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包被偷报警后流程:沉思.作家与写手之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18:50

沉思.作家与写手之间

类别:局外观史 作者:潇潇迅儿 [个人杂文集] 日期:2011-7-5 17:41:58  按 ← → 方向键翻页编者按:很多时候,文学作品的价值体现往往与所处的生活、政治、舆论环境有关,就拿五四前后来说,那时的各种环境不能与现在同日而语,及至现在,单拿鲁迅作品被人为地从课本剔除就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于是又有那个作家能做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呢?至于现在文学作品出现低俗、随大流、无社会责任感的现象,其实还是引导的问题,而引导又不外乎是环境决定的。作者的论述能带给我们很多思考,确实,作家也好,写手也罢,作品应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顺应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鲜的词汇和名称也应运而生了,这其间就包括了文化艺术的最前锋――文学。现在写文章的人不叫作家或者作者了,被称之为“写手”。颇有些人对于这样的称呼乐此不疲,并引以为沾沾自喜。
  然而,我却以为这种称呼和其行径是从文人的耻辱!
  许多年以前,那个时候写文章的人曾自我调侃为“爬格子”。想一想当初的那种环境和时代却也形象。这其间似乎并没有多少戏谑的成份,在那种纯粹而清静的氛围里,埋头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间,宁静而淡然的创作,没有太多的利害牵拌,这样的文化氛围是平静与安宁的,也是值得推崇的。
  可是,当时间推进到今天。文学已大抵变了质,那末相应的,给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摘掉光环,戴上“写手”这样一顶帽子似似也不是没有它的理由的。
  我们说作家,这第一感觉总是与那文学作品联系到一起的,两者的关系更是不言而喻,我在这里就不再多做解释了。中国的文学是五彩纷呈的,而中国的作家更是良莠不齐。然而,我们不能够否认“五四”前后的中国文学是百花齐放,颇具有影响力的。那个时代的一些文学巨匠更是深深的影响着劫后重生的中国,并哺育了无数华夏儿女,更将华夏文明推向了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那个时代的王国维、鲁迅、沈从文、郭沫若、冰心更是将文学与民族大义紧紧连系在一起,而文学一旦这样的民计、民生和天下的庶民的生死存亡连系起来,它的本身就变得纯粹而洁静高尚起来,故而这些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可以当之无愧、实至名归的称作了作家。是他们带领了无数的热血青年前赴后继的为了祖国的新生而不懈努力,以笔为戈殊死斗争,是他是引领了无数华夏儿女找到了光明。而炎黄子孙更因了有他们的存在而更增添了光辉,将他们称之为作家是名副其实。
  在文化的面前,他们所做的努力是引领是指导是净化是发展是革新是上进的,这是文化对于作家的本身的规范和要求,而相对于这样的文化氛围和背景下所产生的文学,它的本身含金量相对是比较高的――因为这样的文化(或者说文学)是在水深火热的斗争中,在切实的生活的实践中检验出来的,是经过无数青年读者校正过的,然而这种文学我们可以总结为实践的文化,是生活的体验,也是踏实的,那末面对作家的称呼,他们是可以心安理得。
  可到了现代呢?你可以看一看现今的文学市场,读一读所谓的“畅销”书籍,你就不难发现一个可怕的规律:而今的作者是在跟着读者的口味调整着步伐,无论怎样的“畅销”怎样的“排行榜”,那就是紧抓一条线索:跟着大众的口味(是口味而并非是品味)随时的调整自己的写作方向,这是很让人失望的现象,也是文学所面临的悲哀。引领文学思潮的应是作家本身,市场的暂时大众口味很可能是虚浮的,文学的创作并不是因为哪儿人多就往哪挤,数量的多少也与文化的质量并没有实质性的联系。面对文学,我们所需要做的首先是思考,它的现状和前景以及文学产品对优秀文化传承的质量本身。一个时代的发展必定会历经不同的思潮和革新。可我们回顾现今的中国文学现状,并不容乐观――文化产品做为一个娱乐大众却不是服务大众(包括它的指导和教育作用)的情形下创作的所谓的“文学”的人,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迎合大众一哄而上的口味,而从没有对文学的发展和优秀文化传承的应有的思考。这样的作者还能够称之为作家吗?如果硬要是顶了作家的这一帽子,那他自己肯定也是胆战心惊的。
  我们说文学是文化艺术的最前锋,那是因为它可以记录我们今天的生活,并担负着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叩问人的生存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憧憬人类未来的使命。①然而今天的文学呢?体现了它应有的责任与使命了吗?我们放眼今天的文化市场,可有作者发出应有的呐喊?可有作者有过这样的良心思索吗?我们可以到文化市场上看一看那些被纳入排行榜的书籍,不是关于“厚黑”、“两性”便是与“Onestandnight”。让人好不失望!这也难怪2006年12月22日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痛斥“中国的文学是垃圾!”②一石激起千层浪,泱泱大国马上就有人坐不住了,许多文学论坛上的那些“热血青年”大有一幅要找顾教授拼命的样子,而新闻界更是闻风而动,在中国文化市场上掀起浩然大波。我们反思一下,为什么外国人的那一声“垃圾”方才让国人觉醒?为什么端端是外人的那一番批评才有人看到中国的文学现状?由此我们是不是需要深深思索,思索中国文学走过的路和明天的方向?
