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苏联/俄罗斯 苏-27“侧卫”战斗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35:08

苏-27“侧卫”战斗机
点击查看本站视频:苏-27原型苏-27官方视频
点击查看:苏-27 |苏-30 |苏-33舰载机 |苏联航母 |苏-35详细介绍 |印度苏-30MKI 对战 F-22
苏-27重型战斗机,北约代号“侧卫”(Flanker),可以算是近十年来最大红大紫的战斗机了。不论航展上展示优异性能,还是实战中与对手一决高下,大出风头。在北海的一次巡逻中,苏联飞行员为了赶走一架入侵的P-3C反潜机,用“侧卫”的一个垂直尾翼将对方的发动机短舱割开,实在是爽死了!
点击查看苏-27剖视图
苏-27是优秀的第三代战斗机(苏联和俄罗斯的分代方法称之为第四代),就飞机本身的性能,尤其是机动性,绝对是第三代中的佼佼者。苏-27“侧卫”的诸多改进型,如著名的苏-30、苏-34、苏-35、苏-37,都一次又一此次引起世界的轰动。
',1)">
在60年代,西方国家的以线传操纵系统为核心的第三代战斗机陆续研制成功,苏联的步伐也紧紧跟上。当时苏联科研机构推出了诸多重型空中优势战斗机方案,从改进的米格-29到图波列夫机翼吊挂发动机的方案,各家设计局都出尽全力。最终苏-27的前身T-10试验机独占鳌头(右图为飞行表演涂装的T-10)。
随后T-10又发展出众多改型,比如起落架后移、雷达舱加大、主翼翼型变动等等。最终产生了苏-27,84年正式装备部队。苏-27刚刚服役就振动了世界航空界,因为它的先进气动布局和强大的机载武器火力(挂载10枚空空导弹)是前所未见的。随后在西方航展上苏-27精彩的“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动作更是令西方世界惊叹不已。
左图中是一架解放军空军的苏-27战斗机,下图是解放军苏-27SK型的侧视图,使用了与俄罗斯的苏-27不同的迷彩涂色。2003年,马来西亚与"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签署合同,购买18架苏-30MKM重型歼击机,金额为9亿美元。供货应于2006年开始。
此外,印尼于2004年已经获得了苏-27SK和苏-30MK飞机各两架,还要补充购买8~10架此型飞机,专家估计,这笔交易金额为3.5~4.5亿美元。
在"利马-2005"展览会开幕前夕,"伊尔库特"公司总经理杰姆钦科表示,将于2006年初签署向泰国提供12~18架苏-30MKI型歼击机合同,总值为6~9亿美元。


苏-27具有机动性和敏捷性好、续航时间长等特点,可以进行超视距作战。该机完成的“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动作显示出了其优异的飞行性能和操纵性能,以及发动机良好的加速性能。由苏-27专门改装的P-42实验机,完成超过最高飞行升限和起飞速度等近40项世界纪录。苏-27 UB教练机采用标准双座机型,在1985年3月首飞。

苏-27最独特之处是它的高机动性。这首先要归功苏霍伊设计局的气动设计和两台留里卡设计局强大的AL-31F发动机。苏-27采用第三代战斗机流行的翼身融合、大边条、机腹进气、双垂尾的气动布局,机头高于飞机主梁,发动机则挂装在主梁之下,整机呈眼镜蛇弯曲出击的样子,非常COOL。AL-31F高温部分采用了钛合金,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苏-27使用两台此种发动机,推力达25000千克,超过了起飞重量,因此推重比高达1以上。
