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饲料自制:默克尔:力量蕴藏在镇定之中——杰出女性系列之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50:00
默克尔:力量蕴藏在镇定之中 刷新               标签: [ 原创 2007-06-08 16:49:40] 作者:红色牧师       此日记引用地址:http://blog.people.com.cn/blog/trackback.do?wlog_id=1181292580823937

默克尔:力量蕴藏在镇定之中
——“谁说女子不如男”杰出女性系列之十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

 ——我想,权力的光芒四射与其本人的成熟程度、生活经历和自我意识息息相关,并非是性别差异所致。——女性有时很难表现出一种真实的冷静,因此,长期以来,在显赫的岗位上女性所占的数量很少。在这些岗位上没有榜样可寻,没有比较,也没有可效仿的女前辈。因此,女性必须要有更强的特性,只能坚定地往前走。不要怕别人说自己“太尖刻”、“太强硬”,或“太软弱”、“爱出风头”等。人们必须相信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想的目标。 ——我不知道男性与男性是如何交往的,我只知道他们是如何与我交往的。
                                   ——默克尔               这是一个女性杰出人物辈出的时代,是一个让男性看不懂的时代。人类进入21世纪不久,世界似乎突然进入了女性“称霸”的时代:有的国家选举出了女总统,有些国家产生了女总理,还有更多的国家中更多的女性政治家准备竞选地方和国家领导人。而且她们不少人是在与男性的PK中胜出的,有人幽默地说,英语的History,该改成Herstory了。这是必然现象,还是偶然现象,其中有没有规律,值得人们思考。在《默克尔总理:迈向权力之巅》一书作者序言“一个女政治家的成长”中的一段话似乎是这一历史现象的最好注脚,让我摘要如下:“默克尔的发展道路完全是由她的性格所决定的,她那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对掌握权力的渴望、驾驭变局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责任感决定了她今天的发展。同时,她也具备了一个成功的政治家所必须拥有的能力,即成竹在胸、适时妥协和审时度势。”不错,我们有研究默克尔的有效视角了。
     一、成竹在胸
     默克尔在35岁以前,还是一个与政治完全绝缘的物理学家,并把成为居里夫人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她治学严谨、为人低调但又不失个性,同时又有着超凡的控制力。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使得她自始至终能够以一种直观豁达的态度去面对种种难题;不失个性的特点使得她自始至终能够在向自己的理想迈进的路途上坚持原则;非凡控制力使得她自始至终在充满着漩涡和陷阱的政坛一直处于不败之地。她会长久地、周密地考虑某事,一旦考虑成熟,就会果决地采取行动。如同她年轻时代在跳水时,会在跳板上一直考虑45分钟,而一当铃响,就会跳下去。默克尔说:“我想,在决定性的时刻我还是勇敢的,但我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总是尽可能事先考虑周全。即兴的勇敢我没有。”
      从政以后,她的个性在她的职务中发挥到了极致,使得人们从来不敢低估她的能耐。她不断实践她的崇拜者,前西德总理阿登纳的名言:“一名政治家不仅需要博学多识,敢于面对现实,善于思考,而且还必须勇敢无畏。”1994年,科尔任命默克尔为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部长,这个职位对于当时在基民盟中资历尚浅的默克尔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在新职位上,默克尔刚上任三个月就让一位德高望重的国务秘书提前退休。面对人们的质疑,她干脆利落地回答:“在我的部里,我有权制定基本方针。”这件小事充分展示了默克尔一旦有了自己深思熟虑的决定后,就会坚决执行,不会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默克尔在后来应对环保人士对运送核废料的抗议的问题上,也一直保持着强硬的态度,她亲自上阵向反对者解释自己的政策,面对示威者毫不退缩,表达了决不向暴力屈服的鲜明态度。由此可见,不要认为“软弱”是女性的代名词,一般女子可能软,但杰出女子决不软。