  即然文学是“垃圾”而再非文学了,创造了“垃圾”的又有什么脸面妄称作家呢?
  所以这个时候有人发明了“写手”,乍一看“写手”这个名词并不具有贬、褒的性质,但你仔细一想,当作家不再具有引领思考、剖析利弊、揭示真理作家的本质,取而代之的娱乐大众,是调侃泼皮、拨弄是非、揭人隐私,这种现象的本身就是对于作家这一职业的轻视和侮辱,更是忘却了一个作家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素质。那末,相应的“写手”这样的一个词也就不可能再有中性的立场了,就那么一声“写手”总让人觉出点那个味来――不会让人心里好受!当年的教师职业被人称为“臭老九”,今天的作者被叫做“写手”是不是有同样的意味呢?
  回顾这样的境地,从文人的应该低下头来反思直至反省――闭门思过!
  我们说文学源自生活,但生活的本身并非就是文学。而且我们要明白的是文学的本身还是高于生活的――这是作家观察世界的现实与他的体会以及事物客观本质相结合的结晶。它应该肩负着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指导人的责任和使命。退一步来说,文学首先应该是审美,这里的审美具有双重的意义:其一,文学作品应是对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的再现,并且达到引导人们(读者)去崇尚真、善、美,杜绝和摒弃丑、恶的不好现象的功能。其二,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应该力求弄明白作者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主观上的优劣。
  作为一个生产文学的作者,如果他一旦丧失这种应有的责任和义务的思考,而仅仅是因为了他手中有笔,便可以肆意的挥洒自己的喜、怒、哀、乐,直面自己的感受而忘记读者的存在和肩负的使命,将读者导向一个恶劣的审美环境,引诱读者接受不良的文化氛围,传播不良的思想信息。在这样的形为面前是,他便不是一个具有意义的作者了,现在可以彻底的说他是一个“写手”。相信在这里写文章的作者是可以读出这“写手”的意味的!
  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写手”与“作家”永远都不会等同,这之间没有等号可划!
  除了在前面我们说到的关于一些作者素质本身(其实这样的作者也只能用“写手”来概括)的问题之外,在现实生活中,确也有人以卖文为生,他们写作的目地不是为了文化的传承,而是赤裸裸的与金钱打交道。在他们看来,写文章与赚钱之间是必然的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可以抄袭、盗版直至将别人的作品拒为己有,也可以将自己七拼八凑的文字借以时机赚它一把,而这种人就是名副其实的写手――当文学一旦与利益关系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就丧失了它的本身功能和纯粹性可言。(当然,所有的文化活动都具有这样的性质。)而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大可不必将“作者”一词慷慨的赐予他,而现在他的名字就叫做“写手”。(地地道道的)
  由此,我们就会看出了职业的“写手”与“作者”还是有所不同的,我们大可这么理解:作者是介于了“写手”与“作家”之间的。但二者的关系却也并非是天堑鸿沟,“作家”完全有可能为了五斗米而折腰,进而退化为“写手”,而所谓的“写手”亦并非是不可以进入到“作家”的行列里面去。这就要求那些作者分清现实与利益间的联系,以适当的距离来进行这一原本很高尚的活动。所谓距离产生美,身在审美的活动中,并且为美的创造者,是应该将二者权衡利弊,自觉摒弃那些不良的思维和行为的。
  而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是与作者思想和素质是密不可分的。做为一个生和审美艺术品的作者,他的一言一形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来,那些一味着眼于他人隐私、挖掘Onestandnight、并不断宣扬着sex的作者,相信他的本身思想并不会怎么高尚,那末相应的,如果在作家或是写手之间给他定性,那他一定不会是前者!
  而直面这个“写手”泛滥,人人都开“博客”的时代,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是作者,然而就这对“作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家首先首应该是一个思想家,他应该有自己的思考方向,并保持着高度的审美情操和对文化的发扬致以正确的方向。由此他才能够创造出美来,才能够得以对文化更好的进行消化和传承。而如若做到了这一点,他便是与“写手”间有很大异同的。
  做为活跃在今天的文坛上的一些作者,可否都有思考这一点呢?忽略了思考,那就是盲目与片面的,不经过思考,只是一味的在进行着主观的臆想和人云亦云,那将是对曾经优秀炎黄文化的亵渎和对自己本身的行为不负责任!
  我们忘不了雨果,我们忘不了路遥,那是因为他们带给了我们一个可以触摸的世界和一种可以无限思考的人生,沿着他们指引的路我们可以走很远很远,也可以借鉴生命的格调和方向。
  而做为今天不断被人们捧起又不断被人们怀疑的郭敬明、卫慧等所谓的作家,他们的名字在被人们叫过千万次之后极有可能发现原本这一切都是一个骗局,而如今的许多唾骂(这就包括德国汉学家顾彬)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做作家还是做写手,你准备好了吗?
  
  潇潇迅儿
  二00七年一月四日作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