机翼是悬臂式中单翼,前缘后掠角42°,1/4弦线处后掠角为37°,下反角2°31′,翼根处有光滑弯曲前伸的边条翼。前缘为全翼展机动襟翼,后缘装有半翼展襟副翼,起飞着陆时的操纵由人工控制,飞行时的操纵由计算机控制。采用常规翼型,翼根相对厚度6%,翼尖相对厚度3~4%,翼内有整体油箱,翼尖整流装置底部装有导弹发射导轨。襟翼驱动器、制动器都在机身和尾撑内,机翼表面干净光滑。机身全金属半硬壳结构,机头略下垂,座舱后的机身背部有减速板,后机身尾锥从两个发动机尾喷口之间突出(约2米)。尾锥端罩是铰接的,向上开启,以便放减速伞。尾锥两侧各有一个整流包。双垂尾布局,双梁盒式结构,垂尾前缘后掠角为40°,垂直安装在发动机舱外侧上方,方向舵内的铰链和作动器各偏向一侧,没有外伸摇臂,全动式平尾可差动或同步偏转,范围为+16°~-20°。起落架为可收放前三点式,均为单轮。主起落架向前收入翼根。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机身,前轮可转向,带有挡泥板。主轮尺寸为1030×350毫米,工作压力12.22×105帕~15.68×105帕(12.46~15.98公斤/厘米2),前轮尺寸为680×260毫米,工作压力9.27×105帕(9.45公斤/平方厘米)。
苏-27机体的焊接组件部件近千件,涉及的零件近万件,几乎遍及整个飞机机体。重要的承力构件较多地采用了焊接构件,如高强结构钢起落架的电子束焊,钛合金隔框和梁的潜弧焊,2号油箱钛合金下壁板和进气道防护隔栅采用穿透焊,后机身的钛合金蒙皮壁板采用TIG焊和点、缝焊,铝合金、不锈钢、钛合金导管采用TIG焊、感应钎焊(含现场安装感应钎焊)。在该型机的机载设备建线阶段,除常规焊接方法外,还有电子束钎焊、扩散焊、激光焊、真空钎焊、等离子弧焊及凸焊等工艺。
苏-27采用了AL-31F型(俄语代号AЛ-31Ф)加力式涡扇喷气发动机。AЛ-31Ф为留里卡设计局在1976~1985年间研制的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在研制中曾遇到极大的困难。一是超重。起初,发动机有4级风扇、12级高压压气机、2级高压涡轮和2级低压涡轮共20个级。结果发动机超重,达1600kg,而推力仅11000daN,不得不进行大改。改后的方案,风扇仍为4级,但高压压气机减为9级,高低压涡轮各为1级,总级数降到15级,于1976年将重量降到1520kg,但故障很多。为排除故障重量又有增加,约增加了10%,后来采用每减重1kg奖励5个月工资的办法,减轻了70公斤,实现了原定的重量目标。二是涡轮效率比设计值低4%,后来决定接受这个现实。但为了达到性能,只好将涡轮进口温度由1350℃提高到1392℃。结果涡轮叶片裂纹,为此改进了冷却流路,流路十分复杂,采用了旋流冷却,用了新的工艺和好的材料,表面加钴、镍、铬、铝涂层。为此曾撤换过5名领导。在1976~1985年期间,共解决了685个难题。AЛ-31Ф设计中共获得128项专利,使用51台发动机,总运转22900h,其中台架试车16625h,试飞6275h。由于经济能力上的限制,苏联解体后,该发动机的改进与后继型号研制工作进展极为缓慢。
在机载电子设备方面,苏-27装备了N001 ZHUK(朱克)多脉冲多普勒雷达,有同步搜索跟踪、上视上射、下视下射的能力,能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自动评估威胁优先级别。俄罗斯方面称与西方产品相比,功率大,作用距离远(对3平方米反射面的目标,前视距离超过100千米,后视距离达40千米),抗干扰能力强。但实际上该雷达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技术上与西方同一代产品相比较为落后。例如下视能力极为有限。另外,苏-27在风挡前固定安装了OEPS-27光电探测系统(左图及下图),这和美国单独加装光学导航攻击吊舱的做法不同。该系统镜头部分装在一个风挡前透明的半球体内。系统包括一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infra-redsearchandtrack)和一个激光测距仪,探测距离40到100千米。假如敌机高红外辐射的发动机喷管对着己方,IRST作用距离就远些,反之则近些。拥有IRST使得苏-27可以在雷达静默或强电子干扰的情况下保持发现和攻击目标的能力。目前美军新型的F-16战斗机也开始在风挡前加装IRST装置,此外F-15E等战斗机已经配备了多个型号的光电吊舱。


但最独特的还是苏-27战斗机的火控系统还包括头盔瞄准具,它与雷达、IRST互联工作,相互之间紧密结合,使得苏-27飞行员在运用各种武器、尤其是近距格斗导弹方面得心应手,加上高机动性和先进的R-73近距导弹,苏-27的近距格斗能力超过了西方第三代战斗机,与第四代战斗机F-22并驾齐驱,并在某些方面有较大优势。以上技术随着苏-27装备我国空军,相信很快会被引入到其他我国战斗机的改进和研制中。左图和下图为苏-27驾驶舱,可以看到各种设备。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苏-27的电子设备与西方战斗机还有一定差距,基本上还是使用传统的仪表和一个狭小的雷达阴极射线管显示屏,而不是大屏幕显示屏。

