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群侠传2全门派:见证党报红色历史 ——记伊莎白·柯鲁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2:14:15
见证党报红色历史
——记伊莎白·柯鲁克
钱江
《 人民日报 》( 2011年07月08日   23 版)

伊莎白·柯鲁克
前段时间我去了河北武安的石洞乡,那里有两个村庄和人民日报的发展紧密相连。其中河西村是人民日报前身——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编辑部驻地,还有一个村庄叫十里店,是本文主人公伊莎白·柯鲁克教授64年前生活过的地方。她作为中国革命的参加者,见证了人民日报的创建史。
从武安回到北京,我和伊莎白的儿子柯马凯先生通了电话。他告诉我,眼下,96岁的母亲空前忙碌。作为亲身经历了解放战争炮火硝烟的老战士,她要向不断来到身边的青年人讲述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年峥嵘岁月;今年还是她担任教职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建校70周年,作为建校元老之一,她要告诉大学生们她所亲历的新中国外语教学60年来的发展。
岁月之舟行驶得迅疾如飞,如今,像伊莎白这样有着如此丰富的中国革命经历的人,已经很少了。她的见证之言因岁月的淘洗而分外可贵。
热血青年——
向往革命  踏寻长征路
1915年,伊莎白出生在成都,父亲是早年来华的加拿大传教士。少女时代,伊莎白被父母送回加拿大接受教育,上大学时主修社会学。大学毕业后她回到中国,打算在四川进行人类学研究,结果在成都认识了任教于金陵大学的英国共产党员大卫·柯鲁克。相识不久,他们结伴考察川西,踏着六七年前红军长征的路线行走,曾在大渡河上的泸定铁锁桥上,默默地体会红军勇士们是怎样攀爬过去,向敌军发起冲锋的。
红军长征路上,这对向往革命的年轻人定下了终身大事,于1942年夏天回伦敦成婚。当时,欧洲战场烽火连天。婚后的柯鲁克夫妇相继从军,投身反法西斯战争。柯鲁克当上情报军官,主要做语言分析,伊莎白则成为加拿大作战部队医疗分队的中尉。
战争胜利后,柯鲁克进入伦敦大学研究中国问题,伊莎白获得了加拿大政府奖学金,打算回中国继续从事人类学研究。这对英共党员夫妇重读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决心重返中国,见证中国革命的新发展,续写新的篇章。
重返中国——
投身土改  出版《十里店》
1947年夏天,柯鲁克夫妇来到香港,由中共香港工委负责人乔冠华、龚澎安排,经上海抵达天津,与设在那里的联合国救济与建设总署中的中共代表韩叙接洽。当时,恰有一批援助物资要运往解放区却缺乏司机,柯鲁克自告奋勇驾驶汽车。
他们越过两军交战阵地、穿过一片“无人区”,于1947年11月来到武安县十里店村。村前的砖砌过街拱门边有一块黑板,上面抄写着摘自人民日报的新闻。这是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人民日报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存在。
薄一波接待了他们,随后又见到了叶剑英。柯鲁克和伊莎白马上选定十里店村展开社会调查。1948年初春,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的编辑、记者组成的12人土改工作队进驻十里店,开展土改复查,柯鲁克夫妇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人民日报工作队队员在十里店过着简朴的生活,和农民一样睡土炕,吃玉米和红薯,还和农民一起劳动。伊莎白为在社会调查中与他们相识而庆幸,他们中的不少人英语流畅,帮助柯鲁克夫妇与十里店农民熟悉起来,很快进入深谈的程度。
柯鲁克、伊莎白详尽记录十里店农民的家史和经济现状,记录土地改革和复查给他们带来的变化,记录了农民由于拥有土地而被激发的革命热情。柯鲁克拍摄了大量照片,记录了土地改革和人民日报的早期发展。目前已发现的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早期照片,大部分是柯鲁克拍摄的。柯鲁克和伊莎白专门采访了人民日报的负责人张磐石、安岗,和他们结下了终生的友谊。当年他们长谈的小院至今保存原样。
柯鲁克、伊莎白后来合作撰写了《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一书,薄一波亲自作序,称赞作者是“我们同甘苦、共患难的老朋友,好同志”。如今,要了解中国土地改革,《十里店》是必读书。
扎根北京——
教书育人  桃李满天下
1948年春天,人民日报土改工作队完成任务,和柯鲁克、伊莎白告别。他们要离开武安,向河北平山里庄进发,创办更重要的全国性“大党报”人民日报。
柯鲁克夫妇打算回国,尽快出版研究成果。辞行之时,华北局书记薄一波挽留他们到“石家庄外语训练班”(今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工作,因为新中国就要诞生,急需英语人才。
于是,他们留在了中国,他们的孩子都在中国出生。他们参与创建了北京外国语大学,60年来,桃李满天下。2000年,大卫·柯鲁克逝世。伊莎白仍然生活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园里,继续进行西南地区人类学研究。
几年前,伊莎白重访人民日报社,赠送了15张1948年初春在武安拍摄的人民日报历史照片。她说,还有大量底片有待整理。看到全新的现代化编辑楼,伊莎白说,人民日报的变化太大了!
中国革命从艰难走向胜利的历史进程,充满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融合,许多外国人不远万里而来,目睹乃至亲身经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伊莎白是其中典型的一位。
这些年,我始终和伊莎白保持联系,参与对人民日报早期历史照片的辨认和整理,我和她的一家人渐渐熟悉起来。今天的伊莎白依然充满了理想,对人类美好未来充满坚定信念。她依然思维清晰,时而下楼散步,参加社会活动。河北武安十里店农民朋友们的后代,经常来北京看望她,带给她喷香的小米。当年,正是从武安十里店的小米饭开始,伊莎白认识了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
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为有伊莎白这样的老朋友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