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群侠传2怎么获得:孤礁~鲷民系列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20:06:23
  浮游矶钓的钓组搭配看似无关紧要,实际决定着今天的钓获。钓的鱼不同,线组也不同。
以钓黑鲷为例,原则上组合顺序为:母线·棉线结·挡珠·阿波·防撞豆·卡拉棒·水中(或咬铅)8字环·子线·钩·(子线加咬铅)。
但在钓鱼时,在不影响垂钓功能的前提下,越简单越好,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水流的冲力,最大限度保持阿波在浮游过程中的稳定性。
流速快,风浪大,水位越深,选用阿波B数越大,(0.5以上),相反则越小,B数越小,灵敏度越高,能操控小阿波就尽量不选b数大的。
大多数情况下,几米水深就用几b阿波,例如:水深3米,用3b足够了。
子线长短与水深的关系:在风速不大的情况下,一般水深5米以上,子线选3米,水深4~5米,子线选2.5~3米,水深3~4米,子线2~2.8米,水深2~3米,选1.5~2米,水深2米以下,母线不入水,采用固定钓组。(因人而异)
无水流,或水流太小时,子线不能拖地太长,容易造成鱼含而不吞,吞而不潜的状况,水流较快,可以拖地30厘米左右,这样就能保证钓饵基本在贴底前行,因为黑鲷是贴底觅食的。钓组游程从深到浅,子线按浅来配置,从浅到深,子线按深来配置。这需要操竿控线的技术来配合。
钓组上每一个有配重的地方,就是传递咬钩信息的一个转折点,配置方式不当,会令讯息产生延误,钓组状态不自然,若再加上不适当的操作,放松主线,不做任何拖带,任其漂流。那钓不到鱼是肯定的。
所以说钓组上尽量减少转折点,配重应遵循下小上大的原则,
好的钓点在哪里?就是鱼喜欢呆的地点,鱼喜欢呆在什么 地方?一连串的问题就出来啦。
我们的目标鱼是黑鲷,他是底层鱼,也喜欢爬坎觅食,所以有时在边上很容易调到它。
总的原则是:潮流与暗礁的交汇点,暗礁与白沫带的交汇点,白沫带与潮流的交汇点,不同方向的两股水流的交汇点,找到这些地点基本就八九不离十了。
我到陌生地点钓鱼,喜欢先到最高点,观察整个岛的地形,然后根据当天的风向选择大体位置,比如当天刮西北风,首选岛的南面和东南方向选择钓点,因为迎风钓鱼是很难受的,人受苦不说,关键是线组很难控制。
关于潮流 有好几种,主流·之流·潮目·回流区·反拨潮等几种,以后三种为主要依据。尤其是回流区。
暗礁通过试钓可以找到,因为钓组走到那里就会挂底。不要怕挂底,暗礁周围就是最好的中鱼点。
潮目用眼就能看到,就是两股水流的交汇点。钓组正常运动,走到某一点停住或改变方向,这里就是最好的中鱼点,在南黄岛和竹岛这种位置尤为明显。
鱼群喜欢呆在哪里,哪里就是中鱼点,我总结了几个原则可以减少你很多摸索的时间。
1·把流速很快的流水当作运输工具即可,真正的中鱼点在主流边缘的回流区和潮目区。比如浦岛和南黄岛的西南面。
2·假如是平行岸边的流水,中鱼点多半在岸边地形突出或凹进之处,以及水下有大型暗礁的地方,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那里会产生回流带。
3·如果水流是向脚下冲进来,又容易挂底,两个字,离开,水流碰到岸边后,肯定要反转出去,这里才是钓鱼的地方,如果在孤礁上,就要找绕过孤礁的回流带。
4·至于远离岸边的流水就好办了,只要它路经有暗礁·深沟,或者流出去不远就会和另一股水流交汇的话,那里就是一级中鱼点。就像竹岛西南面的突出礁石特别明显。
5·如果你的位置有明显的反拨潮,它的边缘或者泡沫的正下方,都是鱼喜欢呆的地方,比如黄石兰的南面。
6·在峭壁型岸边水深的地方,要特别注意钓组不能离岸边太远,这样的钓点在南黄岛比较多。
大体也就这么多吧,说得比较乱,请求高手予以补充。
具体的寻找好钓点的技巧基本上有以下几个步骤:
1·是用眼看,岸边山势构造如何?(水上基本与水下是同样延伸的,)流水方向如何?哪里有暗礁?岸边有无泡沫带?然后找出最有利于我们的下杆地点。
2·海底暗礁要靠流水带著我们的钓组去探查,不要怕挂底,就算挂底也不错,至少我们知道这下面有暗礁,要知道鱼是喜欢呆在这里的,其实只要钓组配置不太夸张,尽量轻巧,灵敏,不要太笨重,钓棚设置别太离谱,并运用拉拉放放的操竿控线法,一般不容易挂底。
3·海里是水动鱼动,水不动鱼不动,无风,无浪,无流,水面像镜子一样,基本是不好钓,这要靠打窝的技术,但我对打窝确实没有心得。恳请高手赐教。(期待)
海钓现场充满了变化,这也正是他的魅力所在,不要教条,要随机应变。
哇,不觉都半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