      不过“软”也是一种有力的武器。在1995年上半年的一次内阁会议上,与会成员讨论默克尔提出的限制夏季废气排量和机动车车速的规定。建议遭多数成员反对,科尔也站到了默克尔的对立面,认为默克尔的提议欠考虑。默克尔深感在内阁中的孤立无援,竟无法克制地痛哭流涕。默克尔这一哭,举座皆惊。不管默克尔的哭泣是来自她的不懂掩饰的率真,还是有意博取同情,事实是默克尔的泪水最终推动了夏季废气规定的出台。女性的眼泪是天底下最让人看不懂的武器,它使得“软器”达到硬功的效果。善用自己的女性特质,往往是女性立足于男人云集的政坛中最强有力的手段。
     二、适时妥协
      最早教会默克尔要适时妥协是她作为一个东德的“叛逆少女”的“聪明的反抗”。她一方面是一个非常有激情的人,她说过:“我要说明的一点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以及他(她)的政治动机迸发出生命的全部激情。”同时,她又不是那种让激情破坏自己判断力和生活方式的人。她说,在一些很普通的小事上,她会表现出反抗,“进行些轻微的挑衅我觉得很有趣,可以释放心中的不满,避免患上胃溃疡”。但尽管如此,她说,“我不是一个反抗者”。她在回答《默克尔传》的作者的提问时说:“在生活中我不是一名积极的反抗分子,也从未给人这样的印象。我采取了较为聪明的行动,决定不过分越轨,这包括我在某些他人看来完全可以反抗或必须反抗的场合保持了沉默。”默克尔的作为,正如她的老师戴尔所说:“我们必须在制度中生存,但保持人的本色。”
     退是为了进,妥协是为了不妥协。2005年7月的欧盟峰会,英国坚决要求欧盟每年继续给英国一定比例的退返款,布莱尔毫不妥协,搞得大家不欢而散,欧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分裂危机。而这个笑口常开、敢说敢闯的东德女士,走马灯似地穿梭于英法和其他国家之间,寻找折中办法。她让希拉克总统一直围着她转,对她的手背亲个没完,久久不放;她让英国首相布莱尔让步,同意英国在2007年至2013年,舍去105亿欧元的退返款。会议一结束,欧洲各大报纸是一片赞美声。英国《晚报》曾把英法矛盾形容为欧盟“口袋里的蝎子”,德国一家周刊则幽默地回答说:“默克尔就是这样把蝎子驯服的。”因此,有人说:“这个女人不简单!”有人说,默克尔涉足政治的偶然性就像那个时代的一个玩笑。但作为默克尔,从涉足政治那一刻起,就没有把它当作是一个玩笑。美国《新政治家》杂志这样探究默克尔:“她的本能,她对男人的不信任,她对阴谋的嗅觉,在她35岁东德解体之际就已经形成了。”
     有人说默克尔是德国的“铁娘子”,并把她与英国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相比较,但实际上她们之间并没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一位德国政治学家说:默克尔“不会是另一个玛格丽特•撒切尔,更不会是一个激进的改革者。”“您是个强势的人吗?”一个记者曾这样问默克尔。默克尔回答:“不如这么说,我很有恒心。”默克尔强硬,但并不激进。对于国内的政策,她更加注重一种连续性;在外交政策上也采取一种平衡外交的模式,增进合作和互相理解但又坚持自己的原则。她的这些总的思路与她本身的一种特色紧密相关,就像她自己说过的,她是一个极有恒心、做事谨慎的人,但是一旦拿定了主意,又有魄力和能力去实现它的领导者。这一点上默克尔显然是比撒切尔夫人做得更为成功。在她刚刚当上总理时,许多人只把她看作是个“过渡性人物”,认为她最多只能在总理位子上呆半年。但她一上任,却出手不凡,不仅化解了诸多国内国际难题,而且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默克尔旋风”,成为欧洲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她很酷”,比利时首相容克的评语可说代表了世界对这个女政治家的一种新看法。
     三、审时度势
     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处理问题是默克尔从小养成的习惯,也是她不断有所成就的法宝。默克尔自小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保持桌面上没有杂物,以帮助她清晰地思考问题。她说:“放学回家如果有一堆作业要做,我会把桌子上的东西都抛到地上,然后再集中精力思考做事的先后次序。”并不是没有人注意到默克尔的政治家潜质。默克尔中学时代的政治思想辅导员就说过:“这孩子迟早会成为政治领袖!”虽然默克尔选择了物理学,以一个科学研究者的面目出现在众人面前,但私底下,她对政治兴趣不减。工作之余,她阅读了大量对当时政治体制进行批判分析的书籍。她还经常阅读英国共产党的党刊,在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的同时,也提高着她的政治判断力。而这一切,默克尔都是在柏林墙东边,默默地做的。默克尔行事谨慎低调。除了偶尔的“聪明的反抗”外,她把对政治的热情冷冻在心里,而把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对原子和分子的研究之中。如果不是那一天,发生了一件翻天覆地的历史大事件,如默克尔自己后来所说,她可能会“平平淡淡地过完一生”。这个大事件就是柏林墙的倒塌!
