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国际公馆:四念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37:02
四念住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三十七道品   四念住     四正勤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觉支      八正道  

四念住巴利文satipa??hāna梵文sm?tyupasthāna),亦称四念处四念处观身受心法,为上座部佛教的根本修行方法。亦称内观。指从“身”体、感“受”、“心”、“法”四个面向,建立持续及稳固的觉知,明了其身不净无常无我的本质,断除所有的贪瞋痴烦恼,从所有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目录

[隐藏]
  • 1 简介
  • 2 内容
    • 2.1 身念住
    • 2.2 受念住
    • 2.3 心念住
    • 2.4 法念住
  • 3 参见
  • 4 参考文献
  • 5 外部链接

[编辑] 简介

原始佛教的观点,四念住被认为是原始佛教修行的核心[1]。在原始佛典中,提到四念住,就是指修行;提到修行,就是指修习四念住。四念住和修行可视为同义词。

说一切有部把修行此观列入三贤位中,分为“别相念住位”和“总相念住位”。前者是按身、受、心、法分别观想,也称“自相别观”;后者是从身、受、心、法的总体上观想,也称“共相别观”[2]。北传小乘行人于五停心观之后修四念处观。依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乱心,即是禅定,依四念处以发行人之观慧,即是毗婆舍那

[编辑] 内容


本文属于佛教系列的一部份

基本教义 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

五蕴 涅槃 缘起 三无漏学
三宝 波罗密 三法印 佛性

修行位阶 菩萨 辟支佛 阿罗汉

阿那含 斯陀含 须陀洹

人物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龙树 无著
圣天 世亲 鸠摩罗什 菩提达摩
慧远 智顗 莲花生 玄奘 惠能 宗派 部派 大乘 小乘 显教 密教

南传 藏传 汉传

佛教典籍 法华经 华严经 涅槃经 楞伽经
大般若经 心经 金刚经 维摩经
阿含经 法句经 大日经 楞严经
圆觉经 药师经 地藏经 净土经
大智度论 俱舍论 瑜伽论 坛经 圣地 八圣地 四道场 汉地 相关内容 艺术 制度 历史 音乐
维基主题:佛教

四念住最完整的阐释,参见《大念处经[3]南传佛教经典载《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汉传佛教经典载《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阿含经》第24卷,僧伽提婆译)。

[编辑] 身念住

第一念住为身念住,观察身体为不净物。身体内外,污秽充满,没有干净之处,故观身为不净[4]。其下为六种修行方式:入出息、威仪路、正知、厌恶作意、界作意、九墓地,以此修行逐渐达到无所依而住,不会对世间事物有所执著。

  • 入出息:如实观察自己的呼吸。其中分为四个阶段:入出息、长短息、全息、微息[5]
  • 威仪路:如实了知行、住、坐、卧四种威仪[6]
  • 正知:在一切行为中保持四种正知:有益、适宜、行处、无痴[7]
  • 厌恶作意:是指因为身体不净,而厌恶身体的三十一个组成部分[8],以摒除我执[9]
  • 界作意:指四界分别,为观察身体内的地、水、火、风四大种[10]
  • 九墓地:是指人死后的各种肉体败坏的色相:膨胀青瘀脓烂相、食残相、断坏相、血涂相、筋腱连骨相、散乱相、白骨相、陈年白骨相、骨粉相[11]

有时候会把九墓地分为九种不同的身随观业处,和其他五项合为十四种身随观业处。入出息念、厌恶作意此两种为安止业处,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达到第四禅,修习厌恶作意可以达到初禅。其余十二种为近行业处,只能达到近行定

[编辑] 受念住

第二念住为受念住。佛陀指导观察九种受念: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有物染的乐受、无物染的乐受、有物染的苦受、无物染的苦受、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无物染的不苦不乐受[12]

观察感受,感受就是苦乐的感觉,快乐从痛苦的因缘而生出,又生出新的苦乐,世间并无实在的快乐,所以观受为苦[13][14]

[编辑] 心念住

第三念住为心念住,佛陀指导观察十六种心:有贪心、离贪心、有瞋心、离瞋心、有痴心、离痴心、昏昧心、散乱心、广大心、不广大心、有上心、无上心、得定心、无定心、解脱心、未解脱心[15]

观察心念的无常,念念生灭,更无常住之时,故观为无常[16][17]

[编辑] 法念住

第四念住为法念住,其下分五种:五盖五取蕴六处七觉支四谛

  • 五盖,即修习禅定的五种障碍:欲贪[18]、瞋恚[19]、昏沉与睡眠[20]、掉举和追悔[21]、疑[22][23][24]
  • 五取蕴,即五蕴,[25]
  • 六处,即六内处与六外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26]
  • 七觉支,即七种觉悟因素:择法精进轻安[27]
  • 四谛,即四圣谛:苦、集、灭、道[28]

