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林湾花市折迁:愛新覺羅始祖系譜與清帝世系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8:25:28
                  愛新覺羅始祖系譜與清帝世系表         关於努尔哈赤的祖先,在《太祖武皇帝实录》中记载著一美妙传说:说是在很古的时候,在长白山东北的布库里山下一个称为布勒湖里的湖泊,仙女佛库伦浴於此,食神鹤所衔红果,感而受孕,後来便产下一名男婴,名布库里雍顺,他便是满洲的始祖——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1]

    以下为爱新觉罗自布库里雍顺到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的世系略表;从努尔哈赤起,接清帝世系表。
     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清皇室始祖)
        ↓ 数世之後,至猛哥帖子儿与其弟范察, 
        ↓ 建州左卫才开始有清楚的世系表
        ↓ 
     猛哥帖子儿 或称孟特穆.为六世远祖,追封为「肇祖原皇帝」[2]
长子                 次子
董山(或称充善,追为五世祖)     褚宴  
 
        董
        山
       
长子妥罗    次子议谟       三子锡宝齐古篇
                   (追为四世祖)
                  
                                       独子 福满
                  又称「六祖」追封为「兴祖直皇帝」
长子
德世库  刘阐           索长阿           觉昌安                包朗阿                      宝实
                
                      ↓ 觉昌安任明朝「建州左卫都指指挥使
                              追封为「景祖翼皇帝」
 
  
长子  额尔衮      界堪     塔克世           塔察篇古
 
礼敦巴图鲁
                      ↓
                  ↓
           「显祖宣皇帝」,即努尔哈赤之父
           从努尔哈赤起,接清帝世系表。
 
 

                                                  大清皇朝皇帝世系表

年號 廟號 謚號 名諱 承襲關係 生母 出生日期及地點 登極日期 稱帝年齡 天命 太祖 高皇帝 努爾哈赤 明建州左衛他失長子 宣皇后(喜塔腊氏) 15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 天命元年正月初一日 58 天聰

 

崇德

太宗 文皇帝 皇太極 太祖第八子 孝慈皇后(葉赫那拉氏) 1592年,明萬曆二十年 天命十一年九月初一日 35 順治 世祖 章皇帝 福臨 太宗第九子 孝莊文皇后(博爾濟格吉特氏) 1638年,崇德三年 崇德八年二十六日 6 康熙 聖祖 仁皇帝 玄燁 世祖第三子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1654年,順治十一年景仁宮 順治十八年正月十九日 8 雍正 世宗 憲皇帝 胤禎 聖祖第四子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 1678年,康熙十七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45 乾隆 高宗 純皇帝 弘曆 世宗第四子 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 1711年, 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雍親藩邸 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日 25 嘉慶 仁宗 睿皇帝 顒琰 高宗第十五子 孝儀純皇后 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圓明園天地一家春 嘉慶元年正月初一日 37 道光 宣宗 成皇帝 旻寧 仁宗第二子 孝淑睿(喜塔腊氏) 1782年,乾隆四十七擷芳殿中所 嘉慶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 39 咸豐 文宗 顯皇帝 奕 寧 宣宗第四子 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 1831年,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圓明園澄靜齋 道光三十年正月二十六日 20 同治 穆宗 毅皇帝 載淳 文宗長子 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 1856年,咸豐六年三月二十三日儲秀宮 咸豐十一年十月九日 6 光緒 德宗 景皇帝 載湉 宣宗第七子奕環的長子 慈禧妹(葉赫那拉氏) 1871年,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太平湖藩邸槐蔭齋 光緒元月正月二十日 4 宣統     溥儀 奕環次子載豐的長子 蘇完瓜爾佳氏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正月十四日什剎海醇王藩邸 光緒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 3

註:清太祖及清太宗為滿清入關前稱帝,以紅色區隔之。

(大清國.聖祖仁皇帝  愛新覺羅?玄燁)