该机装有无线通信组件提供声音通信和数据链:战斗机和地面管制站之间视距内VHF/UHF无线通信,战斗机和地面管制站空地通信电台作用距离1,500 公里;一个套加密数据链用于战斗机之间的作战信息交换;从地面控制站使用自动侦听模式命令指导。

苏-27机载固定武器为一门GSH-30型30mm机炮,备弹150发。尽管炮弹威力远大于美国20mm弹和西欧30mm弹,但是载弹量较西方战斗机少,射速相对较低(特别是与美国M61系列加特林机炮相比),因此在作战效能上并不占优。这也是东西方战斗机设计思想上的一个差异。空空导弹包括出名的R-27(北约代号AA-10“白杨”)中距导弹,R-27R1是半主动雷达制导型,R-27T1是红外制导型,射程500米到60千米;还有高机动性的R-73(AA-11“射手”)全向近距红外空空导弹,射程300米到20千米。对地武器方面包括100、250、500千克的普通炸弹和延时炸弹、500千克燃烧弹、25至500千克集束炸弹、C-8,C-13和C-25火箭弹。苏-27装有语音通信设备、VHF/UHF电台、空地通信电台,作用距离达1500千米。另外装有能与空中和地面友军互联的加密目标攻击数据链路。
R27(俄语代号Р27)导弹是前苏联/俄罗斯自行研制并装备前线战术空军歼击机的新型中远距空空导弹,属于第三/四代空空导弹。该弹是前苏联两个主要从事空空导弹设计的集团——“闪电”(Молния)和“三角旗”(Вымпел)机械制造设计局之间进行竞争的产物。两家推出的中距空空导弹都是用于苏-27战斗机,代号相同,均为R27,但“三角旗”设计局的R27方案因结构新颖、性能突出而被选中。该弹于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1983年开始服役,取代该设计局研制的第三代早期中/远距空空导弹Р-40(AA-6)和Р-23(AA-7)。R27(R-27)是导弹本身的编号,导弹系统的编号为Изд.470(Izd.470)。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系列空空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10“杨树”(Alamo)。该弹设计思想新颖,其独到之处在于:突破了前苏联在空空导弹设计上仅限于采用可互换使用的雷达和红外导引头的传统方案,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系列化,包含R27Р(AA-10A)、-27Т(AA-10B)、-27РЭ(AA-10C)、-27ТЭ(AA-10D)、-27AЭ(AA-10E)、-27ЭM(AA-10F)等多种型号,构成完整的中/远距空空导弹系列,能满足多种载机作战任务的需要。
该弹采用模块化舱段设计,由制导、控制、战斗部、引信和发动机5个舱段组成。各型号的气动外形布局相同,头部有4片固定式正梯形小鸭翼,其后为4片差动式蝶形控制舵面,尾部有4片固定式切梢三角形尾翼。该差动式蝶形舵面展向尺寸为970mm,比弹翼翼展(770mm)大得多,利用差动偏转获得足够的横滚稳定作用,无需在弹翼后缘加装陀螺舱。除舵机、能源组件、自动驾驶仪和主动雷达引信相同外,各型号的主要区别在于导引头、战斗部和动力装置。现有三种导引头:被动红外、半主动雷达和主动雷达导引头。红外型采用半球形头罩,延伸率λ?H=1.6~2.0,雷达型采用尖锥形头罩,延伸率λ?H=2.5~3.0。中距型采用单台小固体火箭发动机,直径230mm,长度1.5m。远距型采用单台双级推力大固体火箭发动机,直径260mm,长度2.2m,。导弹采用复合制导,即中段惯导加指令修正,末段为被动红外、半主动雷达或主动雷达制导。现有两种战斗部:连续杆战斗部和高爆战斗部,重量均为39kg。
俄罗斯空军的苏-27