观察法的无我,法为除上三者所余的一切,法无自主自在之性质,所以观察为无我[29]

四念处为佛教重要的修行解脱方法,修行此道,能够达到清净有情,并超越愁、悲,消除苦和忧,并能得道验证涅槃[30]

[编辑] 参见

  • 四念处观
  • 四圣谛

[编辑] 参考文献

  1. ^阿含经》:“有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住。”“如是四念处修习多修习,于此法、律得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2. ^法门名义集》,“四念处大小乘名有异,观身不净、观受有苦、观心生灭、观法无我是小乘四念处;观身如虚空、观受内外空、观心但名字、观法善恶俱不可得,是大乘四念处。”
  3. ^ 渥德尔; 王世安. 《印度佛教史》. 商务印书馆. 2000-1:  81-83页. ISBN 9787100026826 (中文)
  4. ^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阿含经》第24卷,僧伽提婆,《大念住经》:“是故比丘修行,以内身(即己身)为验,观察其身;或以外身为验,观察其身。或其念住,业已成就9,不间思惟,余身在兹。是故,诸比丘众,比丘修行,应如是以身为念,观察其身。”
  5.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经》):“如此,或于内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内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身’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6.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经》):“再者,诸比库,比库在行走时,了知‘: 我行走。’或站立时,了知‘: 我站立。’或坐着时,了知:‘我坐着。’或躺卧时,了知:‘我躺卧。’无论身体所处如何,只是如实地了知。如此,或于内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内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身’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7.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经》):“再者,诸比库,比库在前进、返回时保持正知,向前看、向旁看时保持正知,屈、伸〔手足〕时保持正知,持桑喀帝、钵与衣时保持正知,食、饮、嚼、尝时保持正知,大、小便利时保持正知行走、站立、坐着、睡眠、觉醒、说话、沉默时保持正知。”
  8. ^清净道论》等义注,通常在此三十一基础上再加上“脑”而成三十二身分。
  9.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经》):“再者,诸比库,比库对此从脚底以上、从发顶以下、为皮肤所包的身体,观察充满种种之不净:于此身中有头发、身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油膏、唾液、鼻涕、关节滑液、尿。”
  10.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经》):“再者,诸比库,比库如其住立,如其所处,以界观察此身:于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诸比库,犹如熟练的屠牛者或屠牛者的学徒,杀了牛并切成肉片之后,坐在四衢大道。同样地,诸比库,比库如其住立,如其所处,以界观察此身:于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11.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经》):“再者,诸比库,如同比库见到被丢弃在墓地里的尸体,死后经一日,经两日或三日,已经肿胀、青瘀、脓烂。他比较于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无法避免如此。”
  12.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经》):诸比库,于此,比库感到乐受时,了知:‘我感到乐受。’感到苦受时,了知:‘我感到苦受。’感到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到不苦不乐受。’感受到有物染的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乐受。’感受到无物染的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无物染的乐受。’感受到有物染的苦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苦受。’感受到无物染的苦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无物染的苦受。’感受到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感受到无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 我感受到无物染的不苦不乐受。’
  13. ^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阿含经》第24卷,僧伽提婆,《大念住经》:“就此言之,诸比丘众,今者比丘感觉乐受,自知正感乐受,感觉苦受,自知正感苦受,感觉非苦非乐受,自知正感非苦非乐受。或感觉肉体乐受……或非肉体乐受……或其念住业已成就,不间思惟,余受如是,乃得自在无惑,不执着于世间一切。”
  14.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经》):“如此,或于内受随观受而住,或于外受随观受而住,或于内外受随观受而住。或于受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受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受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受’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15.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经》):诸比库,于此,比库于有贪心,了知:‘有贪心’;离贪心了知:‘离贪心’。有瞋心,了知:‘有瞋心’;离瞋心,了知:‘离瞋心’。有痴心,了知:‘有痴心’;离痴心,了知:‘离痴心’。昏昧心,了知:‘昏昧心’;散乱心,了知:‘散乱心’。广大心,了知:‘广大心’;不广大心,了知:‘不广大心’。有上心,了知:‘有上心’;无上心,了知:‘无上心’。得定心,了知:‘得定心’;无定心,了知:‘无定心’。解脱心,了知:‘解脱心’;未解脱心,了知:‘未解脱心’
  16. ^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阿含经》第24卷,僧伽提婆,《大念住经》:“就此言之,比丘应了知情欲之思之为情欲之思。”
