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针编织向日葵花朵:潍坊广播电视报社_把青春留在新疆的潍坊女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43:42
把青春留在新疆的潍坊女性   2006-10-30 9:59:58     

  1952年5月中旬,新疆军区到潍坊招女兵,1004名昌潍女兵怀着建设祖国的满腔热情离开家乡,来到边陲新疆。这些年轻的女兵当时最小的仅有13岁,最大的也不过18岁,她们以坚韧不屈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沙漠变良田,戈壁建新城,瀚海通大道……她们将一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新疆。

  1982年以后,60多位女兵带着丈夫、孩子开始陆续回到了她们魂牵梦萦的故乡——潍坊,又开始了她们崭新的生活。10月16日,40多位腰板挺直、白发苍苍的老人相聚了。此次聚会的组织者是73岁的王世英老人,她对记者说,她非常庆幸能回到土生土长的故乡,踏上故土,吃上一口地道的潍县菜,甭提有多激动了……
  命运在那一时刻改变
  1952年,18岁的王世英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候,当时的她在潍县公安局任职,年轻,有干劲。这年五月的一天,却成了王世英命运的一个转折。
  当时“部队上的同志”来召兵,参军是每个青年人的梦想,看着大街小巷贴出的新疆军区通知:招聘女兵到新疆上俄文学校,开拖拉机,她的心中有了一种冲动。当年轻姑娘们被集中起来作动员时,王世英第一个报了名。因为害怕父母不同意,她没有告诉家人。直到领兵通知下来,她才托人捎话给母亲:明天我去新疆,得三年后才能探亲。第二天一大早,王世英整理了一下衣服,义无反顾地踏上西去的专列。
  54年之后,她用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去回忆那一切。“为什么报名参军到新疆”,老人淡淡地说,“主要是响应国家的号召,第二是家里太苦了,想给姐弟们省点粮食。”在王世英的脑海中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情景,送行的领导对她们说:去新疆我们就见不上面了,等到报纸上再见吧……听到这句话,她怀着惴惴的心情踏上了西行的列车,没想到从此自己的一生与新疆联系在了一起。 
  把最美丽的青春留在了新疆
  谁言大漠不荒凉,地窝房,没门窗;一日三餐,玉米间高粱;一阵号声天未晓,寻火种,去烧荒。
  最难夜夜梦家乡,想爹娘,泪汪汪,遥向天山,默默祝安康。既是此身许塞外,宜红柳,似白杨。

  在王世英老人的记事本中,我们找到了这样一首歌,寥寥数字,却将女兵们当年的生活画面一下子推到我们面前:这些小女子流淌着热血,在西北烈风中艰难前行。
  从兰州到乌鲁木齐没有火车,1000多名女兵在大卡车上一坐就是一个多月,想家的念头挥不去。满怀憧憬的山东妹子们被大卡车拉到农场时,全都傻了眼:没有一座地面建筑。几百号男兵全都从地窝子里钻出来,一人多深的大土坑,在坑底满是作床、桌的土墩,覆盖着红柳或芦苇。王世英说,“这在当时已经是最好的条件了,有地窝子就是天堂了。”
  王世英是为数不多的没有进过农场的姑娘之一,她在抵达阿克苏不久,就被分配到师部政治处收发室,开始了送信、送电报的工作。1955年跟同一个科室的一位山东老乡组成了家庭,60年代初复员到了地方招待所,这在姐妹眼中无疑是一份再美妙不过的工作了。
  此时,更多的潍坊女兵们还在挖渠、修路,男人能干的,女人照样干,而且还想干得更好。有人挺着快临产的大肚子,还一天拾一百多斤棉花。拾花,那可是一天到晚都得弯腰的活啊。这些被信念支撑着的人们,不断开展着劳动竞赛:这个排早晨6点钟下地干活,第二天就会被别的排刷新到5点。
  由于睡眠严重不足,许多女兵在上工的路上走得歪歪倒倒,那是在打瞌睡!现在,这部分女兵大都成家留在了新疆,这个曾经留下她们最美青春的地方。
  最亲,还是故乡亲
  1982年,王世英从岗位上提前退了下来,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返回故乡的火车。老人最“自豪”的就是30年乡音不改。从1952年离开潍坊到现在,王世英老人一口地道的潍县话就是改不掉。因为乡音,她觉得对家乡人没有隔阂,人到晚年,反而思念越强。一句乡音,一个眼神就让思念变得无法遏制。 现在,王世英每天都会像一位“老潍县”一样,操着一口潍县腔,赶集散步。她觉得自己的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悠闲过,每当听说当年的老姐妹们有回来的,王世英都会叫上姐妹们却迎接她们!在她看来,“50多年了,我们依然觉得都是潍坊的女儿,现在她们回家了,娘家姐妹怎能不去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