R73导弹是前苏联/俄罗斯自行研制并装备前线战术空军歼击机的第四代近距格斗空空导弹,是前苏联两个主要从事空空导弹设计的集团——“闪电”(Молния)和“三角旗”(Вымпел)机械制造设计局之间进行竞争的产物。前者取胜,推出的是首次采用气动与推矢控制方案的机动性极好的全向攻击空空导弹,代号为Р73;后者失败,推出的是美国AIM-9L“响尾蛇”空空导弹的翻版,机动性差且无发展潜力,代号为Р-14。Р73由“闪电”设计局于1976年开始研制。但在1981年12月的国防机构改组中,由于“闪电”设计局的主要任务已从1976年转向航天领域,正在研制“暴风雪”航天飞机。因此,一大批“闪电”设计局的机载导弹设计师,连同Р73空空导弹研制项目,均转入“三角旗”设计局,使之成为前苏联唯一的空空导弹设计局,并继续研制Р73空空导弹,使之在1983年开始服役。Р73(R-73)是导弹本身的编号,导弹系统的编号为Изд.73(Izd.73)。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系列空空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11“射手”(Archer)。该弹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近距格斗空空导弹,但随着更多资料的公开,外界发现该弹也存在着许多弱点。首先该弹的导引头易于受到干扰,其次是由于苏联战斗机火控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限制,该弹出色的离轴发射能力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该弹由红外导引头、控制舱、主动雷达引信舱、连续杆式战斗部舱和固体火箭发动机舱共5个舱段组成。在气动外形布局上,与Р-60(AA-8)近距空空导弹相同,即采用双鸭式气动布局,但在结构上有重大区别:1)在头部加装4片风标式活动翼面,用来测量迎角,以改善导弹飞行品质,防止超过临界迎角而失速。2)在尾部4片矩形弹翼的后缘各装有1片活动副翼,取代传统的陀螺舵,以限制横滚角速度,从而保证导弹飞行弹道的稳定性。3)首次在近距空空导弹上应用推力矢量与空气动力综合控制技术,即在尾喷口四周加装4片偏转舵面实现推力矢量控制,并与空气动力控制相结合,使导弹的控制通道由传统的双通道控制变为5通道控制,即2个喷流偏转舵控制通道、2个空气动力舵面控制通道和1个副翼控制通道,从而使导弹在主动段上的最大机动过载达到60g。4)红外导引头位标器离轴角±45°~±60°,具有很强的离轴发射能力,由于采用氮气致冷的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元件和脉冲调频技术,增强了探测距离、抗干扰能力和全向攻击能力。连续杆式战斗部爆炸后的扩展半径为4m。
应当指出的是,尽管苏-27“侧卫”在某些指标上比F-15先进,可是整整晚了十年面世(投入现役)。同时苏-27的火控与武器系统与美国战斗机相比有很大差距。如果这十年里,美苏开战,美国单纯在制空方面必将取得较大优势。因此,片面的比较苏-27和F-15的局部性能,例如过失速机动能力,就认为苏联战斗机技术比美国先进,这是不正确的。
2005年11月,苏霍伊公司代表宣布,今年年底前俄罗斯空军将装备第一个由17架改装后的苏-27CM组成的歼击机团。首批7架改装后的苏-27CM飞机已于2004年年底交付俄空军。飞机是在国家国防订货框架内在共青团-阿穆尔飞机生产联合企业制造的。在苏-27CM的改装中,使用了一系列为中国空军制造苏-30MKK多用途歼击机时所获得的技术成果,扩大了对地面和水上目标的作战功能。"苏霍伊"公司所实施的苏-27CM改进型使该机改变成多用途飞机,还包括安装Л-150雷达照射告警设备,为保证使用РВВ-АЭ (Р-77)空-空导弹、Х-29Т (ТЕ) 、Х-29Л,、Х-31П、Х-31А"空-地"导弹及КАБ-500КР、КАБ-1500КР制导炸弹还对СУВ-27Э火控系统进行了改进。机载无线电设备的现代化改进提高了飞机在敌方无线电强电子对抗条件下的生存能力。驾驶舱加装了多功能液晶显示器,安装了空中加油系统,完善了弹射座椅和头盔目标指示系统。苏-27CM飞机的改装工作是在国防订货框架内按照空军总司令部技术任务书进行的。但它们的拨款用的是预算外资金--即"苏霍伊"公司出口合同的收益。目前,正像总理米哈伊尔·弗拉德科夫视察共青团-阿穆尔飞机生产联合企业时所说的那样,国防部因改装苏-27CM欠下了企业10亿卢布债务。而新飞机将按期交付给俄罗斯空军。
