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发烧友漓江隐藏鱼:东南文章大家戴表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5:23:31

  在奉化市溪口镇三石岭之南长锡岙中陇,距榆林村3公里处有一座古墓,虽历经七百多年风雨而依然保存完好,碑书“戴剡源先生之墓”七字,为元袁桷所撰(袁桷,字伯长,浙江鄞县人,系元代著名作家)。这位墓主人戴剡源就是戴表元,剡源是他的号。表元博学多才,为文深清雅洁,著有《剡源集》三十卷,明洪武间宋濂为之序,列入四库总目。清邑人孙锵搜集佚文诗,辑有《剡源佚文》《剡源佚诗》各二卷。戴表元是奉化也是宁波历史上少数能载入史册的文学大家,在宋末元初名重一时,被称为“东南文章大家”。
怀才不遇逢乱世

  戴表元(1244—1310年),字帅初,一字曾伯,自号剡源先生,奉化榆林人。五六岁从父学诗文,多有奇句,稍长就塾师习辞赋,师从南宋礼部尚书王应麟和舒岳祥等文学大师,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中进士,被授予迪功郎、建康府教授等职。

  只是他生不逢时,当时偏安一方的南宋小朝廷已奄奄一息。可在这种江河日下的日子里,命运嘲弄了一回戴表元,他居然由建康府教授迁为临安府教授,行户部掌故。对学官来讲,能来京师之地主学事,自然是件十分荣耀的事,也是朝廷对他学问的认可。但戴表元似乎感到南宋王朝分崩离析的日子即将到来,遂辞官不就,回到奉化榆林老家隐居:“我爱班溪班,班班为谁好。於时九秋晚,霜叶红不埽。石摇未归云,水映欲衰草。累累牛羊队,洒洒鱼龙道。崇丘尚多菜,残村几经潦。故物一若斯,今我胡不老。赤字从相狎,聊坐畅怀抱”。(《班溪》)班溪是地名,就在现在榆林村附近,是当年戴表元常常光顾的地方。

  就这样,戴表元把报国无门的满腔热情,寄托在家乡的山山水水中了。“一冈一涧一萦隈,新岁新晴始此回。莎坂南风寅蛤出,茅簷西日乙禽来。人迷白路羊群石,水卷青天雪里雷。犹是深山有寒食,梨花无数绕岩开”“老树背风深拓地,野云依海细分天”“水味野栽蒿白瘦,山里人摘芋红多”。这些诗无不充满对家乡山水风光的怀念与留恋。

  公元1276年,临安被攻陷,谢太后和恭帝开城投降的一幕成了戴表元等所有江南人撕心裂肺的恶梦。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他开始仕、隐两难的漂泊生活,以授徒卖文为生,穷困潦倒流落颠沛于浙中、浙北一带。而钻读诗书成了他忍受亡国之痛的精神支柱,也使他在文学艺术上得到境界的升华。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戴表元受聘任奉化养正堂师,与舒津、任士林等合修《奉化县志》;大德八年(1304年)荐任信州(今江西省上饶市)教授。1306年,当他回到家乡,有翰林集贤以修撰、博士二职论荐,可他拒绝了,身体状况固然是一个原因,但其骨子里的那种故国情结还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公元1310年,戴表元永远地结束了漂泊和隐逸生涯,留下了30卷《剡源集》和6卷佚文。

