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座 花心:32年高考状元未出顶尖人才向谁泼了冷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48:05
32年高考状元未出顶尖人才向谁泼了冷水? 

  6月9日我从新华网读悉:蔡言厚曾是中南大学教授,退休后任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学术负责人。作为国内最权威的大学评价咨询专家之一,他带领课题组于2009年发表了最新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给高考状元的崇拜者们狠狠地泼了一瓢冷水——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高考状元,几乎没有一个成为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绩远远低于社会预期。人们无不疑问:高考状元为何没成顶尖人才?32年高考状元未出顶尖人才!在我眼中,它至少泼出了三瓢冷水。

  第一瓢冷水无疑泼向了部分国人的状元情结和状元迷信。毫无疑义,部分国人的状元情结和状元迷信现时非但高烧未退且现愈益升温之势。让公众已然产生审美疲劳的是,每当一年一度的高考分数揭晓后,不少地方爆炒高考状元热依旧。“一枝红杏出墙来”的高考状元们一时间成为或被成为各类媒体追棒的名星和红人。状元本人自然是要情愿或被情愿地推介其成功之路,连状元家长也要被媒体拉出来大谈特谈家教经验。尽管受众年年接受的大抵如出一辙差强人意的老一套状元经,但他们依然从中找不到状元速成法。结果除了媒体赚足眼球和收听收视率,他们大抵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写的:“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32年高考状元未出顶尖人才无疑在棒喝国人,高考状元绝不等于顶尖人才!状元高烧该退烧了!

  第二瓢冷水则应当泼向状元自己。为什么32年高考状元未出顶尖人才?能全怪别人吗?当然非也。《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通过对恢复高考32年来状元调查发现,状元普遍追求名校和热门专业,轻视了职业规划,结果导致最后的职业成就低于社会预期。9成状元有京师名校情结,1999~2008年,北京大学最受我国各地区高考状元青睐,就读状元高达385人;清华大学紧随其后,有255人,位居第二;其次是2005年才进入内地招生的香港大学有18人,高居第三。蔡言厚教授指出,大部分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社会期望相差甚远,在目前我国主流行业的“职场状元群体”中难觅高考状元的身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在选大学时多看牌子少关注大学发展环境,挑专业时多随大流奔热门,结果很多高考状元不得不中途转换专业或毕业后进入其他专业领域,减缓了他们脱颖而出的速度。32年高考状元未出顶尖人才!难道不值得过去状元反思和未来状元借鉴吗?

  第三瓢冷水当然是泼向了我们的人才培养理念。公允而论,32年间中国1000余位高考状元无一位成为学界商界政界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显然不能将板子全打在国人过度炒作导致状元们自我膨胀,也非全是社会过分关注寄予不切实际期望值所致。可以说,32年高考状元未出顶尖人才至少佐证,我们还未能接受“用培训的眼光看教育,用实用的眼光看培训,用发展的眼光看成才”的育才理念。大科学家费曼曾对巴西死板教育给予尖锐批评,因为他最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有的人不是通过了解而学习,只是靠死记硬背把乐趣变成了刑罚。在应试教育学分教育理念机制主导下,中国的教育沉疴难道不堪称与巴西教育同病相怜吗?须知:应试教育学分教育必然衍生死记硬背怪胎,死记硬背怪胎必然导致状元创新实践能力先天不足。作如是观,32年高考状元未出顶尖人才难道不是对我们人才培养理念的否定吗?

  不知道32年高考状元未出顶尖人才泼出的三盆冷水,能不能让国人的状元情结和状元迷信冷却退烧?能不能让国人在理性反思中谋变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