2006年11月30日,俄罗斯苏霍伊公司总经理M.波戈相向记者宣布,在阿穆尔共青城航空生产联合体正在准备将又一批24架苏-27歼击机改造成苏-27CM的合同。2006年,苏霍伊公司向俄罗斯空军转交了6架改进后的苏-27CM 歼击机。同时完成了24架苏-27歼击机改造的3年期合同。这为再次签订将24架苏-27歼击机改造成苏-27CM的合同创造了良好前提。苏霍伊公司总经理M.波戈相指出,为俄罗斯武装力量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战机改造在近年来尚属首次。同时还在就其他"苏"式战机开展工作。2006年12月将在新西伯利亚向俄罗斯空军转交新型苏-34歼击轰炸机和改进后的苏-24M前线轰炸机。这些飞机将装备俄罗斯国防部国家飞行试验中心,并将进行专门试验。据专家估计,苏-27CM的效能要比基础型苏-27高出60%。俄罗斯空军对苏-27CM的需求总量大约为200架。
外形尺寸
翼展14.7米
机长(不含空速管)21.93米
机高5.93米
机翼面积62.0米2
机身最大宽度1.50米
平尾翼展9.90米
垂尾间距4.30米
主轮距 4.33米
前主轮距5.88米
重量及载荷
空重160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225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30000千克
机内载油量 9400千克
最大武器载重600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高空) M2.36
(海平面)M1.14
实用升限18500米
滚转率 约270°/秒
起飞滑跑距离650米
着陆滑跑距离620米
作战半径1500千米
最大航程3900千米
限制过载+9g

留里卡AL-31F发动机,以及留里卡总设计师:留里卡先生。该图中的发动机喷口因尚未启用其液压装置,呈下垂状,并非矢量发动机。


Two photos of the details of AL-31 engine 苏-27发动机喷管的收敛扩张喷口装置

2006年,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前设计师近日再次向法院起诉,要求前雇主支付苏-27战机研制成果专利报酬380万美元,飞机设计局并不拒绝支付报酬,但具体数额却相差100多倍,仅有2.5万美元。10月4日,原告律师安德烈-什卡林宣布,十多年来,苏霍伊航空制造公司旗下的苏霍伊设计局领导一直侵犯苏-27战机空气动力学外形设计人员的专利权。前设计师于1989年成功申报了苏-27机身外形和几何学专利证书,相应科研成果得到法律保护,但设计局领导无视专利权人对歼击机设计工作做出的贡献,拒绝支付法律规定的专利报酬。上世纪90年代,苏霍伊公司向国外出售了组装约200架苏-27的许可证,获得了大量出口收入,设计局应为此向他们支付230万美元的专利提成,诉讼请求中的另外150万美元是滞纳金。什卡林律师认为,1989年通过的苏联专利权法规定,商业机构必须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报酬。生产厂商出售每一架飞机,包括出售生产许可证,都会向苏霍伊设计局支付特许权使用费。根据现行俄联邦专利权法,在许可证交易情况下,应向专利权人支付的报酬不得低于全部特许权使用费的20%。在此情况下,具体报酬应当根据专利权人和设计局签署的补充协议确定,因双方事前并未签署这项协议,专利权人在苏-27战机许可生产交易中蒙受了较大损失,他们曾呼吁苏霍伊公司总经理波戈相亲自过问并解决这一问题,但迟迟未能得到满意的答复。设计局提出向专利权人支付2.5万美元的报酬,因数额相差超过100多倍,遭到前设计师们的拒绝。2006年8月4日,俄联邦知识产权、专利证书和商标局副局长科尔恰金专门致函苏霍伊公司总经理波戈相,确认公司未依法向专利权人支付报酬,要求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事实上,早在3年前,苏-27战机专利权人就开始向苏霍伊公司索要特许权使用费,谈判未果后向莫斯科市萨维洛夫斯基法院提起诉讼,2006年3月,该法院一审做出了对苏霍伊设计局有利的裁决,原告不服,提起上诉。