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群侠传心法:文史掌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4:56:54
           

“脚踏实地”成语的来源
 
  司马光在政治上是保守的,但在史学方面的成就是辉煌的。他主编的《资治通鉴》同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学史上的两颗明珠,至今仍为世人所推崇。
《资治通鉴》记载了上起战国周烈王、下至五代周世宗的1362年的历史,全书294卷,还有考异、目录各30卷。其规模之大,令人叹服。
  司马光为编定《资治通鉴》翻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宋神宗允许他借阅"集贤"、"昭文"、"史馆"三大书库的所有书籍,并特许可借阅"龙图阁、天章阁及秘阁"的藏书。宋神宗还将自己私藏的二千四百余卷书献出来,供司马光参考。除此之外,司马光还参阅了大量的野史、谱录、正集、别集、墓志等资料,共222种,计三千多万字。
  司马光学风严谨,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为自己规定,每三天修改一卷。一卷史稿四丈长,平均一天修改一丈多,若遇事耽误了,事后必须补上。每天晚上他总是让老仆人先睡,自己点上蜡烛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凌晨又起身继续工作。天天如此,十九年如一日。夜里,他怕因困乏睡过了头,便让人用圆木做了个枕头,木枕光滑,稍稍一动,头即落枕, 人便惊醒。后人称此枕为 "警枕"。司马光的住处,夏天闷热,无法工作,司马光便让人在屋子里挖一个大坑,砌成一间地下室。地下室冬暖夏凉,成了他编书的好地方。而当时的大官僚王宣徽每到夏天便到他名园的高楼上避暑享受, 人们笑说:"王家钻天、司马人地。"司马光修改过的书稿堆满了整整两间屋子。书法家黄庭坚曾看过其中的几百卷,发现这些书稿全部是用工笔楷书写成的, 没有一个草字。
  司马光曾问他的好友邵雍:"你看我是怎样一个人?"邵回答说:"君实,脚踏实地人也"。意思是说司马光研究学问,勤奋刻苦,踏实认真。这就是 "脚踏实地"成语的来源。
  司马光为编写《资治通鉴》用了19年时间,开始编写时,司马光48岁,编完时,已是66岁的老人了。这19年,司马光"秉烛至深夜,警枕破黎明。,长期的伏案工作,耗尽了他的心血,刚过60岁,他使视力衰退,牙齿脱落,面容樵惮。《资治通鉴》写成后,还没等出版,司马光便与世长辞了。为了悼念这位伟大的史学家,皇帝宋哲宗亲自临丧,并下旨为他举行隆重的官葬。他家乡山西夏县的人们为纪念他,特为他建了墓碑亭,树起一块巨碑,这块巨碑连同底座高达九米,比帝王神道碑和墓碑还要高大。碑额刻有宋哲宗的御篆"忠清粹德之碑"字样,大文学家苏东坡为其撰写了碑文。     “炎黄子孙”称谓的由来  

  "炎黄"是传说中的我国古代两位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的简称。炎帝,姓姜,号烈山氏,神活里说他牛头人身,其部落把牛作为神物祟拜。黄帝,姓姬,号轩辕,又号有熊氏,这个部落把熊作为神物祟拜。相传,这两个部落曾联合击败了蚩尤部落,杀死了部落首领蚩尤。此后,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又在今北京延庆县境内的板泉村一带进行过多次战斗,史称"炎黄板泉之战"。专家经过考证,已确定了这处古遗址。最后,黄帝战胜了炎帝,两个部落开始在黄河流域共同繁衍下来,他们相互融合,彼此取长补短,共同创造了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黄帝成了这个联盟的首领,势力扩大到整个中原。并与夷族、黎族等其他部族逐渐融合,形成华夏族的主干,即汉族的前身。黄帝被称为始祖。我们都是炎黄的后代,所以称"炎黄子孙"。
 

中国人为何称“龙的传人”