  17.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经》):“如此,或于内心随观心而住,或于外心随观心而住,或于内外心随观心而住。或于心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心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心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心’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18.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经》):“诸比库,于此,比库对五盖而于法随观法而住。诸比库,比库又如何对五盖而于法随观法而住呢?诸比库,于此,比库内〔心〕存在欲贪,了知:‘我内〔心〕有欲贪。’内〔心〕不存在欲贪,了知:‘我内〔心〕没有欲贪。’他了知未生起的欲贪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欲贪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欲贪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19.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经》):“内〔心〕存在瞋恚,了知:‘我内〔心〕有瞋恚。’内〔心〕不存在瞋恚,了知:‘我内〔心〕没有瞋恚。’他了知未生起的瞋恚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瞋恚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瞋恚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20.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经》):“内〔心〕存在昏沉、睡眠,了知:我内〔心〕有昏沉、睡眠。内〔心〕不存在昏沉、睡眠,了知:我内〔心〕没有昏沉、睡眠。他了知未生起的昏沉、睡眠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昏沉、睡眠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昏沉、睡眠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21.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经》)“内〔心〕存在掉举、追悔,了知:‘我内〔心〕有掉举、追悔。’内〔心〕不存在掉举、追悔,了知:‘我内〔心〕没有掉举、追悔。’他了知未生起的掉举、追悔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掉举、追悔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掉举、追悔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22.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经》):“内〔心〕存在疑,了知:‘我内〔心〕有疑。’内〔心〕不存在疑,了知:‘我内〔心〕没有疑。’他了知未生起之疑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疑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疑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23. ^ 世亲俱舍论》卷第二十一:诸烦恼等皆有盖义。何故如来唯说此五。唯此于五蕴能为胜障故。谓贪恚盖能障戒蕴。惛沈睡眠能障慧蕴。掉举恶作能障定蕴。定慧无故于四谛疑。疑故能令乃至解脱解脱智见皆不得起。故唯此五建立为盖。
  24. ^智顗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问曰:“不善法广,尘数无量,何故但弃五法?”答曰:“此五盖中,即具有三毒等分,四法为根本,亦得摄八万四千诸尘劳门。一、贪欲盖,即贪毒。二、瞋恚盖,即瞋毒。三、睡眠及疑,此二法是痴毒。四、掉悔,即是等分摄。合为四分烦恼:一中有二万一千,四中合为八万四千。是故,除此五盖,即是除一切不善之法。”
  25.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经》):“诸比库,于此,比库〔了知〕:‘如是色,如是色之集,如是色之灭;如是受,如是受之集,如是受之灭;如是想,如是想之集,如是想之灭;如是诸行,如是诸行之集,如是诸行之灭;如是识,如是识之集,如是识之灭。’”
  26.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经》):“诸比库,于此,比库了知眼,了知色,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如此,或于内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内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法’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27.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经》):“诸比库,于此,比库内〔心〕存在念觉支,了知:‘我内〔心〕有念觉支。’内〔心〕不存在念觉支,了知:‘我内〔心〕没有念觉支。’他了知未生起的念觉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念觉支如何修习至圆满。”(其他六觉支依此理。)
  28.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经》):“再者,诸比库,比库对四圣谛而于法随观法而住。诸比库,比库又如何对四圣谛而于法随观法而住呢?诸比库,于此,比库如实了知:‘此是苦。’如实了知:‘此是苦之集。’如实了知:‘此是苦之灭。’如实了知:‘此是导至苦灭之道。’”
  29. ^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阿含经》第24卷,僧伽提婆,《大念住经》:“然则云何,诸比丘众,比丘修行,以法为验,观察诸法?就此而言,诸比丘众,比丘修行,以法为验,当就五盖,观察诸法。如何……?就此而言,诸比丘众,当比丘内心贪欲意向生起,知有内心贪欲意向。彼亦明了,贪欲意向,原所未有,如何生起。已生起者,如何弃除。已弃除者,如何未来不复生起。”
  30. ^巴利大藏经·长部》(第22卷《大念住经》):“正如所说的:‘诸比库,此一行道,能清净有情,超越愁、悲,灭除苦、忧,得达如理,现证涅槃,此即是四念处。’乃因此而说。”

[编辑] 外部链接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大念处经http://zh.wikisource.org/wiki/大念处经

大念住经经文:

  • 白话版
  • 巴利原文
  • 英译一
  • 英译二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B%9B%E5%BF%B5%E4%BD%8F2个分类: 佛教术语 | 南传佛教2个隐藏分类: 含有巴利语的条目 | 含有梵语的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