《爱新觉罗宗谱》是清朝产生的一部大型统谱。
   清朝最后一次修玉牒,是在光绪33年(1907)。1915年,逊清廷又通知各地宗室、觉罗呈报户口,准备再次续修家族宗谱6没有了江山,要做这件事很不容易,一直拖到了1921年阴历6月,到次年的闰5月完成。
   1935年,宗室熙洽在东北上书给满洲皇帝溥仪,请求续修爱新觉罗家族宗谱。次年8月,溥仪下了一道“圣旨”,修谱所需的费用,由“恩赐款”项中支用,不足部分由同族人捐助。这次修谱由朴厚、钟继、溥瀛、斌碹、今松乔、庆厚负责。除了汇总、普查资料外,充分利用各宗支的原修家谱。关内京津方面由载涛、载润负责,把各府家谱正本送到东北。同时,这次修谱还参照了1907年、1922年玉牒,实际上是历次玉牒的总汇。最后用铅字排印,精装为8大册。
   首卷转录自《清朝通志》的“爱新觉罗源流”之外,只包括例言、世系图、世系谱(录)3部分,与普通的民间家谱略有不同。子孙排行字语(字辈)作为谱录的排列依据,融人在世系谱之中;一般族谱中的“告身(恩纶录)”,记的是家族受到皇家赏赐,爱新觉罗本系皇族,自然也就无所谓皇家的恩纶了;由于历代皇室编有专门的《圣训》,记述了历代祖先对子孙的训示,而《宗人府则例》,实际上是以国家立法形式出现的皇族“族规”,在《宗谱》中也就没有一般族谱中的“家训”部分;至于像科举、传记、墓图、著述这几部分,同样因皇家各有专门的书籍,在《宗谱》中也没有必要重复记述了。
   《宗谱》的首册是“星源吉庆”,为帝系图,以及历朝帝后大事,附录妃、嫔及皇子女。另外7册为世系表:甲册为文宗、宣宗、仁宗、高宗、世宗、圣祖、太宗位下世系子孙;乙、丙册为太祖位下世系子孙;丁册为显祖位下世系子孙;戊、己、庚册为景祖、兴祖位下世系子孙。
   世系表中的内容,包括名字、生母姓氏、生卒年月日时、寿数、妻妾、子嗣、爵秩、封赠。不同于竖格玉牒,它没有关于女儿、女婿的记载。
   参照原来玉牒的直格形式,这次修成的宗谱改为横格,布面封皮也统一用黄色。今有学苑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分装28册,另索引2册、《星源吉庆》1册。
宗室与觉罗
   皇族,依据与历代清朝皇帝血缘关系的远近,就大者而言,分为宗室与觉罗两大部分.
   宗室,是指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的后世子孙,也就是努尔哈赤及兄弟们的后裔,包括塔克世系、努尔哈赤系、皇太极系、福临系、玄烨系、胤稹系、弘历系、颙琰系、(日文)宁,系、奕泞系、载淳系、载泥系、溥仪系。
  觉罗,是指兴祖福满和景祖觉昌安的后世子孙,还有塔克世兄弟的后裔,包括福满系、觉昌安系。宗室身系黄带子,觉罗身系红带子,以显示贵族的不同身分与地位。宗室又依据与皇帝血缘关系的远近,分为近支与远支。近支是指皇帝的直系本支,还有当朝皇帝兄弟之子女;别的各支则为远支。
   宗室因罪革退者降束红带子;觉罗因罪革退者降束紫带子。据《玉牒》统计,在宗室各支系中,先后有18个支系被降束红带子:
   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长子阿尔通阿长子舒尔赫一支;
   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次子阿敏之孙塞克图次子拉哈礼一支;
   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次子阿敏次子爱度一支;
   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六子济尔哈朗之孙杨桑长子务能义一支;
   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九子脑岱一支;
   显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四子巩阿岱一支;
   显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五子锡翰一支;
   显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八子德玛护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长子褚英曾孙苏努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九世孙兴瑞之子全亮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次子硕托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三子萨哈廉长子阿达礼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五子莽古尔泰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六子塔拜之孙额尔济图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七子阿巴泰四子岳乐十九子务尔占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十子德格类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十六子费扬古一支;
   太宗皇太极长子豪格五子猛我三子延信一支。
   在觉罗各支系中,因罪被降束紫带子的,最少有两支:
   兴祖福满长子德世库主子尼扬古子瓦哈长子阿三一支;
   兴祖福满次子刘阐子陆虎臣曾孙塔思护之曾孙长安保十二子丰盛额一支。
袭爵与嗣子
    爱新觉罗家族的先世要受到追封,他们的后代子孙也受到清朝的封赐。爱新觉罗家族的先祖被迫封为皇帝者有4人: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儿,追封为肇祖原皇帝;努尔哈赤曾祖父福满,追封为兴祖直皇帝;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追封为景祖翼皇帝,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追封为显祖宣皇帝。在他们的子孙中,封为亲王的1人,郡王2人,贝勒 1人,一等男7人,二等男4人,三等男6人,一等子5人,二等子3人,合计33人。
    袭爵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多数皇族的爵位是按辈递降承袭。如父为亲王,子无殊功则1人袭封为郡王,孙无殊功则1人袭封为贝勒,曾孙无殊功则1人袭封为贝子,以下类推。另一种是按原封世代承袭,即所谓“世袭罔替”。清初有6个亲王、2个郡王,他们的王爵以后每代由1人承袭,习惯上称之为“铁帽子王”。清中叶以后,又恩封了4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爱新觉罗的后世子孙,承袭先辈爵位大多是子袭父爵,但却不是如汉族的嫡长子承袭制,而是在诸子中,选择最具才能、功勋最大者承袭,有的是由最喜欢之子承袭,有的是由最心爱的妻妾所生之子承袭。
    豫亲王多铎的子孙承袭王爵:
    第二代豫亲王是由多铎次子多尼承袭;
    第三代是由多尼次子鄂札承袭;
    第四代是由鄂札五子德昭承袭;
    第五代是由德昭十五子修龄承袭;

