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内放工字钢:【心灵之约】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18:09
    2010-06-12 14:31:55, 灵河绛珠, 2004, 0/44, 原创 , (1)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查了这样一个问题:

    “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

    这道题目的设计非常新颖。家庭伦理问题是前几年高考所未曾涉及的,这说明高考命题正在趋向人文化。由这道题目我想到了关于孝道的问题。

    “父母在,不远游”是孔子的话,意为:父母在世时,子女不要出远门。其实孔子并不反对儿女出远门,这句话的后面还有一句,是“游必有方”。意为: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好让父母知道,少点担心。换句话说,如果你真正有自己的志向,有自己要去做的大事,是可以走的,但是走了之后,要对父母有一个交待。

    古人出门大约有四种情况:一是求学;二是做官;三是游历;四是游玩。《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著成与司马迁的游历有密切的关系。

    司马迁幼年天资聪慧,饱读诗书。大约二十岁,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奠定了司马迁以后著书立说的厚实基础。元丰元年(即公元110年),父亲病重,司马迁立即停止游历,赶了回来。临终前父亲要求他完成自己未竟之业。司马迁接受了父亲的嘱托,继任父职为太史,最后写成一部大书—《太史公书》,也就是名传后世的《史记》。司马迁周游天下的经历使他开阔了视野,为这部著作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于丹教授在“《论语》感悟”中说:“所谓‘游必有方’,不是毫无目的的漫游。只有类似于司马迁这样的游历才有助于人生见识的成长。”而司马迁秉承父愿,撰写出巨著《史记》,也是对父亲在天之灵的告慰,也就是尽到孝道了。

    中国人自古重孝道,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尽量不出远门,是为避免父母对儿女的牵挂,是谓“孝”。时代发展到今天,许多传统思想已发生变化。现代经济体制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儿女大多已离开父母,独自成家。“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业已改变。家庭观念较之古代有所淡薄。但我想,如若远游,则应“游必有方”。

    年幼时,总想逃离父母的羽翼,渴望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而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所想的那样精彩,在跌打滚爬中逐渐走向成熟。细细想来,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无法完全脱离父母的视线,一张信纸,一个电话,道尽了父母的牵挂。而无知的我们,竟没有几次认真地聆听父母的唠叨。

    “你们不要再唠叨了,不要再烦我,好不好?”

    “不要管我,我自己知道。”

    “不回去了,太忙了!”

    ······

    我们只图自己一时的痛快,却从未意识到那端的父母片刻的沉默。而我们的父母从未在心里埋怨过什么,隐忍了我们对他们的伤害,过几天依然是嘘寒问暖。所不同的是,再也不提让我们回家的那个请求!

    写到这里,不禁流下泪来。“儿行千里母担忧”,对于这句话,幼年时的我们并不能深刻地体会到它的含义。等到自己也成了家,也为人父、人母,方才感觉出它的分量。

    “父母在,不远游”,如果你还在父母身边,请珍惜这人间最温暖的亲情吧。把儿时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加倍回报、馈赠给他们,让他们在有生之年尽享天伦之乐。

    “游必有方”,若是身在他乡,请时常给父母一个亲切的问候,让他们的心不要在牵挂中苍凉。在百忙之中抽出身回一次家,尽尽做儿女的孝心吧。正如陈红在歌中所唱:

    “找点儿空闲,找点儿时间,
    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带上笑容,带上祝愿,
    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
    爸爸张罗了一桌好菜.
    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总操心就盼个平平安安.”

        2005年台湾高考作文题目是《回家》。人性化的题目似乎昭示着这个社会需要重视的是什么,家是我们的根,是温柔的港湾,是心憩息的地方,也是让仁爱和温情美丽人间的去处。

    《论语·里仁》有一句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为:父母的年纪,做子女的不能不记得,一方面为了他们得享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日渐衰老而忧虑。

    父母健在,是儿女的福分。常常想一想父母的年龄,想一想在他们的有生之年,我们还能够陪伴他们多久,想一想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还能够为他们做些什么!不要让孝心在懊悔中成为无法实现的奢望。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记得孝敬老人,膝下承欢;记得常回家看看!

    【 很好的感恩主题班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