 
       中国人称"龙的传人",来源于古代的图腾和传说。
相传,黄帝统一中原以前是以"熊"为图腾的。战败蚩尤统一中原后,黄帝为了安抚归附的部落,放弃了原来的"熊"图腾,使用了一种新图腾,这种新图腾就是"龙",它是由原来"熊"图腾的头部和一种"蛇"图腾的身子组合而成。"蛇"图腾是黄帝母族的图腾,黄帝母族为蛟氏,"蛟"即"蛇",古又称"桥"。黄帝葬桥山,正说明黄帝对其母族图腾的祟奉。实际"龙"的图腾是黄帝父族和母族图腾的形象结合。龙这一奇特形象的形成,反映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和各民族融合的过程。
  后来,这一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龙"的形象开始出现于各种图案之中,并逐渐形成文字。人们从殷商出土的古老的甲骨文中可找到"龙"字,从出土的远古时代的陶器碎片上可找到"龙"的图案。不久前,考古工作者在辽宁阜新查海古遗址中就出土了两块龙纹陶片,一块为行龙,一块为盘龙,生动形象,"龙"的鳞纹清晰可见。
  "龙"成了中华民族始祖的图腾,中华民族也就和"龙"联系在一起了。于是。围绕 "龙"产生了"感天而生"的传说,说炎帝是一位叫登的女子感动上天的神龙而生磺帝是附宝感动"北斗"而生,尧是庆都感动 "赤龙"而生。既然中华民族的始祖是上天 "龙"的传身,那么,中华民族的子孙当然都是龙的传人了。   齐桓公与“座右铭”的由来  
  很少有人知道,座右铭最初并非是置于座右的铭文,而是一种称为歌器的酒具,并且和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有关。
歌器是一种奇特的盛酒器,空着的时候往一边斜,装了大半罐则稳稳当当地直立起来,装满了则一个跟头翻过去。这种歌器给人以不能自满,自满就要翻跟头的启迪。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生前非常喜欢这种歌器,座位右边总是放着一个歌器,用以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齐桓公死后,国人为他建造庙堂时也没忘记将此器皿放人庙堂之中供人祭祖。
  有一次,孔子率弟子朝拜齐桓公庙堂,见到这种器皿,不知是何物,便间庙中看管香火的人,方知是歌器。孔子知道歌器的来历,便给弟子讲述当年齐桓公置歌器于座右警戒自己的故事,并教育弟子,读书学习也是这样,骄傲自满必然会招来损失。孔子回去之后,也请人做了一个,放在座右警戒自己。南北朝时,著名科学家祖冲之也曾为齐武帝的儿子萧子良做过一个歌器,非常成功。
  可能是后来这种歌器失传了,也可能是后人感到用文字更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于是,改用铭文代替歌器放在座右了。这使成了名符其实的警戒鞭策自己的座右铭了。     与孔孟相关的民间寿限说法
         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说法。有些老人认为这两个岁数是危险年龄,总担心自己过不了这个 "关卡"。尤其是接近73岁和 84岁的老人,会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其实,这两个年龄并不神秘,也不可怕,它只不过是我国历史上两位名人死亡的年龄。一个是被称为 "圣人"的孔子,他活了72岁,死时虚岁73;一个是被称为 "亚圣"的孟子,他活了83岁,死时虚岁84。因为他俩都是 "圣人",所以,他们死亡的年龄被视为很难逾越的年龄。后来,就被说成是"阎王不请自己去"的危险年龄了。
  在古代,能活到这个年龄算高寿了,要超越这个年龄不容易。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现今的人们寿命大大提高, 百岁老人也不希奇了。但据专家研究,人的生命运动确实具有周期性的规律,有生命活动高潮和低潮,处在生命活动低潮期间的死亡率较处在高潮期要高,而这个周期一般平均为7年或8年。这样,在一定的年龄期,确实会出现死亡率较高的现象。但这绝不是决定人的寿命的主要因素。决定人的寿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要人们注意锻炼和防治,生命活动低潮期也会安全度过的。
  毛泽东在1961年第二次接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曾风趣地引用这句话。当时,毛泽东突然间他今年多大岁数,蒙哥马利说 "74岁",毛泽东说 "哦,过了73岁了"。随后点燃一支烟,继续说道: "中国有句俗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如果过了这两个年头,就可以活到一百岁。"蒙哥马利不知毛泽东此话何意,毛泽东接着又说:"我们说的阎王,就是你们说的上帝。我只有一个五年计划呀,到时候,我就要去见我的上帝了,我的上帝是马克思啊。"蒙哥马利幽默地说:"我要是知道马克思在哪里,我就要告诉他,中国人民需要你,你不能到他那里去,我要和他谈这个问题。"在座的人听后都笑了,毛泽东也笑了。    

“乱七八糟”与历史上的两次叛乱


  "乱七八糟"是人们用来形容杂乱无章,一片混乱的一个词语。追究这个词语的来历,与历史上的两次叛乱相联系。一次是西汉时的 "七国之乱。,一次是西晋时的"八王之乱"。
西汉景帝时,膨胀起来的诸侯王势力己危及到皇帝的统治。汉景帝采纳晁错的意见,削减诸侯王的领地和特权,引起诸侯王的强烈不满,吴王刘漳串通楚王、赵王、胶东王等六王,打着 "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联合起来叛乱。汉景帝听信馋言,错杀了晁错,仍不能退兵。最后,派大将周亚夫领兵平定了这场叛乱。史称 "七国之乱"。这次叛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西晋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他的儿子司马衷做了皇帝,司马衷是个白痴。有一次 他外出,听到青蛙叫声,便问侍从:"为官乎?为私乎?"是说这些青蛙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侍从听后,哭笑不得,只得说,在官田为官,在私田为私。这样的皇帝当然掌不了权,结果大权落到其外祖父杨骏手中。白痴皇帝的妻子贾后野心勃勃,欲掌皇权,她设计谋杀了杨骏,请汝南王司马亮辅佐,后又对汝南王不放心,便派楚王司马韩杀死了汝南王。后来,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杀死贾后,自立为帝。这又引起其他一些诸侯王的强烈反对,先后又有五个正参与了这场叛乱,最后,以白痴皇帝被毒死,另立一个新皇帝告结束。这场叛乱持续了16年,先后有八个王参与叛乱,史称 "八王之乱。。这次叛乱,比西汉 "七国之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更加深重,将社会搞得一团糟。后来人们便将这两次叛乱联系起来,造出一个 "乱七八糟 "的词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