  锦绣文章开新风

  《元史》中说戴表元于至元、大德间,在东南一带“以文章大家名重一时”,可见他在当时的影响。根据学者研究,戴表元在文学上的贡献,突出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是改革时弊倡新风。戴表元的诗“诗律雅秀,力变宋诗积习,静细清新,风致近晚唐”。从四明到江湖一路而来,戴表元深谙宋代诗风的弊端所在,力求革除其弊,特别是对理学和科举制度破坏文学艺术的现象,反复加以揭露和抨击。袁桷《戴先生墓志铭》记载他“力言后宋百五十余年理学兴而文艺绝”,这一点在他留下的许多文章中可以看到。如《方使君诗序》记南宋末都城临安士人的风气:“当是时,诸贤高谈性命,其次不过驰骛于竿牍俳谐、场屋破碎之文,以随时悦俗,无有肯以诗为事者。”《张仲实诗序》又言,时人“见有横眉拥鼻而吟者,辄靳之曰:‘是唐声也,是不足为吾学也。吾学大出之可以咏歌唐虞,小出之不失为孔氏之徒,而何用是啁啁为哉!’”。这在理学盛行的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其次是创作史诗记时代。戴表元在南宋破灭后流落颠沛于浙中一带,所写诗大量记载了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如《夜寒行》《剡民饥》《采藤行》《行妇怨次李编校韵》《江行杂书》《南山下行》等等,都是伤时悯乱、悲忧感愤之辞,读来感人至深,成为忠实记录当时生活的史诗。
诚然,和圈里人一样,戴表元在一些作品里寄予了对赵宋王朝的故国之思,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中称“戴帅初湖上赠歌者一绝,有故国之思焉。如《感旧歌者》:“牡丹红豆艳春天,檀板朱丝锦色笺。头白江南一樽酒,无人知是李龟年。”好一句“无人知是李龟年”!恰是一声长叹,茶冷月寒,有无尽哀思。此外如《通谢张可与参政书》、《二歌者传》、《己卯岁初葺剡居》等,亦有此意。

  与此同时,他的目光充满着伤时悯乱,悲伤感愤。从《剡民饥》到《夜寒行》《采藤行》,以及《江行杂书》《南山下行》等等,均以犀利的笔锋揭露了当时的黑暗现实,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下层人民饱受徭役、战乱之苦的悲惨境遇。“君不见四明山下寒无粮,九月种麦五月尝。一春辛苦无别业,日日采藤行远冈。山深无虎行不畏,老少分山若相避。忽然遇藤随意斫,手触藤花落如蝟。藤多力困一颦呻,对面闻声不见人。日昃将业各休息,妻儿懒拂灶中尘。须臾叩门来海贾,大藤换粮论斛数。小藤输市亦值钱,籴得官粳甜胜乳。明朝满意作晨炊,饱饭入山须晚归。南村种麦空早熟,逐日扃门忍饥哭”。(《采藤行》)诗描写农民承担着官府的沉重赋税,生活艰辛,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值得指出的是,戴表元归隐后写的一些山水田野诗,表现了作者对农耕生活、乡村景物的热爱,富有生活气息,在我国自然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其中模仿古代民歌写的一些《竹枝词》,内容真切动人,包含对最下层劳动人民的深情,现在读来依然动人心魄。“剡民饥,山前山后寻蕨萁。劚萁所得不满掬,皮肤皴裂十指秃。皮皴指秃不敢辞,阿翁三日不供糜。不如抛家去作挽船士,却得家人请官米”。(《剡民饥》)这些诗风格清新自然,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思想性和艺术性均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是他作品中的最精华部分,几百年来,不但得到文人学士的推崇,而且也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由衷喜爱。

  其三是锦绣文章长传诵。前人评介戴表元其文“如青峦出云,姿态横逸而连翻弗断;如通川萦纡,十步九折而无直泻怒奔之失。”他的记、序一类散文,笔调清新流畅,看似和欧阳修等人的风格相近,却没有偏爱说理的毛病。如《送张叔夏西游序》,记词人张炎少年时代作为贵游公子的翩翩风姿,和中年漂泊潦倒的境遇,以及酒中高歌、忘怀穷达的神态,文辞简洁而传神,流露出亲切自然的感情。又如他在文集中总结画家钱选最佳创作状态时说:“吴兴钱选能画嗜酒,酒不醉不能画。”其它如《猫议》中以猫喻人,有言外意;《观渔赋》写捕鱼须到大海始得大鱼。此外,如《寒光亭记》《清峙轩记》《秋山记》等,这一类文章摆脱堂皇的议论,而完全立足于人生的真实体验,应该说是文学的进步。

  总之,戴表元堪称元初的诗文大家,他的那些抒发故国之思和表现民生疾苦的篇章独树一帜,光耀千古。近百年来对他的研究越来越多,其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他是奉化的骄傲,留在家乡的墓已成为文物保护单位,游人如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