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汉良的妻子是谁:油企捂油,食用油价格又要涨了?油企捂油,豆油企业榨一吨亏200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03:16

油企捂油,食用油价格又要涨了?油企捂油,豆油企业榨一吨亏200元?

油企捂油,道理很浅显,豆油企业榨一吨亏200元 677万吨进口大豆“睡”港口,限价令”一延再延,大豆压榨厂的开机率也是一降再降。食用油限价政策延长期限已到再涨价恐难免。这个时候油企捂油惜售,肯定是盘算着涨价后大赚一把!

视频:揭秘油企捂油原因,油企捂油谁的"捂功"最厉害?

油企捂油

油企捂油
 

连日来,部分食用油欲涨价的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记者走访开平市多家大型超市了解到,该市食用油价格并未上调,跟前两个月的价格持平。不仅如此,某些品牌的食用油还在搞优惠促销,价格还有一定的优惠。

进入7月份,国家发改委约定的两个月的限价期已经结束。前段时间,洋奶粉已经悄然掀起涨价潮,食用油价格涨价的消息让不少市民神经紧张了起来。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区的一家大型超市,在销售食用油的区域,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摆货。记者注意到,多个品牌的食用油价格在每瓶50—110元之间。


油企捂油,治标更要治本

记者注意到,食用油涨价呼声四起之时,恰逢中国公布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本月9日公布6月CPI显示同比增6.4%,涨幅创35个月来的新高。通胀问题引起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周末调研时称:“要准确判断经济形势,认真研究和及时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食用油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着极大的刚性需求。如果任其大幅涨价,是与中央“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的精神相违背的。但不涨价,企业就面临生产成本高企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可以说,只要CPI不降,食用油、日用品、方便面这些关系到百姓民生的物品就摆脱不了涨价的“紧箍咒”。

面对如此两难的困境,专家学者们也纷纷献计献策。叶檀认为,从资本追溯的理论来说,有两个方法来应对目前的通胀压力,一种方法是紧缩货币流动性。具体来说主要是加息和发放更多的高息国债,这是比较常规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让企业消化成本压力,同时要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这两个是治本的方法。


开平地区食用油是否涨价了?记者以顾客身份咨询了售货员。对于鲁花等品牌食用油涨价的消息,超市售货员均表示了解的不多。一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暂时没有接到要涨价的通知,现在是淡季,许多牌子的食用油都在搞促销活动,有的送赠品,有的直接降价。”正说着,记者看到一位大姐拿了瓶80元的5L装的鲁花坚果调和油。

随后,记者走访其他大型超市发现,两个月的限价期结束后,食用油并没有出现集体涨价的情况。对此,超市食用油专柜销售人员表示,限价令虽然放开了,但因为夏季是食用油的销售淡季,短期内出现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豆油企业榨一吨亏200元 677万吨进口大豆“睡”港口

限价令”一延再延,大豆压榨厂的开机率也是一降再降。

在食用油限价令的影响下,国内一些油脂加工企业为降低持续数月的效益亏损,已经开始放慢生产速度。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当前国内主要港口进口大豆库存677万吨,较上周同期增加13万吨。

港口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港口中几乎所有的货主都早已过了30天的免存期,货主需每天缴纳0.6元/吨的滞期费。而据业内人士介绍,小包装食用油企业压榨一吨进口大豆,平均亏损200元左右。

中华油脂网信息主编郭清保表示,“相比于至少200元/吨的生产亏损,加工企业当然选择0.6元/吨的滞期费。”开工赔油企宁缴百万滞期费

“价格应该要涨,不然就没法干了。”昨日(7月14日),山东省日照市一家油脂企业的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大倒苦水。

据了解,去年11月底,国家发改委下达“限价令”,要求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中纺集团、九三油脂4家食用油企业不得再上调小包装食用油价格。由于这4家食用油企业占有主要的市场份额,其他企业也只能跟着“限价”。而市场流传的说法是限价政策将延续到8月15日。

在限价政策延续之后,国家粮食局又先后启动了两批定向销售。6月份启动的第三批定向投放的大豆是212万吨,菜籽油是45万吨,均低于市场价格。虽然国家给予中粮、益海嘉里、中纺、九三油脂的定向食用油原料价格偏低,但由于生产规模较大,而获得国家定向销售食用油原料的数量有限,导致这些企业受限价政策影响亏损严重。

“对于拿不到定向投放油料的中小企业而言,限价令期间国际大豆涨幅超过10%,工厂的成本压力进一步增加。”郭清保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终端产品价格受限,为了减少亏损,一些企业选择了停工减产,甚至把已经进口的大豆也滞留积压在国内港口。近期,上述日照油企负责人曾到日照港[4.08 0.00% 股吧]石臼港区的散粮仓库查看库存,他表示,“到处都是大豆,岚山港、青岛港等码头的散粮仓库都堆满了”。

同时,据九三油脂内部人士透露,包括九三油脂在内,部分企业的进口大豆被滞压在大连北良港内。而作为全国最大的粮食码头,大连北良港目前大豆的库存量高达50多万吨,比去年同期高出一倍。

据了解,货主在港口仓库存放大宗商品一般有30天的免存期,过了免存期,货主要缴纳每天0.6元/吨的滞期费。而北良港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港口中几乎所有的货主都早已过了免存期,依然选择把大豆存放在港口。仅在5月份,一家大型企业就付了100多万元的滞期费。闹“钱荒”转机或在中秋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从中华油脂网获悉,当前积压在大连北良港、青岛港、秦皇岛和天津港[8.26 0.98% 股吧]等国内主要港口的进口大豆库存为677万吨,较上周同期增加13万吨。

