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无双全真教攻略:外感咳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25:10
外感咳嗽2011-07-07 20:36

外感咳嗽
    1.风寒咳嗽
    主证咳嗽,痰稀色白,头痛,鼻塞流清涕,寒热无
汗,舌苔薄白,脉浮。
    主证分析风寒犯肺,肺气失宣,故咳嗽鼻塞。肺气受
遏,津液失布,故痰稀色白,鼻流清涕。风寒外侵,卫阳被
郁,故寒热无汗,头痛。舌苔薄白,脉浮,主表证。
    治法琉散风寒,宣通肺气。
    方药杏苏散加减:炒杏仁10克苏叶10克前胡to克
  清半夏10克橘皮10克获荃10克积壳10克生姜3片
    方药分析方中苏叶、生姜疏散风寒,前胡、杏仁宜肺
止咳,半夏、橘皮、获荃、积壳理气燥湿化痰。
    加减:
    若感受风寒较甚,出现气急喘促者,加麻黄3克,以增
宣肺散寒之功。
    若咳而上逆呕者,加苏子10克,以降气止呕。
    若咳嗽痰多,胸院作闷,舌苔白腻者,加苍术10克、茬
香10克,以行气燥湿。
    若外寒内热,出现黄痰难咯,口渴咽痛,恶寒鼻塞者,
加生石膏30克、黄荃to克、麻黄}i克,以清热散寒。
    若外寒内饮,出现咳嗽,吐痰清稀量多,舌苔白腻,脉浮
紧者,加细辛3克、麻黄4i克、干姜6克,以解表化饮。
    2_风执咳嗽
    主证咳嗽不爽,痰黄而稠,口渴咽痛,头痛,发热恶
风,汗出,舌苔薄黄,脉象浮数。
    主证分析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热灼津液,故咳吐黄痰
而稠,咳而不爽,口渴咽痛。风热袭表,正邪相搏,则头痛,
发热恶风,汗出。舌苔薄黄,脉浮数,均为风热在表之征。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桑菊饮加减:桑叶10克菊花10克连翘10克
薄荷6克大青叶10克炒杏仁10克浙贝母10克牛芬子
10克黄琴10克芦根10克
    方药分析方中桑叶、菊花、连翘、薄荷、大青叶、芦
根辛凉解表而清风热,杏仁、浙贝母、牛芬子宣肺化痰止
咳,黄岑清肺热。
    加减:
    若身热口渴,咽痛甚者,加生石膏30克,以清泄热邪。
    若咳痰不利者,加瓜萎15克,以润肺利痰。
    若咽喉肿痛甚者,加元参30克、板蓝根15克,生石膏30
克,以清热利咽。
    若咳而呕者,加竹茹5克、苏子10克、批把叶10克,以
降逆止咳呕。
    若咳而呕者,加竹茹5克、苏子10克、批把叶10克,以
降逆止咳呕。
    若痰稠难咯者,加冬瓜仁10克、胆南星5克、瓜萎皮15
克,以清利热痰。
    3.燥热咳嗽
    主证干咳无痰,或痰少枯稠难出,或痰中带血丝,鼻燥
咽千,咳甚则胸痛,或有恶风发热,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细
略数。
    主证分析燥盛则干,燥热伤肺,肺津受灼,肺气失
宣,故千咳无痰,或痰少粘稠难出。燥热灼伤肺络,则痰中
带血丝。鼻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略数,均为燥热伤津之
征。燥热灼肺,肺失清润,气机不利,故咳甚则胸痛。风燥
之邪,客于肌表,卫气失和,故恶风发热。
    治法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桑杏汤加减,桑叶10克杏仁10克沙参15克
象贝母10克桅子10克梨皮10克瓜篓皮15克麦冬10克
芦根10克
    方药分析桑叶、芦根辛凉疏风,沙参、桅子、梨皮、
麦冬清热养阴润燥,杏仁、象贝母、瓜萎皮化痰止咳。
    加减:
    若干咳无痰,或痰少不易咯出者,加川贝母10克、竹沥
汁10克,以清化痰热。
    若渴甚唇干者,加玉竹10克、石解15克,养阴生津。
    若身热,汗出,烦渴者,加生石膏30克,清泄热邪。
    若兼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者,是为燥
热与风寒合并为病,称为“凉燥”,加荆芥6克、防风6
克、款冬花10克,以散寒宣肺与润燥化痰并进。
    I按】治疗外感咳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1)收涩药不可早用。外感咳嗽,应当“因势利
导”,冀其达到肺气宣通,则咳可止,一般不宜用收C药,
如五味子、诃子、婴粟壳之类,否则,易致“闭门留寇”,
使咳嗽缠绵难愈。《医门法律·咳嗽续论》说:“凡邪盛,
咳频,断不可用收涩药。咳久邪衰,其势不脱,方可涩
之。”
    (2)补气药不可乱用。体虚邪实者,虽然正虚,亦应
以祛邪为主,使邪去大半后方可扶正,若过早使用补药,如
人参、黄茂、党参、马兜铃之类,使外邪内蕴,变证迭出。
    (3)滋腻药应慎重使用。外邪未祛,过早用滋腻药,
如熟地、生地、阿胶、天冬等,均可致表邪留恋不去,演为
久嗽。
    (4)苦寒甚的药物不宜早用。苦寒甚的药物如黄连、
山桅、大黄等,有碍解表,易使表邪入里成为久嗽。