    第六代先是由修龄长子裕丰承袭,因事革爵后又由修龄次子裕兴承袭,又因事革退,最后由修龄五子裕全承袭;

   第七代是由裕全次子义道承袭,第八代是由义道长子本格承袭;
   最后一代是由本格的嗣子懋林承袭。不难看出,爱新觉罗家族的爵位如同皇位一样,不是嫡长子继承制,而是择子继承。努尔哈赤及兄弟的子孙后代,受封及袭爵者多达1978人,包括亲王 140人、郡王94人、贝勒63人、贝子53人、镇国公88人、辅国公209人、镇国将军148人、辅国将军249人、奉国将军261人、奉恩将军673人。
   嗣子主要是为了承袭爵位,但当嗣子承袭的爵位因事革除,他就不再作为嗣子,而要仍回到本支去。如努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封为睿亲王,1650年死后无嗣,由同母弟多铎五子多尔博过继给他为嗣子,袭睿亲王爵。次年多尔衮以谋逆被革爵,多尔博当然也就无爵可袭,只好仍回原支。1778年乾隆为多尔衮昭雪,追还原封王爵,世袭罔替。而多尔博早几年已过世了,但仍追认为多尔衮的嗣子,由他的子孙袭爵。
   在爱新觉罗家族史上,还出现几个“嗣子世家”。在这几个家庭里,有多名子孙过嗣给他支做嗣子:
    一是乾隆十一子永理,他的次子绵懿,过继给他三兄永璋为嗣子;
    四子绵偬,过继给他十二弟永(王基)为嗣子;
    长子绵恕的次子奕纶,过继给他四兄永碱之子绵惠为嗣子;
    七子绵傧之孙载岐,过继给他十二弟永瑾之孙奕缮为嗣子。
    二是道光五子奕谅,他本人过继给嘉庆三子绵恺为嗣子;
   他的长子载濂之子溥修,过继给载濂五弟载津为嗣子;
   次子载漪,过继给嘉庆四子绵忻之子奕诘为嗣子;
   四子载瀛之子溥忻,过继给道光九子奕谣为嗣孙。
   三是道光七子奕误,他的次子载泥,过继给咸丰为嗣子,后为光绪帝;
   五子载沣的长子溥仪,过继给同治为嗣子,后为宣统帝;
   六子载洵,过继给嘉庆四子绵忻之子奕(讠志)为嗣子;
  七子载涛,过继给嘉庆五子绵愉的六子奕谟为嗣子,后又改继给奕譞的八弟奕诒为嗣子。
辈分与起名
   爱新觉罗家族,生子取名成了一件复杂的事情,不过这也仅限于近支宗室。至于远支宗室和觉罗,相对较少受到束缚。
   在《爱新觉罗宗谱》中,乳名和小名随处可见。像小明、小喜、小群、小桂、小柱、小贝、筱鹤;大力、大喜、大林子以及落柱、老疙瘩、老生打。人名中的数字,多数反映的是排行,如小四、小五、小九、二小、二福、二锁、二喜、二秀;二庆、二肥、二胖、二铁、三锁、三福、三秀、三宝、三泰、三德、三寿、三珠、四保、五福、五全、五德、五龄阿、八宝、九龄。希望生女儿,就干脆给男孩起名叫二凤、芯莲、牛妞。
    有些名字,反映出长辈对子女夭折的忧虑,如钉铸、铁锁、所林、拴柱、留住、保住。还有如汉人叫“狗剩”的,是想过往的妖精对这条小命不屑一顾。希望孩子长大结实、勇猛、有福气,就叫石头、石柱、铁山、铁柱、虎哥、顺哥、远福。
