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童玉女1982:连元镇:东龙桥西牌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22:48:36
http://www.hmrb.com.c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2010年12月12日   【字体:大中小】

本报记者沈奘恩  吴永生  通讯员施少青
小镇今昔
一座古桥、一条老街、一座牌坊,组成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源远流长。这就是位于德胜镇李彬村的连元镇。昨日,记者来到这个小镇一探历史的足迹。
进了村入了组,才看见一条东西向的老街曲折迂回,绵延不断。地上高高低低的石路硌得有些脚疼,路两边的房子有些依然还保留着原来的痕迹,门对门不过1米多宽。在一间老房子里,记者看到了正在晾晒衣服的91岁老人沙敬芬。老人几代人都住在老街上,对老街的感情十分深厚。
在老人的指引下,记者往东找到了能代表连元镇的建筑物见龙桥和西边的节孝坊。原本以为“见龙”二字是“建龙”,但到桥边一看才知道自己错了。据说桥上原来有石狮子,但已经完全不见了踪影,只剩下桥上遗留下来的栏杆痕迹。桥身刻了很多字,还有一副对联,年代久远,已经无法辨认。而西边的节孝坊高4.1米,宽2.35米,重檐式的坊顶在小镇的街头显示其庄严与雄伟。牌坊的文字已难以辨清,依稀可见的有“海门厅、已故瞿、陈氏、瞿开妻节孝之门”等字样。右侧的联语还算清晰,上面写着“两代冰霜完节孝”。 耐人寻味的是,坊前还立有四根望柱,柱顶各有一只小狮子,表情各异,神态可鞠。
记者了解到,原来,连元镇因连元沙河而得名。连元沙河是条天然河道,是海门涨沙后的海泓遗存。早先,其东侧是东元补沙,西侧是裙带沙,它成为两个沙洲的分界线,弯弯曲曲,北至海界,南至大桥镇入江。当年,一批批崇明人沿着这条河道北上开垦。当地有句俗语“连元沙河七十二个望洋湾”,连元镇就处在中段的一个河湾间,建于乾隆年间的见龙桥见证了它的沧桑,而老街旁的石牌坊更诉说着它的过去。
“这里经常有人来拍照的,一天要来好几拨呢!”说起老街,老人有抑制不住的自豪,“以前这里可热闹了,那时候人多得都把篮子顶在头上才能过去呢!两三里路外就能听见镇上的吼声。你想想人有多少喔!”老人说,路虽然窄,但是镇上什么买卖都有,自家开的就是油米行,后来家里儿子多,房子让给儿子们,自己和老伴则住到西街去了。50年代后期,连元区区政府被撤,连元镇并给德胜镇,镇上才开始逐渐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