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证信息:佛舍利重回云居寺 据说是阿育王赠宝中国(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6:09:54
佛舍利重回云居寺 据说是阿育王赠宝中国(图)http://news.QQ.com2009年06月22日14:42中国新闻网我要评论(26)第12页

云居寺出土舍利

外层汉白玉函(明代)

次外层青石函(隋代)

佛舍利明起重回云居寺

1981年11月27日,房山云居寺雷音洞内出土2颗红色、状如粟米的舍利,经过专家考证,这两颗成为世界上仅存的释迦牟尼肉身舍利,与北京八大处灵光寺的佛牙舍利、陕西西安法门寺的佛指舍利并称“海内三宝”。

乞力马扎罗雪顶可能10年内融化,“赤道雪山”奇观将与人类告别… 成都醉驾案疑犯被改判为无期
[孙伟铭父亲称判决不公拟上诉][更多] ·新疆发布公告依法打击针刺犯罪活动
·加拿大部长称希望赖昌星能考虑自愿返华
·印媒再次宣称中国士兵"入侵印度领土"
·山西致277人死溃坝事故现场将建警示广场
·河南平顶山矿难已造成44人死35人失踪
·推广 | 注意!资金正在流向以下板块!
独家:历史学家眼中60年中国 [日军国主义不会复活][中国民族自信心重建] ·深度 | “快女”粉丝江湖的“无间道”
·军事 | 美军将解放军列为假想敌
·博客 | “砖家”点评快女 赌城结婚的明星
·互动 | 真实记录一个农民工的北漂生活
·推广 | 中信信用卡免费申请 即获QQ会员

从明日起,阔别近28年的两粒舍利将从首都博物馆地库被迎请回云居寺,进行为期10天的展出。

据当年一同出土的石函铭文记载,舍利为隋炀帝赐予云居寺保存,距今已近1400年。明朝万历年间曾出土,此后再次被封存。历经朝代更替,沧桑剧变,当地曾盛传云居寺藏有佛祖舍利,却苦无证据确认,直至1981年,当地文物研究人员在机缘巧合之下发掘出土。

如此珍贵的佛宝究竟是如何传入中国,如何躲过战乱浩劫,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记者走访相关人士,探寻深埋在历史谜团背后的精彩故事。

-据说是阿育王赠宝中国

舍利是古印度梵文名称,汉文译作“设利罗”、“室利罗”、“舍利子”,通称“舍利”。其本义指尸体或灵骨,被看做是佛教徒修行正果的象征。佛舍利特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火葬后遗存的固体物质。按佛经古籍记载分3种:白色的骨舍利;黑色的发舍利;红色的肉舍利。云居寺佛舍利为肉身舍利,即人体肌肉火化后形成的存留物质。

据印度佛经著作《阿育王传》内介绍,公元前486年,佛祖释迦牟尼在拘湿那耶城的两颗菩提树下涅槃,火葬后,留下了84000颗舍利,当时印度境内的邦国如摩揭陀国、毗舍离国等八位国王将佛舍利平分八份,建塔安奉。

公元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阿育王统一印度,为了弘扬佛法,他下令发掘佛骨舍利塔,取出舍利,分别盛入84000个宝函,分发各地,筑塔供奉。

云居寺申报世界遗产办公室副主任张爱民告诉记者,在东晋时代,我国境内一共有19座塔供奉佛舍利,在很多佛经中曾有过相关记载。由于1500多年的朝代更替,至新中国成立前只留下西晋会稽鄮县塔,即今浙江省鄞县鄮山阿育王寺。

张爱民说,当时除了阿育王向周边国家赠送舍利之外,还有很多印度高僧到中国传教时携带了佛舍利,以及后来我国僧人西去印度取经返回携带的佛舍利,如晋代的高僧法显,唐代的高僧玄奘。

另据《广弘明集》记载,在隋文帝即位之前,曾有一位印度沙门来到他家,送给他一包舍利,请他供奉。但从时间上和可能性上分析,阿育王赠送的可能性最大。

-隋炀帝赐舍利云居寺

至隋朝年间,隋文帝杨坚笃信佛学,大力弘扬佛法,在全国各地建造了很多寺院和佛塔。其后的隋炀帝杨广也十分崇信佛教,在他的影响下,全国自上而下均十分推崇佛教。据隋《范阳图经》记载,智泉寺僧静琬组织僧众在房山石经山上篆刻石经,隋炀帝得知后,就将皇宫内珍藏的三颗佛舍利赐予静琬,作为褒奖。

静琬得到佛舍利之后,用长宽各30厘米,通高24厘米的青石函保存,将其埋在了石经山据山顶十几米的雷音洞的弥勒佛像背后的石板底下。石函上刻36个楷书铭文:大隋大业十二年岁次丙子四月丁已朔八日甲子于此函内安置佛舍利三粒愿主持永劫。

“大业十二年就是公元616年,距今已经有近1400年,这是云居寺佛舍利最直接、最早的文字记载,也是确认佛舍利最重要的根据。”云居寺管理处主任云桂荣分析介绍。

在铭文中提到“安置佛舍利三粒”,为何现存只有2颗?这里必须提到佛舍利的二度现身。

据明代高僧释德清撰写的《涿州西石经山雷音窟舍利记》中记载,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当时的达观可禅师在清理雷音洞时,无意间发现了隋朝埋藏的石函。

佛宝出世,轰动朝野。当时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太后下旨将三颗舍利迎入皇宫供养三日。宝函归还后,达观可禅师发现石函内的舍利被2个羊脂玉函封藏,数量少了一颗,却多了两颗珍珠。

由于明末时局动荡,达观可禅师将佛舍利再次埋藏,同时采用了5层石函。在最外层的汉白玉石函函盖内,达观可禅师篆刻了一则愿偈:我感佛恩故,愿护佛舍利,若所藏所出,必经我心目,若违我本誓,更无藏出者,仰求圣凡等,共证我愿力,是力若不坚,当坠无间狱。

“从这则愿偈来看,说明出土时肯定是三颗,但入宫之后发生了变故,但禅师当时无法说明情况,只能用愿偈来表示清白。所以,很有可能是信佛的慈圣太后调包了一颗舍利。”张爱民分析。

究竟是太后私藏了一颗还是在归途中遗失,已经成为历史疑案,但从此这颗舍利再也没有出现,云居寺佛舍利从此只剩下2颗,保存于世。此后历经明末农民起义,清朝入关,民国建立,抗战爆发,数百年间这个秘密始终无人发现,至1942年日军轰炸房山,云居寺毁于一旦,仅存北塔和山门,佛舍利的存在更是无从考证,只有石经山山顶“施茶亭”的石碑上略有记载。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