件反射一样使用正手位近台反带或反拉动作,需要平时经常有意识的锻炼才能做到。 对于业余者来说,技术动作的正确性是个问题;更重要的是业余者反拉和反带的练习条件比较差,没有多球练习的机会,单球练习的机会也不多,找不到合适的对手来集中练习这个技术,往往是在实战中自个摸索。个人觉得业余者可以在单线拉弧圈的过程中练习这项技术,要求对手在中近台连续拉出弧圈,练习者在近台进行反拉练习。这种有意识,有准备的反拉练习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在实战比赛中也要强调的是有准备的反拉,才能提高命中率。反拉的要点是收腹前倾,腰部发力,重心稳定,拍形固定,动作不要太大,不要抬肘或拉后手;一般用的是高点期甚至上升期来反拉。弧圈球着台后弧线低,要适当调整击球点使球拍位置稍低稍前,不至于拉空。 其实反拉不仅仅是一种高难度的单项技术,对业余者可以说是一种战术。要更好地应用反拉,必须主动制造机会。
1 加强自身的前一板球:业余者多注意利用落点,适当的落点可以降低对方进攻球的质量;有目的地将球送到对方可以拉但又不能发力拉的地方,让对方先拉起来,然后进行反拉。
2 反拉对方第一板弧圈球:对方第一板弧圈球的第一速度相对较慢(从下旋拉起因而时间长),有更多的时间准备;第一板弧圈球的力量、旋转和速度相对较弱,有利于反拉。
没有准备的反拉,那绝对是个高难度的技术,这个业余者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可能,能够把这样的球回过去就很不错了。只有在很好的动力定型的情况下,象条件反射那样才有可能,象这样的球看着就非常赏心悦目了。
业余者具体的反拉应用,一般用于:1 发球后有准备地带反拉对方的弧圈球:有一定的难度。2 接发球后有准备地反拉:是反拉的主要应用。因为接发球直接抢拉不太现实,所以接发球时控制到位,待对方拉起后反拉比较好。3 相互摆短控制中有准备地反拉:相互摆短控制中,以抢拉为主要战术;但也可以采用反拉战术,控制到位,待对方拉起后反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