9月5日,上诉法院取消一审判决,发回重审,前设计师们要求设计局支付380万美元的专利报酬和滞纳金。10月4日,苏霍伊公司副总经理拉祖莫夫斯基宣布,在公司法律部门做出相应法律结论之前,公司对前设计师们的诉讼请求暂不发表任何评论。据公司消息人士透露,专利报酬官司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苏霍伊公司现有1万名设计师,如果人人都宣称自己享有知识产权,索要巨额报酬,企业将难以应对。当然,早在苏联时期,研制人员就有权要求专利报酬,而且多会得到满意答复,但具体情况要视企业生产领域而定,由于苏霍伊公司主要负责战机的研制和生产,属于国家战略企业,专利报酬的具体数额很难确定。
2006年10月,巴西驻俄罗斯联邦大使桑多斯·涅维斯表示,巴西政府不排除将重新考虑购买俄制苏-35飞机的可能性。巴西驻俄大使指出,一年前巴西政府组织了一次招标活动,参加竞标的有俄罗斯、美国、英国和法国的飞机。据悉,参加竞标的俄罗斯飞机是最优秀的。因为此项交易数额巨大,巴西政府决定对此问题延期做出决定。
2007年3月,俄罗斯现代化国有企业--莫斯科"礼炮"机械制造生产企业科研部门副总经理瓦林金·克雷莫夫向记者宣布:"礼炮"生产企业建议将AL-31F第三阶段的改进型AL-31F-M3发动机用于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未来前线航空系统(PAK FA,第五代战斗机),这种前线航空系统符合俄罗斯空军的技术任务要求。瓦林金指出,当前"礼炮"生产企业正在利用自筹资金研制AL-31F第一阶段的改进型AL-31F-M1,这种改进型发动机起飞重量增加了1吨,建议安装在苏-27系列战斗机上,发动机的替换不需要飞机做任何的改动。"礼炮"生产企业AL-31F第二阶段的改进型AL-31F-M2发动机推力达到14吨,计划安装在前线轰炸机苏-34上,因为它拥有这种飞机需要的最大起飞推力。瓦林金强调,第三阶段的发动机AL-31F-M3推力达到14.5吨,可以安装在PAK FA上,这种飞机计划在2009年首飞。克雷莫夫指出:"推力达到14.5吨的AL-31F-M3发动机可能只适用于未来战斗机PAK FA项目的第一阶段研制生产计划,因为AL-31F-M3不完全满足第五代发动机提出的单位指标要求。" 按照他的意见,第二和第三阶段改进的发动机可以安装在未来的出口型战斗机苏-35上。克雷莫夫说:"我们建议改进的发动机用于'苏'式战斗机,但这只是为战斗机的研制者--苏霍伊控股公司提供了一种选择,目前苏霍伊公司主要考虑的发动机是'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的117S发动机。"
2007年6月,作为苏霍伊重型战斗机的最重要改型,苏-35战斗机将于8月在莫斯科举行的MAKS航展上首次露面,预计在2010年交付使用。在巴黎航展上,俄罗斯展示了苏-35战斗机重新设计的座舱模型。其突出特点是安装了2台15英寸液晶显示器,座舱的玻璃化程度超过了包括美国F-35在内的其他任何战斗机。该机座舱内已经没有老式的机械显示器,飞行员通过使用操纵杆上的光标控制装置和显示器屏幕周围的软按键进行操作。座舱内的每台显示器都分成4个子窗口,可以根据任务计划自动进行管理。右手边显示器屏幕的左边装有主飞行仪表,地图和目标瞄准信息则显示在左手边主显示器屏幕上。因此飞行员可以用他的左手操作显示器,同时右手不离开操纵杆。苏霍伊公司的工程师称,苏-35的传感器融合了航电系统,可以为每个目标分配一个独特的识别特征(苏霍伊公司称其为“护照”,passport),同时还可显示出哪些传感器已经跟踪到目标。苏-35还可以通过使用编队内数据链(intra-flight datalink)实现4个4机编队共享目标信息。苏-35利用三维推力矢量技术实现综合飞行和发动机推进控制,以提供任何载荷组合条件下整个飞行包线内的自如操纵。该机还采用了电子节流门控制,同时系统也可以对整机燃油量进行管理。该机还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在加油探头伸出的同时,飞机可自动切换到一个更加稳定的飞行控制模式。在原型机背脊上的减速板已经被取消,现在通过几个操纵控制面的配合来达到减速的目的。由于去掉了减速板以及其它一些设备,该机原本已经相当可观的内部载油量(22000磅,约9970千克)进一步增加,达到25300磅(约11470千克)。


