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群侠传x 段氏心法:经济学就是心理学d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01:14
经济学就是心理学


2002-11-19 14:39  转自: 新财经
我在《经济是信心问题》一文中提到,我的好朋友英业达集团副董事长温世仁先生说:“经济学就是心理学”,我身有同感。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心理学者,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与George Mason大学的史密斯(Vernon L. Smith)所荣获,他们获奖的原因是两人首先将心理与实验经济学运用于决策制定过程的研究。卡尼曼的杰出贡献在于“将心理研究的洞见整合入经济科学,特别在不确定下,人类所做的判断和决策”。
我们为科学所下的广义定义是:只要以某种被大多数人承认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所得之结果,并且发表于世人面前,皆可称之为科学。简单的说,我们认为可以验证的东西叫做科学,不能验证的东西就是非科学。这是人类对于科学错误的定义。
我认为人类的发展应该更为迅速与进步,但是却被狭隘的科学定义给局限住了。例如人类的决策是来自于心理,但是人类的心理却无法重复被印证,因为环境与条件的变迁,一个人对于同一句话或同一件事情,因所得到的感受不同,所给的反应也不同,既然每次的反应都不同,人的心理(情绪)就无法被科学所验证了。
就如卡尼曼在一项研究中,以个人收入为实验,发现当个人收入增加时,会想获得更高的收入,产生更大的不满足感,因而感到不幸福。这个实验就推翻了过去我们误以为财富与幸福会同步增加的数据模式。
过去我们探讨经济学,都是以数据模式进行思考,但是就如上面我提到的,决策的原因是来自于人类的心理,我常说,当景气好的时候,大家对于前景持乐观态度,就会过度投资,使产量过度供过于求,很快的泡沫经济就会接踵而来,这就是人类的心理反应与缺陷。
事实上,最好的投资时机,应该是在最不景气的时候,这时候市场对于前景抱持悲观,在这时进行投资,不仅可以取得最有利的资源以外,我们的心理状况也会趋于谨慎,错误投资的状况也会降低,等待景气回升之后,不景气时的投资正好搭上景气复苏的时机而扶摇直上。
这次诺贝尔经济学奖突破传统颁给了心理学者,我认为非常值得喝彩,因为这表示不能数据化与看不到的东西,都能被科学所承认,这无疑是科学上,也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
(本文作者为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董事长)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为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尼曼教授和来自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弗农·史密斯教授,他们分别是心理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领域的先驱人物,两人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经济学理论。
卡尼曼1934年出生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1961年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他拥有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头衔。自1993年以来他一直在普林斯顿大学教书,是该大学第3名获诺贝尔奖的教授。卡尼曼1979年与已故的阿莫斯·特沃斯基合作,共同提出了“期望理论”。该理论是行为经济学的重要基础,能更好地说明人的经济行为。他们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大多数投资者并非是标准金融投资者而是行为投资者,他们的行为不总是理性的,也并不总是回避风险的。投资者在投资账面值损失时更加厌恶风险,而在投资账面值盈利时,随着收益的增加,其满足程度速度减缓。期望理论解释了不少金融市场中的异常现象:如阿莱悖论、股价溢价之谜以及期权微笑等。卡尼曼关于决策过程的“拇指规则”理论对研究证券市场经常无缘无故地大起大落很有帮助。
史密斯1927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威奇托,1955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拥有普度大学、马萨诸塞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头衔。自2001年起,史密斯担任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和法律教授。他是该学校第二位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教授。史密斯将经济分析引入实验室,发展了一系列的经济学实验方法,并为通过实验进行可靠的经济学研究确定了标准。早在20世纪60年代史密斯就发展了经济学领域的“风洞实验”,提倡在实施经济政策前可以先在实验室里进行模拟运作,例如在决定是否放开电力市场。他的选择性市场机制实验表明,一个运作良好的市场不一定要有大量买主和卖主;一个拍卖者的预期收入依赖于他选择的拍卖方式等。他的许多实验被奉为经验经济学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