     如她自己所说,柏林墙的轰然倒塌唤醒了她内心深处的政治意识,从此她走上了从政之路。随着形势继续发展,默克尔意识到自己的生活该做些改变了。长期隐藏在她体内的政治热情开始萌动。她决定参加当时非常活跃的政治运动。但具体应该参加哪个政党,她并不清楚。她起初找的是社会民主党,参加了这个党的一次会议,但感觉不好。她接着往下找,在12月,参加了“民主觉醒”组织。默克尔说:“我不知为什么喜欢这个组织,我有一种感觉,在这里可以有所作为。”“民主觉醒”组织是柏林墙倒塌后西德政界切入东柏林的一个团体,它起初的政纲显得有些混乱。它提出的目标是自由、分权、国家非意识形态化、财产所有制多样化,但同时坚持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特征。它还提出“高生态要求的社会市场经济”主张,它也把德国的统一作为自己的目标。默克尔当时选中这个组织作为自己开始新生活的第一步,也许是看中了这个组织的勃勃生气,也许是其中的某些纲领。总之,她将自己的偏好和时代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而这是政治家的天赋。
    初期,默克尔在“民主觉醒”里不声不响地做了不少工作,人们很快发现,在办公地不可避免的混乱中,默克尔科学家的严密逻辑思维和处变不惊的气度格外突出。一位当年的共事者说:“她是个少不了的人,走投无路时她总有办法,不起眼,但友善和蔼。”很快,这个总是穿着一条咖啡色灯芯绒裤子给人以大学生印象的默克尔就脱颖而出,她成为“民主觉醒”的新闻发言人。后来,她成了联邦议员,再后来,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几个星期后,她被一位大人物慧眼相中,当上了联邦政府最年轻的部长。这个大人物就是绰号“大块头”的德国联邦总理科尔。凭着女性的直觉,默克尔知道一旦科尔当选,她一定会被启用,但具体会担任什么职务,她心里没底。结果,在新政府内阁名单中,她被任命为妇女与青年部部长。对这一任命,默克尔坦承:“事情的发生使人不知所措。”不过,她没有任何犹豫就接受了。1991年1月18日,默克尔宣誓就任这一她政治生涯中第一个重要职务,而这距她成为基民盟党员也只有几个月!距她投身政治也才一年多时间。默克尔在政坛上可谓是火箭式上升。人们常爱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人们也常说:成功需要贵人相助。默克尔这两条都占全了……
     1998年,社会民主党和绿党组成的“红绿联盟”赢得大选,科尔和基民盟对德国长达16年的统治结束了,而默克尔也失去了联邦环保部长的职位。但在党内,她却赢得了新职位:基民盟总秘书长。她之所以能得到这个重要的党内职位,是因为她早就看出科尔的时代已经接近尾声,并开始追随最有可能接班的朔伊伯勒。这样,当朔伊伯勒接替科尔成为基民盟主席后,在他的提议下,默克尔当选为总秘书长。令人感叹的是,默克尔开始向自己的“政治之父”科尔投去利剑,这年12月22日,她在《法兰克福汇报》发表署名文章,公开批评科尔的行为损害了基民盟的利益,他应该向公众坦白捐钱人是谁,否则只有辞去名誉主席的职位。同时她还表示,基民盟需要内部改革,和党内过去的黑幕划清界限。她写道:“党必须学会自己走路,学会自信,在将来即便没有像科尔这样的老战马……也能与政治对手战斗。我们党需要像青春期的少年一样,离开家走自己的路。”
     有些政治家从来不按牌理出牌,默克尔就算一例。别看她入行较晚,但出道却不晚。她是一个天生的政客,有着极强而准确的政治嗅觉。这种嗅觉使得她在该跟人的时间跟人,该做事的时间做事。更为重要的是她懂得适时变化,适势变化,前者是把握变化的时机,后者是把握变化的力度。朔伊伯勒说:“与默克尔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位极富智慧的女性,她在从事政治中寻得快乐。她很有政治头脑,也有必须的政治铁腕,既具野心,又十分谨慎,而且她并不遵循波恩的老一套行为准则以及沟通规矩。”在她入行初期就能青云之上,除去自身的能力,还与科尔对她的喜爱和提携息息相关,要不怎么被人们称为“科尔的小姑娘”!可为了改朝换代还能立于不败之地,她还是对自己的恩人下了手。许多人说她是恩将仇报,但是作为一个党的领袖人物,她的这种行为又并非完全不能容忍。理由很简单,那就是默克尔必须对未来负责,而不是对过去负责;必须对党内大多数人负责,而不是对一个人负责,这是游戏规则。
     (这两天,国家主席胡锦涛到德国出席G8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要见到默克尔,祝一切顺利)【人物档案】安格拉•默克尔,原名安格拉•多罗特娅卡斯纳,1954年7月17日出生于德国汉堡一个牧师家庭。毕业于莱比锡大学,后在东德科学院工作,1986年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德国统一后,她由技术转向从政,先后加入基民盟、当选联邦议会议员,出任过德国妇女和青年部部长、环保部部长、基民盟总秘书长。2000年4月当选为基民盟主席, 2005年5月被正式提名为总理候选人, 2005年11月22日出任新一届德国总理。她的婚姻状况为再婚,第二任丈夫是一位化学教授。她最崇拜的人是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居里夫人,德国经济奇迹之父路德维希艾哈德,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她的格言是“力量蕴藏在镇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