中华油脂网分析师李飞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压榨利润水平不高,加上资金压力等问题,大多数中小加工企业存在持续停产、限产的情况。“大豆压榨厂的开机率今年以来不理想,正常开机率应该在40%~50%,当前却只有20%~30%。”郭清保表示。

据中华油脂网监测,自去年11月以来,国内大豆压榨企业已持续近8个月亏损,开机率逐步下降,持续的高库存及压榨亏损,致使各工厂大幅调整后期大豆的进口计划。

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2580万吨,同比下降8.1%。今年6月份中国进口大豆数量为430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90万吨,降幅达30.6%。此前,美国农业部预计2011/2012市场年度,中国进口大豆的数量将达到5800万吨,比上一年度增加400万吨。

郭清保表示,如果按照今年上半年的态势发展,中国今年进口的大豆数量很难超过2010年。

除了限价令一延再延,今年上半年以来,在央行“一月一提准”,以及3次加息的趋紧货币政策下,大豆加工企业也闹起了“钱荒”。郭清保分析称,货币政策紧缩导致企业资金利息成本加大,企业采购的积极性受挫。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会随着通胀得到控制而逐步放松,届时,大豆加工企业的资金链可能会相对宽松,大豆低迷的行情会有所扭转。

李飞表示,目前来看,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大豆加工业生产还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这种状态持续到中秋节前后的可能性比较大。


 食用油限价政策的延长期限已到,是否继续延期仍是悬念。消费者关心的是食用油价格何去何从?而令食用油生产企业焦虑的是,由于长期对食用油价格的行政干预,随着CPI指数的不断推高,其价格与成本倒挂的现象势必更趋严峻。

榨得多亏得多

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由于食用油限价结束,加上作为原料的花生价格大涨,鲁花品牌的花生油涨价5%,涨价通知已经在全国下发。”“在日渐沉重的成本压力下,鲁花成为第一家公开宣布食用油涨价的大型企业。”

“我们未接到总公司有关花生油涨价的通知。”本周,本报记者就鲁花花生油涨价事宜电话连线鲁花集团驻北京、广州、深圳、福州等大城市分公司,均得到了同样的答复。而在北京的物美、易初莲花等大型超市,销售人员的答复与之也完全一样。而且,记者也没有发现其他品牌食用油跟风涨价和消费者抢购现象。

记者还致电中粮集团和金龙鱼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没有涨价计划,企业通过优化管理,提高产能和效率,控制成本,供应高品质产品,维护市场稳定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不过,业内人士称,油企已失守盈亏平衡点,变成“榨得多亏得多”,随着成本与销售价格倒挂,开工率也下降到仅约四成。

有关食用油价格事宜,4月份生产厂家曾有过较强烈的涨价意愿。当时国家发改委约谈相关企业,要求延长食用油限价政策延长至6月份。目前,限价政策3个月的延长期限已到,是否继续延长,有关部门仍未明确表态,是否继续约谈也未见报端。食用油涨价事宜却被各种报道、揣测搅得风生水起,扑朔迷离。

不过,也有媒体称:“限价令可能再次延期至8月15日。过了8月中旬,随着中秋节和国庆节的来临,食用油价格有可能会普遍上调。”尽管该消息未得到证实,但金龙鱼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成本与销售价格仍是倒挂的局面,至于今年内是否会提价暂时不好说。

看来,食用油价格确已站在了十字路口。

谨防价格反弹和以次充好

对于食用油价格未来走势,大多数观点认为,涨价是大势所趋。因为如果一味地执行限价政策,靠行政命令压制食用油价格,实际上是治标不治本,并且暗含着隐忧。因为行政手段的过度干预将使市场调控机制长期无法发挥作用、市场的定价机制扭曲,一旦销售价格与市场实际价格过度背离,其潜在的涨价压力就会达到极限。此前就有多位业内人士警告说:“限价政策结束后,一旦出现价格反弹,恐怕再动用行政命令也无法控制,食用油价格会呈井喷式增长,这是我们必须警惕的。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积极发挥市场杠杆的调节作用。”

著名财经评论人叶檀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更是直言不讳:“这样做等于是由企业来支付涨价带来的成本,如果企业不愿意支付这个成本的话,那么企业就会以次充好来变相涨价;而在整个价格体制没有理顺的情况下,包括上游原材料依然在涨价,流动性泛滥也没有得到根治,处在下游的一些成本的抵抗力比较差的一些企业就会关门大吉。”

食用油应当涨价的观点在一些城市得到了验证。据深圳某报报道:“到沃尔玛购物的王女士惊讶地发现,两个星期前还只要107元的5升装鲁花一级压榨花生油如今变成了124.8元。在深圳的其他几家超市,部分品牌花生油已开始涨价。”本报记者也从鲁花集团深圳分公司一位女士那里获悉,虽然没有接到总公司统一的涨价令,但在深圳一些超市里,食用油价格早已悄悄上涨。


治标更要治本

记者注意到,食用油涨价呼声四起之时,恰逢中国公布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本月9日公布6月CPI显示同比增6.4%,涨幅创35个月来的新高。通胀问题引起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周末调研时称:“要准确判断经济形势,认真研究和及时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食用油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着极大的刚性需求。如果任其大幅涨价,是与中央“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的精神相违背的。但不涨价,企业就面临生产成本高企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可以说,只要CPI不降,食用油、日用品、方便面这些关系到百姓民生的物品就摆脱不了涨价的“紧箍咒”。

面对如此两难的困境,专家学者们也纷纷献计献策。叶檀认为,从资本追溯的理论来说,有两个方法来应对目前的通胀压力,一种方法是紧缩货币流动性。具体来说主要是加息和发放更多的高息国债,这是比较常规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让企业消化成本压力,同时要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这两个是治本的方法。

 



Link UR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4ef4640102dr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