2007年,俄罗斯苏霍伊公司近日宣布,将从2008年起量产最新型的苏-35型战斗机。预计该机的总产量将在300架左右。有消息人士透露,苏霍伊公司不久前刚刚向位于下戈罗德的热交换器公司订购了首批用于装备苏-35的空调系统。总订货量最终有望达到300套。作为对苏-27M进行深度现代化改装后的产物,苏-35型超机动战机有望巩固俄罗斯在世界军用飞机市场上的地位,直至俄制第五代战机投入使用。
2007年10月18日报道] 俄罗斯空军分阶段换装新型歼击机的工作正在进行党中,专家将换装的歼击机划入性能最大限度接近第五代战斗机的行列。据俄罗斯空军总司令助理亚历山大·德罗贝舍夫斯基上校宣布,首批3架改进升级后的“苏-27CM”歼击机已从濒海边疆区转移至阿穆尔共青城的近卫歼击航空兵团,歼击机现临时停降在捷姆基机场的停机坪。目前航空工程和技术人员正在熟悉飞机,而飞行人员即将完成在利佩茨克航空中心的换装培训。改进升级后的“苏-27CM”歼击机将于11月份转移至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的机场。“苏-27”歼击机改进为“苏-27CM”的升级计划由苏霍伊试验设计局实施,俄罗斯全部的“苏-27”歼击机均将进行改造升级。此项工作是按照国防的订单进行的,所用经费从出口合同所吸纳的预算外资金中划拨。“苏-27CM”歼击机是“苏-27C”飞机的深度改进型,它与基础型的区别是能够使用高精武器对地面目标实施打击。在北约国家空军中,与俄罗斯“苏-27CM”歼击机类似的是改进后的F-15C和F/A-18E/F歼击机。“苏-27CM”装备了改型机载雷达,可借助定位器的预先目标指示使用电视制导导弹,能够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和夜间投掷炸弹。“苏-27CM”配备了新型侦察系统和控制系统,装备了增强空气动力学性能的航空器材。“苏-27CM”的驾驶舱安装了3套液晶监控器,飞机能够利用卫星导航系统在自动状态下着陆。“苏-27CM”的时速可达2500千米,能够携载3吨弹药,具备有效摧毁地面、空中和水上目标的能力。
2009年9月加盟苏霍伊航空控股公司的阿穆尔共青城航空生产联合体已经完成4架苏-27CM歼击机的维修与改造升级工作,并按计划完成了从阿穆尔共青城的第一次转场飞行。飞机目前部署在滨海边疆区的某航空兵团。2008年苏霍伊航空控股公司下属企业完成了大量为俄空军和海军现役飞机进行维修和现代化改造的工作,同时还向俄空军交付了第三批苏-34型前线轰炸机,并完成了新型机的研制、装备和生产开发等工作。目前,苏霍伊航空控股公司正在履行国家生产合同,将在2015年前向俄空军交付48架苏-35最新型多用途超机动歼击机,在2009~2011年交付12 架苏-27CM歼击机,在2011年底交付4架苏-30M2歼击机。这是苏霍伊航空控股公司与俄罗斯国防部在MAKC-2009航展上签订的近10年来最大的一笔战机供应合同。此外,双方还签订了向俄空军供应32架苏-34前线轰炸机的国家合同,飞机将在新西伯利亚航空生产联合体批量生产。
2009年11月,在“苏霍伊”控股公司下属的阿穆尔共青城航空生产联合体举行了向俄罗斯空军移交最后一批改进升级苏-27SM歼击机的仪式。企业领导、俄罗斯国防部军事代表处的代表、接装歼击机的航空兵团指挥员出席了飞机交接仪式。在为俄罗斯国防部改造飞机计划框架内,阿穆尔共青城航空生产联合体对俄罗斯空军装备的苏-27S(P)前线歼击机进行了维修和改造。经现代化改造后飞机拥有了新的性能,其作战效率大大提高。除此之外,阿穆尔共青城航空生产联合体还在对俄罗斯空军的苏-27S(P)歼击机进行检测和恢复;对俄罗斯海军的苏 -33歼击机进行中等维修和补充装备;展开了履行今年8月签订的在2015年前向俄罗斯国防部供应48架多功能超机动苏-35歼击机国家合同的工作;并为外国订购商生产双座苏-30MK2和单座苏-27SKM多用途歼击机;该企业还在实施“苏霍伊”公司制造第五代战机的计划,及在组装中程干线客机苏霍伊超级喷气式-100。
点击查看:苏-27 |苏-30 |苏-33舰载机 |苏联航母 |苏-35详细介绍 |印度苏-30MKI 对战 F-22
·上一页:Mig-29 ·下一页:Mig-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