   在远支宗室和觉罗中,使用数字取名也是一个特点。多以孩子出生之时家中老人的年岁来取名,如五十九、六十八、七十二、八十三,反映了人们延年益寿的愿望。同时,这种方法无需高深的文化,简便易行,琅琅上口。在《宗谱》中这类名字在300个以上,从五十起,一直到九十,九十以上较少。这些人也多数是无爵无职的,即使有爵职,爵不过奉恩将军,职不过参领、佐领。
   入关前,爱新觉罗家族按满族习惯,从名字上分不出辈分。入关以后,康熙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给子孙取名也采用辈分字。他生有35子,除夭折的11子外,24个儿子一律使用“胤”字作辈分字,还规定儿辈为“胤”字辈,孙辈为“弘”。字辈,曾孙为“永”字辈。
   1722年,雍正按照避讳的规矩,他的那些兄弟,再用“胤”字作辈分字就不合适了,于是一律改为了“允”字。惟一的例外是,后来怡亲王允祥病逝,雍正的说他“事朕八年如一日,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所以,特地恢复他的名上的“胤”字。
   乾隆年间,皇六子永(王容)画了一幅《岁朝图》,进呈给孝圣皇后,乾隆帝的题诗中有“永绵亦载奉慈娱”一句。后来,他取其中的“永绵亦(奕)载”4字为近支宗室的字辈。1776年,又规定以后皇嗣取名,永、绵二字改用颐、曼,而别的人仍用永、绵作字辈。
   1825年,从大臣选出的10个字中,道光帝钦定了“溥毓恒启”4字,作为“载”字以下的字辈。1857年,咸丰帝又续拟了“焘闾增祺”4字,作为“启”字以下的字辈。
清朝宗室的字辈,前后计有14字:
    胤弘颐曼奕载溥毓恒启焘闾增祺。如果以努尔哈赤为第1代的话,那么皇太极是第2代,福临是第3代,玄烨是第4代,以后玄烨这一支系,胤 (允)字辈是第5代,弘字辈是第6代,永字辈是第7代,绵字辈是第8代,奕字辈是第9代,载字辈是第10代,溥字辈是第 11代,毓字辈是第12代,恒字辈是第13代,启字辈是第14代,焘字辈是第15代,闾字辈是第16代,增字辈是第17代,祺字辈是第18代。
1937年,溥仪又增:
“敬志开端,锡英源盛,正兆懋祥”12字,作为“祺”字以下的字辈。
   那些支派较远的宗室,往往也有自己的字辈。如豫亲王保泰的后人,“载”字辈改用“常”字,“溥毓恒启”字辈,分别用“松柏清国”4字。
   在宗室中,皇帝亲兄弟的子孙出生后,要奏请皇帝来取名。还有奉旨改名的,至于对废宗室的改名,则具有惩罚的意味。雍正下旨八弟允祺改为“阿其那”,九弟允糖改为塞思黑,允祺的儿子弘旺改为菩萨保。对原废太子允礻乃的儿子弘皙,乾隆帝把他开除宗籍,还改名为四十六。
    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族失去了统治民族的地位,爱新觉罗家族的特殊地位动摇了。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形势下,民国初年出现了满人更改姓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